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03|回复: 73
收起左侧

初养中蜂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13558
在线时间
25370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台州市 温岭市

2万

金钱

1440

回帖

1万

威望

站长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发表于 2008-2-23 1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优良蜂种,具有抗病、抗螨,易于定地饲养等优点;特别是对山区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利用山区大宗蜜源及零星蜜源上有着西蜂无法比拟的优势。9 u6 a. t% L" ]5 o5 w2 ~
  1  中蜂蜂箱的准备
- G2 l' O4 `5 j. F/ Y8 E( N  笔者曾使用过10框、14框、高窄式、从化式等蜂箱饲养中蜂,感觉到高窄式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产蜜量也不高;10框和14框箱适于饲养强群,产蜜量较高;从化式箱也不错,特别适宜于中小群的繁殖。目前推广的中蜂10框蜂箱(国标箱)在心寸上作了一些改进,我认为更趋于合理,既增加了取蜜量又合乎中蜂爱结团的特性;饲养中蜂的蜂友不妨彩这一种蜂箱。) [8 d/ q% r( s1 Q1 c. |0 q" z
  中蜂蜂箱的制作要讲究密封;不要开底窗;转地的蜂箱可用钢丝锯挖前后窗,挖出的木板补回原处,并用活页连接。巢门要开5mm左右,最好做成活动巢门,能随时调节大小,防止老鼠、蟑螂、蜡蛾(蜡螟的成虫)。中蜂抗巢虫(蜡螟的幼虫)能力较弱,箱底和四周缝隙要用牛粪、石灰加桐油补牢,以便清扫和防止巢虫滋生,箱身四周要钉上木条。
0 S* j7 f0 e4 o' H( ^  2  选择培育优良品种2 E8 r5 H! [0 N0 m7 S
  要养好中蜂,首先要在选育蜂种上下功夫。中蜂种性复杂,要选择采集力、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蜂种进行育种,。以最快的速度淘汰差的品种,实行优化。
, H) h* o, j# Q' Y0 Y, Y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中蜂从蜂王和工蜂的体色上可粗略分成4大类:, Y) R7 n0 g7 q1 }' s! S, L/ A
(1)- f% n! S2 ~) `! e
  红色种:蜂王腹节有明显暗红色环或或桔红色环,俗称:马鞭王。工蜂体色黄色,幼蜂浅黄色并显得苍白。红色种王产子率极强,能维持大群;分蜂性弱,性情温和;缺点是抗病、抗螨的能力较差,可择优作为亲本杂交的素材。/ O' f6 u" v; G5 U: [4 c8 E  P* u
(2)
4 n7 P! t7 L9 \  z2 w  褐色种:蜂王和工蜂褐色或褐黄色,蜂王产子玄高,蜂群采集力、抗病虫害力都很强。优良的褐色种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腹节层次明显、举止安祥,工蜂护脾能力强,受轻微振动能很快安静下来,是中蜂首选的育种素材。
! g# J  k1 j5 _) x$ X% r# x# Y(3)
( s9 E6 O+ m# A7 a+ }" G  麻色种:蜂王和工蜂体形较大,腹节有明显宽黑色环与浅区映照成麻色,蜂王产子率高,工蜂采集力较强。
# s( E! E$ _- }# N9 z+ A(4)( b7 h! M) Q  u
  黑色种:蜂王和工蜂均较黑,腹部有乌色斑黑色种群大都畏光,爱分群,对外界反应强烈,属野生习性最强的一个品种,我把它淘汰不用。% T  i: M7 w$ o# y) Y  R
  中蜂选育良种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可多项选择、重点培育、不断筛选和优化,发现特别优秀的蜂群,要保留老王。采用杂交的方式,尽快获得大批优质蜂王,同时,也可采用在非分蜂季节培育交替王,削弱蜂群的分蜂性,从而培育较大群势的蜂群。
3 L! H3 P8 `; r+ a% x  3  中蜂蜂场的选择和放置9 B. [+ ?( Q, z1 i; x
  中蜂蜂场要选择安静、背风向阳、干燥的地方,而且要临近清洁的水源;蜂箱下打木桩支撑,高度不低于0.5m,蜂箱上面常年盖杉树皮等覆盖物防晒,尽量避免外界气温对蜂巢的影响;夏季更要做好防晒工作,将蜂箱放在有树荫的地方搭棚遮荫。
* L% s0 u; @4 R* R) D  4   蜂群的管理* g- C# G# p$ K2 y+ F
  中蜂的管理要根据群势、蜜源、气候等条件作相应调整,只要抓住关键,就能达到轻松愉快的管理效果。, l. w0 h2 d1 D
  我把管理中蜂归纳为6个字:两紧、两面三刀松、两少。
" B9 E: D1 e. O5 X) C7 w  "两紧"是从晚秋到早春紧缩蜂巢,使蜂多天脾,加强蜂群的保温护子能力;越夏期间,抽出多作巢脾使蜂略多于脾,这样蜂群能更好地护脾,防止巢虫侵害。; P/ N( c3 K, W* f5 \( |5 u! M" `
  "两松"是从油菜到板栗花期,适时造脾、扩大蜂巢,使蜂脾相称,并适时培育新生王和分群。在乌桕花期要利用花戎长、流蜜涌的特点,前期限抓紧造脾、加快繁殖,抓紧培育交替王,换下老王和旧劣巢脾,为蜂场安全越夏,迎接秋季山桂花蜜源作准备。- N/ d4 h; a6 w! i% p* L/ s
  "两少"是平时无事烽开箱,越夏和越冬期也尽量少开箱,只作箱外观察和贴听箱内动静,以此来判断蜂群是否正常。# ?! o  N$ G% p! y) w# M
  我曾试用过横卧式、高窄式蜂箱和标准箱加继箱,在流蜜期饲养强群取蜜,但按单脾产量不如5~6脾群的产量高。中蜂保持6脾左右的群势较容易控制分蜂热,采集效果好,也好管理。9 b) I- e/ v$ @( Z% m* P
  5   中蜂取蜜的技巧
# H+ t9 S1 N$ g0 q" ^! T  中蜂取蜜要考虑3个方面:一是保证蜂王和蜂群的安全,二是尽量不影响蜂群采集工作,三是保持蜂群的发展势头,切忌杀鸡取卵。我在取蜜时,一般情况下,有蜂王的脾和幼虫脾坚决不取。
$ L: i- R: p8 r& S; \: k1 j) l0 ^  取蜜的时间也要根据蜜源在1d(天)之中的流蜜时间及其它条件来决定.如在油菜、紫云英和秋桂等蜜源,我都尽量选择在傍晚取蜜,这样不仅可以少影响蜂群的采集工作,而且蜂群在晚上有充足的时间整理蜂巢,第2天出勤会更积极;在乌桕花期,我则选择清晨和中午蜂性较温和的时候取蜜,以防冻伤子脾,另外,每年要留足一批优质巢脾,在流蜜盛期插入子脾中,能显著提高每群的产量。, u1 I  O: b, O- \: _
  在流蜜开始时,适当拉宽框距,让蜂群加厚巢脾,以增加每脾的载蜜月量,这是提高警惕产量的手段之一。3 y# v( ~, W  S2 C, _( S
  中蜂取蜜要慎防盗蜂,发现有盗蜂时,取蜜要移到室内或帐篷内进行,抖蜂后,巢箱和装取密脾的蜂箱都要用覆布和大盖盖好,防止因起盗造成损失。8 z& \% s7 M) _/ m1 u- V
  取蜜要做到轻、快、稳,在蜜源的早中期勤取,后期少取或不取,以留足饲料;饲料不足的要在蜜源结束前补足。
2 p& }7 \- t' E, c  蜜的浓度与取蜜时空气湿度有关,切不可为了取全封盖蜜而错过了花期。一般当两上角封花盖时即可取蜜,如蜜汁太稀可留在阴雨天或蜜源较少时的晚上饲喂给蜂群作再加工。
* a0 w' b& s, s5 o/ v  蜜源结束前,要及时抽出多余的巢脾,留下好的用硫磺熏蒸保存,旧劣脾坚决化蜡。
9 i* \" F1 R; x0 i- W7 u  6   中蜂的病虫害防治- ]9 o/ ~* k3 T
  中蜂最常见的疾病有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和爬蜂病。. {& R9 _& ~! B2 x: W
  6.1欧洲幼虫病与气温有很大关系,因此防治欧洲幼虫病要飞翔量减少外界对蜂巢的影响,使蜂巢有一个较恒定的温湿度,平时做到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早春可用青霉素糖浆喂蜂1-2次,每群20万单位,以预防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欧洲幼虫病,要结合紧脾、饲喂链霉素糖浆,每脾用量2~4万单位,一般3次即可痊愈。* T4 i( O( G0 ]" \& k9 u# {
  6.2中蜂囊状幼虫病在1974年曾给中蜂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时,我饲养的50多群中蜂,虽使用了多种药物治疗,但大部分蜂群群势严重下降,病重群经常发生逃亡;但有的蜂群表现了极强的抗囊状病的能力。其中一褐色种群只偶然出现过慢性病症状,紧脾后症状自然消失,板栗花期仍保留了5~6脾(标准框)的群势。1975年后,中蜂囊状幼虫病呈逐年减弱的趋势,这说明了抗病种群能在优胜劣汰中得以生存发展,所以培育抗病良种是减少囊状幼虫病危害的主要手段。
; r/ x# V8 O# x  I5 p  药物治疗可选用海南金不换和狭叶韩信草。狭叶韩信草比较易得,可用鲜草250克煎水去渣、熬糖喂蜂(10框蜂)。/ t- z0 e3 i" O' {" s- Y3 t. N
  6.3中蜂虫害主要是巢虫和小螨。中蜂抗巢虫能力较弱,在做好蜂具密封的前提下,要注意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常年保持新脾,淘汰旧、劣脾。按时清扫箱底,破坏巢虫的栖息场所;对使用多年,被巢虫蛀坏的巢框也要予以淘汰。
* z7 ]$ r2 {; i" W. a$ w3 _  @) T! n  中蜂小螨的危害往往被饲养中蜂的同行们所忽视,实际上中蜂小螨对蜂群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在刚开始饲养中蜂时就发现中蜂有小螨,中蜂小螨若螨呈白色,成螨呈黄粉红色,肉质显得比意蜂身上的小螨娇嫩。每年板栗花期,是小螨危害的高峰期,挑开1个危害严重的巢房,可见到几只若螨在内蠕动,成螨爬进爬出,当时,未发现有缺翅蜂爬出,但由于小螨寄生,成年蜂体质虚弱,常引起爬蜂。
, G9 k2 H: [" l2 p5 {! ~  防止小螨的危害,可结合蜂群管理做下面几项工作:' U) D5 `9 K2 z# H  z) Y  ?. }
(1)蜂箱定期用生石灰水清洗,洗后用稻草点火烧烤内壁,每年至少2次。: P8 B9 M9 t* _- f: \' h1 t9 b  b8 Q& V
(2)发现有小螨危害的子脾,可结合组织交尾群连蜂提出,防止小螨的蔓延。在越夏、越冬期间让其断子,休养生息。这样做还对蜂群在下一个花期的繁殖有利。0 G0 D& E( k9 o8 c" z" s' c; k; p5 J; i
(3)打木桩支撑蜂箱,防止小螨的其它寄主潜入蜂箱造成感染。
! |& C; I# ~5 x3 L(4)" ~" ^; `% I$ C
  药物治疗:以前我曾使用在箱门口撒野生石灰粉和用百部煎水喷脾的办法治螨,现在治螨药物颇多,可采用"螨扑"在傍晚时挂进去。
+ c! o8 Y. @6 {$ R# Y  6.4
5 |  o7 p  Z. g; z  中蜂常见的成处蜂病是爬蜂病,要具体分析病因,对症下药,切实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
8 u9 C% B) |0 s$ e: Z(1)加强春季和晚秋对蜂箱的防潮工作,及时清理蜂巢和换箱,不要在寒潮降临时打扰蜂群。/ p+ d" y* W4 @8 ?) X
(2)保证蜂群有优质饲料。春季花粉积压过多时,要抽出多作粉脾或脱粉,防止因花粉存放时间过长变质引起的病变;抽出的花粉脾和脱下的花粉要妥善保管。
! G/ p* p- C- p% |, t(3)越冬饲料不允许有甘露蜜和用劣质砂糖,饲料应在11月20曰之前补足。可用大黄、木通、生姜按面人剂量熬糖水喂蜂(5脾群),防止蜜蜂大肚病和下痢病变的发生。- ?- C4 Z/ G$ k4 W! `
(4)对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可用灭滴灵、病毒灵糖浆喂蜂,结合米醋、糖水喷脾,效果更好。
QQ
QQ
积分
4825
在线时间
3594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湛江市 霞山区 新兴街道

3万

金钱

4006

回帖

4825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8-7-23 14: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积分
33
在线时间
4 小时

3

金钱

3

回帖

2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8-11-17 13: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好啊
积分
564
在线时间
1463 小时

1万

金钱

1693

回帖

564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08-11-28 2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积分
98
在线时间
18 小时

1

金钱

3

回帖

0

威望

游客

发表于 2008-12-4 16: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WPF

讲得好,佩服.我顶
积分
0
在线时间
48 小时

35

金钱

1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8-12-4 20: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积分
0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柳州

803

金钱

15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8-12-13 2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积分
112
在线时间
989 小时

5175

金钱

525

回帖

112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8-12-13 23: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徐氏蜂业 的帖子 我终于明白了

真是及时好文!
0 ?3 R! o8 D9 h" G( t我收的三号群,工蜂就是比效黑的那种,只要人一靠近箱,马上有几只蜂在巢门巡视口 ,白天我根本不敢开箱观察。就连晚上不开灯,只要一开箱盖,蜂声大作,都有蜂向人迎面扑来,好几次我连箱盖都来不及盖,给蜂喷水的话它才稍稍安静,方能盖上。( T4 l8 s# j3 R( p5 I
弄得我还以为是收了一箱杀人蜂,郁闷。
积分
73
在线时间
396 小时

1136

金钱

126

回帖

73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8-12-15 14: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handshake
积分
0
在线时间
8 小时

8

金钱

9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8-12-20 0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1

金钱

11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5-7 1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也有一箱黑点的蜂
积分
298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852

金钱

159

回帖

298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5-23 21: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44 小时

363

金钱

49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12 13: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简直就是一教授。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5052

金钱

338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23 06: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及时好文!
4 O+ p- t3 U0 m" T: [2 ]" \我收的三号群,工蜂就是比效黑的那种,只要人一靠近箱,马上有几只蜂在巢门巡视口 ,白天我根本不敢开箱观察。就连晚上不开灯,只要一开箱盖,蜂声大作,都有蜂向人迎面扑来,好几次我连箱盖都来不及盖 ...
6 @' ^; q. e. x7 c蜂军新兵 发表于 2008-12-13 23:15

$ z9 t/ W. k" U' N3 k你这是蜂中极品,恭喜了
QQ
QQ
积分
567
在线时间
3135 小时

1万

金钱

1889

回帖

567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09-6-23 07: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黑色的蜂王发展较快那种有光泽尾尖的.它的成蜂率较高.采蜜也可以..维持六至八脾还是没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8 15:22 , Processed in 0.194917 second(s), 29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