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56|回复: 41
收起左侧

几篇中囊的好文章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2785
在线时间
1400 小时
居住地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万

金钱

1827

回帖

2785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09-6-19 18: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中华小蜜蜂 于 2009-6-19 18:53 编辑 ' Q* l) \. `2 t' d

" v3 h. F9 U. R: L7 w

/ q( l$ `& Y* P8 C6 ~) E2 t. M推荐本篇: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囊状蜂子病。在养7 T8 S* P1 p2 q/ p- n- y; A
蜂生产上时有发生, 发病轻时, 出现近百只幼虫死: ?4 D+ i# Q/ M7 F5 h" ^5 S) B
亡, 工蜂采集活动正常; 发病严重时, 蜂群只见幼虫5 d7 n( M5 _( W" X! K
增多却不见成蜂增加, 造成50%幼虫死亡, 工蜂表现0 k4 x5 o' r( o4 f- h
不安, 采集力明显下降, 甚至整群飞逃,
给蜂农造成
2 F6 c: {8 U: V* r5 L* T6 }) l严重损失。$ `2 h  N/ M! q$ D. n2 D
1 病原- ~) V# c0 l9 V  I! d3 N! ?. r" R
经查明,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物为囊状幼虫
# B, v/ l4 U4 p) r& F  R7 g6 S! n8 X病病毒, 该病毒主要感染幼虫使其致病死亡。一般在
% e8 l* O1 f2 [7 Z$ k1~2 日龄小幼虫阶段侵入, 在5~6 日龄大幼虫阶段出
5 N( w5 k4 H& X' y& G! z2 G现明显的症状, 也可在成蜂体内繁殖, 但不表现出症! E8 i$ i2 K! k' M  `* ]: x' V
状。囊状幼虫病病毒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不强,8 z6 ~' g. B0 M: J! K
在59℃热水中只能生存10 分钟, 室温干燥情况下可
6 g# q7 F/ D$ [$ ^以存活3 星期, 在病虫尸体可以存活1 个月, 如果病4 t/ f8 N2 _0 W0 F
虫尸体腐败只能存活7~10 天。据资料报道, 在蜂粮
( z, h/ l4 q, i" ]/ t) O$ e中可存活100~120 天, 残留在巢房壁上的病毒夏季
9 q# D/ A  i, S! G+ C能存活80~90 天, 冬天则可存活90~100 天。阳光直
/ I- k8 S+ f# v2 x8 ]5 r) @( [8 |- q射4~7 小时可以杀死。, o$ J1 {; i  i2 H& z8 W9 B- k
2 症状4 M0 n. g1 ]1 q2 x+ K
发病幼虫多在6 天死亡, 30%死于封盖前, 70%. S& A, A/ O  u! e
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出现“花子”, 接着即可在脾
2 C, m! e; E; ^& s+ T面上出现“尖头”, 幼虫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 形成
  @7 v4 j3 }3 t2 i钩状幼虫, 体色由珍珠白变黄, 继而变褐、黑褐色。抽. B+ d* N) S( z9 D" e0 C
出后虫体呈现典型的囊状袋。封盖的病虫房盖下陷,& m4 n2 Q5 r- }$ J
工蜂将房盖咬一小孔或启开拖出巢房; 未被拖出的# X3 o9 i8 J! L) t( w- q6 k
死幼虫, 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 后期呈一
- D4 p4 h7 b6 V- P干片, 似龙船状。病死虫体干后不翘, 无臭, 无粘性,
3 z% B% D4 L. |% ]! w" v易清除。
% Y5 b$ e5 S1 d8 o8 K4 r 1.gif
0 \, i, s0 g; f7 L# L0 s. t 2.gif
( L5 {, c6 S3 M) m 3.gif ( X; a; O/ s' x9 c/ u3 W# K- e: N" j
4.jpg
! N0 R8 K, w% V4 k" ]) x, m0 R 5.jpg
+ w; s( S( Z" R7 t: R: q/ N4 b+ W6 O0 t

# o5 L" w9 G" Y* a+ z
; d7 _' v2 r6 n7 D7 H9 m+ P- }3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5 ^6 Z$ V9 q- v1 T9 s* g3.1 发病规律
% b) U8 l  X. z; |9 {/ I3.1.1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每当气
( }9 T2 R8 {" e" K8 b7 a, R候变化大, 温、湿度不稳定, 蜂群又处于繁殖期时容
: T! M+ G, [, u0 p1 ^. X易发病。如在我国南方, 中蜂囊状幼虫病每年出现2
  M" t9 B1 k& h: o, V2 ~个发病高峰, 广东、福建在3~4 月和11~12 月, 江西、
3 t( U/ o9 Y7 H( T9 @/ ^湖南出现在4~5 月和10~11 月; 北方发病较晚, 一般6 a0 B# M- n. c# I
出现在5~6 月。夏季病情逐渐减轻, 强壮的蜂群, 病
% X, M) r% P2 M1 n3 e5 o情可以控, 但在秋后或翌年春季又会复发
' B* r, R& _, a/ G& {9 ]
3.1.2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还与蜜源和巢内贮蜜
1 w( v# E7 F) o以及蜂数密集程度相关早春蜜源缺乏, 特别是蜂
2 k% ]* x& B% F: n9 ]( k% P群内缺少贮蜜, 而幼虫又缺乏蛋白质饲料时容易发2 P; j6 ]  Z$ f) @0 W
病, 且病情较重; 相反, 当外界蜜源丰富, 巢内贮蜜和6 a9 ?3 r4 t( V7 [
花粉充足, 蜂群内蜂数密集( 蜂、脾相称或蜂多于
2 J* G/ L' u, o) p& W% Z5 R. L脾) , 发病较轻并且容易控制。
  Y5 q: `5 W, b5 D5 O0 l& S3.1.3 蜜蜂囊状幼虫病和蜂种也有关系不同蜂种; y/ f' P5 ?1 P: t% e# }
间, 抗病性差异很大, 西方蜜蜂比东方蜜蜂抗病力
" {4 n5 |) z' \$ H强, 就是在东方蜜蜂同一品种之间, 也存在抗病性不
  }- Q; w( ~; e: @4 Q, Q3 ?) r同的种群。" e9 ~7 p  P9 N. ~+ R; Y8 R
3.2 传播途径# y1 a" i% g# y9 y& Z9 W" R
研究查明, 蜂群中的病死幼虫以及被污染的饲
- n# U7 a2 k* Y料( 蜂蜜和花粉) 、巢脾和蜂具是囊状幼虫病的主要  `7 o( s4 F/ {- A- f
传染源, 而患病蜂群内带毒的工蜂是病原的传播者。* N5 q' D" |, _8 u/ b9 C7 ?8 K
当工蜂在清理病死幼虫尸体时感染带毒, 在饲喂幼
  ]8 k6 e- w' }* J; i  E虫时, 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的幼虫, 使其发病。实践证
$ Y) U3 P" L  w! o1 \# z' E$ ?明, 囊状幼虫病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侵入, 而通过成年
0 G  r( b) F2 D0 E( w" K8 l: C工蜂饲喂和清理巢房活动时传播的。病害在蜂群间0 H# `  C& l9 h' L; O  @8 S
的传播是通过蜜蜂采集活动中的相互接触将病毒带
5 E# p5 d% x1 R2 h% P给健康蜂群, 此外, 蜂场上的盗蜂和迷巢蜂以及巢脾
! O$ D; c! c5 q! R7 B- o9 y的相互调动等人为活动也可传播。
4 诊断方法: P2 S; L" P7 q4 E3 e; ^
4.1 箱外观察法
. Y6 K, T, i! H当蜜蜂外出活动采集时, 可以看到蜜蜂从巢箱4 B  p( l, I+ ?/ A, K
内拖出病死幼虫; 在蜂箱前也可观察到零散的死亡  u! I& M$ V; W9 ^0 o/ E' l; A) q
幼虫, 可疑为本病。0 I/ B8 W; [7 W+ f& E% B* Q2 ?
4.2 蜂群检查法3 W# {& P0 @$ X
打开蜂箱, 提出封盖子脾, 发现巢房盖有大量不0 \  k' h4 @7 [' ^' Q
规则孔洞或已被工蜂开启露出患病幼虫上翘的头1 t% c3 F' L* H- U+ Q0 K8 E7 s( H
部, 挑取病虫, 可见虫体末端明显的囊状袋, 虫体苍$ L* J% @" z% @5 r" Y9 l
白色, 无味、无粘性, 可初步诊断为本病。
+ w4 V+ W. x4 q7 W0 f4.3 样品送检法- ?- a+ Q- E& O
①成蜂标本的寄送。对患成年蜂病的蜂群可取* _9 O5 y; q* o) b& Y
蜂群内巢脾上或蜂箱底部带有典型病状的蜜蜂及在
8 [3 D3 k) k. l; B- c6 k0 T蜂箱前面爬行的垂死蜜蜂和死亡蜜蜂20~30 只。装
' n' _  P5 o. s2 q' R入小纸袋内, 作好记录和标记, 然后将标本装入小木
6 D* ~. Q- P- t/ L- b( d' m6 R/ m箱内邮寄, 注意不要用酒精浸泡。
0 h1 l% b, {& k8 C( V* Y②幼虫标本寄送。第一, 割取一小块有病虫或死
/ k4 \( _# A4 a4 [虫的巢脾, 装入小木盒内寄送。第二, 挑取单个幼虫
& f" b. _, h2 \. {+ n若干只装入已消毒的小玻璃管内, 封口后寄出。注
8 O3 D! M& S; a意, 凡是供作微生物检验的标本, 均不能加任何防腐
" j0 M7 ]1 T2 W剂, 也不能用化学剂处理。
0 C' Y  p0 q3 b4 M& {, |5 防治措施
! [- y  `- h+ j0 K  E( l' l5.1 以防为主
( G, h2 H( Q* F# r) ~$ S9 V3 |保持蜂场清洁, 蜂场及四周可用5%漂白粉液或: Q! f  D0 ?; l+ C8 s
用10~20%石灰乳定期喷洒, 最少春、秋各1 次。阴湿
: f, E! v5 S3 \) z1 L7 D, c的场地可直接撤石灰粉, 蜂尸及其他脏物清扫后要/ q) h) @5 k9 A# D% s+ F; l5 R
烧毁或深埋。
# M5 K7 n% @0 C3 c/ _刮除巢框、蜂箱内的残蜂蜡、残蜂胶物, 并对蜂
箱、蜂具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M# U! B' A; ]* E' B! B* ?
5.2 隔离病蜂群6 u( f: B" h" U2 N- e% _
执行检疫制度, 保护未发病地区, 患病蜂群禁止
: @) A1 Q5 U4 w流动放蜂, 严防病原扩散, 不到疫区放蜂。+ X4 Z- [& [) o" D
发现患病蜂群应迅速将其迁移到离蜂场1~2 千
& Z1 v& R: ?& V7 `& P0 @- Z; ?米以外的地方。对患病蜂群先紧脾, 抽出患病子脾化
6 g6 Z( |. E* Z+ o' J* N, o- O% m5 \蜡换新脾, 将蜂群连脾换入已消毒的蜂箱, 并进行药
6 c0 r" `: P- m) v+ x物治疗。
5.3 加强饲养管理  x/ {2 x. [/ V' Z
加强保温, 以减少蜂群内温度变化的幅度, 非繁. a. `+ r- }4 g' A
殖期可幽王断子; 群内留足饲料, 使幼虫发育正常;
7 Y/ g  f  {) B8 E2 Z取蜜劳作要快、轻、稳, 减少幼虫受温、湿度影响及机0 H( D2 Q7 Y; X4 y2 u  d: P" W
械损伤程度。具体注意以下几方面。- ]$ {# V( F6 u6 t0 w2 P. r  w* a
第一, 早春和晚秋, 外界气温较低, 应注意蜂群$ o& I% N. w) E! h/ ^1 |
保温, 晴天翻晒箱内保温物, 以增加蜂群温度。减少% V1 g! u+ z9 e6 L
检查蜂群次数, 以免影响巢温。调整蜂群内蜂脾关
2 e: c% v+ L  e- h7 r系, 使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蜂脾相称。" Y9 O2 r  ?+ D. b8 b" F/ |( |/ g
第二, 当蜂群内饲料不足时, 要及时补充饲喂,- i* _1 G% A8 S/ j
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 尤其在蜂群大量繁殖期
" F3 c4 P/ F1 X8 L+ p) ]# d5 g间, 应补充些营养物质, 如花粉、维生素以增强蜜蜂
; A  a1 Y* V2 R% _对疾病的抵抗力。
- B# j1 ?4 C6 k5 F, |: ~第三, 将病群内的蜂王剪翅一侧的一半,用笼扣起, 暂时断子。巢
* i/ E4 N# c8 s* A5 C% Z* f- U4 z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蜂清除, 减少病原的积累, 打断9 D1 c0 s4 w, V4 H' C4 E5 M- A
传染链, 减轻病情。
第四, 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
, ^& q. M. \. B毒, 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 小时, 花粉脾( _' _; I: U' q! _9 ?; q$ q
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目前多采用高效巢! T; _* R, J7 I6 G8 C# B5 Z# m/ g
脾消毒剂进行蜂具消毒。高效巢脾消毒剂是一种广1 x- ?- z3 O* H4 U( m$ J: ?9 t. h
谱性含氯消毒剂, 对蜜蜂安全, 消毒效果较高。具体- H4 `' g1 i1 {
消毒做法是浸泡消毒, 将100 片药溶解于2 000 亳升. J7 V. k& t( M, ]9 s
水中, 浸泡巢脾20 分钟后用摇蜜机将药液摇出, 另9 `; |- K; l" I
换清水浸泡2 次, 每次5~10 分钟, 尔后晾干备用。
2 {% s9 ]0 o4 N$ K; `! g5.4 选育抗病品种
0 @5 _* V% {" C从发病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 培育新王, 同
9 y- L$ m9 [0 s9 g" m时淘汰病群中的雄蜂。培育的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
. R( c, b, d% P  I的蜂王, 这样经过几代选育, 可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 k  A# b9 y5 p
的发病率。
5.5 适时换王
# X: V- Q( Q$ J2 M, b' t( g: J针对2 个高峰期适时换王, 特别是中蜂, 换王也, \1 D4 `6 S$ O) L
是生产上的需要。
换王抑制病害的意义: ①断子, 箱内缺少寄主,
6 [7 ^+ a# O9 j; P切断传染的循环, 减少主要传染源; ②体内带毒工蜂5 r8 i+ ?! u# ^0 s
无虫可育, 出巢采集, 新出房的工蜂因群内无病虫,
- f* w# D! V9 j无需清除病虫, 不会受到感染, 在哺育下一批新王产
+ F( {8 N. t+ S  V2 P: \: y卵孵化的幼虫时不成为传染媒介; ③通常新蜂王生
5 q6 S4 ?/ h" n& s, R活力强, 带毒少。
5.6 药物防治1 S1 [, J1 F/ r7 \& z
对于患病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4 [2 c) W9 [! X: B5 |; t
方1 半枝莲( 又名狭叶韩信草) 的干草50 克,
; C+ A, C6 `: I, n8 B煎汤, 过滤取滤液, 按1: 1 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 O# O! D( ~$ g! G+ J( y( l
浆喂蜂, 可治10~15 框蜂。
* N5 b) ~; Y5 X方2 五加皮30 克、金银花15 克、桂枝9 克、甘5 o; g; B3 A8 b3 Z
草6 克, 煎汤, 过滤取滤液, 按1: 1 的比例加白糖配
1 G2 t& N: [& u$ B$ b. Z+ ?/ J: L% g成药液糖浆喂蜂, 可用于40 框蜂的治疗。1 F# o& O3 d7 q, Q& Z
方3 华千斤藤( 海南金不换) 干块根8~10 克,
' A" a4 d4 q3 m6 B7 j$ t煎汤, 过滤取滤液, 按1: 1 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
4 @" R- G1 ]% f7 q1 L( r浆喂蜂, 可用于10~15 框蜂的治疗。
. _; B5 S0 q+ Q+ x, M1 W方4 贯众50 克、金银花50 克、甘草25 克, 煎! A7 |& M: S" w5 }; @0 R1 m" [3 J
汤, 过滤取滤液, 按1: 1 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 s' b, u7 b. L( J+ V
喂蜂, 可用于10~15 框蜂的治疗。* @% V2 p; n% {; |7 g- c0 W
方5 抗病毒862, 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
6 D6 O9 X4 L) m5 @# e的混合制剂, 治疗蜜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可达84%  I5 \0 Q5 d$ i. V* r/ w1 S9 \
~87%以上。
0 v/ v; v2 }" q1 F% ]$ Q方案6 病毒灵、金刚烷胺、阿昔洛韦,用量为一片喂10框蜂
; i) e* @0 o  T; ~实验证明, 应用抗病毒862 结合巢脾消毒和更
  ^4 z3 j# _* m7 p) t+ ?+ D5 R6 ]. Z换蜂王等综合措施, 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取1 袋! q( N0 u7 g# c5 C
药( 4 克) 用少量水溶解后, 再加入2 000 克1: 1 糖
0 X& e2 G, b& p3 }水, 混匀, 喂蜂4 群, 每4 天喂药1 次, 连续喂5 次。/ X1 q5 N3 d0 c  W* L& B' E% ^

' ]  s4 c; h: D. ]% C5 B' x8 p- T
由于病毒变异快,单一药物一般不能有很好的效果,且没有能够根治蜜蜂个体的特效药,应当采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将蜜蜂体内的病毒控制在不能传染幼虫的数量以下,当老蜂死亡后,新蜂体内无毒,就算是真正的根治蜂群的囊状幼虫病。& n3 `; `( i  Y9 d) Y8 G
由于字数限制,下面内容有删节部分,但多为前面已讲内容
" q! o$ ?; B3 Y( @# a
9 ?, H  Z# c8 \' H; Z5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 W6 |2 R( ~6 S4 k+ j" i张今会马军德
9 o# x6 k( F$ e( x* E2 m2 s! @养殖技术顾问2007年9月
" B7 f1 v( m3 c$ ?. F) M- ~
; l4 x% Q6 ]. v5 L2 G' f1 M
# \- y# D7 L2 p8 E# P: |* ], c# S  y( G+ M3 E
4 j# w6 K+ ]5 X
1972 年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在
$ S4 K8 R7 W: U& D3 K全国暴发。该年冬季我的蜂场在岳阳采柃花时传染
' I5 ^0 V7 B* h0 ]. }# }( C; p% E上此病, 有500 多脾中蜂, 第二年春季中囊病暴发,0 r% i1 H4 P+ ]' Y1 |
有一次集体逃亡20 多群蜂, 当时治病无方, 蜂群所7 P: i9 [' T7 Y6 y
剩无几。此后用过许多中草药都只能起控制作用,
) r; _# o) u% i5 G9 B% {0 M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到头来蜂群群势越来越弱, 7 u/ O8 l3 b9 m5 d
终没有找到特效药

/ @- M' M, {) c9 F: m# N1 R. Y2 [( m1 F2 A3 v$ G. @
产卵病王剪一片翅的一半, 将产卵病王剪一边翅的一半是为了防止工蜂因病飞逃9 _4 w  Q8 S" W; p
有飞逃意念的病群是指烂子达50%的蜂群,
( C8 w8 }( V: O! e6 Q  S% O$ Z( [- O- m6 R+ [! a

# T& u' i4 @& A5 [8 @. v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心得
" k% ~! Z: G' ?贺祥林1 h$ `- Z2 O9 m5 z6 Y2 ^) d  Z2 k
蜜蜂杂志(月刊) JOURNAL OF BEE (Monthly) NO.1 2008 Jan.
1 m! Z/ W& \! s7 t, j+ `( y" `* j1 g7 I# J5 G+ k
, C/ {- c" s( y3 Z" g1 e, f5 p

3 P/ a4 P1 f6 p说明了只要方法得当, 措! v( b/ e+ y* u- a, i1 e5 g( u
施正确有力, 是可以控制和扑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的,4 W! v" L8 \) j
兹将我们采取用中医结合的方法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5 l# V, h: k: Y" n
的点滴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t) V, ]/ {( y/ m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在我区常流行3~5 月,
0 f/ {0 T; Q# m* R蜂群群势方面看, 无论强群或者弱群都可感染发病
。但
6 ^1 r: P" V0 w  c* }* n各种不同的品种和蜂群之间对本病的抵抗力有显著的; r. n7 |0 Y1 U5 q/ p$ A
差异。因此, 各群发病程度轻重不同。本病在蜂群中的传
/ p$ W' r+ ^8 n' e; _: l" R9 [播, 主要是通过蜂群互相的采集活动或蜂场上的盗蜂和
4 I0 W0 O# O5 K- o: y迷巢蜂, 将病毒带到健康的蜂群里。病毒可在工蜂体内
. }4 c/ j- o& S增殖而不表现症状, 但可污染蜜粉等饲料并通过哺育幼
2 W) \+ T- X# @2 N, U! y3 l虫活动使幼虫染病扩大传染或人为的将患病群的子脾、
$ _/ C8 Q' }$ {3 v1 S: Y4 D: t蜜脾调给健康群。

9 _  F; V5 A8 _1 ?# K. e! c2 症状9 Q6 L+ `) s& B1 v( R. n0 X  ?* r
1~2 日龄幼虫病后多在5~6 日死亡, 约1/3 死于封
, z, w, K* U+ Z* u  z/ S& L7 ~; }( a盖前, 2/3 死于封盖后, 刚染病的幼虫体表渗出液比健康
; f5 A0 R6 P1 Z% V幼虫多, 在放大镜下可见到流动的皮下渗出液, 除此之3 h8 a' W' s- }4 K& ?: K8 D
外并无多大差异。随着病情的发展, 幼虫头部离开巢房  Y; Y5 A0 D% y" a
壁、上翘, 形状如龙船, 被称为“勾状幼虫”。这时幼虫的
2 g2 j9 I% ]& Q- I体色也变为苍白色到淡褐色, 皮下渗出更多, 用小镊子  F$ M" x  A) F- c$ D7 q$ B
夹出来时呈一囊状幼虫病, 最后, 幼虫逐渐干枯, 并脱离5 t8 D+ L; t# w& o. t
巢房蜂蛹拖出后剩下的空房, 使整个子脾花花踏踏, 形& V8 R, r6 p$ j  y; I# Z4 F
成杂色子脾。由于蜂群得不到充足的羽化出房的幼蜂补
1 H5 l; H8 V4 E! P+ M3 A: ~充, 因此群势很快下降, 蜂群出现凋零衰败的局面, 如不8 B0 `' [& l& F* K- m* x
及时治疗, 可能导致全群覆没或蜂群飞逃的危险

! f0 k: @0 b  w; m4 X0 V3 防治方法# a5 B( b% W7 Y+ ^  C3 a, n- o
囊状幼虫病的传播迅速, 危害性大, 要着重以预防7 Z" D/ i2 T& U4 h) Z
为主。首先应该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 对于未发病的地4 ?" v6 c! F& }1 [) V$ n
区要严格加以保护, 杜绝病源的传入。对已发病的地区,
# D2 H/ r! S! Y. L( z, R, V要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隔离治疗。
3.1 加强饲养管理" j2 `/ I& t$ H( q
3.3 断子' X4 v  R6 G+ G( [
将母蜂用铁纱罩罩在脾上, 迫使母蜂停止产卵7~
# Z* H  a5 k' J, Y10d, 在一段时间内断子, 以减少病源重复感染机会。

; e+ ^2 E# f  b' l" ^# b3.5 药物治疗
  j, l4 `& P2 u0 J# j' N# J药方: 山乌龟20g、甘草6g、虎杖6g、多种维生素5~
- n  X* K; O8 g4 C) K10 片。用法: 将药用冷开水浸泡30min 后, 用大火煮沸,$ V5 d3 T+ D& Y: D; H* m
然后用小火煎熬5min, 滤出药液, 再熬1 次, 和并滤液按1 j& D5 Z: m2 O* Y4 h6 Q" |1 }- {/ K
1: 1 的比例加入白糖配成糖桨, 再把研细的多维粉加入,% F$ x- H8 _5 ^  t+ i7 x- ~; o" b/ e
调匀后喂蜂。每1 剂可喂10~15 箱蜂, 隔日1 次, 连喂4~+ w! n+ R1 q$ R5 `) \  Q! U* |8 G: E
5 次。经我们对发病蜂群的治疗观察, 经2 个疗程, 并配
6 ^& \( d$ `* g" ~6 l" ~) ?合上述的综合措施, 即可控制病情的发展。3 q! }: E% |6 f: e2 |8 T
4 讨论及结果
" _" K+ B, S* b/ j7 ~山乌龟以块根入药; 性味功能: 苦、凉; 清热解毒,
2 i! l) q8 o% s1 T" \散淤止痛。虎杖为蓼科蓼属植物以根入药。性味功能:. ?! p; H/ U. _. r; m
苦、酸、凉, 清热利湿, 通便解毒, 散淤活血。该药对种细: e9 H& `+ H2 p. G5 |7 @+ s/ {5 p
菌, 如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 d& N) ^, \% o, J+ W9 f2 L
有抑制作用。甘草, 性味甘, 平, 其清热解毒作用已为
+ v: E9 g' k: H+ fDD 家所熟知, 维生素辅助药物能增强蜜蜂机体传染. k. ?8 p( [) i' L$ T  W8 M7 T
病的抵抗力。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病的10 群蜜蜂
- Q7 k# F  |3 @# i均治愈。而别外几群发病蜜蜂, 由于没有采取防治措
7 u, |( R% b. z  l$ J施, 则全群覆灭。1 U0 c! l4 O' m# U
8 P9 O; e* ~: l" X. O% d
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西医结合效果好- s1 F# P8 f5 ~% I% H
邹国洪
$ Q. _: O# ]4 E6 z& R) m! F' s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 年第11 期
* m1 t0 j: a# s' D' z+ @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2 金钱 +69 收起 理由
yp7840 + 8
温州赵川洪 + 10
万宁长水蜂场 + 1
fengren123 + 1 精品文章
两广蜜蜂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中华小蜜蜂
QQ
QQ
积分
4825
在线时间
3594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湛江市 霞山区 新兴街道

3万

金钱

4006

回帖

4825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6-19 19: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顶
顶.jpg
送花.jpg
积分
126
在线时间
183 小时

2795

金钱

534

回帖

126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19 2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1223906728539.gif
QQ
QQ
积分
843
在线时间
1727 小时

386

金钱

1908

回帖

84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09-6-19 20: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沙发了
QQ
QQ
积分
357
在线时间
466 小时

4121

金钱

159

回帖

357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09-6-19 2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tengxia2008 于 2009-6-19 21:32 编辑 , u$ w9 P3 l, J

% `# d/ L9 A- A8 K8 s( G脱了拖鞋坐地板,感谢楼主这么有心的精华节选!很好的!* I8 u( Y' u; u7 L" a) j7 J
让我们低文化的人能够少认很多的字,也能领悟到核心内容!:handshake
QQ
QQ
积分
1607
在线时间
2318 小时

5581

金钱

251

回帖

1607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6-19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再慢慢看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71 小时

1359

金钱

31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19 21: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顶 :handshake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86 小时

1288

金钱

76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19 21: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QQ
QQ
积分
2477
在线时间
777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惠州市 惠城区 江南街道

2万

金钱

735

回帖

2477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09-6-19 22: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5052

金钱

338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19 2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太好了.我已将此全文复制到我的文档,有空时慢慢对号研究.近年来中蜂各种病害太复杂了,希望高手们多发表一些此类文献.
QQ
QQ
积分
298
在线时间
1083 小时

1万

金钱

1125

回帖

298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19 22: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handshake
; I& W9 h& k: \- P,lz,辛苦了~~~~~
QQ
QQ
积分
2785
在线时间
1400 小时
居住地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万

金钱

1827

回帖

2785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0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小蜜蜂 于 2009-6-20 01:02 编辑 8 o8 i: @, \7 l  q1 `

1 N, z) ?' F3 g* W感谢大家!3 B3 p0 G$ Z( s- L* t
其实也就是碰巧有头有一本有第一篇内容的的书,在2年的对付中囊的摸索中,发现其中关键内容,与自己实际经历的总结是一样的,所以加亮显示给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中囊,并能够战胜中囊。
4 z8 I0 C' Q1 I+ @9 Y* [% w1 H: s同时也与论坛很多朋友帖子的启发分不开。
中华小蜜蜂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155 小时

2353

金钱

440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20 08: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积分
1629
在线时间
698 小时

1846

金钱

114

回帖

1629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6-20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111 小时

529

金钱

86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20 12: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多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8 21:27 , Processed in 0.127046 second(s), 28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