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浩土蜂 发表于 2008-9-23 08:13:11

浙江蜂业概况

(一)地理优势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面积10.53万平方公里,人口4261.4万。 境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素有“丝茶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的美称,是中国一个美丽富饶的省份。

    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温度为15.3~18.5℃,无霜期225~280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2200mm,全年日照时数1800~2300小时,适宜农作物生长,蜜粉源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养蜂业的有利生态条件。

    浙江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农民人均收入居全国第三位,养蜂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

    (二)蜜粉源资源

    浙江省蜜粉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初步调查,栽培与野生蜜源植物约有240多种,分属于70科、163属,总面积200多万公顷。其中主要的蜜源植物的花期、泌蜜量和分布情况如下:

    1.油菜 本省最主要的春季蜜源之一,种植面积约为26.3万公顷。在正常年景下,除供蜂群繁殖外,一个强群可产蜜15~30kg。本省油菜主要分布在杭州、嘉兴、湖州、宁波、金华、绍兴地区。

    2.紫云英 蜜质优良,是本省的主要出口蜂蜜。 3月下旬始花,4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泌蜜盛期,一个强群可产蜜15~35kg。全省播种面积39.43多万公顷, 主要分布在金华、衢州、宁波、绍兴、台州等市和地区。

    3.柑桔 始花期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整个花期约15~20大,一个强群可采蜜5~15kg。全省柑枯
种植面积约13万公顷,分布在金华、衢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市和地区。

    4.乌桕 6月上旬始花,7月上旬花期结束,整个花期约25~30天,每群蜂产蜜量10~25kg。全省约有乌桕570万株,其中主要分布在杭州、金华、台州、丽水等市和地区。

    5.棉花 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泌蜜盛期,9月上旬花期结束,整个花期长达40~50天,每群蜂可产蜜5~15kg。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约6.82万公顷,分布在宁波、杭州、金华、绍兴等市。

    6.枇杷 全省种植面积约0.9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余杭、黄岩、穗清、衢州、常山、象山、丽水和永加等县(市)。批把12月上旬始花至12月下旬结束,花期长达20一30天, 每群蜂可产蜜5~10kg。枇杷开花期间,气候多变,产量不稳。

    7.柃属 浙南地区冬柃的始花期在11月初,花期15—20天;春柃1月20日至3月20日之间开花,花期长达60天。柃属植物蜜粉丰富,泌蜜较稳定,中蜂可充分利用。 每群蜂可产蜜5~10kg。全省柃属植物约有5亿多株, 主要分布在丽水、金华、杭州、台州、绍兴地区,是山区中蜂冬季和早春的主要蜜源。

    8.茶树 在本省10月上旬始花至12月中旬结束,花期长达60多天,茶花花粉量多,质优,对蜂群秋季生产蜂王浆、培育越冬蜂和翌年春繁很有价值。全省茶树种植面积广、数量多,有1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丽水等市和地区。

二、蜂业简史

    浙江省养蜂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时代(公元前770~476年),越国大臣范蠡,晚年曾隐居于宁波市鄞县东钱湖畔莫枝陶公山养蜂取蜜,他所著的《致富奇书》里就有关于收蜂、采蜜和防治蜜蜂病虫害的论述。

    唐朝(618~907年)桐庐等地就用蜂蜜招待贵客。宋朝(960~279年)杭州的蜂蜜被列为贡品。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蜜蜂,采用活框蜂箱和养蜂新技术,当时活框养蜂最负盛名的是江浙一带。1921年绍兴的郦辛农办起了养蜂场,并从日本引进意大利蜂,到1933年浙江省已有意蜂1.1万群,1922年温州吴小峰相继办了养蜂场。郦辛农积累30年养蜂经验,于1949年著《实验养蜂新历》一书。由中国农业协会印刷发行。吴小峰研制成功了防止蟾蜍夜袭器、熊蜂拍、活框式与叠式分蜜机、滤蜜器、制蜡器和养王箱等40多种养蜂用具。1922年无锡华绎之养蜂场用蜂船在国内首次转地放蜂来到嘉兴市恫乡泭院。因这一带蜜源植物丰富。交通方便,很快成为活框养蜂重地。1928年桐乡洑院成立了全国较早的“江浙养蜂协会总会”,嘉兴人氏蔡冠洛任理事长,下设 7个分会。1939年来桐乡泭院放蜂的有川、鄂、赣、皖、两广103个蜂场,共1.14万群蜜蜂。当时,国民党要员宋子文、陈铭枢、李济深等均办有蜂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由于战祸,许多蜂场倒闭。1947年5月, 蔡冠洛发起组织蜂业合作社,在嘉兴市烟雨楼召开第一次社务会议,蔡冠洛任主席。这一年来洑院放蜂的有70多个蜂场7000多群蜂,1949年江浙养蜂协会编印了《农民之友-蜜蜂》一书。

三、浙江蜂业在国内的地位及特色

    (一)养蜂业发展快,居全国首位

    1949年浙江省只有意蜂8000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养蜂业在人民政府的关怀扶持下,欣欣向荣,发展很快,1959年全省养蜂发展到18.8万群。桐庐县养蜂能人江小毛首创全国蜜、蜡、蜂三高产记录。1971年江小毛首创开巢门长途运蜂技术。1979年12月桐庐县洋洲公社蜂场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该场颁发了嘉奖令。同年中共洋洲公社蜂场党支部书记江小毛被浙江省政府评为省劳动模范。1981年浙江省蜂业协会成立。随后.省蜂业主管部门与科研、教学、蜂场等单位组织开展了养蜂科研活动,并先后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其个茶花蜜源开发利用和蜂王浆高产蜂种的开发和利用,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南方茶花蜜源的采集利用、防止蜜蜂茶花蜜中毒技术和全塑土浆台基条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塑王浆台基条获发明专利权。但在1959年至1978年近20年中,由于受到“左”的影响,全省的养蜂生产一度发展缓慢,蜂群数量一直在20~30万群之间徘徊。1978年,中共11届3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调动了广大农民养蜂致富的积极性,浙江省的养蜂生产如雨后春笋,每年以增长十几万群的速度迅猛发展。全省蜂群数由1979年的53.9万群,发展到1983年的95.5万群,出现了浙江省养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但在1984年和1985年,由于蜂产品市场出现滞销,全省养蜂生产连续两年下降,蜂群减少8万多群。1985年以后,随着蜂产品市场的转机和流通渠道的疏理, 养蜂生产重新出现生机和活力。1987年全省蜂群数达到112.9万群,首次突破百万群大关; 1909年出现了浙江养蜂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全省饲养蜜蜂132万群,从事养蜂生产的专业人员5万多人,生产蜂蜜7.2万吨,蜂王浆100 多吨,加上蜂花粉、蜂蜡等产品,养蜂年产值超过3.5亿元,跃居全国首位。 全省蜂群数量约占全国蜂群数的1/6,蜂蜜产量约占全国的1/3,蜂王浆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3,据统计,全省养蜂数量在1~3万群的县(市)有17个,3万群以上的县(市)有11个, 养蜂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县(市)有8个,蜂群集中,规模较大,是浙江蜂业的一大特色。

    为了加强养蜂生产的管理和建设,贯彻农业部颁发的《养蜂管理暂行规定》,浙江省农业厅设置了“浙江省蜂业管理站”,有16个县(市)相继建立了事业性的蜂业管理机构,有50多个县(市)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蜂业管理干部,初步形成了蜂业管理体系。蜂业生产、供销、加工向一体化发展,是浙江省养蜂业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据不完全统计, 1991年全省有各种形式的蜂业经营服务单位100 多个,年经营蜂蜜5000多吨, 蜂王浆400多吨,蜂花粉700多吨,蜂蜡1000多吨,年经营额达到l亿多元。全省现有蜂产品加工厂家30多个, 生产开发了30多种优质蜂制品,年加工总值近2亿元,其中获部优产品的有6个。浙江省最大的蜂产品加工厂-杭州中药二厂,年加工蜂王浆100多吨,蜂蜜1500吨,蜂产品加工产值达8000多万元,生产加工的“双宝素”等名牌产品经销不衰。杭州保灵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蜂花粉加工厂,1988年用蜂花粉650吨,蜂蜜500吨,年创产值5100万元,创汇50万美元*该公司生产的“中国花粉口服液”荣获第三十二届国际养蜂博览会金奖。

    (二)转地放蜂是浙江蜂业的一大特色

    1.以转地放蜂为主要生产方式

    浙江省由于养蜂生产连年发展,为了解决本省蜜源不足的矛盾,多年来形成了蜂群长途转地、追花夺蜜的养蜂特点。据统计,全省约有80~90万群蜜蜂在全国范围进行转地放蜂。随着养蜂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浙江省转地放蜂的生产组织逐渐完善,生产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从过去一个蜂场或单家独户外出转地放蜂逐渐发展为养蜂联合体。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外出转地放蜂,大大地节省了人刀、财力,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养蜂生产获得稳产高产。慈溪市有29的个养蜂户,组成593个养蜂生产联合体,饲养蜜蜂20万群。养蜂联合体采取统一制订生产计划, 统一寻找场地,统一运输蜂群,统一销售产品,分户饲养,分户核算、自负盈亏的生产管理形式,1991年全年共产蜂蜜10920吨,产蜂王浆19.39万公斤,养蜂总产值达5104万元。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浙江省还出现了常年定地或定地结合短途转地,以生产蜂王浆为主的饲养方式,1991年全省采用这种饲养方式的蜂群已发展到30多万群。这种被称为“工厂化”或“半工厂化”的饲养方式,不仅可以使本地的蜜粉源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蜂王浆高产技术的提高,并选育出一批蜂王浆高产蜂种。

    2.主要的放蜂路线

   浙江省主要的转地放蜂路线有三条:

    (1)东线 在元旦前后,蜂群运到福建、广东等地繁殖。2月底3月初, 沿鹰厦线、皖赣线、浙赣线北上江西、浙江、安徽采油莱、紫云英蜜。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多数蜂场再沿浙赣线、沪杭线、沪宁线到浙北、苏南、苏北和皖北等地采油莱、紫云英蜜。4月底至5月初,沿津浦线、陇海线、胶济线,结合汽车运输到苏北、鲁南等地采刺槐蜜。5月底至6月初,出山海关到黑龙江、吉林等地,利用山花繁殖,投入 7月的椴树花期生产。也有部分蜂场到辽宁采草木樨蜜,或到北京、辽宁采荆条蜜。蜂群采完椴树、荆条、草木樨、油菜蜜后,就近采胡枝子、向日葵、荞麦、杂花蜜。8 月底到9月初,多数蜂场南返采蜜繁殖,部分蜂场留在东北越半冬,到11月前后陆续南运,回原地休整。

    (2)中线 蜂群在12月或翌年1月初,到广东、广西利用油菜、紫云英繁殖,3月上、 中旬,沿京广线附近北上, 到湖南、湖北采油菜、紫云英蜜。结束后,个别蜂场去采刺槐蜜,6月到河南新郑一带采枣花。6月底7月初,去北京、辽宁、山西中部等地采荆条蜜,或去山西北部采草木樨蜜,也有上内蒙古、山西大同采油菜、百里香和芸芥蜜, 紧接当地或附近的养麦。8月底养麦结束后,可采取东线的方式就地越冬或南运休整。

    (3)西线 12月将蜂群运到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利用油菜、紫云英繁殖复壮,于翌年2月下旬或3月上旬, 经成昆线入川,在温江、重庆一带来油莱,4月运汉个盆地或甘肃境内采油菜,5月后接白刺花、刺槐、紫苜蓿、山花。7月进入青海的贵南、门源县采油菜,或进新疆吐鲁番采棉花。8月到肯肃张掖、山丹、宁夏盐池、陕北定边或内蒙古包头等地采荞麦,或就近在甘肃张掖等祁连山脚采香薷。结束后,个别蜂场南运四川、云南采野坝子等蜜源,大部分蜂场和东线一样南运休整。

    除上述三条基本的放蜂路线外,东西穿插,互相交错的放蜂路线也不少。例如先在东线繁殖,5~6月 份穿过中线到西线放蜂;也有在西线繁殖,4月采完四川油菜后,经陇海线于4~5月份转入中、东线放蜂。

    四、总结养蜂先进技术经验,推广科研成果

    养蜂生产是技术性很强的养殖业,为了提高养蜂技术水平,浙江省各级蜂业管理部门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使全省的养蜂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不仅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而且促进了养蜂业的持续发展。

    (一)总结推广“开巢门长途安全运蜂”技术

    50~60年代,蜂群在长途转运中是关闭蜂箱巢门,经过24小时运输,虽在沿途暂时停靠放蜂,但往往出现蜜蜂闷死现象,损失惨重。桐庐县江小毛在多年放蜂实践中观察到:这是由于转运途中环境不断变化,加之行车震动,引起蜜蜂骚动不安,尤以成年工蜂更为严重,时间一长,促使巢温升高,氧气不足,造成死蜂事故,于是桐庐县洋洲公社蜂场,1971年从四川成都到河南信阳的蜂群转运期间,决定进行开巢门运蜂试验。他们选择260群蜂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经历1656km、60多小时的长途运输,结果是开巢门运蜂试验组大约有30%的成年工蜂在开巢门运蜂时飞逃,但保住了箱内的幼虫、幼蜂和青年蜂,蜂王产卵和哺育幼虫均正常,保持一定的群势,而关巢门运蜂的对照组群势明显下降。以后他们又开展了棚车、敞车运输反复试验,证实了开巢门运蜂的方法是可行的。1973 年在农林部召开的全国养蜂经验交流会上介绍后,这一经验得到充分肯定。 各地仿效后,都收到同样理想的效果。从此,开巢门运蜂被列入全国蜜蜂技术操作规程。

    (二)攻克茶花蜜源禁区

    茶花,是浙江省一种主要的晚秋优质蜜粉源植物。茶园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全省86个县、市中,种植茶树的有73个县市,分布范围达84.9%,种植面积达15.9万公顷,茶花开花期为 2个月。但长期以来,养蜂者一直认为茶花蜜有毒,蜜蜂采集后会引起幼虫死亡而腐烂,故养蜂者视茶园为放蜂禁区。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蜜源资源,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确定进行“防治蜜蜂茶花蜜中毒”的研究,1977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与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共同主持该课题,经过7年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查明不是茶花蜜有毒, 而是茶蜜中含有14.2%的低聚糖,不易被蜜蜂幼虫消化吸收,从而引起幼虫营养性生理障碍导致死亡腐烂。经过多次试验,课题组总结出用柠檬酸、酒精、大黄、苏打片、多酶片等药物酶解、酸解茶花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在生产上采用分区管理(繁殖区与采蜜区)结合喂饲药物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治茶花“烂子”。这项科研成果,打开了“茶花放蜂禁区”。利用茶花生产蜂王浆、蜂花粉和培育健壮越冬蜂,每群蜂可增值40~50元。该成果1983年获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我国南方茶花蜜源的采集利用和防止蜜蜂茶花蜜中毒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浙江省和全国部分省区推广应用。

    (三)研制推广蜂王浆高产全塑台基条

    台基,是专门用于培育蜂王的人型巢房,也是生产蜂王浆的主要工具。过去生产蜂王浆的台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蜂蜡做的蜡杯,另一类是塑料台基。蜡杯制作麻烦,易损坏,使用不便;塑料台基的台型呈倒梯形,不符合蜜蜂的生物学习性,且都没有台基盖。为了克服上述弊病,提高生产力,浙江农业大学牧医系陈盛禄等,于1982年开始对台基的台型、大小等进行了研究,1985年研制出新型高产全塑台基条。这种台基条的台型和台基盖属国内外首创。具有接受率高、产量高、使用方便、省工省时、卫生耐用,便于生产操作。该台基条全长42.3cm,和产浆框木条等长,上面均匀分布着25个直筒形台基,一次性解决了制台、粘台等繁琐工序,是蜂王浆生产工艺卜的一项重大改进。1986年进行测试结果:新型台基条的蜂王浆产量比对照组平均提高32.4%,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进行了重复测试,蜂王浆产量提高33.16%,差异均极显著。 1988年新型高产全塑台基条通过全国鉴定,并获得国家专利。到1989年止,已向全国28个省(市、区)的 7l6个县(市)推广了130多万条,约增产蜂王浆183吨,增加养蜂产值5000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课题分别获浙江省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陈盛禄副教授被浙江省政府授予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又研制出一种台形口内收、筒体球底、台壁相切的每条31只或33只的台基条, 蜂王浆产量可增产12.4 15.9%,当年推广了30万条,获得了国家专利。

    (四)开发推广养蜂者培育的蜂王浆高产蜂种

随着蜂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发展,蜂王浆的生产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多年来,蜂王浆产量徘徊不前,是与蜂种的选育和改良工作有关。80年代,一些地方的养蜂者已经注意选育蜂下浆高产的优良蜂种。平湖县养蜂专业户周良观、王进和肖山市养蜂专业户洪德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分别筛选出蜂王浆高产意大利蜂蜂种。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其蜂王浆高产性状,后经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批准,开展了“蜂王浆高产蜂种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采用建立母系档案,实行隔离交尾,提高选择强度和缩短世代间隔等综合育种技术,使平湖、肖山蜂王浆高产蜂种的性状进一步提高,产量持续上升,分别从1986年的2.01kg和2.2kg提高到1989年的3.01kg和3.06kg。1988年在慈溪、桐庐、江山等10个县(市)41个试验户的2623次测定结果,平湖蜂种每群每次蜂王浆产量平均比对照组多20.168,提高83.69%;肖山蜂种多10.51g,提高43.71%,接着采用以“两步卵虫输送法”为主的换种改良技术,在全省32个县(市)进行全面推广,共改良低产蜂群30多万群,增产蜂王浆140多吨,增加经济收入2400多万元。1989年 1月,浙江省农业厅批准建立了平湖县种蜂场和肖山市种蜂繁育场,正式向全国提供优良种蜂王。建场当年向全国25个省 (市)的206个县(市)提供种蜂王1655只。该课题获1990年浙江省农业系统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开发利用蜂产品资源

    70年代,杭州市牛奶公司蜂场首先对蜂王幼虫进行研究。组成领导、科技人员和有经验的养蜂工人三结合的攻关班子,同时还和科研单位及12家医院进行协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由省肿瘤医院等12家医院临床验证,让明蜂王幼虫对治疗各种肝炎、风湿性关节灸、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白血球减少等有显著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0%~90.5%。在1973年成功地生产出“蜂王胎片”这一新药。1982年杭州市牛奶公司蜂场和省体委体工大队的运动员进行合作,测定蜂花粉的医疗保健功效。经过两年的试验,搜集了1.5万多个数据。证明蜂花粉对促进健康、 增强耐力,提高运动员成绩有明显的作用。1983年,研制成中国第一代蜂花粉保健食品“保灵蜜”。尔后义推出了“中国花粉口服液”,该产品荣获31届国际养蜂博览会集体金奖。

    80年代以来,医药卫生部门、养蜂场共同配合进行试验研究,陆续生产了30多种蜂花粉营养食品和滋补品。兰溪市云山制药厂生产的花粉制品“前列康片”,产品远销海内外。浙江省的蜂产品制品不仅在国内占有一定市场和享有声誉,1991年还进入了国际市场。

五、改革蜂业管理体制,推进产、供、销一体化

    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初,广大养蜂者迫切要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社会化服务。为了保护养蜂者利益,发展养蜂生产,浙江省各级农业部门在加强蜂业管理的同时,转变职能,加强了社会化全程服务。采用集资的办法,成立了股份制的浙江省蜂业联合公司,参与蜂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的供应;各地、县也积极组织了 一批懂经营、 善管理的养蜂者,采用自办、联办等多种形式,办起了一批蜂业公司或养蜂服务部,实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方针,初步形成了蜂业生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慈溪市为了保护蜂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先后成立了蜂业管理站、养蜂协会、蜂业公司和营养食品厂4个蜂业生产服务机构,为养蜂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其中, 市蜂管站和养蜂协会积极开展服务,掌握养蜂生产动态,及时传递市场信息,协调指导蜂业生产。为了提高养蜂人员的素质,他们认真办理广“四证”(即养蜂工作证、转运证、检疫证、场地证),并对本市养蜂者做好登记、建立卡片等工作,做到有档可查,知情服务。同时, 积极引导养蜂者组建了593个自愿互利的养蜂联合体,每年举办3~4期养蜂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普及推广养蜂新技术,帮助解决养蜂者在生产和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难,仅1990年就协助养蜂者处理了19起养蜂事故和纠纷,维护了养蜂者的权益;市蜂业公司努力搞好全程服务,积极开辟产品流通渠道,扩大销路,帮助养蜂者解决“卖难”、“买难”的问题,近三年来,该公司购销了蜂王浆80多吨。蜂蜜2000多吨,蜂花粉200多吨,蜂蜡300多吨,平价饲料糖800多吨,蜂箱用木材170m3,各种蜂机具38万件,尤其是在1991年蜂产品滞销跌价的形势下,市蜂业公司仍干方百计为养蜂者排忧解难,实行让利经营服务,规定对本市养蜂者的蜂王浆收购价格,每公斤让利2~5元。 使养蜂者得到实惠9万多元;市营养食品厂积极搞好蜂产品的开发加上,1987年被农业部列为优质蜂产品基地县的实施单位。每年就地销售蜂蜜400~500吨,蜂王浆3~5吨,蜂花粉4~6吨,并加工出口蜂蜜1000多吨,蜂王浆冻干粉5~7吨,经济效益显著。由于慈溪市对养蜂生产实行了全方位的服务, 做到生产技术有人管,市场信息有来源,生产资料供应有保证,产品销售有渠道,因而该市的养蜂生产连续11年保持全国养蜂第一大县的地位。1990年,全市拥有20.1万群蜜蜂,蜂业总产值达5404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4.1%。文章来源:《中国蜂业》

czx654321 发表于 2008-9-23 22:44:50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仙华土蜂 发表于 2011-11-9 18:57:14

好文章,顶。

蜜蜂眼 发表于 2011-11-9 19:12:44

寨主幸苦了...想问一下,浙江隋着工业化加快,蜜源是否比以前少多了??

瑞安 发表于 2011-11-9 22:44:29

我这基本就剩零星花了没什么大的密源

笑傲 发表于 2015-7-1 16:59:35

寨主 我也是台州的 请教一下木荷花粉蜜怎么样 我这边到处都是

苕源蜂华 发表于 2016-9-20 21:25:22



浙江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到40几度 ,冬季低温零下5度左右。地处沿海的丘陵地貌年降水充沛,植物种类丰富,四季都有不同种类植物交替开花。这样条件下,经过蜂和自然条件的双向选择下,产生的浙系王抗逆性和适应性非常强。

茉莉中锋 发表于 2016-9-20 21:58:42

看开头,我以为 就浙江省内养就这么强呢!看到最后才明白,原来是浙江人多人养蜂而已,技术完善些,喜欢追花夺蜜。也要别的省份来扶持你们的养蜂事业。

176702 发表于 2016-9-20 22:14:49

你现在看看,浙江还有多少油菜,几亩草籽。棉花基本绝迹,还有那茶花年年开花期打落花药水,因为没有茶果拖累的茶树来年会早发芽,夺高产。神马都是乌云了,我的盐肤蜜今年失收了,花前期天天下雨,这两天天冷没流蜜,玩蛋。

176702 发表于 2016-9-20 22:18:36

六楼主,木荷你就不要指望了,意上中不上。

皇之马蜂友 发表于 2016-9-20 22:18:48

现在工业发达了,小蜜采花面积大大减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蜂业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