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迷9999 发表于 2015-7-17 21:56:17

三个故事让我知道中囊不可怕

我只碰到过一次中囊,而且是初学养蜂摇蜜后出现的,结果没有治疗好。那怎么能成为治狼高手呢?
间接经验!
只要看三个真实的治疗中囊故事就会了。
对付中囊的纪实故事一、保温篇面对中囊,我是如何提高成活率湖北三峡中蜂研究室   写于2012年3月福建出版社1.10元(1981年)的《养蜂手册》,里面有详细的中蜂过箱步骤。大约在九零年春,头脑发热,把十几个桶蜂,一口气过了八箱。在过第四箱时,野外飞来一群中蜂,落在门前的桃树上。放下手中活计,用草帽收了回来。当初买不到巢础,中标箱摆好十个巢框,把蜂抖了进去,按顺序放在五号位置。接下来继续绑脾过箱,忙到天黑,共计有了九箱活框中蜂,平均每箱六脾,喜滋滋就等丰收了。
说是六脾蜂,实乃六张自然脾。第二天蜜蜂清巢,油菜中期采粉采蜜积极性非常之高。第三天解开绑脾的竹片,巢脾已完全粘牢。收的野蜂在靠巢门地方结了个大团,内部情况不详,采集蜂很勤劳。菜花结束,提脾沉甸甸的,做了个简易工具,摇了一次蜜,平均约四斤。摇过后空房多,蜂王产卵异常疯狂。原来新法养蜂非常容易。又过了十来天,发现蜂出勤不如以前。提脾检查,好多封盖子被咬开,露出白头,因从没观察过蜜蜂内部情况,以为原本就是这样。巢房里大幼虫有的塌陷,白白的,像猪油。我以为是野蔷薇花粉,还脾归箱。
五号位置的野蜂在箱中扩大了两倍面积,吹了口气,哎呀!我的娘啊,好好的你不按巢框上做,偏偏与巢门45度筑了八张脾,中间长,两边短,成半圆形。巢框穿了铁线,莫想提脾了。
八箱活框巢门前拖出的幼虫越来越多,吸引了不少麻雀。巢脾上的蜂稀稀拉拉,黑不溜秋。封盖子没了,小幼虫有的呈现棕色,死气沉沉,蜂场一扫昔日之辉煌。拿着书对着巢脾研究,仔细分析,确定是中囊病。偏僻的乡下,我是第一个吃螃蟹搞活框。蜂病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确定病情,下步因病施治。
确定是中囊病后,购买了许多相关药品,治疗结果概括四句话:
碗蜂成蛋魂西去,不辞而别尽分离。蜂走箱空框犹在,唯留惆怅伤心记。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结束,彻底失败告终。周围几个养有桶蜂的师傅听说后,在我这转转,拍着活框蜂箱,高度赞扬“这蜂箱做工真好,明天我们也仿制几个”
真想上去给他几拳。
不成功也没好大个事,这一并排还有几箱桶蜂在,翻年分蜂继续新法饲养。收拾蜂箱,割脾熬蜡。到五号位置收的那群野蜂时,搬箱沉重,一碰箱体,听到刷刷声,揭开看,哇塞······。
野蜂在活框箱不仅没死,还兴旺发达了。虽无法取蜜,但唯一的活框蜂能生存下来,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不是说中囊传染吗?可这群活框蜂和旁边的六七群桶蜂安然无恙。问题出在哪里?我深深的思索。第二年过箱五群,又复制了上年的失败过程。但在上年的基础上,吸取了一点教训,刚发现有烂子时,把蜂蜜一扫而光,多少有收获。最后飞逃的一群是九月间,有一碗多蜂,落在一颗矮树上,我知道有病,喊别人收了。这群蜂竟安然度过了冬天,第二年中秋节给主人带来50斤蜂蜜。我又彷徨了,唉!
摸索两年活框,一无所获。后来听说神农架活框推广搞得红火,托在那工作的亲戚去参观,结果很惨,又改土养了。可当地有一位从八二年就养活框中蜂,规模不大,二十几群,非常过关,也不知他吃的什么人生果?
不久,生产队的稻场上来了个意蜂场,一百多箱。老板荆州人,五十岁左右,下雨天喜欢找人下象棋,自诩走南闯北没遇对手。二十多岁的我,年轻气盛,上门讨教。一个下午,老人没赢一盘,约好第二天再战。并非我棋艺高,而是与老人下棋的农民水平低,没遇对手可想而知了。第二天吃了早饭,如约而至,我想向他请教中囊病,上午的棋也就满盘皆输了。他高兴之余讲起以前养过中蜂,因无法应对烂子,后改养意蜂。听了师傅的话,活框养蜂的探索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我的十几群土蜂,年年有贡献。活框野蜂虽不能割蜜,但每年能分两三窝蜂,只当是养的种群。看开了,心里非常舒坦。又过两载,芝麻开花时,我把这群活框进行了外科手术,巢脾巢框大分离,子脾七零八碎,东拼西凑绑了三脾,抖蜂入箱,催蜂上脾,一切按部就班。第二天正午去检查,逃了。
逃了干净,省心。我反思自己,活框失败,是错在什么地方?书中说中囊传染,可我的土桶和活框是同排摆放,中囊病好像与它们无关。我把一块中囊子脾植入土桶,发现桶前有遗弃的幼虫,病脾幼虫被清理干净,但该群并没得病,怪哉?
难道土法养蜂不得疾病?不可能。只不过在封闭的木桶里,不被人探知而已。土桶真的一劳永逸,蜂群的密度将超过人类。但面对中囊病,土桶的抗逆性远远高于活框。
乡下信息闭锁,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神农架那位农民哥,凭摸索过了活框技术关。过活框关实际上过了中囊关。
返璞归真,向自然蜂群拜师。
九五年重新捣鼓活框,这次不搞大跃进,过五箱蜂。自然桶蜂呈半球形,在绑脾的时候,尊重原始属性,有几张子脾,绑几个框,让其自由发展。歪打正着,事随人意,成了。接着聊,新问题是蜂在造脾开始还整齐,到框尾都偏了,呈L型。五箱蜂如出一辙,朝同一方向偏。有规律性,肯定与磁场有关。巢脾校正后,把蜂箱调成南北向,问题迎刃而解。
三峡移民后,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网络也走进了寻常人家。潜水学习才知道,巢脾造不整齐加块隔板,蜂多于脾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这些简单的东西,独自一人在穷乡僻壤的乡下摸索好多年,不得其法。重新学习,重装软件,在有了巢础的条件下,再开活框新篇章。好事多磨,唉!该死的中囊又找上门了。不再罗嗦,直说结果。只代表本人看法和做法,中囊非常难治,我用过的药基本无效。工蜂寿命只有四五十天,治好了,价值也不大。治还不如不治,不治的办法是:1.有大片烂子出现,把蜜割了,丢弃子脾,让它恢复原始自然状态生存。2.有几颗烂子时,我不是抽脾压蜂,而是加框缩脾。如四脾加五框,烂子抠掉,割掉巢脾两头,留中间1/3,促使蜂群成圆形聚集。3.有少量烂子时,除加框缩脾外,干脆割掉子脾,让蜂群在有蜜脾的圆形状态下重新开始。活框有烂子,我尽量使它保持桶蜂摸样,不用药不关王大多能自愈。面对中囊,我是这样提高成活率的。
有经验的师傅,让您们见笑了,笨法也拿来显眼。敢于亮丑,不怕挨砖,是我的特点。我是新手,首先是要把活框养活,其次才是求产量。
……

18277713280 发表于 2015-7-17 22:05:28

好多字,没看。

土生金 发表于 2015-7-17 22:11:27

我的经验是活框,土养,一样得病的。
可能你的活框技术有很大问题。

箱蜂 发表于 2015-7-17 22:16:00

{:8_169:}{:8_169:}

蜂恋我 发表于 2015-7-17 22:21:53

我看到那么多字都怕了

泽强&中蜂 发表于 2015-7-17 22:23:04

适于新手的好方法

kkeey 发表于 2015-7-17 22:32:47

三峡老师的故事1。还有两故事呢?

一切如梦 发表于 2015-7-17 22:39:36

专家,好久不见了

我只在乎 发表于 2015-7-17 22:44:12

顶起`````````````````

天龙八部 发表于 2015-7-17 22:47:53

{:8_203:}好好好好多字,没看。

陈春才 发表于 2015-7-17 22:54:09

可能你的活框技术有很大问题。

陈春才 发表于 2015-7-17 22:57:19

期待二三故事。

一蜂两分为蜂 发表于 2015-7-17 23:01:07

好贴交个朋友吧!

天牛 发表于 2015-7-17 23:36:55

专家

叶知蜂 发表于 2015-7-18 00:17:24

历害…你牛…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三个故事让我知道中囊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