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1:20
国蜂414配套系
国蜂414(Guofeng414bee)是“七五”期间(1986—1990)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在湖南省畜牧局、山西省晋中种蜂场等单位的协作下,育成的王浆高产型西方蜜蜂配套系。国蜂414蜂群的血统构成:蜂王是单交种(H×A),工蜂是回交种(H·A×H)。
培育工作是在北京、山西和湖南同时进行的。
一、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近交系A(美国意蜂)为黄色,近交系H(“意大利蜂×美国意蜂”杂交一代中的Cordovan突变型)为橙红色(无黑环)。
国蜂414(H·A×H):蜂王为黄色(图1),雄蜂为黄色和橙红色两种(图2),工蜂也为黄色和橙红色两种(图3),工蜂其他形态特征见表1。
1
(二)生物学特性
近交系A(美国意蜂):采集大宗蜜源能力强,能维持强群,泌浆能力较弱。
近交系H(“意大利蜂×美国意蜂”杂交一代中的Cordovan突变型):产育力强,泌浆能力强,工蜂寿命较短,饲料消耗较多。
国蜂414(H·A×H):产育力与本地意蜂相似,采集力稍强于本地意蜂,产浆性能良好,饲料消耗量大。抗病力、越冬性能、温驯性等与本地意蜂相似。
(三)生产性能
国蜂414的产育力与本地意蜂相似,能维持大群。产浆量高,在大流蜜期,平均每72h群产王浆709以上,与本地意蜂相比,提高60%左右。产蜜能力有所改善,与本地意蜂相比,约提高10%左右。性情温驯,其饲养管理方法与饲养意大利蜂相似。适合在饲养意大利蜂的地区饲养。
二、培育简况
为提高我国养蜂生产中的当家品种——本地意蜂(20世纪20—30年代引进我国的意大利蜂的后代)的平均单产水平,“七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农业部畜牧业科研项目专题(子专题)“蜜蜂高产杂交种培育”的任务。
1
培育场地气候、蜜源特点:培育工作是在北京、山西和湖南同时进行的。北京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温和,冬季干燥寒冷。主要蜜源植物 有刺槐、枣树、板栗和荆条。山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暂,温差较大;冬季较长,严寒干燥。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黄芪(图4、图5)、刺槐、狼牙刺、荆条、向日葵和草木樨。湖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四季花开不断。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柑橘、棉花、荆条、柃(野桂花)。
育种素材:由意大利引进的意大利蜂王后代(I),由美国引进的美意蜂王(A),由德国引进的卡尼鄂拉蜂王后代(C),由黑龙江省饶河县东北黑蜂原种场搜集到的东北黑蜂王(B)。
1
育种技术路线:近交→系间杂交→三交组配→筛选→生产鉴定(中试)。培育过程:1985年年底以前,搜集和试养了意大利蜂、美国意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本地意蜂8个西方蜜蜂品种或品系,并根据其在试养过程中的性状表现,选用了意大利蜂、美国意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东北黑蜂等5个素材建立近交系。 应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母子回交、兄妹回交、表兄妹交配等近交系统,建成了A(美意)、B(东北黑蜂)、C(卡蜂)和H(“意大利蜂×美国意蜂”杂交一代中的Cordovan突变型)等4个西方蜜蜂近交系,其中,A系、B系和C系的近交系数已达0.9以上,H系的近交系数已超过0.5(在国蜂414配套系中,只用了A系和H系)。
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根据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进行系间杂交,并进行配合力测定;用配合力强的单交组合A×B、H×A、H×C作母本,分别以近交系A、C和H作父本,用控制自然交尾的方法(空间隔离法和时间隔离法),配制成A·B×A、H·A×A、H·C×A、A·B×C、H·A×C、H·C×C、A·B×H、H·AxH、H·C×H九个三交(或回交)组合。
用本地意蜂作对照,对三交(或回交)组合的产育力、采集能力和泌浆能力进行考察。筛选出一个王浆产量最高的组合—H.A×H(即国蜂414配套系)。
最后,将国蜂414(700群以上)放在湖南和山西两省进行多点中试(用本地意蜂作对照),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考察,以验证育种试验场的小试结果。
近交系的保存:为配制国蜂414配套系,必须妥善保存近交系A和近交系H。蜜蜂近交系的保存是很困难的,因为随着近交代次的增加,不仅近交衰退现象会越来越严重[http://www.nczfj.com],而且性位点纯合的受精卵的比率也会越来越高,最后将达到50%,这些性位点纯合的受精卵为二倍体雄性,只有另外50%的受精卵能发育成工蜂,这些工蜂又因近交衰退的影响,生活力很低。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最终会导致近交系蜂群无法独立生存而被丢失。
为解决高纯度近交系蜂群的独立生存和发展问题,该配套系的培育者们设计并实施了“嵌合近交法”,收到了预期效果。该法要点如下:将近交系雄蜂精液和(体色与近交系有明显区别的)非近交系雄蜂精液按1:2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给近交系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在该人工授精王发展起来蜂群中,有两种血统构成的工蜂,一种是近交系工蜂,最多只占20%;另一种是单交种工蜂,至少可占80%。该蜂群中性位点纯合的受精卵的比率最高不超过17%。由于单交种工蜂占全群工蜂数量的绝大部分,并且二倍体雄蜂的发生率不到17%,这样不但可使蜂群保持足够的群势,而且还可用杂种优势抵消近交衰退的影响,从而使近交系蜂群能正常生存和发展。
上述人工授精蜂王所产的处女王,有两种血统构成,一种是近交系处女王,另一种是单交种处女王,在它们羽化出房后,很容易从体色上识别出来,从而可继续进行“嵌合近交”。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1:58
浙农大1号意蜂
浙农大1号意蜂(Zhe’nongdaNo.1Italianbee)是原浙江农业大学等单位,1988—1993年用浙江平湖、萧山、嘉兴、杭州、桐庐、绍兴、慈溪等地的王浆高产意大利蜂群(浙江浆蜂)作素材,通过闭锁繁育而育成的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Linnaeus,1758)新品系。
一、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浙农大1号蜜蜂蜂王个体中等,腹部瘦长,初生重180mg以上;毛呈淡黄色,腹部背板几丁质呈橘黄色至淡棕色(图1)。雄蜂胸腹部绒毛呈淡黄色,腹部背板几丁质呈金黄色,有黑色斑(图2)。工蜂胸腹部绒毛呈淡黄色,腹部2-5节背板几丁质呈黄色,后缘有黑色环带,末节为黑色(图3)。
1
(二)生物学特性
浙农大1号蜜蜂繁殖力强,日产卵可达1500粒以上(图4)。群势较强,能维持12框蜂以上强群。贮蜜习性、抗逆性、防盗性、温驯度等都较好,抗白垩病能力强。
1
(三)生产性能
浙农大1号蜜蜂产浆性能好,年均群产王浆3.7~7.7kg;浙农大实验蜂场油菜花期所产蜂王浆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为1.9%;大面积推广的蜂群,油菜花期所产蜂王浆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1.4%~1.7%,水分含量66%~67%。
年均群产蜂蜜40kg左右,蜂蜜含水量23%-30%。年均群产花粉1.75~2kg、产蜂蜡0.85~1kg。
二、培育简况
1
培育场地自然生态条件:浙农大1号意蜂培育地区是杭州市,其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东北部、东南部为平原,海拔20~60m,河流纵横;西部是丘陵、山地,海拔1000~150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18℃,无霜期230~250天;年降水量1000~1500mm,相对湿度70%~80%;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h左右。
蜜粉源植物种类多,主要蜜源为油菜、紫云英(图5)、茶花等。
育种素材:浙江平湖、萧山、嘉兴、杭州、桐庐、绍兴、慈溪等地的王浆高产意大利蜂。
培育过程:1988年开始先后从嘉兴蜂农戴来观、杨金明、王根良蜂场,绍兴蜂农赵友福蜂场,桐庐蜂农严士松蜂场,杭州青春蜂场,平湖蜂农周良观蜂场,萧山蜂农洪德兴蜂场,慈溪蜂农吴望美蜂场等处,搜集王浆高产蜂种,连同浙江农业大学实验蜂场高产群,共计17群组成种群组,采用隔离自然交尾和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闭锁繁育,共繁育了6代。至1993年育成了王浆高产性状基本稳定的意蜂新品系。
三、饲养管理
4
浙农大1号意蜂60%为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40%为转地饲养(图6)。
饲养中要注意高产性能和抗病、抗螨、抗逆性能考察;勤记录、重选育;种用雄蜂和蜂王的选择同等重要;避免近亲交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在外界蜜源充足、温湿度适宜季节[http://www.nczfj.com],应与邻近蜂场协作,选择强壮健康蜂群,培育雄蜂和处女王;注意交尾场有足够的优质雄蜂。
双王群或主副群饲养,饲料充足,蜂多于脾,蜂数密集;控制蜂螨、蜂病危害;流蜜期适当控制蜂王产卵,适时取蜜。
四、推广利用情况
目前,浙农大1号意蜂的核心种群为500群左右,饲养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嘉兴、杭州等地,并和浙江龙游、绍兴、宁波等地的定地蜂场经常交换种王、开展生产性能考察工作,不断提高蜂种生产性能。已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740多个县,累计推广浙农大1号意蜂蜂王18000余只。
2008年中心产区蜂群数为5万群,加上省外推广区的蜂群数,饲养量达35万群。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2:32
东北黑蜂
东北黑蜂(NortheastBlackbee)为西方蜜蜂的一个地方品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俄国远东地区传人中国黑龙江省,是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血统,与饲养于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经过长期混养、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蜂蜜高产型蜂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东北黑蜂中心产区为饶河县,主要分布在饶河、虎林、宝清等地。核心区饲养约5000群。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1
东北黑蜂中心产区位于北纬46o36’44”~47o34’26”、东经133o07’26”~134o20’16”,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了低山、丘陵、沟谷、平原四种地形。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回暖迟;夏季短促,温热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冬季漫长严寒。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43℃,极端最高气温36.6℃,山区和平原有明显差异。无霜期110~125天,初霜冻最早出现在9月上旬,一般为9月中旬至9月末,山区早于平原。年降水量600mm以上,由北向南逐渐递增,降水量集中在山区,蜜粉源植物生长季节的5~9月份降水充沛。
蜜粉源植物丰富,种类多达300余种,其中木本蜜粉源植物如紫椴(图1)、糠椴(图2)、柳树、胡枝子、槐树、槭树、楸树、黄柏、山桃、山丁子等多达百余种;草本蜜粉源植物如蚊子草、毛水苏、侧金盏、多穗升麻、野豌豆、苜蓿、紫菀、假泥胡菜等多达200余种;栽培蜜粉源植物如向日葵、玉米、大豆、瓜类等多达30余种。自春至秋花期连续不断,为东北黑蜂的繁衍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19世纪50年代以后,沙皇俄国由俄罗斯南部、乌克兰和高加索等地向远东地区大量移民,一些移民将其饲养的黑色蜜蜂带人远东地区。19世纪末,上述黑色蜜蜂分别从三个方向进入中国黑龙江省:一是由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越江进入黑龙江省,二是由黑龙江以北地区越江进入黑龙江省,三是由满洲里口岸用火车运人黑龙江省,分布在中长铁路沿线(满洲里至绥芬河)。至1925年中长铁路沿线饲养的黑色蜜蜂已发展到12430群,养蜂生产发展较快。
1918年3月养蜂人邹兆云迁入饶河,由乌苏里江以东(俄罗斯)引进15桶黑色蜜蜂,用他自己设计的“高架方脾十八框蜂箱”在苇子沟定地饲养,后逐步繁殖、推广至石场、太平、大贷、万福砬子等地,成为“饶河东北黑蜂之源”。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20世纪30年代饶河以养蜂为业者已有16户。1943年有蜂群1210箱,年产蜂蜜25t;1947年全县有70多个养蜂户,蜂群1800余箱,年产蜂蜜40t;1955年养蜂2660余群,年产蜂蜜110t;1979年蜂群发展到0.8万群,年产蜂蜜200t;2006年蜂群发展到3.2万群,其中保护区内的核心群0.5万群。多年的保护和饲养实践证明,东北黑蜂性状较为稳定,群体规模呈增加趋势、无濒危危险。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1
东北黑蜂个体大小及体形与卡尼鄂拉蜂相似,蜂王大多呈褐色,其第2~3腹节背板有黄褐色环带,少数蜂王为黑色(图3)。雄蜂为黑色,绒毛旱灰色至灰褐色(图4)。工蜂有黑、褐两种,少数工蜂第2~3腹节背板两侧有淡褐色斑,绒毛呈淡褐色,少数呈灰色,第4腹节背板绒毛带较宽,第5腹节背板覆毛较短(图5)。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东北黑蜂蜂王产卵力强,早春繁殖快(图6)。分蜂性弱,可维持大群(图7)。采集力强。抗寒,越冬安全。不怕光,开箱检查时较温驯。盗性弱。定向力强。比意蜂抗幼虫病。
1
(三)生产性能
东北黑蜂生产性能见表2。
1
东北黑蜂定地饲养的占10%,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的占90%。一般一个蜂场饲养50~100群蜂,最多饲养240群蜂。定地蜂场只生产椴树蜜。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场可利用两个大蜜源:采椴树蜜源后再采秋季蜜源,或采椴树蜜源后利用秋季蜜源繁殖蜂群。
1
东北黑蜂80%以上的采用18框卧式蜂箱饲养,20%以下应用俄氏蜂箱饲养(图8)。冬季有10%蜂群室内越冬,90%蜂群室外包装越冬(图9)。
根据当地气候[http://www.nczfj.com]、蜜源特点和东北黑蜂的特性,应实施早繁殖、早育王、早分蜂;适时繁殖适龄采集蜂、繁殖越冬适龄蜂;强群繁殖、强群生产、强群越冬等技术措施。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1979年黑龙江省成立了饶河县东北黑蜂保护监察站和饶河县东北黑蜂原种场,主要承担东北黑蜂原种的繁殖和保种任务。1980年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黑政办发109号)。2006年东北黑蜂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农业部确定饶河东北黑蜂原种场为第一批国家级蜜蜂保种场,同时确定饶河东北黑蜂保护区为第一批国家级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区(农业部1058号公告)。国家蜜蜂基因库对东北黑蜂进行了活体保种和精液冷冻保存。
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曾两次大规模对东北黑蜂进行采样,对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分析,不同区域样本的形态特征没有明显差异。
东北黑蜂原种场已于1979年建立蜂种培育登记制度,设立系谱档案、种王卡片、种蜂繁育记录等。先后向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提供种蜂王约5000只,种群200余群。
六、品种评价
东北黑蜂集中了世界四大名种蜜蜂的主要优良性状,是我国特有的地方良种蜜蜂;东北黑蜂和其他西方蜜蜂品种之间的配合力强,其杂交种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饲养,可大幅度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东北黑蜂是很好的育种素材,具有研究和开发利用前景。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3:44
自己盖楼,那就盖一些资料楼层,哈哈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4:41
蜜蜂的六大种类
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外的教科书多记载蜜蜂属有4个种,即大蜜蜂、小蜜蜂、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后经科研人员长期的野外考察,又获得了另外2个种,即黑色大蜜蜂和黑色小蜜蜂。这样一来,蜜蜂属共有6个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营社会性生活;泌蜡筑巢双面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贮蜜积极。上述6种蜜蜂中,大蜜蜂、黑色大蜜蜂、小蜜蜂和黑色小蜜蜂4个种为野生种,多栖息在岩石、灌木丛、树干下面,很少有人利用,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5:15
加油加油啊!!!!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6:24
北方蜜蜂室外越冬的管理
北方定地饲养的蜜蜂,在气温低于14℃时,就应逐渐减少巢外活动,在气温低于5℃时,则完全停止巢外活动。蜜蜂在巢脾上彼此紧紧地拥挤在蜂路和空巢房,形成一个跨越数张巢脾的圆形蜂团。它们靠消耗储藏的饲料,进行缓慢的产热活动,彼此之间互为热源,使蜂团表面的温度保持在6℃~10℃,内部温度保持在15℃,渡过漫长的冬季。蜂群安全越冬,是养蜂生产计划的保证,也是提高翌年蜂产品产量的重要条件。
1.蜜蜂安全越冬前的准备
蜜蜂在越冬期没有增殖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新老蜂交替的过程,越冬蜂完全靠蜂群整体状况与外界生存条件的有机结合来过冬。如果蜂群状况好,外界生存条件优越,蜜蜂就会以较小的损失安全越冬。反之,蜜蜂在冬季就要损失较大,甚至全群死亡。
1.1培育越冬蜂王 新培育的越冬蜂王翌年产卵能力强,扩群速度快。北方地区在7月末~8月中旬主要蜜源期间就要培育越冬蜂王(包括备用蜂王)。
1.2防治蜂螨蜂螨可以使越冬蜂体质降低,寿命缩短,翌年春季工蜂出巢后采集力下降,甚至不能飞翔。防治越冬蜂螨应该从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结束前30~40天就开始,采取可靠、安全和高效的药物杀灭蜂螨。蜂王停止产卵后,再进行一次彻底治螨。
1.3适时让蜂王停止产卵 当地最后一个蜜源结束后,繁殖越冬蜂的工作结束。这时就要采取措施逼迫蜂王停止产卵。一是越冬蜂不用参加哺育幼虫的工作,体力因此没有受到消耗,不会过早衰老死亡;二是减少了越冬饲料的消耗;三是使蜂王的产卵力在翌年春季繁殖时不会下降。
1.4储备越冬饲料北方地区越冬期一般为5个月。一个中等蜂群平均需要越冬饲料2.5kg(严寒地区还要增加15%~20%)。储备越冬饲料的巢脾要平整,无雄蜂房,并且哺育过几代蜂。越冬饲料应当使用不爱结晶的成熟蜜或纯净的白糖。发酵蜜、甘露蜜、污染蜜、病源蜜都不能作为越冬饲料。补喂越冬饲料要在短时间内接连喂足,并在越冬期开始一个月以前结束,以便蜂群对饲料进行酿制、排水、封盖。
1.5布置好蜂巢
备足越冬饲料的蜂群,应在越冬前进行最后一次开箱检查时,一并布置好蜂巢。布置蜂巢后,要详细记录蜂群的情况。
1.5.1蜂脾关系室外越冬的蜂群要蜂多于脾,蜂巢的蜂路为1.2cm。3框蜂的蜂群要合并成双王群。6框蜂左右的蜂群可以平箱越冬。8框蜂以上的蜂群可以采用双箱体越冬。
1.5.2 巢脾排列 双王群巢脾的排列方法是:把两群的半蜜脾分别放在靠近闸板处,整蜜脾放在半蜜脾的外侧。平箱群巢脾的排列方法是:把半蜜脾放在中央,整蜜脾放于两侧。双箱体群巢脾的排列方法是;把半蜜脾放在巢箱,整蜜脾放在继箱。巢箱里饲料占饲料总量的1/3,继箱里饲料占饲料总量的2/3。
1.5.3 隔板、覆布和巢门的选择 越冬巢脾布置好后,靠巢脾的外侧最好加上隔板。覆布要透气保温,没有蜂胶和污物。越冬蜂群的巢门都要开在蜂箱下部中央。
1.6减少蜜蜂的频繁活动 排除任何能够导致巢温上升的因素;不要进行不必要的蜂箱拆动;适当缩小巢门,巢门前设置遮荫物,减少蜜蜂出巢飞翔。
2.蜜蜂室外越冬的办法
在蜂群箱体外用锯末、稻壳、树叶、碎草等包装物进行保温包装,是一个简单、经济、安全的蜂群室外越冬方法。越冬场地要求背风、向阳、干燥、安静,避免人畜干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大都低于-20℃,越冬蜂群的包装要更加严密保温。常采用的包装方法是:在选定的场地用木板、石料、砖等材料,建成若干个高67cm、深73cm的围墙,围墙的长度要依蜂群的数量而决定,一般每组不超过8群设计围墙的长度为宜。围墙的前面向南或东南。墙内的地面上铺上15cm厚的包装物再放入蜂箱,蜂箱巢门踏板和围墙前面并齐。每个蜂箱的巢门踏板上放一个用木板制成的门洞,然后在围墙的前部放一个高50cm,长度与围墙内径长度相同的挡板,挡板下面要在每个蜂箱巢门前的门洞处留一个缺口,缺口与制作的门洞相吻合,再在挡板和箱体前面之间填加厚12cm的包装物。箱体与箱体之间要有2~3cm的间隙,并在其中填加包装物。箱体上面覆盖10~12cm厚的包装物。在箱体上面填加包装物之前,把蜂箱后面靠近蜂团的覆布一角叠起,并在大盖后部对应位置上放一个长13cm,直径5cm的草把作为通气孔,最后上面覆盖一塑料薄膜以防雨雪。
蜂箱包装的时间依当地的气温而定,一般是在地面结冻时进行。为防止蜂群包装后过热,可以根据气温变化,先包装蜂箱底部,最后包装蜂箱上部,分2~3次陆续包装。
3.蜜蜂越冬期的日常管理
室外越冬蜂群日常管理的重点是巩固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
越冬初期注意不要使蜂群过热,一旦发现蜜蜂不断飞出,就要尽量大开巢门,甚至要撤去上部包装物。要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调整巢门,防止蜂群过热和受冻。室外正常越冬蜂群要宁冷勿热。
越冬前期一般不需要掏箱底死蜂,以免打扰蜂群。2个月后,每20天掏一次死蜂。掏死蜂时,动作要轻、慢,防止触碰或惊动蜂群。
平日要注意防止鼠害和火灾,及时清除积雪,防止人畜干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6:58
自己盖楼好累啊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8:06
蜂群四季管理技术
1 加强蜂群越冬后期管理
1月份气温最低,蜂群最易出事故,此时一般蜂群处于稳定的半蛰居状态,要保持蜂场安静,严防剧烈振动。继续搞好箱内保温防寒。雪日用铁纱封住,红布斜遮巢门,及时扫除巢门和箱上的积雪。定期(5~6天1次)箱外观察,分析蜂群情况,注意防止蜂蜜结晶饿死蜂。防鼠害,治疗蜂螨。 2 蜂群的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延长越冬蜂群的寿命,加速蜂群繁殖,为春末夏初大流蜜期培育足量、健壮的工作蜂。应做到:(1)加强保温,保持巢内温度34℃~35℃。(2)及时调整脾,加脾,扩大卵圈。(3)搞好救济饲喂和奖励饲喂。(4)箱内喂水,避免蜜蜂外出采水,消耗体力和途中冻死。(5)检查蜂群越冬情况。(6)清理蜂巢,保持箱内清洁、干燥。
3 油菜花期内蜂群管理
3.1 扩大蜂巢,培养强群 3月杏、桃、李、梨、苹果等相继开花,巢内新蜂成批出房,新旧交替结束后,要及时加脾调脾,扩大产卵面。饲育区内如有蜜压卵圈现象,要及时摇蜜。对弱群采取以弱换强,以强补弱的办法,使其尽快转强。当蜂群满巢后,及时加继箱;如气温不稳定,同时加内包装,防治巢虫。
3.2 油菜花期的蜂群管理 3月中旬油菜开花,是春季较大的蜜源。前花期管理以繁殖为主,后花期要因群制宜,南返的蜂群繁殖和取蜜双兼顾。定地蜂群的繁殖为主,取蜜为辅。用板外加脾存蜜粉的办法,解决蜜粉与产卵争房眼的矛盾。南返的蜂群要加强防寒包装,注意保温。
4 紫云英花期的蜂群管理
4.1 蜂箱渐去包装 清明前后,蜂群回升,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由箱上到箱下,由箱外到箱内,由大群到小群,逐渐解除包装。计划转场的蜂群,可略提前解除,预防孢子虫病。
4.2 蜂群管理 紫云英盛花期放牧的多是南返蜂群,要预防工蜂偏集蜂巢和迷巢,快速组织采集蜂,适时取蜜,取装,留足饲料,抓紧繁殖、培育新王,组织新分蜂群,调整蜂群,防止盗蜂。
5 刺槐花、柿树花期蜂群管理
5.1 集中采蜜,兼顾增殖 5月主要蜜源植物已进人大流蜜期,应集中力量采蜜,结合取浆。注意造脾、繁殖和分蜂。转地放蜂的,连续追花夺蜜,边采边繁。不断割除雄蜂房,防治蜂螨。
5.2 预防蜂群自然分蜂 对强蜂群要加强管理,经常观察动向,防止产生分蜂热。可采取更换老王,强弱蜂适当对调虫蛹,连续取浆,多造新脾,扩大蜂巢,勤割王台,通风遮荫和洒水降温等措施。对已发生分群热的蜂群,通过加虫卵脾,对调箱位,暂时分蜂,适时分蜂等措施尽快解除。
5.3 刺槐花期的蜂群管理 刺槐花开正处春夏之交,为多风小雨之季,定地的蜂群刚繁殖起来,南返的蜂群采过紫云英进入刺槐场地。要选择背风场地,扩大蜂巢,加强箱内通风,留足饲料,防止盗蜂,集中子脾,紧缩巢脾,恢复繁殖。 5.4 柿树花期蜂群管理 柿树多在山区和丘陵,加之此时气候干旱,放蜂场地应选在背风、背阴,水源充足的地方,最好有椿树等粉源植物同时开花的地方。柿花期除适当取蜜外,主要是为枣花期培育幼蜂和封盖子脾和贮备花粉脾。
6 枣花期蜂群管理
枣树是花期长又较稳定的蜜源植物,开花期正处于雨量少、气温低的干旱季节,枣树流蜜量大、浓稠,花粉很少,蜜蜂容易发生枣花生物碱中毒(枣花病),放蜂场地应尽量选在遮荫,湿度较大,粉源充足的地方。注意降低巢温,增加湿度,备足粉脾和子脾,紧缩蜂巢,育王分蜂,抓紧治螨。 7 防热防雨,培养采集蜂
7.1 防热防雨,培养采集蜂 7月气候炎热、多雨,要加强通风,降低巢温,防治病虫害,做好防雨工作。抓紧繁殖造脾,为9月的荞麦花期培育集蜂。
7.2 荆条、芝麻、棉花花期的蜂群管理 这些花既有蜜又有粉,是繁殖蜂群的良好蜜粉源。荆条多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天旱时要注意遮荫、防热、喂水等,芝麻多种在平原地区,因天气炎热等原因,蜜蜂常出现薄翅和残翅,除注意遮荫、防热外,要加强通风,保持蜂脾相持,有足够的饲料。棉花是个较大的蜜粉源,但由于用药治虫,往往毒死采蜜蜂,要选择生物防治棉虫的非用药区,或在非用药时放。 8 八月综合管理
8.1 繁殖和取蜜、取浆、取胶相结合 入秋后,河南较大的几个流蜜期已过,枣花期间下降的蜂群经过一段繁殖开始回升,逐渐健壮起来。前秋蜜粉充足,在保证蜂群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取其多余的蜜,同时,抓紧取浆、取胶。
8.2 培养新王,淘汰老王,利用新王产卵 入秋后,原有老王一般产卵盛期已过,尤其在蜜源枯竭时产卵更少,群势将会显著下降,要抓紧更换老王,充分利用夏季培养的新王产卵。
9 荞麦花期蜂群管理
9.1 培育适龄越冬蜂 适龄越冬蜂是在越冬前出房的幼蜂,能活到来年春天,具有担负所有工作的能力,应注意培育。培育时间,通常是:“白露”着手,“秋分”抓紧,“霜降”试飞,北部稍早,南部稍晚。抓紧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繁殖是培育的关键。措施主要是:撤下继箱,紧缩蜂巢,奖励饲喂,加强蜂箱保温,适时停喂,降温,治疗蜂螨。
9.2 荞麦花期蜂群管理 荞麦花的花粉充足,气味浓郁,易引起盗蜂,丰收蜜的年景不多。要谨慎进场,及时早退,平衡群势,紧缩蜂巢,糊严箱缝,紧护巢门,夜晚取蜜。 10 蜂群越冬前管理
10.1 注意保存适龄越冬蜂的实力 “霜降”前后,新蜂基本上全部羽化出房。要抓紧几个晴暖天气,让幼蜂先后进行充分的排泄飞翔,才能保证越冬安全,并趁机彻底治螨。为延长新蜂寿命,把排泄飞行的蜂群立即转至背阴场地,保持箱内通风、遮光,安静,防止蜜蜂再飞。
10.2 做好蜂群越冬前的准备
10.2.1 合并弱小群 秋末,将不能安全越冬的弱小群合并,结合淘汰老劣蜂王,调整群势。
10.2.2 贮存饲料蜜脾 于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按每框蜂配给1.5千克的优质蜜,选留封盖蜜脾,抽出保存留用。没有蜜源又无贮备蜜脾,应在饲喂时选留一些封盖蜜脾,提出备用。
10.2.3 控制蜂王产卵,早断子 一般要比正常断子提前15~20天,大多在“秋分”后断小子,“霜降”前后断老子,以保持充足的越冬蜂,并节省饲料。 10.2.4 饲喂越冬饲料 在没有或缺乏预留越冬蜜脾的情况下,通常在10月上、中旬及时喂足喂好越冬饲料(南去的群蜂可少喂)。越冬饲料以优质的蜂蜜最好,其次为优质糖,但不能用棉花蜜、油菜蜜或来历不明的蜜。 11 蜂群的冬季管理
蜂群越冬的场地,应选背阴向阳、容易转移、干燥、安静的地方。对两三框以下的弱群,可组成双王蜂群或一箱多群越冬,上旬彻底治螨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最后一次调整蜂巢,加足饲料蜜脾,除留一张粉脾和一两张中部有空房眼的半蜜脾外,其余抽掉。采用偏食布局等形式,排列巢脾。后将蜂群转移到背阴地,巢门向东或北,加强通风降温,促使蜂群早团结。但遇到大幅度降温天气0℃以下),应对弱群略加保温物,但不要急于转移到向阳地。背阴安置蜂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饲料必须是封盖蜜脾,二是场地干燥,否则蜂群易患下痢病。发现稍有下痢,应立即转移到向阳处,让工蜂飞翔排便。“立冬”前后,气温持续稳定在0℃以下,应及时将蜂群移到向阳处的池子里,初步包装。以后再包装几次,至“冬至”前后结束。越冬期间一般保持箱底温度0℃~4℃和箱内相对湿度75%为宜。结团后蜂群需适当通气和进行温、湿调整。避免震动和光亮。注意防鼠。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让蜜蜂做一两次排泄飞行。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8:51
蜂蜜功效
1.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心、胃、大肠经。具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常用于肺燥咳嗽、体虚、肠燥便秘、口疮、水火烫伤、胃脘疼痛,还可以解乌头、附子之毒。
2. 蜂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酶、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常吃可以防治贫血、心脏病、肠胃病等,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可直接被人体消化吸收。
酶类:各种酶能够促进人体对多种物质的消化吸收。
乙酰胆碱:消除疲劳、兴奋神经、提高记忆力。
黄酮: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3. 蜂蜜=人体血清
蜂蜜是被广泛认知的天然营养食品。试验表明,蜂蜜中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似的各种无机盐,如铁、钙、铜、锰、钾、磷等,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因此蜂蜜被称为“血清之王”。
蜂蜜中含有花粉粒,经常喝蜂蜜会对花粉粒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力:蜂蜜中含有极微量的毒性液体——蜂毒,也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支气管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每天食用一勺蜂蜜,就可以远离哮喘、瘙痒等过敏症状。
4. 根据蜜蜂所采集的花的种类不同,分为枣花蜜、槐花蜜、葵花蜜、梨花蜜、荔枝花蜜、荆条花蜜、紫云英花蜜等。不同的蜂蜜,功效也不同。
祛火蜜:黄连蜜、枇杷蜜、荆条花蜜、紫云英花蜜、槐花蜜。
美容养颜蜜:苕子蜜、野玫瑰蜜、益母草蜜。
对肺有好处的蜜:枸杞蜜、柑橘蜜、枇杷蜜。
对胃有好处的蜜:桂花蜜、五味子蜜、枣花蜜、柑橘蜜、芝麻蜜。
对失眠有好处的蜜:龙眼蜜、五昧子蜜、枣花蜜,最好是蜂王浆。
对通便有好处的蜜:凡是蜂蜜都有通便的功效。
5. 蜂蜜的色泽和蜜蜂采集的蜜源种类直接相关,因此不同蜜源植物花蜜酿制成的蜂蜜,色泽有很大的差别。洋槐蜜和某些浅色蜜气息清香、品质好,但党参蜜、龙眼蜜、枣花蜜颜色深,同样也属于优等蜜。营养学专家研究表明,深色蜜中的蛋白质及铁的含量高于浅色蜜约50%。
健康小提示:
1.蜂蜜“搭档”
蜂蜜吃法很多,可以温水冲服饮用,也可以和各类食物搭配食用。例如,可以将蜂蜜与面包、牛奶、果汁、粥类、汤类等早餐类食物搭配食用。
最有营养的早餐——蜂蜜+牛奶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且含有较高的热能:牛奶营养价值高,热能低。两者搭配饮用,能达到补充能量与营养的最佳效果。
2.蜂蜜加热不应超过60度
温度高于60度时,蜂蜜中的生物活性酶遭到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因此,蜂蜜不宜高温加热。
3.蜂蜜应用玻璃器皿盛装。
4.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9:22
加油加油加油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19:54
蜂王浆(royal jelly),又名蜂皇浆 、 蜂皇乳、蜂王乳、蜂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也是蜂王终身的食物。所谓蜂王浆就是青壮年蜜蜂食用花粉后分泌的一种乳状物,此乳状物就像哺乳动物的乳汁并且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能而且含有极高的长寿因子,蜜蜂和蜂王在卵期是一样的,孵化后吃三天蜂王浆以后改为吃蜂蜜和花粉的长成蜜蜂,孵化后一直食用蜂王浆的长成蜂王,蜜蜂的寿限在一至六个月而蜂王因一直食用蜂王浆一般能活五到七年。蜂王浆的颜色是根据蜜蜂食用花粉的不同而稍有改变一般分为乳白色和微黄色。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20:33
加油加油加油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21:17
蜂蜡
又称黄蜡、蜜蜡。蜂蜡是由蜂群内适龄工蜂腹部的4对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在蜂群中,工蜂利用自己分泌的蜡来修筑巢脾、子房封盖和饲料房封盖。巢脾是供蜜蜂贮存食物、培育蜂儿和栖息结团的地方,因此,蜂蜡既是蜂群的产品,又是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料。
蜂蜡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有: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芳香物质等。蜂蜡在工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化妆品制造业,许多美容用品中都含有蜂蜡,如洗浴液、口红、胭脂等;在蜡烛加工业中,以蜂蜡为主要原料可以制造各种类型的蜡烛;在医药工业中,蜂蜡可用于制造牙科铸造蜡、基托蜡、粘蜡、药丸的外壳;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装和外衣等;在农业及畜牧业上可用作制造果树接木蜡和害虫粘着剂;在养蜂业上可制造巢础、蜡碗。
suny
发表于 2016-6-10 12:21:50
蜂花粉
蜂花粉是指蜜蜂采蜜时带回的花粉团,在蜂巢内经过储藏和发酵后形成的花粉。蜂花粉是有花植物雄蕊中的雄性生殖细胞,它不仅携带着生命的遗传信息,而且包含着孕育新生命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植物传宗接代的根本,热能的源泉。
蜜蜂在采蜜时,携粉足会收集花粉,形成花粉团,在进入蜂巢后,花粉团会被储藏起来。其主要食疗成分是: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蜂花粉素、微量元素、活性酶、黄酮类化合物、脂类、核酸、芸苔素、植酸等。其中氨基酸含量及比例是最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氨基酸模式,这在天然食品中极其少见。蜂花粉是有营养价值和药效价值的物质所组成的浓缩物,它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活性物质。蜂花粉既是极好的天然营养食品,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滋补品,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蜂花粉来源于大自然,是蜜蜂从显花植物(蜜源植物和花粉源植物)花蕊内采集的花粉粒,并加入了特殊的腺体分泌物(花蜜和唾液)混合而成了一种不规则扁圆形状物。蜂花粉具有独特的天然保健作用与医疗及美容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是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食品,被誉为“全能的营养食品”“浓缩的天然药库”“内服的化妆品”等,是人类天然食品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