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赵川洪 发表于 2010-5-23 14:41:58

温州赵川洪我的养蜂简历

本不该在公共平台说自己的简历,但近来风向有点偏,以免引起更大误会,只好打扰大家了!
1969年我13岁随父外出养蜂,当时跑的都是东北路线,在温州春繁、江苏油菜、山东枣花、河北荆条、或吉林椴树、辽宁荞麦后回家。1974年我18岁,改跑西北方向,都是在云南春繁,后经四川、陕西一路油菜,陕北洋槐后入疆,先油菜,后棉花。
1978年我22岁的冬天,因当时国家政策要招城镇居民户口的子弟,我马上从打柴沟(入疆的铁路较高处,风口,宜越冬)回到了老家(温州泰顺),参加信用社工作,当时我经管的规模是两个4吨车,260箱意蜂,带4个下手。告别了渡过我一生中最美好年华的蜂场。
参加信用社工作的事就不说了。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农户家里发现他有4只桶养中蜂,当即我就要买一个,最后是他送了我一桶,回来后马上找木料,做蜂箱(当年在云南都是自己做蜂箱的)。直到1998年,已发展到120多箱,160多个王,约800脾蜂左右。因老家建水库被淹,而我的工作也随之调到温州市鹿城区,可爱的小生灵也只好送人,或是让其自生自灭了。蜜蜂生涯又告一段落。
现在岁数大了,工作已退到二线了,空闲之余又想到了蜜蜂。去年经打听,就近买了4箱中蜂,因冬蜜无收,于2010年2月16日(正月初三)送泰顺乡下3箱,身边保留1箱过过蜂瘾。这箱现在已发展到5个王19个脾了,今年的目标是此箱要达到8个王50个脾越冬,已在本论坛自我立过“军令状”。
再过几年,就可以正式退休了,也就可以回到泰顺乡下正式养中蜂了,因为我已经在那边埋下了伏笔。
这就是我的蜂缘,也是我的养蜂简历!自我评价是:蜂场老将,论坛新兵!

捍我中蜂 发表于 2010-5-23 14:47:34

还好我当初称楼主为前辈,不然知道楼主的蜂缘后真是无地自容了!
如此超有份量的蜂缘人,为何不多发点帖子,好让我们后辈的来学习学习呢?

问谁? 发表于 2010-5-23 14:50:49

一生与蜂有缘,
祝愿老赵有小蜜长相伴!:victory:

温州赵川洪 发表于 2010-5-23 15:00:27

还好我当初称楼主为前辈,不然知道楼主的蜂缘后真是无地自容了!
如此超有份量的蜂缘人,为何不多发点帖子,好让我们后辈的来学习学习呢?
捍我中蜂 发表于 2010-5-23 14:47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不敢,不敢,人类对自然的理解是日新月异,对蜜蜂的认知也是一日千里,还是年轻有为呀!要向年轻人学习,才能不会落伍呀!

温州赵川洪 发表于 2010-5-23 15:17:23

一生与蜂有缘,
祝愿老赵有小蜜长相伴!:victory:
问谁? 发表于 2010-5-23 14:50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提示,已有这样的计划,在我的墓穴旁筑一个永久的、适应是蜂生存的小洞穴。真的到了那一天就可以和中蜂长相伴了!哈哈!:lol

中蜂老迷 发表于 2010-5-23 15:51:03

5# 温州赵川洪
你觉得养中蜂过隐还是养意蜂过隐?你以前用的意标箱养中蜂,后来为什么用好象是GN框了养了,你能说说这两种箱式到底哪个箱式对中蜂更好些?

绿浩土蜂 发表于 2010-5-23 15:59:22

老赵的经历和我基本相似:handshake我79年16岁跟随父亲养意蜂,当时家里也有一个老钱塘江汽车的蜂,在150-160个高箱左右,春繁全在老家,后上苏南采油菜,紫云英,五月中旬上苏北采洋槐,东北去过一年内蒙无收而返,后来苏北洋槐后改进苏北一大农场采田青,棉花。当年的群年产值只有150-200元之间,比起在家务农是天壤之别,进入八十年代开放的政策,个个都洗泥脚经商,在86年我也跟着大潮弃蜂经商,接手中蜂是在04年正月看见门前树上有一分蜂群收回开始,到现在也没多少年,对养中蜂技术方面一直在苦苦学习,因家父在养意之前就一直养着中蜂,许多经验现在还是来自父亲。

温州赵川洪 发表于 2010-5-23 16:04:45

5# 温州赵川洪
你觉得养中蜂过隐还是养意蜂过隐?你以前用的意标箱养中蜂,后来为什么用好象是GN框了养了,你能说说这两种箱式到底哪个箱式对中蜂更好些?
中蜂老迷 发表于 2010-5-23 15:51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6楼中蜂老迷师傅,蜜源好当然是养意蜂过瘾呀!
我现在的箱都是意标箱横过来用的!

温州赵川洪 发表于 2010-5-23 16:15:40

老赵的经历和我基本相似:handshake我79年16岁跟随父亲养意蜂,当时家里也有一个老钱塘江汽车的蜂,在150-160个高箱左右,春繁全在老家,后上苏南采油菜,紫云英,五月中旬上苏北采洋槐,东北去过一年内蒙无收而返,后 ...
徐氏蜂业 发表于 2010-5-23 15:59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上个世纪70年代,一般都是一人约15箱左右开始春繁,再携带15只空箱,几个人组合成一个车,再几个车组成一个30吨或是60吨的车皮,集体外出,一边繁蜂,一边摇蜜,以春繁的一箱为标准,一年下来每箱有200元收入,已是很好的了!哈哈,这些都是30年前的事了呀!

蜂迷 发表于 2010-5-23 16:17:10

受益很深,原来老赵是高手,受晚辈一拜。:handshake

温州赵川洪 发表于 2010-5-23 16:23:52

受益很深,原来老赵是高手,受晚辈一拜。:handshake
蜂迷 发表于 2010-5-23 16:17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不敢,不敢!岁数大了,与蜂的情缘与日俱增,只要在论坛里大家不嫌弃我,我心足矣!

tdtian 发表于 2010-5-23 16:29:50

:)经历好多啊    那时候养蜜蜂文革对你们有影响吗?

温州赵川洪 发表于 2010-5-23 16:46:56

:)经历好多啊    那时候养蜜蜂文革对你们有影响吗?
tdtian 发表于 2010-5-23 16:29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12楼的tdtian 师傅,文革期间有她独特的社会环境,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什么都是集体化, 我们自然也是打着“人民公社养蜂场”的旗帜,再加上待人处事小心点,到了哪里都是绿灯呀:lol !

歪诗一曲 发表于 2010-5-23 16:48:46

顶老赵,好人一生平安~~

江亮2008 发表于 2010-5-23 16:53:55

我养蜂经历跟老赵很相似,但没有你浩浩荡荡的规模,手下也没有一兵一卒:lol
今天竟有一蜂友在一贴对你不尊,口出恶言,实在不知量力
长期养蜂的人正常寿命可达90岁,你这么早就搞个墓穴是不是跟不上形势?;P
也让人觉得人生如此短暂和沉暮,对自己精神面貌肯定有不良影响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温州赵川洪我的养蜂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