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hs
发表于 2016-11-30 21:15:46
727918054 发表于 2016-11-30 21:02
我曾用过的所谓标箱的平箱纯高为26 , 框整高23.5, 上框梁到箱沿有0.5的上蜂路,下梁到底板2.0的下蜂 ...
养中蜂什么箱都行就怕烂子病
义华
发表于 2016-11-30 21:35:03
学习者,顶出师傅们的交流
蝌蚪.
发表于 2016-11-30 21:41:39
下蜂路高的第一不容易分蜂,第二不容易晚上巢门挂胡子,冬天蜜蜂容易在下面形成结团。那些下蜂路不够高的因为下面不够通风,天气热容易分蜂,都到秋天晚上还是会在巢门外挂胡子,冬天下面结团又不够位置,蜜蜂只能往上爬到巢脾上去,巢脾又把蜜蜂分开了不容易保暖。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22:00:57
727918054 发表于 2016-11-30 21:02
我曾用过的所谓标箱的平箱纯高为26 , 框整高23.5, 上框梁到箱沿有0.5的上蜂路,下梁到底板2.0的下蜂 ...
加上你的的实践经验,分析得很全面。
我也是玩意标加高横放,不打算搞组合框,倒是想搞活动框。自然脾割蜜后把巢框倒转使用。不知道这样的效果会如何?
你的加高横放能上到多少脾蜂呢?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22:03:41
本帖最后由 航宇 于 2016-11-30 22:11 编辑
蝌蚪. 发表于 2016-11-30 21:41
下蜂路高的第一不容易分蜂,第二不容易晚上巢门挂胡子,冬天蜜蜂容易在下面形成结团。那些下蜂路不够高的因 ...
我就是和你这样想的,不知道对不对
但是如果蜂在框底下结团不护脾,那就不是好事情哦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22:05:21
lzhs 发表于 2016-11-30 21:15
养中蜂什么箱都行就怕烂子病
是什么箱都行,但是繁蜂和产蜜的效果会差别很大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22:07:39
hds 发表于 2016-11-30 19:06
没有什么变化,我用从化箱,框底离箱底距离很小照样有6脾的群,加高到31的,距离大了,也是4脾上下。
按你这样说,下蜂路与能否上强群没有太大关系
蝌蚪.
发表于 2016-11-30 22:38:29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22:03
我就是和你这样想的,不知道对不对
但是如果蜂在框底下结团不护脾,那就不是好事情哦
广东的冬天不会太冷,不会全往下的结团的。还有除了下蜂路问题,我夏天就上矮继箱,可以把巢脾提到上面来,或者不提上来,上面放矮巢框或直接放巢蜜盒,这样也不容易分蜂。
lkq801
发表于 2016-11-30 22:56:37
我留下蜂路超过3,5厘米,也没有看到再往下做脾,因为有下梁挡着了。
这个图是8月拍的
因为离箱底太高,一些蜂攀附在下梁,以便于箱底与框梁间的通行。
yzbinge29
发表于 2016-12-1 01:13:02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22:03
我就是和你这样想的,不知道对不对
但是如果蜂在框底下结团不护脾,那就不是好事情哦
天冷才会结团,天冷几乎没有巢虫,所以不护脾也没关系
航宇
发表于 2016-12-1 01:29:30
yzbinge29 发表于 2016-12-1 01:13
天冷才会结团,天冷几乎没有巢虫,所以不护脾也没关系
广东的冬天基本上不需要结团越冬,而且不会停产,护脾才能继续繁蜂
yzbinge29
发表于 2016-12-1 06:55:44
航宇 发表于 2016-12-1 01:29
广东的冬天基本上不需要结团越冬,而且不会停产,护脾才能继续繁蜂
结团也会在子圈结团吧,不可能完全离脾结团,最多就上半部分的蜜粉脾护不到,再说天气不冷的南方结团也不会像北方那么明显,个人愚见
态度恶劣耶
发表于 2016-12-1 11:22:39
花田半亩 发表于 2016-11-30 19:00
这个距离也叫“”下蜂路“”反正我的蜂箱 下梁底到蜂箱底板 不低于2.5厘米 广东夏天热 还是做2.5以上为好...
太矮容易上巢虫。
航宇
发表于 2016-12-1 11:40:51
本帖最后由 航宇 于 2016-12-1 11:41 编辑
态度恶劣耶 发表于 2016-12-1 11:22
太矮容易上巢虫。
如果箱子做得足够密封,气窗装上纱网。巢虫问题就不会那么严重吧?
再说,巢虫都是从箱底上去的吗?估计有些是从上面的缝隙进去的吧?
老蜂王
发表于 2016-12-1 16:49:14
18楼的说法正确.我用意标箱加高30以上,用中标框,上下左右蜂路都3cm左右,还用意标加横粱,用42长的从化框,一侧空间有6公分。好处如18楼言,还不易产生分蜂热,休闲蜂有足够的空间休闲,三伏天也不离脾不断仔。需耍保温时,就用塑料膜当复布垂下,侧面也挡膜,很方便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