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hao789 发表于 2018-2-2 23:29:16

我的第一群蜂

       2017年12月初从朋友处用小紙箱带回一群中蜂,经过2个多月的饲养,其中两次过箱两次加空框,2次当晚用1:1糖浆饲喂促蜂自主造脾(连喂3~5天),经历2次寒潮,感触良多(走正确的路非常重要).非常感谢陈学刚老师,在他的《最新养蜂技术》著作的正确指导下,大胆试验不断摸索,技术不断进步.现以这帖为本详细记录2018年的养蜂之路.

乌蝇 发表于 2018-2-3 01:49:44

好生动的全过程描述{:5_115:}

石氏四少 发表于 2018-2-3 09:08:15

跟你学习了!我也是新手上路!

LIUXIAO 发表于 2018-2-3 09:34:36

这样喂花粉容易托粉哦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09:53:11

LIUXIAO 发表于 2018-2-3 09:34
这样喂花粉容易托粉哦

第一次喂,你讲得对.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11:12:41

   去年12月开始养蜂 ,巢门、脾距不断调整折腾观察到一些变化,但蜂群出现过离脾扇风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我不断调整巢门脾距,除隔板,盖纱窗支起大箱盖,还不断泡论坛,论坛里各仙施各法,使人一团雾水。后来不断翻书思考,不断试验,蜂群箱体通气性问题浮上心头。
   蜂群箱体通气性问题涉及工蜂离脾扇风,工蜂离脾扇风我觉得是一种费力浪工行为,最好能避免。因为巢箱里的工蜂主要负责造脾育子酿蜜,减少离脾减少扇风就能提高蜂群工作效率,提高效益。工蜂不断扇风使巢箱里的气团不停流动,流动的气团不断吸引新鲜空气,甩掉旧空气,带走热量。新鲜空气不断加入不断带来氧气,热量不断排走,巢箱里温度、湿度、含氧量不断变化从而满足蜂群所需。
   常住乡村的蜂友有没有注意村边或山边小水塘,一年总有几次由于大雾天或大热天,小水塘平时不发现有鱼游在这种特殊天气鱼总是水面游甚至抬头呼吸。但在有活水流入的小水塘很少有这种泡头现象。村里总是众人众说,迷信的人可能怀疑是不祥兆头,其实只不过是水塘里的水由于天气影响含氧低,鱼类由于供氧不足泡上来呼吸。但长久不能满足就会影响生长发育。
      常进乡村土房、祠堂或寺庙的人,特别在炎热夏天会有明显感觉,在屋外即使你大汗淋漓只要进入屋内全身扑面而来一种清凉感觉,非常醒神舒服。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类建筑物有一些共同特点:1.有大门.大窗或天井2.厚实墙体,3.房屋空间高大深,4.屋顶是木框架盖泥瓦或硫璃瓦(瓦顶是密而不闭,有遮光避水隔热透气作用)。列举以上例子只是我近来的对蜂箱的通气性问题的一些思考,欢迎各位蜂友踊跃发言,勇于实践,介绍更好经验。
   入冬以来我觉得不解决蜂群离脾或扇风现象不重视箱体通气性问题, 特别是通气性差的箱体蜂群无法及时准确感知箱外的天气变化从而做错误判断,蜂群可能会出现皇帝的新衣的闹剧,闹剧大家可以一笑而之,而寒冬中裸体的蜜蜂外出游玩是致命的打击。
   蜂箱内没有隔板没有其他保温物巢脾是蜂群的唯一依靠,严寒中工蜂互相拥抱全部集结在巢脾上依靠巢脾结成球状团,可以战胜严冬度过冬天迎接春暖花开的春天。
   野外的中蜂谁会给它们添衣保暖??大自然的严寒酷暑周而复始,只有适者生存淘汰弱者从而促进物种演变和进化..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1:20:00

本帖最后由 sunchengwei 于 2018-2-3 11:22 编辑

都算不错了。看头像地址是江门,环境不错,发展增加了一倍多。只可惜没有活框速度快。不知道楼主拿回来初始有多少蜂,第一张图看貌似有意标半脾足蜂,后面是一脾意标量了。说说我的感觉,楼主应该尽量喂浓度高的蜜糖到边脾有见到明显存蜜。至于花粉,是不能这样喂的,大部分被浪费了。应该用浓度较高的热糖浆拌一下,家里有奶粉或者鸡蛋黄(煮熟)稍微掺点,不要多。我的经验,饲料对于小群来说,主要是减少采集蜂损失,增加内勤量。一次给小块,蜜糖成份多的时候效果好。揉成小条放在上梁让工蜂自由取食。

与你同一个时间我收了一位本论坛的蜂友的蛋群,五百左右老蜂。蜂群飞逃失败,被我收了带回家。我在另一个网站有贴过整个救助过程。目前蜂群两脾35*28足蜂,不过强调一点,我是补蜂进入才搞定的,前后分两次补充了两千新蜂和一个两千的仔脾。原来的老蜂不到半个月就光了。现在厚厚的两个完整仔脾,足足的6000蜂。就等冷空气过后加脾,预计2月底上四脾。届时蜂量能进入意标四脾的量,换王准备摇蜜。如无意外过完年它该回家了。(刚开始一个星期喂过三两蜜,后面全靠自己发展的仔脾。)

应该说,你能搞到现在这个程度很不错的了。只是喂的不得法,也没有做好保温。所幸江门温度高些,希望你能顺利发展好这个蜂群,据我知道你地年后荔枝要开了。如果用对路你的蜂还能发展更快些,尽量利用保温隔板吧,多出来的空框其实没意义的。
我说的不一定都对,仅供参考了。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1:36:47

刚看到扇风问题,我想这是一个误解吧。首先蜜蜂不需要太多所谓的氧气,你要是看到我给工蜂留的空间那才是小。以人的需氧量看一个小时就闷死了。实际上蜜蜂需要氧气的量极少,冬季工蜂在越小的空间内调节空气越具备环境优势。其次蜜蜂感受到10度左右都会扇风,这个是我的经验,各地或许不同,保温情况不一样也不同。扇风是蜂群健康的标志,你偏要说有问题,这个过虑了。
我们通常观察一个蜂群是否状态好,就是看有没有扇风,不扇风则要出问题。温度低蛰伏休眠也不扇风,所以不扇风才是坏事。
至于体力寿命问题,这个你就不要想了,这个损失不能讲,那是蜜蜂的天性。夏天扇风损失就不是你能心疼的了。
至于扇风代表热吗?这不是人类夏天扇扇子,这是小环境调节。工蜂需要让暖暖的气流在巢内循环,你那布局很不利于冬季繁蜂。而且消耗蜂蜜特别厉害,你看看你的蜂脾上没有蜜,巢脾白白的,说明缺少营养物质,这种蜂群的战斗力很差。繁蜂过急容易烂仔的。
希望我说的话能让楼主接受,我说的就是自己的体会,没有恶意。如果你觉得不对,就当我没说吧。呵呵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11:46:33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1:20
都算不错了。看头像地址是江门,环境不错,发展增加了一倍多。只可惜没有活框速度快。不知道楼主拿回来初始 ...

多谢孙老师又来交流,我的旧号己无法使用
1.我住在乡村周围粉源不错其实不用喂粉,养了2个月才知
2.上次你提出上蜂路,覆盖蜂群上部,我试了2个星期在我蜂箱变化不大,今早刚除掉
3.空框由蜂自造脾,脾间距离作用十分重要,这是中蜂战胜困难的法宝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1:53:35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11:46
多谢孙老师又来交流,我的旧号己无法使用
1.我住在乡村周围粉源不错其实不用喂粉,养了2个月才知
2.上次 ...

http://www.zfbe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735&extra=page%3D1

这个实例给你做个参考吧,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11:58:18

本帖最后由 jmhao789 于 2018-2-3 12:02 编辑

我只有一群,今年主要任务养好蛋蜂,边养边摸索逐渐掌握蜜源情况掌握正确的养蜂方法.避免雷区误伤蜂群.明年再利用FY活框技术强群试产荔枝龙眼花期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2:04:45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11:58
我只有一群,今年主要任务养好蛋蜂,边养边摸索逐渐掌握蜜源情况掌握正确的养蜂方法.避免雷区误伤蜂群.明年再 ...

刚开始做到这个程度很漂亮了。我都觉得自己未必能做到,呵呵。蛋群玩起来对路的话也很有意思的。成功后的喜悦让自己终生难忘。所以有几年我不停的冬季培养弱群蛋群,总结经验,到了春天每个蜂群都发展出几倍的蜂量,然后再送人,那个感觉很棒。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12:07:16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1:36
刚看到扇风问题,我想这是一个误解吧。首先蜜蜂不需要太多所谓的氧气,你要是看到我给工蜂留的空间那才是小 ...

这两个月江门地区有2个蜂友在论坛求救区反映一个冻死蜂一个闷死蜂,好似你参与点评

jmhao789 发表于 2018-2-3 12:18:27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1:36
刚看到扇风问题,我想这是一个误解吧。首先蜜蜂不需要太多所谓的氧气,你要是看到我给工蜂留的空间那才是小 ...

这是广东地区难养强蜂的隐性问题,我不断试验,经过不断思考推理得出的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8-2-3 12:22:39

保温隔板与泡沫保温箱在外侧保温不同概念,在实践中,保温隔板是用KT板在死隔板内侧做个贴膜。
效果只是反射热能,对于蛋群来说或者一脾蜂,有很好的反射左右。这与全箱保温不同,随着脾数量增加反而会降低反射效果。
这就不会让蜜蜂产生错觉,让工蜂离脾后马上感受到木箱子的冷。当你在管理过程中,降温来临,我就封闭上蜂路。回暖则撤掉上蜂路保温。这个情况下弱群不会盲目出巢,因为弱群本身温度都很难保住,离脾则冷。
强群则随着空间变大,保温效果明显降低,也不会超过一定温度。所以我的保温是根据本地气温才推荐的,而内地不同不能抄袭。
武汉有朋友试验过,效果不理想。保温效果不足够。你那些空框其实完全不必要了。利用我的这个方式能尽快发展成满脾,而要做到这样你现在的情况起码还需要一个半月。所以我觉得你这个布局其实不如我的方式。
说真的,这次冷空气一来就十天,我每天看天气。如果不是这个冷空气影响,我那个蛋群一月低完全可以加多一个仔脾,而目前该群正是新蜂出房的时候,两个仔脾有四五千新蜂待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第一群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