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行为》读后感
本帖最后由 凡事认真 于 2018-4-30 20:45 编辑《蜜蜂的行为》读后感上海市杨浦区离休干部费起充 反复读了该书,学到了不少知识,受到了启发,也引起了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把个人的一些感受和思考谈出来,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弗列希因创立蜂舞说,1921年获诺贝尔奖。可能是他太专注的缘故,忘记了黑暗的蜂巢中,蜜蜂是无法通过视觉渠道传递蜂舞信息的。这就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迷——蜜蜂是怎样传递蜂舞信息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外国科学家试图解开这个谜,未获成功。李紫贤同志经过多年的研究,着眼于蜜蜂的嗅觉,仔细观察和研究了蜜蜂的摆腹发臭,发现了蜜蜂传递信息的主渠道的载体——频率气味。从而解开了这个谜。 如果说,奥地利的弗列希创立了蜂舞说是了不起,奥地利人引以自豪的话。那么,中国的李紫贤弥补了蜂舞说,而且发展了蜂舞说(从采集舞到非采集舞),更应该说是了不起,中国人更可以引以自豪。由此可见,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中国人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中国人要敢于去做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事。 2、李紫贤同志创立了蜜蜂“群体情绪”的新概念,对养蜂业是一个大贡献。过去人们对蜂群情绪的认识仅限于分蜂情绪,不知它是又一个广阔的天地。“群体情绪”的新概念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它使人们不仅从生理基础方面去研究和改进养蜂生产的管理,同时从蜜蜂神经活动领域多方面去研究和改进养蜂生产的管理。这不仅给养蜂人带来观念上的更新,而且将使养蜂生产和科研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去年(1995年)10月底,我的一群蜂发生自然交替,采集蜂进出匆匆,大量进粉,繁忙的情景它群无法相比,“高效情绪”十分明显。亚当认为:“当蜂群造有交替王台时,不论蜂王是否年轻,就不再使用。”他认为这种蜂王不再能产高质量的卵。(引自《中国养蜂》1995年第二期)。亚当“相信蜜蜂对蜂王的判断”是对的,但他错失了对自然交替中出现的“高效情绪”的利用。 今年4月6日,我收得一群中蜂分蜂群。2个星期造脾4张GN框,未用巢础,而且产满了卵。巢门前同自然交替一样,也是一片兴旺景象。“高效情绪”十分明显。过去,人们比较注意如何防止分蜂热,而对于利用分蜂后的“高效情绪”缺少注意。对利用“冻蜂来提前冬眠”、“喂糖、喂粉促春繁”蜂友们都是从蜂群生理需要出发而采取的措施,而没有意识到:冻蜂是促使蜂群从“繁殖情绪”向“冬眠情绪”转化,喂糖、喂粉是促使蜂群从“冬眠情绪”向“繁殖情绪”转化。 《蜜蜂杂志》1995年第5期冯金玉撰文提到:“利用了蜂群的高效情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1月,我收到一位蜂友的来信,也提到了“高效情绪”。以上事实说明蜜蜂“群体情绪”的新概念越来越多地被蜂友们所接受。可以预料,随着养蜂科研和生产战线广大蜂友积极投入探索和利用蜜蜂神经活动的规律,中国蜂业必将更上一层楼。 3、对《蜜蜂的行为》的文字谈点看法。作者在书中有不少妙句。如在谈到中性个体时写道:“这不是大自然造化的无独有偶,而是自然选择的必然规律”。紧凑、简练、流畅、排比强烈!又如:“作为人类自身,能感到群体情绪的存在及其无穷的力量吗?一位当年的红卫兵回忆说,当卷进去时便失去了理智,自觉力量无比,石头可以捏成粉,生铁可以化成水!诚然,当一种情绪占据了一部分人心灵,而又在密集的人群中无限制扩散时,大脑可以失去理智,行为可以走上极端,他们如痴如狂,如拥上海滩的鲸群,似一往无前的蚁流,不知饥,不知累,刀山火海敢闯,私心杂念全无。”此段描述精彩无比。 但《蜜蜂的行为》中文字差错也不少,超过一百字。这主要是排印中疏于校对的缘故,好在这些差错并不影响读者对内容的正确理解。 总之,《蜜蜂的行为》不失为一本好书而且定价不贵,5.80元,值得。我劝没有读过蜂友都去买一本。
本帖最后由 蔡国光 于 2018-4-30 20:54 编辑
我还没读过,谢谢提醒。蜜蜂舞蹈绝不是李紫贤说的那样简单? 没题是,太深入了,好像读书一样, 本帖最后由 音乐虫子 于 2018-5-1 00:44 编辑
所谓的情绪,与蜜粉源与大幼虫与王是否高产有关。王不行没高张情绪,没蜜源无高张的情绪,没粉源也无高张的情绪,
王是年轻力壮的,产得多的,有蜜源有粉源,几张脾都是大幼虫,大幼虫要吃很多蜜粉调合物,工作蜂就会有高张的情绪。没蜜粉源与年轻力壮的王。什么都是假的,环境(天气温度阴晴,蜜粉源)与王成败蜂群,包括人为环境。
跳舞触感与振频音频与气味不要混合来理解错了,跳舞是有的事实,跳舞与音频气味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表达一些信息。蜜蜂不可能做无用功的。当蜜蜂进入抵坑情绪时,是同步的莎莎声,为什么?难道121,
长编大论,还不如实际行动 我是认可“群体情绪”的说法,蔡老师以前的帖子好象也讨论过相关的内容,我曾经提到过蜂群内分泌失调,蜂群整体无所适从,其外在表现与群体情绪相符。 书到哪里买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