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论坛之疾,重振论坛人气
因忙于现代苹果栽培试验,好久没上中华蜂论坛了,冬闲了,得空登坛浏览,才知道论坛冷落,居然要靠开辟ⅤⅠP专区以求生存,嗟乎,昔日辉煌如日中天,为何沦落至此,想个中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五:一论坛定位模糊。听名字,中华蜂论坛,应是中华蜂从业者、爱好者的集合之地,这恐怕也是徐站建论坛的初衷,可事实上,把养蜂当事业的人很少登坛,为何?一是他们忙,二是论坛对他们的生产、营销没有帮助,既不能扬名,又没有收益,再加上实在是忙,不理咱的碴就顺理成章了。那么,支撑论坛的主体也就只剩下业余爱好者了,既是爱好,入手时,必疯必狂,但经验、水平必低、必偏,往往所言所行,偏陋居多,一人之论,大家证伪,师本无技,师之无益,所以,大家热情渐消。
二自媒体兴起,微信群、QQ群方便实用且富有人情味,传图片、视频方便,再加上群主多是有养蜂经验之人,大家舍"大"求"小",退了"人民公社"参加"互助组",论坛老血渐失,新血难生。
三 管理失当,论坛管理者多是业余之人,老徐有正经的事业,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必是劳心劳神,那有心思去专心管"中蜂网"的"闲事",主帅无心,六神无主就属正常了。其他管理人员,伍管潜水了,乐管也是乐管不管,各版版主几近失声,房子无人住无人收拾,就会破败,何况一个说话的场合呢!没有主持人的聚会,不是吵吵闹闹,就是沉默。
四论坛功能更新不及时,在蜂坛时,上传个图片很麻烦,在农人之家论坛一年,感觉图片、视频上传很方便,两者性质相同,差异应是管理上的,不应是构架问题。
五中蜂分布很广,虽同属一种,但自然选择形成了很多亚种,蜂性、蜜源、气侯差异明显,论坛没有分区,也是大家争吵的原因所在,湿热地区为避热愁,所以开气窗,冷寒地区为保温愁,所以加保温措施,本都为发蜂,因地之差异,做法迥异,让不熟悉彼此的两拨人去达成共识,只增争吵,绝无好处,祸根在于构架不周。 记得我以前写过一个帖子,就是让"虚"的论坛"实"起来,论坛是个说话的场地,既是说话,可扩展的空间就大了,可说技术话,可说生意话,可说老师话,也可说徒弟话。可以一对一,可以一对多,说话要想有人听,就必须让说出去的话对人有用,这就要抓住一批说话别人爱听且听了有用的人,这些人在哪?在民间啊,一大批,那些专业养蜂的,还有一批业余养蜂的,论坛不用多了,有南、北、中三个区域的十几个"讲师"授课,你试试有没有听众? 黑哥说的对,好久不见了{:8_176:} 说得透彻,所以你要多点出来指导下 问题找到了,就有解决的办法。论坛定位模糊,咱可以理顺,怎么说,专业养蜂的是主力军,是正规军,他们的缺失是论坛不兴的主因,要分析清楚吸引他们进入论坛用什么方法,他们需要什么,论坛能给他们什么,这个事不复杂。再就是如何巩固业余爱好者这一块,其实,业余的多盼望着有个好师傅,师傅呢,也盼着有一群虔诚的徒弟,徒弟求技,师傅求售,捆不住人,咱就索性开教馆,提供个场地,让他们开馆纳徒,咱还收个场地钱。 {:8_169:}{:8_176:}{:8_169:} 其实,中蜂产业有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养蜂的多在交通不便之处,吃蜜的又在繁华之地,产、销的时空价值差是巨大的,我合作的两个蜂场当地蜜价四十左右,到了我这一百五。我们合作了八年,他们卖蜜收入一百多万,事实认证了产销之间缺一个桥,一个大桥,中华蜂网有这个潜质,就看老徐怎么想了,蜂网在供应端是有些影响力的,曾记得建议老徐借助蜂网建立中华蜂产业协会,也可以办成中华蜂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蜂坛变成合作社的"机关报",再建个消费者社区。把坛中蜂友分成两拨,一拨养蜂取蜜,一拨玩蜂卖蜜,各自都将优势最大化,然后从实业收入中抽出一点点,养着蜂网,就好比日子过好了,咱也组建个票友俱乐部,精神、物质双丰收。 说句实话,论坛若靠VIP收费生存,不但不能重生,可能会加速衰败,戏台败落,演员无技,来捧个场都不情愿,再让有限的几个人买票进包房,台子只能越来越冷。改革之道当挖除病根,而不是吃止痛药。 黑哥好。好久不见您上论坛了。 近几年忙于帮一个朋友搞现代苹果产业,所以上蜂坛少了,但偶尔还是会浏览一下,我对蜂网还是有感情的,尤其想念在坛中认识的蜂友们 本帖最后由 张珊 于 2019-1-23 10:12 编辑
怎不见VIP们出来说话?我养蜂是养着好玩的,顺带取点蜜自己呷,从不卖蜜,也从不喂糖。{:8_189:}不过在论坛还是学了不少东西。
说的对,支持 精辟……我感觉发qq请教比论坛快.并且贴近本地情况,针对性强 黑哥说的中肯,新手才来,感觉比较乱 其实,微信群和QQ群有它们的优势,论坛有论坛的优势,论坛能留住历史,方便检索,而微信群不能。论坛更象个水库,而这群那群则是一溪流水,有些势能,但缺积淀。现在的问题是论坛有容积,但来水少了,水位见低。且库中之水没有充分利用,既无渔舟之利,也无灌溉、发电之功。凡人凡事有个至理,必须有用,才可有为。论坛振兴之本,当让自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