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哥 发表于 2019-9-14 09:56:53

汪跃钱 发表于 2019-9-14 08:59
水果邦里面有篇文章,农业的第一死穴就是规模

对,没有减工增效措施,盲目上规模就是找死。

断线筝 发表于 2019-9-14 15:15:22

简单明了,不用夸夸其谈

蔡国光 发表于 2019-9-14 18:49:06

养中蜂千言万语合成两句话:1   会养蜂的适时毁脾,
2   不会养蜂而想养出好蜂的只要极端毁脾。
中蜂第一生存法则是逃出,第二生存法则是分出。她们自古以来在空无一物的巢穴中从蛋群白手起家,由弱群走向辉煌,再从辉煌中分出到至弱,最后弃巢逃出。
我们养蜂人只要协助她们一直处于白手起家的中期状态,戓者是分出、逃出的前期状态,蜂就安定了。所以协助她们的手段是不留情的抽脾与适时加础。
一款新型的中蜂箱应该在立试隔王栅的作用下。随时随地的抽脾,让巢内的蜂态脾态一直处于青春期。

黑哥 发表于 2019-9-14 19:14:16

蔡国光 发表于 2019-9-14 18:49
养中蜂千言万语合成2句话:1:会养蜂的适时毁脾,2:不会养蜂而想养出好蜂的只要极端毁脾。
中蜂第1生存法 ...

精辟

爱小蜜胜过自己 发表于 2019-9-14 21:01:47

蔡国光 发表于 2019-9-14 18:49
养中蜂千言万语合成2句话:1:会养蜂的适时毁脾,2:不会养蜂而想养出好蜂的只要极端毁脾。
中蜂第1生存法 ...

您讲的模式很好

爱小蜜胜过自己 发表于 2019-9-14 21:03:12

我用自然脾,感觉很好。

爱小蜜胜过自己 发表于 2019-9-14 21:07:43

黑哥 发表于 2019-9-14 09:56
对,没有减工增效措施,盲目上规模就是找死。
无为而治乃是技术应用的至高境界,看似毫无作为,其实是融汇贯通的结果。

pan123 发表于 2019-9-14 23:03:08

黑哥 发表于 2019-9-13 22:19
张老师,给你提个建议,如果不想推广你认为有独创性的养蜂技术,以后就不要屡屡在跟帖中宠统地说那一段几 ...

给人很讨厌的感觉,枉为人师!

黑哥 发表于 2019-9-15 05:49:43

爱小蜜胜过自己 发表于 2019-9-14 21:07
无为而治乃是技术应用的至高境界,看似毫无作为,其实是融会贯通的结果。

对,人治不如蜂治,蜂治不足,人辅助之。

爱小蜜胜过自己 发表于 2019-9-15 08:39:12

融会用错了应是融汇

好感人生 发表于 2019-9-15 14:27:23

谢谢,学习,,,,

蔡国光 发表于 2019-9-15 20:22:42

本帖最后由 蔡国光 于 2019-9-15 20:26 编辑

黑哥 发表于 2019-9-15 05:49
对,人治不如蜂治,蜂治不足,人辅助之。
中蜂与巢虫是一对欢喜怨家。没有巢虫,中蜂会灭绝,没有中蜂,巢虫也会灭绝,巢虫迫使中蜂逃亡,然后吃尽老脾,清空巢穴,而逃亡的中蜂再次进驻被巢虫清空的巢穴,如此往复生生不息。没有巢虫,普天下中蜂宜居的巢穴,将被老脾全部占居,因为蜂蜡像塑料一样长久不会降解。这是中蜂和巢虫的共生结盟。
现在蜂友们替代巢虫,与蜂结盟,用柔性的抽脾取代巢虫强硬的毁脾,再赋以其它手段,让蜂和人共同从中获大利。以此可知,不毁脾或慢毁脾,中蜂要灭亡的。

黑哥 发表于 2019-9-15 20:30:09

蔡国光 发表于 2019-9-15 20:22
中蜂与巢虫是一对欢喜怨家。没有巢虫,中蜂会灭绝,没有中蜂,巢虫也会灭绝,巢虫迫使中蜂逃亡,然后吃尽 ...

蔡老说的极是,我曾观察过一窝土蜂,一年强,两年还行,第三年没了踪影。中蜂与巢虫确实是对怨家,脾老了,巢虫去清理,蜂巢清干净了,蜂再入住。如果我们不给蜂群留老脾,巢虫也就没了生存的基础。

南疆人 发表于 2019-9-16 16:38:01

现在的人太懒,长文章没几个人有耐心看完。太对不起发帖的人了。

黑哥 发表于 2019-9-16 17:00:10

南疆人 发表于 2019-9-16 16:38
现在的人太懒,长文章没几个人有耐心看完。太对不起发帖的人了。

在一个吃饭都靠外卖快餐的时代,谁还关心名菜做法的考究、品尝过程的层次感呢。{:6_149:}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费心学习五花八门的中蜂养殖技术,知道野蜂成败原因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