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土养模式(标箱竖养)——跟踪记录
本帖最后由 如蜜 于 2020-8-2 14:57 编辑格子箱和地穴箱经过我的饲养,发现了很多缺点,得到的结论是:蜂箱的材质还是木质的好;一体式蜂箱比组合式蜂箱好;新王新脾是蜂群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因;中蜂并不是水蜂子;蜂群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就是蜂群能够持续培育出彪悍的幼蜂;养健康蜂才能取优质蜜。基于此,我再折腾一次,就是标箱竖养。前面的帖子已经说明了整个原理,今天开一贴,对我已经进行的实验群进行跟踪记录。
实验群1:标箱2脾蜂,仔脾不封盖,蜂群发展不起来。所以决定实行标箱竖养,直接过箱。http://www.xsbe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1131 (出处: 中蜂网)]标箱巢箱土养 http://www.xsbe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1131 (出处: 中蜂网)
本帖最后由 如蜜 于 2020-8-2 14:51 编辑
2020年7月21日
这是标箱竖养过箱未抽掉标箱巢框脾时的情况 等你更新,但是市场上普遍的蜂箱都是2公分厚,个人觉得太薄了,还是厚点好,发展的也要好些,我觉得格子箱也能像三峡桶那样养殖,为什么养的人不多,棒棒桶横着养,好处就是蜂群会一直发展,因为会刺激工蜂一直造脾,我也在想一个适合土养的箱子。格子呢,还是三峡桶呢,还是棒棒桶莫,又要分蜂方便又要少棉虫干扰的那种 等你更新,但是市场上普遍的蜂箱都是2公分厚,个人觉得太薄了,还是厚点好,发展的也要好些,我觉得格子箱也能像三峡桶那样养殖,为什么养的人不多,棒棒桶横着养,好处就是蜂群会一直发展,因为会刺激工蜂一直造脾,我也在想一个适合土养的箱子。格子呢,还是三峡桶呢,还是棒棒桶莫,又要分蜂方便又要少棉虫干扰的那种 2020年7月31日发展情况 土养爱好者 发表于 2020-8-2 14:47
等你更新,但是市场上普遍的蜂箱都是2公分厚,个人觉得太薄了,还是厚点好,发展的也要好些,我觉得格子箱 ...
太厚,搬动重的很啊。不过我的这个方法还是不在乎重不重的,因为定地饲养,即使要搬动,可以将巢蜜割取后只搬动里面的巢房,而蜂箱的位置可以不动;但是太重对于原地分蜂的移动还是造成麻烦。
还有就是没有什么箱型可以刺激蜂群一直造脾,刺激蜂群一直造脾的是蜂群自身发展需求,所以只能是人为的干预刺激,比如毁巢,让他们为了生存进行重建。
至于你说的棒棒桶和三峡桶确实表现应该是比标箱好,但是没有标箱好管理,因为它们是一体箱,格子是组合箱。今后土养还是从一体箱来进行探索。
我说的这个是标箱竖养,其实只是一个叫法,目的是大家可以利用现有的标箱巢箱不浪费,其实应该叫“抽屉土养箱”或者叫做“复式楼土养箱” 如蜜 发表于 2020-8-2 15:04
太厚,搬动重的很啊。不过我的这个方法还是不在乎重不重的,因为定地饲养,即使要搬动,可以将巢蜜割取后 ...
我我们那里土养箱都是特别大,蜂群都做不满,每次取蜜都是只留一脾其他的全部割了,感觉浪费太大,三峡桶确需要那种大群式能做满的蜂种,如果箱的平面面积小蜂群,夏天都会跑出来挂胡子,格子箱就是例子,而横养,底的接触面太大,底部无法清理,如果巢虫上脾,损失就大了,横养有个优点就是可以轮流割蜜,夏天蜂群式下退后,空脾就露出来,遇到大流蜜很快就会灌满,而竖着就只能等子出了才有地方存蜜,看到方老发的那个帖子,感觉也还可以 土养爱好者 发表于 2020-8-2 15:23
我我们那里土养箱都是特别大,蜂群都做不满,每次取蜜都是只留一脾其他的全部割了,感觉浪费太大,三峡桶 ...
“每次取蜜都是只留一脾其他的全割了,感觉浪费太大”,我觉得这就是土养最正确的方式,而且最好留最小的一脾,有点仔就行。 本帖最后由 赣好家 于 2020-8-2 15:36 编辑
兄弟,你的发现有些是对的,但你标箱横养如果不加高的话分蜂会提前,我们村二人养,一个我,另一个修车的,他前面标箱,后面横养,但前几年老是提前分蜂,老来问我情况,发现高度不足,自己加高了,今年没听到他说提前分蜂的问题了。横养框小,发蜂速度快后一下没有及时加脾就产生分蜂,哪怕是分蜂热来了加脾也没用了,有时他说哪怕是二脾蜂也一样的分,一直没有想通。你加高6公分试试?还有框也要改革,上梁别照搬意蜂的来,有1.+3的厚度就行了,增加了脾内空面积,我的框内容是32*25的,和意标面积相当。过冬省蜜比标箱省多了,还有中蜂我一直坚持盖子要有托条,这样能保证箱子密封。缺蜜期不会有别群蜂老在箱盖里钻。而且处王交尾回来也不会钻到砂盖上面去。有了托条后增加了框上部空间,对热交换有好处。提箱也方便。当然了,但我又不建议直接标箱加高,这样一来箱子很重,我现在一半是四方箱,一半是七框箱,五脾以下的用七框箱,以上的用四方的十框箱。当然也可以留几个标箱加高的,万一养到了十脾以上的就用它。 如蜜 发表于 2020-8-2 15:27
“每次取蜜都是只留一脾其他的全割了,感觉浪费太大”,我觉得这就是土养最正确的方式,而且最好留最小的 ...
等你割得差不多了才发现没割的脾上也没有子了。 赣好家 发表于 2020-8-2 15:39
等你割得差不多了才发现没割的脾上也没有子了。
你在开玩笑 我师兄养蜂50多年,养中蜂25年,风风雨雨经历无数。他常讲,子面大,不等于蜂强,蜂旺,此理论我一直认为对意蜂是正确的,不实用于中蜂,因为中蜂没有蜂螨。
现在发现,即使是蜂强蜜足,粉不缺,只要新脾上出现轻微的封盖花子,蜂就已经进入不健康状态,采蜜量锐减,群势严重下降。
实际上还是花粉不足,可以确认,出房幼蜂不在第一时间吃到粉,其后期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1脾意标封盖子可达9成,但出尽房后的群势大多不尽人意,原因是大面积子圈外围一般没有粉圈。
其实箱型影响不大。而王产每一粒卵多能育成壮烽才是跟本。
我们一直担心,担误了哺育,影响了繁殖。我们不知蜂有王浆个体传递这个功能,也就是每只蜂泌出的浆是有限的,但一时用不完,会在转换工种前把余浆吐给日龄更小的蜂。所以说,哺育力会滞后,但不会浪费。
如果正是上述,我们为什么冒奖励促繁这个风险呢?
而小群更要缩脾的理论就非常正确了。
蜂也是这么做的,表现为蛋群最爱飞逃,这是它们最后一博。
我们要设计土养箱,也得把缩脾方便考虑在内。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8-2 15:52
我师兄养蜂50多年,养中蜂25年,风风雨雨经历无数。他常讲,子面大,不等于蜂强,蜂旺,此理论我一直认为对 ...
对蔡老这段话深刻理解,必有启发! 本帖最后由 如蜜 于 2020-8-2 22:38 编辑
今天下午回去对竖养箱换个架子。因为没有提前对蜂箱订制木条,只能用caimy蜂友的内框架暂时替代,但原理和操作基本一致。下一步再过一群,实行完整的抽屉式土养。 本帖最后由 如蜜 于 2020-8-2 22:47 编辑
2020年8月2日下午今天下午回去对竖养箱换个架子。因为没有提前对蜂箱订制木条,只能用内框架暂时替代,但原理和操作基本一致。下一步再过一群,实行完整的抽屉式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