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4 21:41:44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4 21:26
说明你们那里的蜜源花还可以,野外有好多蜂可以收。你是见蜂不见蜜,是不是群势太弱?
去年我们这里大旱,5个月没下雨没有花可采,收回来的都是蛋群,完全靠喂,有一群栾树开花的时候估计有个十来斤蜜,没有割,其他群基本上只能做过冬口粮了,希望今年能打点蜜。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4 22:19:19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4 21:41
去年我们这里大旱,5个月没下雨没有花可采,收回来的都是蛋群,完全靠喂,有一群栾树开花的时候估计有个 ...
不建议养多群的蛋群蜂,如果不能快速地壮大起来,建议合群。你是哪里的蜂友?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5 08:02:55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4 22:19
不建议养多群的蛋群蜂,如果不能快速地壮大起来,建议合群。你是哪里的蜂友?
我是武汉的,你退休了有时间过来武汉玩,顺便给我指导一下!{:9_237:}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5 09:27:22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5 08:02
我是武汉的,你退休了有时间过来武汉玩,顺便给我指导一下!
我养蜂不久,没有技术,不会指导。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5 09:45:13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5 09:27
我养蜂不久,没有技术,不会指导。
谦虚了!没关系,有空过来玩,交流一下也可以啊!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5 14:27:31
本帖最后由 张努克 于 2023-4-25 14:29 编辑
8、养蜂之烦事——分蜂 分蜂对于这种生物来说,它是繁衍的方式,是它自身具有的基因,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于改变的,有些不是养蜂者所希望的,往往造成增加养蜂工具、花费精力、降低蜜产量,因而增加饲养成本。分蜂一般发生在春秋季,以春季更甚。有些它会适可而止,有些则是无休止地进行,直到分到蛋群为止。 常听到过许多蜂友分享经验说防止分蜂的措施有:早点育王以更换老王、勤取蜜、增加蜂的劳动量、降低巢内蜂的密集度、及时调走部分封盖子脾等等。这些措施在我不长的经历中,好像都显得苍白无力,屡战屡败。这可能与个人技术有关,更以当地的气候有也,也有蜂的种类有关。 以我个人为例,如果说一年以上的王属于老王,能力降低易产生分蜂,有一群“老王”出台只有三个月出现了分蜂,有出台才两个月的王分蜂,有出台才一个月的王分蜂,甚至出台刚开产一批子的王就产生了分蜂,这与新老王毫无无关。 增加蜂的劳动量,外出采花不是人能控制的劳动量,只能通过从其他群的子幼虫脾与封盖子脾对调、以增加蜂哺育幼虫的劳动量,对于我来说也是收效甚微,甚至根本就没有效果。 降低巢内蜂的密集度,增加巢内的通风量,以降低蜂的分蜂热,好像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不一定有效,我从养蜂以来,在繁蜂期甚至在已产生分蜂热的群有可能不造脾或造脾速度慢,短时间会蜂脾相当,或蜂多于脾,多数都是蜂少于脾(看过我2020年的帖子的蜂友可能还记得,一些蜂友说我的脾上如此稀薄蜂还敢取蜜,离灭群不远等的说法)。甚至出现分蜂逃跑后,留下近一半的蜂和几张脾,只要气温合适,我都不会撤走多余的子脾,让蜂有一种空旷感,不会产生第二次分蜂。 勤取蜜能降低或防止分蜂,对于我来说好像也是一个伪命题,我脾上的蜜只要有95%以上封盖后,就会取出来,基本上不会出现赘脾,但也难于有效防止其分蜂的出现。 通过这几年的发现,在3—5月份的分蜂季节,只要有4—5脾(有些3脾)的蜂量时,不论采取什么措施、是否有大的蜜源花,都无法阻止其分蜂。就连2020年5月从四川买来的一群蜂,该王是4月出台的,当时卖方(后成为了朋友)信誓旦旦地说,作为朋友,我挑一个好的王给你,保证可以带满你的意标箱,且2020年不会分蜂,我期待着。谁知4月份的新王(他说是一只好王,当然该王的表现比我其他的王算很不错的),5月15日收到,7月2日蜂群才4脾就分蜂了。 对于我来说,不论王是哪里的种,不论采取什么预防措施,只要在分蜂的季节、蜂量达到4脾以上,都无法阻止其分蜂,它不限于分一次就中止,而是继续分下去。如有一群越冬后还有4脾蜂,刚开始自然繁殖略有增加时,在2月28日第一次分蜂,分蜂后新老王群开始繁殖,老王群在3月底时蜂量到4脾半时出现第二次分蜂,老王在5月蜂量到5脾时出现第三次分蜂。新王开产后繁蜂到4月中旬有4脾蜂时出现第一次分蜂,到9月中旬蜂量有6脾时,出现第二次分蜂。 分蜂导致群势降低,在采蜜季节影响着蜜产量,据我几年的情况看,群势越强,单脾取蜜量越高,如一群3脾的蜂,如在一年内可取蜜10斤,平均单脾取蜜3.3斤。而一群5脾的蜂,一年取蜜不是16.5斤,而是24斤,平均单脾取蜜达到4.8斤。同时饲养强群也少用养殖的工具,强群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强,对于我来说,真是可望不可及呀。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6 16:54:01
9、养蜂之烦事——工产 工产是由失王而引起,也是灭群的主因。我养蜂三年多,工产已出现过三次,每次都感到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对付,甚至对付后还不一定有效果。 如2022年分蜂失王,不久出现工产,之后立即并入有王群,结果把王咬死而继续工产,再不敢并群或介王,只好试着调入一张有卵、幼虫、带台的子脾,新王出台后不久也不见了(不知是蜂咬死了,还是外出交尾丢失了),但工产一直继续,直至灭亡,一下灭了两群(工产群和并入有王的群)。 2022年分蜂后发展到4脾蜂时,又出现造了2个台,不去管它,蜂又把台咬毁,之后失王出现工产,调入有卵和幼虫的子脾,蜂不急造台了,继续工产,网上买王介入后,工产基本停止,但蜂量很少了,之后胡蜂把该群给灭了。 2023年4月,分蜂后老王带蜂跑了,留下几个未封盖的台后,台被咬毁,出现工产,之后不敢介台介王,只能把剩余的蜂并入其他的群。 当然有些蜂会按养蜂人希望的去做,如失王时间不长不会工产,或发现后介王、介台会接受,调入有卵或幼虫的脾会急造,并入其他群会相安无事,使该群能正常生存或发展下去。有些就会按养蜂人不希望的结果去做,并群后会把被并入的群的王咬死继续工产,有些介台、介王就是不接受,调入有卵及幼虫的脾也不急造台,工产一直进行下去,最终导致灭群。这些我都经历过。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7 15:29:13
本帖最后由 张努克 于 2023-4-27 15:30 编辑
10、养蜂之烦事——病虫害 中蜂的病害主要烂子病、幼虫病、爬蜂病、死蛹病、黑蜂病、麻痹病等,如能用药治愈或自愈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失,如不能治愈或不能自愈,最终导致灭群,甚至有可能传染给其他的群。 我在2020有一群3脾的蜂患了麻痹病,当时也不知道采用什么药治理,蜂降到一脾后才自愈,最后只得外购蜂来补强。 2022年有2小群各三脾的蜂患了烂子病,一群还未采取任何措施时就外逃了,一群用药喷脾时,病没有治好却把蜂给喷死了,剩余的一点在开始恢复后也逃跑了。 养蜂几年来最大的虫害算胡蜂,每到6—9月胡蜂就泛滥,轻的是在巢门口把进出巢的蜂抓走,严重的进入蜂箱内大闹天宫,其中进去后咬死了大量的蜂,最多一次咬死了约半脾,另有一群,每天经常有几只胡蜂守在巢门口,看到进出的蜂都逃不掉它那锋利的钳嘴,最终导致灭群。 对于防止胡蜂我之前看到网上过说巢门高度应当低于8mm,这样胡蜂进不了蜂箱内。我蜂箱的巢门有低于8mm,有高至12mm的,但实际效果各有千秋。 低于8mm的巢门,胡蜂确实进不去,但它会守在巢门口抓蜂、咬蜂,也会在巢门口飞行抓蜂。但胡蜂守在巢门口抓蜂咬蜂,蜂是很难把胡蜂围住,去年也导致了我一群灭亡。 高于8mm的巢门,胡蜂可以进入巢门,但蜂反而在巢内会围死它,这几年在高巢门的蜂箱内,在夏秋天开箱查蜂时,经常可以在箱内发现被蜂围死的胡蜂,多的一群内发现了6只死胡蜂。因为胡蜂进入巢内一次性只有1—2只,而箱内的蜂有几千上万只,那是蜂的天下,胡蜂只能活的进,死的出。 其次是巢虫,我的蜂只在箱底、箱的转角处出现过巢虫,还未上到巢脾,也未造成蜂的逃跑,但我也不敢随便使用药去灭它,也没有放过清巢虫片。 另一个是蚂蚁,在春夏季节,尤其是天气不太干旱时,蚂蚁会在覆布产卵,也有些在蜂箱内做窝,严重干扰着蜂的生活,曾经在蜂箱的四周撒生石灰,但也只是一时之效,过不了几天又是一样。
狂飚446934121
发表于 2023-4-27 16:31:48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5 08:02
我是武汉的,你退休了有时间过来武汉玩,顺便给我指导一下!
我退休了来指导你:$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7 16:52:54
狂飚446934121 发表于 2023-4-27 16:31
我退休了来指导你
欢迎啊!还有几年退休?{:9_237:}
说不定我还会比你先退休。
yudi635012
发表于 2023-4-28 08:37:48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7 15:29
10、养蜂之烦事——病虫害 中蜂的病害主要烂子病、幼虫病、爬蜂病、死蛹病、黑蜂病、麻痹病等,如能 ...
箱底的蚂蚁可以不管,可以清理垃圾
狂飚446934121
发表于 2023-4-28 11:47:52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7 16:52
欢迎啊!还有几年退休?
说不定我还会比你先退休。
还有8年,我在武测读过函授,武汉也热。
蜂蜂火火甜蜜
发表于 2023-4-28 13:19:22
狂飚446934121 发表于 2023-4-28 11:47
还有8年,我在武测读过函授,武汉也热。
哦!欢迎退休了故地重游!我可以尽地主之意!我早你两年退!{:9_237:}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8 15:45:27
11、养蜂之烦事——和平盗 盗蜂对于养蜂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在发生时有些是养蜂人能及时发现而给以制止,有些是被盗群能及时制止,有些是养蜂者未能发现或被盗群未给以制止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蜂性有温顺和凶烈之分,如遇凶烈之群,盗蜜蜂只能是蜜未盗到或仅盗到小部分,一条小命确被送葬。如遇温顺之群,盗蜜蜂确能屡屡得逞,载誉而归。 盗蜂对于养蜂人是件烦恼的事情,轻则会造成部分蜜损失或使蜂打斗死亡,重则会造成被盗群缺蜜饿死或逃跑。盗蜜不一定是强群盗弱群,也有弱群盗强群的。 我处虽然花源好,但每年也有好多个月缺花少蜜,同时人工饲养的中蜂距我的小蜂场直线距离一公里内有约130群,山上野生蜂估计也有一些。有一次是4月份,外界无花时有一群蜂被盗,巢门前打斗死亡一大片,脾上也损失了一部分蜜,其他的一些小盗或及时发现制止的也有多次。 另有一次在11月份,外界无花,一群5脾的蜂(算是我的大群)之前脾上存蜜较多,基本够越冬所用,在一次检查时发现脾上已没有一点蜜,拟趁天黑时连喂四晚以满足越冬所需,在喂完三次后的第二天下午,看到该群进出蜂很多,当时感觉奇怪,外界没有花,怎么有这么多的蜂进出?快到傍晚时仍有很多蜂进出,另一3脾蜂的小群在傍晚也有很多蜂进出,之后才知道是在盗蜜,发现后的第二天被盗群蜂逃跑了,已喂了三个晚上(3斤白糖,溶成浓的白糖水有4.5斤)脾上一粒蜜也没有,全部被盗走了,另一3脾蜂的小群脾上装满了糖水。 这是一群对于我来说的大群,却被一小群的(可能还有其他的群参与盗窃,否则4.5斤糖水加上之前存有的近5斤蜜共约9.5斤,仅这小群的脾装不下)蜂盗走了,而且在巢门口没有打斗的蜂,是和平盗窃,最后使这群蜂逃跑。
张努克
发表于 2023-4-29 15:19:45
本帖最后由 张努克 于 2023-4-29 15:25 编辑
12、蜂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我所养的是中蜂,也俗称土蜂,它具有爱分蜂、善搬迁,抗病虫害强,耐高低温优于意蜂等,这都是中蜂的相同性。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气候相差较大,蜂也因处于不同的地区,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导致表现出的特征也不相同。现在我国有所谓的华南蜂、华中蜂、四川蜂、阿坝蜂、华北蜂等,实际就是同一种蜂长期在该地区繁衍生存,适应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而形成了不同的特征,这就是差异性。 理论上来说,区域年平均气温越高,蜂所维持的群势越弱,因高温时强群不利于蜂群散热,反之,区域的年平均气温越低,蜂所维持的群势越强,因低温时弱群不利于蜂群保温。另有湿度、温差、花源等影响。如果从不同地区引进蜂种,随着饲养(或生存)时间的推移,虽母本相同,但父本基本相同,随着一代代同化,它的差异性也慢慢变小或消失。 2020年5月份,了解到中南地区的蜂群强于浙江本地的蜂群,一心想养大群、强群的我也动了心思,到四川引进一群作种群,当时卖家也说当地的群势要大于浙江的群势,好点的王可养到爆满意标箱,再则我处的纬度与四川的纬度差不多,四川蜂也适应我处的环境。结果买回饲养后,第一代群势明显优于当地的群势,分蜂季节产生分蜂热的蜂量多于当地的约一脾,非分蜂季节多于约2脾,第二、三代的群势略强于本地的蜂,到第四代后与当地的蜂没有什么差异。并说四川的蜂不易分蜂,5月份买的蜂,而王是4月份出台的,当年分蜂的可能性很小,结果呢,5月15日购进,7月2日就分蜂了,当时我告诉卖家,卖家还不相信新王才两个多月就分蜂了。 从两广、海南等地区难于养成大群(强群),而四川、贵州等容易养成大群(强群)来说,虽有养殖者的技术有关外,更重要的还是气候的原因,虽然杭州的北纬约30.5度,而成都的北纬也是约30.5度,但气候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像绍兴的东经约120.7度,而苏州的东经约120.6度,且直接距离才约140公里,我在苏州生活了两年,平均湿度低于绍兴较多,气候明显有差异。 就我饲养的三地(第一至第三代)的蜂作一个比较,它们的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注:我最初是浙江、四川、福建各一小群,之后繁衍出它们的后代,但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能当作无事消遣、玩玩而以,请蜂友不要以此为标准) 四川蜂,繁蜂速度快,到了各个季节的群势时就分蜂,单脾得蜜量低于当地的蜂,与福建的蜂相当,分蜂季节平均在5脾就产生,最强时养到近8脾,性情最为温顺,有时提脾查看时,蜂爬在脾上一动不动。 本地蜂,繁蜂速度低于四川蜂,与福建蜂相当,单脾得蜜量高,自身耗蜜量低,在群势相同时越冬过后余蜜最多,分蜂季节平均在4脾时就产生,最强时养到近6脾,性情比较温顺。 福建蜂,繁蜂速度低于四川蜂,与浙江蜂相当,单脾得蜜量与四川蜂相当,分蜂季节平均在3脾就产生,最强时养到近5脾,性情最为凶烈,开箱时很易蜇人,有时在取蜜时会追很远来蜇人。 鉴于福建蜂的优点不明显,但缺点很突出,已全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