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e 发表于 2011-8-16 13:19:37

蜜蜂病虫害防治(3)

与群势的关系:由于蜂群饥饿、疾病、蜂王衰老、无王,以及农药中毒造成工蜂数量剧减,从而造成群势下降,使得蜂群无力保护暴露巢脾和驱逐侵袭的大蜡螟幼虫。不同蜂种繁殖率不同,群势相差较大,对大蜡螟的抵抗力也有差异。例如,中蜂群势小,无力保护巢脾免受危害.常通过不断撕咬巢脾和去除蜡螟幼虫来抵抗大蜡螟的危害。

    与天敌的关系:大蜡螟的自然天敌种类很多,包括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和昆虫类。已知大蜡螟重要的天敌有苏云金芽抱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线虫、蜡螟绒茧蜂、麦蛾绒茧蜂、蜡螟大腿小蜂、红火蚁和大头蚁。

    ⑷防治方法

    ①预防方法

    在蜂群内,由于用药防治大蜡螟存在困难并会污染蜂产品,所以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利用大蜡螟的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防止其发生。

    通过维持强群、不断地清理巢箱和利用新脾可以有效防止大蜡螟的大发生。此外,及时扑打成蛾,清除箱内的蛹、卵块和幼虫也是防治大蜡螟的一项重要措施。

    ②治疗方法

    物理防治为防止药剂防治给蜂产品带来的污染,可将蜂具或蜂产品(如巢蜜)进行冷冻处理,在-6.7℃冷冻4.5 h ,-12.2℃下 3 h 和-15℃下2 h 处理,可杀死各期大蜡螟。

    此外,采取水泡脾、水浸脾、水浸蜂箱、框耳阻隔器等方法,也可减轻巢虫的危害。

    化学防治药剂治疗主要针对贮存的巢脾,蜂群内的药剂防治则相当困难。用36 mg/L 氧化乙烯对巢脾熏蒸1.5 h ,可杀灭各期大蜡螟。用0.02 mg/L 二溴乙烯熏蒸巢脾24 h ,也可杀灭各期大蜡螟。此外,熏杀蜡螟常用的药物还有二硫化碳、冰醋酸、硫磺(二氧化硫)、溴甲烷。

    生物防治大蜡螟的生物防治最有希望的天敌可能是苏云金芽孢抱杆菌的使用。据研究,这种杆菌及其毒素对处理过的蜂群无任何不利影响。用苏云金杆菌喷洒蜂群或浸渍巢础可以防治大蜡螟。

此外,用核多角体病毒处理巢脾,可以有效防治大蜡螟。据报道,使蛾产生放射诱变以抑制大蜡螟种群可能是未来防治大蜡螟一项重要手段。

    ⒉小蜡螟的防治

    ⑴形态特征

    卵水白色,卵圆形,长0.39 mm,宽0.28 mm。卵外无保护物。卵块单层,常有数十粒至百余粒。

    幼虫体长随龄期的大小而不同。初龄幼虫水白色,长1~1.3 mm;老龄幼虫蜡黄色,体长13~18 mm。前胸背板为棕褐色,除前胸气门和第8腹节气门较大并呈椭圆形外,其余腹部的气门边沿均为黑褐色。

    蛹呈纺锤形,腹面褐色,背面深褐色,背中线隆起呈屋脊状,两侧布满角质状突起。腹部末端具有8~12个较大的角质化突起。雌蛹长8~12 mm,宽2.3~3.1 mm;雄蛹长7~10 mm,宽2.2~2.8 mm。

    茧茧长11~20 mm,宽3.2~4.8 mm,长椭圆形。丝茧白色,常见其表面有粪粒。



图 10-7   小蜡螟成虫

    蛾成虫(图10-7)雌蛾体呈银灰色,除头部外,体躯具有深灰色鳞片。体长10~13 mm,触角褐色,丝状,长近蛾体一半。头部披满浅褐色的长鳞片。复眼近球形,呈浅蓝色至深蓝色。下唇须粗短前伸。雄蛾体长8~11 mm。体色比雌蛾略浅,触角也长过蛾体1/2。下唇须细小上曲。

    ⑵生活史及习性

    小蜡螟在福建1年可发生4~5代,每代历时2~2.5个月。每年3月初越冬代幼虫开始羽化,11月底至12月初进入越冬休眠阶段。一般雌蛾蛹期7~9 d ,雄蛾蛹期略短1 d 左右。羽化后的雌蛾,一般经过2~3 h 即可交尾。交尾成功的雌蛾,往往都在当晚开始产卵。雌蛾一生可产卵3~5次,以第1次产卵量居多,通常为200~400粒,雌蛾一生产卵量在278~819粒。

    雌蛾寿命4~11 d ,平均6 d ;雄蛾6~31 d ,平均14.8 d ,约等于雌蛾2倍。未交尾的雌蛾寿命有延长的现象。相对大蜡螟,小蜡螟个小体轻,体重只有大蜡螟的1/6~1/10。在有新鲜花粉的黑色巢脾上饲养的小蜡螟,成雄蛾只有11.3 mg,雌蛾20.3mg。蜂群内的小蜡螟,其性比接近1∶1,有时雄性会略多于雌性。初产的卵为水白色;2~3 d 后转成淡黄色。小蜡螟卵期4 d 。孵化后幼虫即在蜂箱底板的蜡屑中生活,以后爬上巢脾为害粉脾和子脾。幼虫的发育历期受外界气温与食料质量的影响,气温高,可缩短幼虫历期;深色巢脾,幼虫期短,新巢脾和蜂蜡,发育迟滞,世代数减少。小蜡螟越冬,以老熟幼虫躲在保温物与箱底间或隔板间以及箱内各角落越冬,极少以前蛹或其他虫期越冬。

    ⑶防治方法

    小蜡螟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清理巢箱,利用新脾等方法,并及时扑打成虫,清除越冬幼虫以及蛹和卵。其防治法与大蜡螟相同。

    四、胡蜂的防治

    ⒈分布与危害



图 10-8   胡 蜂

    胡蜂科中的胡蜂,俗称大黄蜂,不仅是我国蜜蜂的大敌害,也是世界养蜂业最主要敌害之一。早在罗马时期,人们就描述过胡蜂捕杀蜜蜂。胡蜂体大凶猛,可随意在野外或蜂巢前袭击蜜蜂。在某些情况下,胡蜂还可进入蜂箱,危害蜜蜂的幼虫和蛹。在捕食中,胡蜂只取食蜜蜂的胸部,咬掉其头部和腹部,带着蜜蜂的胸躯飞回自己蜂巢,用以哺育幼虫(图10-8)。

    胡蜂在我国南方各省为夏、秋季蜜蜂的凶恶敌害。沿海地区8~9月危害严重,山区在9~10月最为猖獗。常年蜜蜂经越夏度秋,损失外勤蜂达20%~30%,严重年景,倾场受害,蜜蜂举群逃亡。

    胡蜂属有14种和19个变种。在福建,捕杀蜜蜂的胡蜂主要有6~8种。常见的有金环胡蜂,分布于中国、日本、法国和东南亚地区;黑盾胡蜂,分布于中国、越南、印度和法国;墨胸胡蜂,分布于中国、印度、锡金、印度尼西亚;基胡蜂,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黑尾胡蜂,分布于中国、法国、日本、印度和尼泊尔;黄腰胡蜂,分布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其中以前3种捕杀蜜蜂最大。

    ⒉形态特征

    ⑴金环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30~40 mm 。头部橘黄色至褐色,中胸背板黑褐色,腹部背板呈褐黄与褐色相间。上颚近三角形,病黄色,端部处呈黑色。雄蜂体长约34mm。体呈褐色,常有褐色斑。

    ⑵墨胸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约20 mm ,头部呈棕色,胸部均呈黑色,翅呈棕色,腹部1~3节背板均为黑色,5、6节背板均呈暗棕色,上领红棕色,端部齿呈黑色。雄蜂较小。

    ⑶黑盾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约21 mm 。头部呈鲜黄色,中胸背板呈黑色,其余呈黄色,翅为褐色,腹部背腹板呈黄色,并在其两侧均有1个褐色小班。上颚鲜黄色,端部齿呈黑色。雄蜂体长24mm,唇基部具有不明显突起的两个齿。

    ⑷基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19~27 mm 。头部浅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褐色。腹部除第二节黄色外,其余均为黑色。上颚黑褐色,端部4个齿。

    ⑸黑尾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24~36 mm 。头部橘黄色。前胸与中胸背板均呈黑色、小盾片浅褐色。腹部第1、2节背板褐黄,第3~6节背腹板呈黑色。上颚褐色,粗壮近三角形,端部齿呈黑色。

    ⑹黄腰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20~25 mm 。头部深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深褐色。腹部除第l、2节背板黄色外,第3~6节背腹板均为黑色。上颚黑褐色。雄蜂体长25mm,头脑黑褐色。

    ⒊生物学特性

    ⑴生活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蜜蜂病虫害防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