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68 发表于 2013-4-12 17:10:14

分享《古人养蜂》

本帖最后由 one68 于 2013-4-12 17:11 编辑

前不久在网上阅读到描写古代人养蜜蜂的文章,现分享至广大蜂友,以供参考研究。
公元 3世纪,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有“远方诸山出蜜蜡处,其处人家有养蜂者。其法以木为器,或十斛五斛,开小孔容蜂出入,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檐前或庭下,春月此蜂将作巢生育”的记载,其中“木器”即为当时的蜂窝,而“小孔”即为巢门。
公元 420~479 年,南朝郑辑之的《永嘉地记》中有“七八月常有蜜蜂群过,有一蜂先飞,觅止泊处,人知辄纳木桶中。以蜜涂桶。飞者闻蜜气或停。不过三四来,便举群悉至”的记载,其中“木桶”即是蜂窝,涂上蜂蜜后用于诱蜂养蜂。
公元779~843年,唐朝贾岛的《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第 302卷蜜部选中有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的记载,其中“凿石养蜂”说明了当时人们还采用石制蜂窝饲养蜜蜂。
公元1030~1100年,北宋苏轼的《收蜜蜂》诗曰:“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能与蜂语言。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裹闹如市,坌入竹屋新具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艾”是一种艾草,点燃后其烟能驱蜂;“布囊包裹”为用于装收捕到的蜂群的袋子;“竹屋”为采用竹篾编成的蜂窝或竹竿制成的蜂窝;“小窗”为蜂窝的巢门。
公元1313年,元朝王桢的《农书》中描述了收捕分蜂群的情况:“以杆高悬,笠帽召之,三面撒水扬尘阻其出路蜂自避人笠中,收之,渐时歇定,将笠装于布袋悬空处,至晚移停桶内”。“笠帽”为当时的收蜂笼;“桶”为当时的蜂窝。
公元1350~1365年,刘基的《郁离子·灵邱丈人》对一个专业蜂场有这样的叙述:“园有庐,庐有守。刳木以为蜂之宫,其置也,疏密有行,新旧有次,坐有方,铺有向,视其生息,调其喧寒,以恐其架构,如其生发,蕃而折之,寡则哀之,去其蛛蟊蚍蝣,称其土蜂绳豹,夏无烈日,冬不凝澌,飘风吹而不摇,淋雨沃而不溃,其分蜜也,分其赢而已矣,不竭其力也,丈人于是足不出户,而坐收其利。”“刳木以为蜂之宫”说明当时采用树段挖空制成蜂窝养蜂。

杨家二少 发表于 2013-4-12 17:52:51

前人养蜂是为古法,后人将其改良而定!前后利弊各有,为此需因地制宜也!

大蜂蜜 发表于 2013-4-12 17:54:22

{:soso_e147:}

laotang 发表于 2013-4-12 19:20:39

古人的蜜真,现在的真蜜反而难卖

蜂舞九州 发表于 2013-4-12 20:00:58

非常好的资料,楼主辛苦!

小芳 发表于 2013-4-13 20:43:28

{:soso_e189:}

xy8530 发表于 2013-4-13 21:13:39

{:soso_e179:}

无剑道 发表于 2016-5-13 20:06:58

楼主辛苦了,古人已经有一套很成熟的土蜂养殖技术

汉安蜂人 发表于 2016-5-13 20:41:11

      好资料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古人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