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标题: 王氏蜂箱,诚请评说 [打印本页]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0:36
标题: 王氏蜂箱,诚请评说
有关蜂箱的专利,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在下不才,也申请了一款。自以为集三峡桶、格子箱、活框养殖之优点,是一款以追求高品质蜂蜜为目标,能够便捷、高效获取封盖巢蜜的蜂箱。因敝人姓王,故简称为王氏蜂箱。! w4 p: e, F) T' i8 C
只是自己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好,实际情况却并不见得。故特请诸位网友不吝赐教,请予评说。如提出批评意见,敝人十分感谢。如能在批评意见中还有改进的意见,则更加感谢不尽。9 l8 \5 w( w( ^$ K6 M2 g2 s; r
先发一张王氏蜂箱箱体示意图。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0:36
不好意思,箱体示意图看着不便。但我已无能为力了,有没有电脑高手帮助扶扶正??
6 B9 `$ W, Y" u# N) h/ J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0:43
自己再试试,发一张正的图片:
4 y, J0 H, v9 L
% Q0 y* s: ^: p0 d2 P
作者: 492417278    时间: 2016-4-2 10:44
是这样子吧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0:52
如上图,1是箱盖,2是巢框间隔,这是把放置于箱内的巢框互相隔开的东东。为什么时候得有这么个东东,看到后面就会了解一些。3是箱体,箱体比较高。这是类似于三峡桶的一种模式。4是观察窗。里头可以饲喂糖水,高温时节可以放盆涼水降温,冬天可以放生石灰保温。5是巢门。6是支撑巢框的二根横条。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0:53
492417278 发表于 2016-4-2 10:44
7 ~$ g5 _  L# w. z5 M! [是这样子吧

( f2 Q: ?, B9 q3 g多谢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0:58
再发一张图片,这是巢框以及上梁的图片。
作者: 日月哥    时间: 2016-4-2 11:08
本帖最后由 日月哥 于 2016-4-2 11:37 编辑
* j- G+ ]# z3 k" f6 r% b+ m" R3 {% ]2 Z/ F% T4 K
画的手工图可有些费劲,信任的话,我可以帮您电脑绘图。这是我最近的蜂箱图。
作者: 不知苗之硕    时间: 2016-4-2 11:11
非常好!创意实用,可惜我动手能力太差,是不可能自己做得出来这造形的。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1:12
如上图所示,7是山字形巢框,8是巢框的上梁。在平时,在箱内,上梁和山字形巢框是不连接的。只有在需要提出巢框时,才将上梁和山字形巢框连接。连接采用两次榫卯结构式,也就是第一次,山字形的三个头部为榫,上梁上的孔眼12为卯,第二次,以上染上的16为榫,以山字形三个头部的孔眼14为卯连接,就可以提出山字形巢框了。+ B7 Y5 \3 \8 E2 y5 F
其他连接的方法也有很多的。
, D4 |0 \- P& [+ a: f由于山字形巢框在箱体内由二根横条6支撑重量,所以,稳定性不够。因此得在箱体的口沿部位设置一个专门将巢框相互隔开的巢框间隔。
; F) t& Z  [; _% {6 D% w0 {每一个巢框间隔的间距是死的,比方说是1公分的,所以得有一个备用的巢框间隔,比方说备用一个间距是1.5公分的,以便在大流蜜期或夏天时使用。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1:15
日月哥 发表于 2016-4-2 11:08
. ^3 b% ]# E  ~" N1 Z画的手工图可有些费劲,信任的话,我可以帮您电脑绘图。
' G- @! X) S/ \+ L# K: i  f
谢谢。的确费劲。
+ _' E  z: f  B9 `" z) H! X当然信任。只是这些图我已经寄去了专利局,尚未回复。如需要,到时诚恳请求您的帮助。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1:17
第三张图片,这是蜜盒在巢框内的示意图。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1:31
上图是巢框内销放置蜜盒时的情形。( W$ L( m4 d+ _; n$ v% l
蜜盒13是无底的,分两列叠加式放置。这是采纳了格子箱的精华,当上部的蜜盒封盖,就可以很轻松地取出。然后把空的蜜盒放到最下层。(山字形巢框的内侧有凹槽,蜜盒的外侧有突出,蜜盒可以在凹槽内上下滑动)。# m" P; r  @% K7 F6 Q' [% a% h
这一设计的出发点是封盖巢蜜取出后,加上外包装直接供应市场,不须摇蜜,原生态上市。所以一般以不用巢础为好。但是在开始使用时,得引导蜜蜂在无底的蜜盒里建巢。即在最上一层的蜜盒内,放置人工巢础,第二层放置半片巢础。蜜蜂相当聪明,应当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1:31
日月哥 发表于 2016-4-2 11:08
; Y+ ~$ ?/ H1 |画的手工图可有些费劲,信任的话,我可以帮您电脑绘图。这是我最近的蜂箱图。
& j6 n4 W9 q. ]* o$ e# T
哇,真漂亮!!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1:36
如果您认为在养殖过程中的蜂脾相称很重要,则可以调节巢框的数量,也可以通过山字形巢框上所设置的孔眼11插上竹签或铁丝来调节蜜盒的数量。
作者: 南山牧翁    时间: 2016-4-2 11:46
楼主辛苦了,既然是来征求意见的,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认为1)固定框距是多余的,不放便操作;2)巢框部分过于复杂,用组合框稍微改造一下也能放置巢蜜盒取巢蜜。3)楼主没公布箱体的尺寸数据,不知道是否符合蜂友们的需求。
作者: 日月哥    时间: 2016-4-2 11:49
关健是巢框要坚固,这样查脾安全。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1:55
从整体上来说,这一设计还是活框养殖的模式,只是颠覆了现行的标准箱养殖的模式。因为现行的标准箱养殖模式,虽有产量高,管理方便的优点,但是,缺点也是十分显著的,例如箱体太矮,不符合蜜蜂从上到下活动的天然习性,再有,摇蜜必然伤子,这些,有可能是一部分网友始终不能养出强群的主要原因。我的设计,这些都避免了。0 H# a4 z( g, p1 ^8 ?% w, D8 m  y
虽然避免了现行标准箱养殖的缺陷,但分蜂、育王仍然可以正常进行。这也就避免了三峡桶、格子箱的缺陷。但却保留了这两者的优点。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2:04
本帖最后由 越王剑 于 2016-4-2 12:12 编辑 7 ~2 w4 Y1 `3 b" b
南山牧翁 发表于 2016-4-2 11:46
* G+ g7 ^; i/ `* L, b) Q楼主辛苦了,既然是来征求意见的,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认为1)固定框距是多余的,不放便操作;2)巢框部 ...
% F* E; m% U; y, b1 b

, I8 |) A3 D; ^谢谢您的意见。巢框间隔的设计,主要问题在于增加制作成本,操作倒没什么。设计巢框间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撑重量的点位在底部,稳定性不够,稍有动作,就会造成整箱巢框晃动,会对蜜蜂造成惊扰,甚至死伤。所以,这是不可或缺的。2组合巢框确有优点,但两者还是相差甚远。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2:10
日月哥 发表于 2016-4-2 11:49
. W% L  b% A8 A; e. ?3 P关健是巢框要坚固,这样查脾安全。
5 F( \/ r0 u% e  _
完全正确。正是这一问题,有可能是这种设计的一大障碍。
. [) e% I: e& o因为如果是木质的,需较粗的材料,造成箱体过大。如果是塑料的,则成本就上去了。
作者: 日月哥    时间: 2016-4-2 12:14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2 12:10
" V% m+ @* Z( `6 c6 B1 r完全正确。正是这一问题,有可能是这种设计的一大障碍。
& P7 W# @4 G+ Y! I因为如果是木质的,需较粗的材料,造成箱体过大 ...
* R( G1 u* _1 B! f+ h' `  ~( l1 M/ I2 V
我准备做铝合金的,可焊接又是一大问题。
作者: 小蜜蜂不小    时间: 2016-4-2 13:21
南山牧翁 发表于 2016-4-2 11:46
% U9 G+ N2 J; O+ K; [, s' ]楼主辛苦了,既然是来征求意见的,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认为1)固定框距是多余的,不放便操作;2)巢框部 ...

1 L+ E. h2 Y; ~. s- F1 l我更喜欢固定框距哪种!
作者: 小蜜蜂不小    时间: 2016-4-2 13:26
本帖最后由 小蜜蜂不小 于 2016-4-2 13:29 编辑 9 _6 O8 Y- {/ |' f  N
日月哥 发表于 2016-4-2 12:145 e. {. g/ R3 r
我准备做铝合金的,可焊接又是一大问题。
- W0 y+ [4 @9 }9 m! U: {
. \9 w5 c4 L8 p1 K2 }" q' I, O
建议用不锈钢,因不锈钢可以焊接,并且有1.0*2.0--2.5---3.0--等规格!最后祝你成功!
作者: minzhongming    时间: 2016-4-2 13:31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2 11:55
8 P1 c) F" [  D% v从整体上来说,这一设计还是活框养殖的模式,只是颠覆了现行的标准箱养殖的模式。因为现行的标准箱养殖模式 ...

) }( G: i  n! y7 z* J* L- w+ H& ^+ L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的蜂箱是怎样的,能发个图看看吗?
9 C7 z. z" j1 J3 `
作者: 1173139311    时间: 2016-4-2 14:06
关件是你能用的得心应手,能更好发辉蜂的发展就好,画蛇添足,在某些时候还是会收到预料外的收获
作者: 汉安蜂人    时间: 2016-4-2 17:55
      不错有创意。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8:30
日月哥 发表于 2016-4-2 12:14
  H" [! e  Y: A/ f. b我准备做铝合金的,可焊接又是一大问题。

6 m9 M8 Z; i& N: t% d铝合金虽然牢固,只是散热性能太好,在天气寒冷之际不利于保温。所以,铝合金只宜在两广地区使用。相比较来说,塑料应当相对较好一些。如果需要的人多,数量大,可能价格会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网上多约一些人,大家一起请一家价格可以让我们接受的厂家生产。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8:48
minzhongming 发表于 2016-4-2 13:31
) x, J; c  N: p: d& b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的蜂箱是怎样的,能发个图看看吗?

4 u8 V* U2 ^. U, ?+ e2 p, h这个蜂箱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也就是其基本原理刚刚有些成熟,并已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了申请。至于蜂箱实物,还有些早。现在,连像蜜盒的规格,也还在继续考虑之中。
+ |( f& s* E& u现在发这个帖子,是看看大家对这款蜂箱是否能够接受,这里很多都是专家,很有发言权,有可能我的这一设计理念只是一个空想,不合现实。* |8 I! \3 Z5 `- X" e/ u! r6 u4 X$ n
如果能被大家接受,也就可以请热心人来进行后期制作。
: |1 ]" A* a7 J) w; i  a, Z我认为,这款蜂箱比较适宜专业养殖蜂蜜,它不仅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蜂蜜,也就是封盖巢蜜,还比较省力省工。也就是说,化同样的时间精力,活框养殖只能管理100只蜂箱。这一款却能管理200箱。因为像是否有中囊病,是否有巢虫,可以通过观察窗口即可以发现端倪。无须开箱检查。取蜜更是方便,还无须摇蜜。只是分蜂,育王和活框养殖的差不多。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2 19:02
minzhongming 发表于 2016-4-2 13:310 p" M- ^$ D! ~% S' i- }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的蜂箱是怎样的,能发个图看看吗?
& X1 t# a- V/ ~2 ]  L: K7 a3 b1 L
前段时间,我买来了十只蜂箱,有三峡桶,也有格子 箱,活框的在网上也看得很多介绍 。我觉得这三款蜂箱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缺陷。于是,便苦思冥想,设计出了这一款蜂箱。
/ @3 J% ^. W  R* m- f3 F在这一期间,看到了组合框,既能生产高品质蜂蜜,也可以方便管理,属于比较先进的一款蜂箱。但其缺点是十分明显的,就是费工费力,生产效率不高。如果大规模养殖,比活框养殖得多化更多的时间精力。现在人工费用太高,如果请人管理,就影响了养殖效益。/ g+ _3 _3 W' P: N& J; O4 t

作者: 蜂叶    时间: 2016-4-2 2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3 05:55
蜂叶 发表于 2016-4-2 21:056 |1 I7 h9 y6 m5 Y7 u# d& C
这不就是巢蜜箱么 实际操作可能不省时啊
* M% ^/ z5 Q0 z2 @+ l+ P) p
这种蜂箱省工省力主要表现在:
, c* q. c% V, P' p( d2 K一是取蜜非常快捷。打开蜂箱,揭开覆盖物后,由于没有上梁的遮挡,就可以看到蜜盒中的蜂蜜是否已经封盖。如果已经封盖,就可以直接取出,非常快捷。& N5 b' ]3 O* E/ [! Y* Y$ p- g
如果想偷懒,这时直接放回空蜜盒,让小蜜上来建巢储蜜,也是可行的。这样取蜜和放回空盒都很快。但这样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实验。
) U' s( o, I6 K. |+ z; ?最好的办法是将余下的蜜盒向上推送,空盒放到底部。这样箱内的环境基本和取蜜前变化不大,对蜜蜂的影响较小。虽然这样比较麻烦一些,但全年毕竟只有取蜜这么一、二次。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3 06:06
二是取蜜次数少,全年也就一次、二次。因为这款蜂箱主要以获取高品质蜂蜜为出发点,以高质量高价格的蜂蜜来取得经济效益。同时,要想获取封盖巢蜜,也不可能那么快,那么多(当然还要看蜜源)。试想,如果养殖100箱,每年取蜜一次,每盒价值100元,每框10个巢框,就有20万元的收入。如果蜜源好,能取二次,就有40万元的收入。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是活框养殖,要取得这样的经济效益,光光摇蜜,得化多少人力呀!!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3 06:33
三是基本上不需要提脾观察。提脾观察势必影响到蜜蜂的正常活动,也许是中蜂中囊病的原因之一。因提脾观察以致受到惊吓,或致风寒受凉。所以,这款蜂箱观察窗口的设计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提脾观察的次数。当然,还要与养殖经验相配合。比如,你能不能不提脾观察,通过打开底部窗口就能判断是否有巢虫和中囊病。如果可疑,再提脾观察,查证属实后再进行处理。再者,饲喂也是通过底部窗口,无须通过打开箱盖。这样比打开箱盖,更加方便。因为除了箱盖,箱盖下还有副盖或数层覆盖物。虽然事小,但如果是100箱的量,那啬的工作量就很可观了。# U; j0 A0 F) ^
我自己养殖时,只会在放回空盒时提脾。育王、分蜂时,也可主动进行,利用人工王台,观察蜂群是否有分蜂意愿。这样,只须观察人工王台即可,无须提脾观察。
作者: 凡事顺其自然    时间: 2016-4-3 07:03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3 06:06
3 G1 j) ~. N5 q; [5 ~% u二是取蜜次数少,全年也就一次、二次。因为这款蜂箱主要以获取高品质蜂蜜为出发点,以高质量高价格的蜂蜜来 ...
4 a5 h: X6 U  n! r2 C( o! g
哇,一年几十万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3 07:14
再来说说这款蜂箱和活框上加继箱,继箱里加蜜盒的区别。也许这就是这位朋友所说的“巢蜜箱”了。
) D1 n# p, w. ?7 |) c4 c有的朋友看到了封盖巢蜜的价值,就直接从网上买来蜜盒,放入继箱中。这里就会产生几个问题,一是放入的蜜盒不可能那么严丝合缝,如果每次加入时都用蜂蜡胶合,确实得化很多时间精力。如果不用蜂蜡胶合,则有可能垮塌。因为每次检查巢箱,都得先搬下继箱。继箱经常处于运动状态。二是继箱经常搬上搬下,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劳动量。三是取蜜后,空盒只能放在继箱里,待蜜蜂上来建巢储蜜,得化一定的时间,这就会影响储蜜效率。对养殖者而言,就是经济效益。四是虽有继箱,蜂蜜还是会存储在巢箱里,还得摇蜜,还是会伤及虫蛹。一个蜂场,如果生产两种不同品质的蜂蜜,这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作者: 艳阳天    时间: 2016-4-3 10:28
设计思路不错,主要还是要做一个自己先鼓捣2年改进不足
作者: 渢噫fy    时间: 2016-4-3 10:34
方形木箱?好像见人提出过这理论
作者: bwh5644    时间: 2016-4-3 17:32
发几张照片多好
作者: 与蜂为伍    时间: 2016-4-3 17:59
一般来说,用来生产的蜂群都是中等偏强的蜂群,这种群势的蜂群脾上储蜜多一点,或巢脾上有一点蜜时间长了就会分蜂。所以我觉得我这儿不合适,其他地方有待你们实践。
作者: 兵哥    时间: 2016-4-3 19:12
搞来玩玩可以
作者: 张波    时间: 2016-4-3 19:38
有创意,就是不知道效果怎样。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3 21:44
本帖最后由 越王剑 于 2016-4-3 21:46 编辑
! G8 S! S  ?7 k5 ]
渢噫fy 发表于 2016-4-3 10:34
; i3 H$ q' h  Y; x( s- A0 I方形木箱?好像见人提出过这理论
5 b2 N4 {9 ]: T) A- \" u9 E# z

- o# L. Q4 _2 Y" `是的。有的人提出的方形蜂箱,也是改进了巢框。其巢框不同于标准活框。这也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将巢框加长,上部有一横条,横条上部即是储蜜区。下部为子区。还有一种是在上部设一可以取出的蜜脾。但这二种取蜜都得摇蜜,不是封盖巢蜜。% t1 y- }3 A9 ~
此外,底部没有观察窗,/ Z/ i5 g7 ?- B& \6 I  w
所以,我的设计和方形箱是很不相同的。
  e' N  _3 J  p) n' D; n8 a0 B/ L. x. A, j' e) ?( R, V9 i* d- u* D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3 21:55
艳阳天 发表于 2016-4-3 10:28
2 _" F5 Y  R& F, J设计思路不错,主要还是要做一个自己先鼓捣2年改进不足

/ ?- C( z7 y" K. J# I. D# R我这一设计刚刚成熟,尚未付诸实施。我在这里发表,一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或许我的这一设计完全是个空想。二是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多约一些人,请一个塑料制品厂家来生产山字形巢框和蜜盒。人多了,或许价格就可以下来了。因为只是我个人先做起来,有可能成本会很高。到时,如果我试验的效果很好。那这一款箱子就要卖高价了。但现在如果大家一起来试,价格就会和大家“同甘共苦”。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3 21:57
bwh5644 发表于 2016-4-3 17:32% t5 Q4 ?& z" T5 S
发几张照片多好
1 o9 f2 m) j: A5 u
蜂箱还停留在图纸上呢,先向大家报告,请大家提提宝贵意见。如果大家都觉得好,再实施不迟。
作者: 渢噫fy    时间: 2016-4-4 07:41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3 21:443 m3 D6 [# f0 L( D& L6 a
是的。有的人提出的方形蜂箱,也是改进了巢框。其巢框不同于标准活框。这也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将巢框加 ...

/ f4 p( B$ ~1 @3 b' c6 d+ j( [: mFY的蜂箱也是方形的。设计挺合理的37*37*46(2层)他们设计得很合理了,就是价格贵了点{:5_100:}3个才发货!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4 11:01
渢噫fy 发表于 2016-4-4 07:41
6 k) i2 [% m: T2 gFY的蜂箱也是方形的。设计挺合理的37*37*46(2层)他们设计得很合理了,就是价格贵了点3个才发 ...

) x- O8 o# V& E$ P" h' K6 Z我认为蜜蜂的适应能力极强,既能在空旷的谷仓、大衣柜里建巢繁衍,也能在石缝里、墙洞里生存。窃以为,有关蜜蜂“合适空间”的研究,没有去考虑蜜蜂自然的习性,这种研究我认为意义不大。最重要的是,养蜂人如何适应蜜蜂的自然天性,能够轻松愉快的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4 11:12
渢噫fy 发表于 2016-4-4 07:41
7 R& W% F: `0 O9 J& {1 K2 f' Z; EFY的蜂箱也是方形的。设计挺合理的37*37*46(2层)他们设计得很合理了,就是价格贵了点3个才发 ...
3 {+ o& P$ d* y" ]( s
至于蜂箱价格,初步估计,我这款蜂箱如果在网上能够得到较多人的认同,能够有数十人愿意一起寻找一位热心帮助我们的塑料制品厂家,以较低的价格制作山字形巢框和蜜盒,全部弄好,每个蜂箱的价格可能要超过300元。如果正式生产,售价有可能要在500元左右。但还是物有所值的。因为,一次性投入的蜂箱,可以使用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较高的的经济效益。3 Y) M+ A1 y* M2 {& U4 G- v
如果是同样的经济效益,有些蜂箱,或者得请人帮忙,或者得累个半死。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4 16:49
这个帖子是不是应当发到蜂具那个专栏里?
. z2 z0 W: ^: i' g6 x8 Z求版主帮帮忙,把这个帖子移到蜂具专栏里,可以吗?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4 18:33
你一不懂蜂,二不懂市场,三不懂箱具,四不经试用,就去申请,这也是国内砖利质量不高的原因,,对蜂来讲,各种箱都有行,更重要的是箱内环境,不从这方面着手,只想当然的按人的思路来,真的与蜂无关,越简单越好,巢蜜,只是小打小闹,没流程改革的情况下,无非重新走失败的老路,至于高品质蜂蜜,纯看蜂农,与箱具关系不大,所以,很认真的看了一下你箱设计,并没有突出什么,当然,是个箱都能养蜂,自己做几只玩下也就算了,去申请,还去推广到大户,,还是没必要了,
. Q, J$ c% G9 h8 w! A" E, d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4 18:40
顺带问一下,可否知道巢蜜八九十年代那么火,是怎么失败的吗,连巢蜜这市场都不去了解,估且不论这箱的复杂性,适用性,就说巢蜜这块,你到这市场可否认真了解,,小打小闹,图个新鲜,玩玩还行,认真你就输了
作者: 苏州蜂王    时间: 2016-4-4 22:13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4 18:40
. S& }, B; ], s& B顺带问一下,可否知道巢蜜八九十年代那么火,是怎么失败的吗,连巢蜜这市场都不去了解,估且不论这箱的复杂 ...
/ A$ B- a1 u9 S1 [7 \
我发现你只有这次说过事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5 09:57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4 18:33; u  |: c5 s/ ~$ Q" K
你一不懂蜂,二不懂市场,三不懂箱具,四不经试用,就去申请,这也是国内砖利质量不高的原因,,对蜂来讲, ...

! `/ L# u' Q  u8 l# u3 J; O本人确实“一不懂蜂,二不懂市场,三不懂箱具,四不经试用”,没有实践经验,这就是我在这里向大家请教的最主要原因。我只是在中华蜂网上潜水大半年,认真看了“蜂人蜂语”、“三峡中蜂研究室”等专家高手的网帖。他们两位是我在本网上最佩服的二人,不仅经验丰富,水平高超,而且还诲人不倦,待人诚恳。诚为广大蜂友的良师益友。我也是从他们精湛深入的分析中,有了深层的体悟,尤其是三峡老师有一句“土养是基础,最终还得要活框养殖”中受到启发,才有了这一不一定成熟的想法,既然有了想法,与他人并不相同,想维护自身的权利,此乃人之常情。/ A. Z4 t$ I' f$ x' c% I
兄台说蜂蜜质量与箱具关系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对。现在的问题是,所有摇蜜生产的蜂蜜,消费者大都有不信任的情节,正是为了消除人们这种疑虑,才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让人们丢掉不信任情节的蜂箱。而且,有相当多的人都在为此而努力。对在努力的人泼泼冷水,虽然不一定是妒忌心理,至少有欠厚道。大家都在为蜂蜜的销售发愁,如果不求进取,只想让人家来相信你的良心,事情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人们并没有那么轻易地就会相信你的良心。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5 10:12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4 18:332 H1 T* _4 @+ E1 s
你一不懂蜂,二不懂市场,三不懂箱具,四不经试用,就去申请,这也是国内砖利质量不高的原因,,对蜂来讲, ...
/ Y, K1 p$ c% V+ d& Q/ v* R
至于这款蜂箱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作为设计者,当然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在网上推广,既为自身研究成果想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有为中蜂的发展做点事情的理念。因为自己认为,只有我这一款蜂箱,是可以做成品牌的。这是因为,我这款蜂箱省工省力,是十分明显的,一人管理200来箱,并不是个难题。这是其他蜂箱难以做到的。二是在同一地区,同样蜜源条件之下,可以会同十来个养蜂人成立合作社,使用统一标准,打出同一品牌。这也是摇蜜生产蜂蜜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有2000个蜂箱,每个蜂箱年取蜜二次,每箱十框,就可以生产封盖巢蜜8万盒。有这样的规模,有这样的质量,要想做成品牌,解决销售问题,应该是很有希望的。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5 10:23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4 18:40' ?6 K+ d& W6 b
顺带问一下,可否知道巢蜜八九十年代那么火,是怎么失败的吗,连巢蜜这市场都不去了解,估且不论这箱的复杂 ...
( L& j3 Q' @9 N2 k/ Y: {
如果停留在小打小闹,那真的是会输的。
6 o4 q( k1 D/ C" a& p5 a我在网上发表我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想自己小打小闹,而是希望大家都来试试这款蜂箱。目前来说,如果相信的人多,就可以寻找到愿意生产我这款设计中难度较大的山字形巢框的生产厂家。我自己本来先试试的,一问有的厂家,说是得开个模具,就需1万多元。那当然是有压力的。所以,如果人多了,价格就会下来的。而且,可以事先承诺,如果现在帮助我们生产塑料巢框,今后还可以把生产塑料巢框的专利权授予该厂家。5 p6 p8 O  t, K" ?4 a/ K
从长远来说,也许就有年轻人,发现其中的商机,利用这款蜂箱,成立蜂业合作社,将中蜂产业做大做强。如果全国有数十个这样的合作社,那中蜂养殖的春天就到了。
作者: 蜂迷9999    时间: 2016-4-5 18:51
本帖最后由 凡事认真 于 2016-4-5 19:11 编辑 # z. S* O3 E# `. g0 F% E6 w; E
& }) K0 g) v8 U  |* Q4 D" k/ u% c
我有几个不懂。完全想像出来的东西,自己都没实践过,哪有底气去申请专利呢?* |% r' K0 H( _# b- W
              如果真要申请专利,怎么能在专利没出来之前公布?
: M8 n! T! d+ m6 O- r              自己都不肯实践,却要大家实践修改,如果大家共同改出来的还是你的专利吗?# ~+ ?: Y. @1 w  Y- J
实话实说,如果说得不好听,不要见怪。
作者: 日月哥    时间: 2016-4-5 19:09
还是先试一下新蜂箱的效果,出几个样品和传统蜂箱做比较,看蜂喜欢那个,那个繁殖快,那个产量高。这不我自己做了4个压力板蜂箱和传统木蜂箱做对比,一年后见分晓。
作者: qibulin    时间: 2016-4-5 19:55
求淘宝网址。有吗。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6 02:13
苏州蜂王 发表于 2016-4-4 22:13
1 e- j5 y* |3 X" @* F! z" I+ A我发现你只有这次说过事了

) h# t  d: m% e- u) i- M0 K不与为了卖王,各种吹的人打交道。为了绳头小利,只顾眼前,从不从长远着想。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6 02:20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5 10:12
3 p) n) z5 v1 V4 K8 D4 ^3 j至于这款蜂箱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作为设计者,当然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在网上推广,既为自身研究成果想 ...
( F6 n) D4 Y2 S+ a: N: v  T
你看来真不懂巢蜜,,巢蜜如果靠大流蜜来生产,势必很麻烦,而且很影响产量,并且脾面未必整齐划一。所以只能小打小闹,要做成美面的巢蜜,必须非得饲喂不可,而且,巢蜜曾经很火,现在无非是重走老路,不解决巢虫的问题,是不可行的。脾面上巢害虫吐丝,巢害虫长大,消费者可分别不了这东西,,只会一味认为这是生了蛆。有些东西,玩个新奇就好,认真你就不行了。为了回复了你问题,特意上电脑,再三看你的设计,只能建议,自己做几只玩玩还行。1 s( j. Z7 w. \. I% h1 c" X
真不 知道,这箱如果能管理二百群,如何能减少管理。纯粹的制造不方便。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6 02:26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5 10:23
$ U3 D+ A; X4 U" \/ Q+ q如果停留在小打小闹,那真的是会输的。' s' t7 ^! ~: ~3 L' r/ l
我在网上发表我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想自己小打小闹,而是希望大家 ...
. T8 g; z1 s/ ^& M" Z$ n
   这么讲吧,没人陪你天真,如果你真认为你的设计有那么强大的功能,,一万块钱,还不小菜一碟。而且独门生意,因为如果人家要和你竟争,至少,要花万把块开模。纵看全文,你所认为的山峡桶,格子箱,在你眼里好像只有查蜂分蜂不方便。。也是,三五箱好找地方,基本能较好发展,如果你多了,你会发现很多问题,我一直都在强调,对于土养,对蜂的认识比活框更要重要的多,活框操作中了解蜂,土养,只能碰运气,相对于箱,除了不可控的蜜粉,最重要的怕是放箱的小环境与位置,箱反而无所谓,毕竟,什么箱都能适用,但要表现出特别性。特别建议你,先从箱内环境观察起,而不是人想所以然的设计,设计 的灵感应该是方便适用,并且适合中蜂。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6 02:35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5 10:23
# w$ f; U2 o5 P3 u5 i如果停留在小打小闹,那真的是会输的。
( s# n6 _: O# o4 A5 K0 {) z& l7 b我在网上发表我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想自己小打小闹,而是希望大家 ...
( s  n; g9 [3 p2 g; J  A/ q
我算是中蜂养殖,中蜂行业,以及蜂蜜产业较为全面了解的人,如果你的产品连我都说服不了,如果有那个青年人,按你的设计去做大做强。在商言商,,纯属鸡飞蛋打的生意。谈不上中蜂的春天,,现在来讲,中蜂产业是最近几十年比较发展比较强大的时候,特别是经济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越来越重视品质的今天,算是中蜂行业的春天了,唯一要做的是中蜂蜜概念化。精品化。。再提醒阁下,中国之大,中蜂养殖模式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差别特别大,一切的前提以蜜源做条件,现在不是养中蜂的少,而是蜂满为患,除非你地有连续上月以及几月的大蜜源,不然,蜂多无益。并不是200箱就有200箱的产量,如果只能容下一百箱,反而二百箱不仅收成不好,更增加管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6 09:52
凡事认真 发表于 2016-4-5 18:51+ B2 J& G. E  B: }
我有几个不懂。完全想像出来的东西,自己都没实践过,哪有底气去申请专利呢?& ~+ m9 H0 u$ F
              如果真要申请 ...

: w3 I5 [7 g0 A谢谢你的回复。2 L: Z" |- C8 C
可能你对专利这玩艺儿不太明白。如果我先经过一段时间试验再去申报专利,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人知道了大致的创意后,他先去申请专利,那么,这个创意的专利权就是他的了。所以,一个创意是很不容易的,要是自己的一个创意就这样被别人申请了专利,心里会怎么样,恐怕不用我多说。, s( J0 @4 q# x# v7 H2 s. B
再说我怎么敢在没有取得专利权之前就在网上公布这一创意的具体内容,这是跟专利法律中的有一个叫做“申请在先原则”所决定的。也就是,只要我判定专利局已经收到了我的申请书,那么,以后再有人以同样的内容申请这一专利,那就在我的申请之后了,那他就不可能申请成功了。5 y; e" b1 C; B# Y. m$ h1 a$ g
这也就是说,如果有了一个创意,自己认为有价值,就应当申请专利,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如果你不去申请,还把自己的创意告诉了人家,人家先去申请了,那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a, I2 ]# t8 c) q* N% F) r* z
所以,通过实践固然更有把握。创意落到实处确需经过一番努力。但是,机遇和风险是共存的。如果现在能够认清机遇,冒一定的风险,说不定就有一个成功的机会。如果不愿冒风险,一定要等到人家都已经成功了,自己再去跟风,也就吃不到头口水了。或许已经一哄而上,过剩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6 10:15
qibulin 发表于 2016-4-5 19:55
1 ^# M9 B4 H: X' Q* v# H. P% A求淘宝网址。有吗。

& |' W2 A1 B9 _我正在网上约人,大家一起共同寻找一位生产厂家来生产这款蜂箱,也许价格能够接受。因为我设计的这款蜂箱,唯一的一个缺陷,就是价格太高,很多人有可能难以接受。如果约的人多了,也许生产厂家的价格就可以尽量满足大家。到了上淘宝网的那一天,其价格恐怕很多的人都难以接受的。
3 ?1 u# ~& f. t+ ]1 v% r当然,我认为即使价格高一点,也是物有所值的。因为,别的蜂箱也有很好的,能够生产高品质蜂蜜,只是有些费事,如组合框。我的设计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能够生产高品质蜂蜜,二是干活尽量轻松点。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6 10:55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6 02:35! }0 |2 c% y. @+ p( R
我算是中蜂养殖,中蜂行业,以及蜂蜜产业较为全面了解的人,如果你的产品连我都说服不了,如果有那个青年 ...
) w; ]) i, i0 u$ ]$ e* n$ E! x" N# [) G
非常感谢您化那么大的精力回帖。我认为您在前面几个帖子里说的有两条非常有价值,说明您真的非常有实践经验,在下十分钦佩。
! O$ t' p# E1 n! Z  Y/ ^2 w8 ]( |+ t第一条,就是生产巢蜜应当十分重视巢虫的治理。这是因为巢蜜在蜂箱里的时间比活框养殖生产摇蜜的时间长得多。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巢虫的生长。所以,生产巢蜜,必须十分重视消灭巢虫。9 T' @5 R' E  K
我是准备这样治理的,不知是否可行。我在前面说过,我设计的蜂箱,在箱底有一个观察窗口,可以放一盘凉水以在炎热的夏天降温。经您的启发,这盆凉水可以这样改进:一是盆子的体积宜与箱底大小相当,二是放置的时间提前,气温稍高就可以放置,天气一热,反正蜜蜂的需水量也要增大。三是盆内放置一海绵,水面需高出海绵1mm。这样,蜜蜂喝水不致淹死,蛾螟无法在此产卵。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6 11:08
第二条,就是你说的蜜源条件,这是真正说到点子上了。蜜蜂养殖确实只需做到两条,一是管好蜂,二是有蜜源。这两条缺一不可。只有做到这两条,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不可能差到哪儿去。4 u7 v; i1 L! e# n' j
至于蜂箱,那只是附加条件。如果您只是想要蜂蜜的产量,那活框养殖是最佳选项。如果您并不怕劳累,那方箱、组合框也都相当不错。。  l- _8 I2 t  f$ t5 A$ l" i8 y* [
如果您想在价格并不太高的情况下,得到一款性价比高的,能够生产高品质蜂蜜,且干活又比较轻松的蜂箱,又想通过蜜蜂养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通过网上约一些人共同来寻找合适的生产王氏蜂箱的厂家,应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 亚一哥    时间: 2016-4-6 12:27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6 10:55
- w1 \) L( B; ]: _非常感谢您化那么大的精力回帖。我认为您在前面几个帖子里说的有两条非常有价值,说明您真的非常有实践经 ...

' |" S( @7 a; \7 l; q' C能放水就能喂白糖,人家都会认为你成天喂白糖呢。土养就是少管理或者不管理,才会高价。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6 12:48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6 10:55: l" p4 o) G7 M% o
非常感谢您化那么大的精力回帖。我认为您在前面几个帖子里说的有两条非常有价值,说明您真的非常有实践经 ...
% ~! U- I: r6 E: C
巢害虫与中蜂是共生关系,也就是说,每箱中蜂都会有,形不形成病态主要看蜂群情况,就如欧弱,就如感冒,空气中就存在,形不形成病态就看蜂的情况。放凉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反击是增加很大的管理,就这样还200群,估计五十群就会累的很惨,而且中蜂还讲,病害那么多,还不是折腾死。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6 12:54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6 11:08
) p8 G: g/ y' s' Q* X, ^) B; m第二条,就是你说的蜜源条件,这是真正说到点子上了。蜜蜂养殖确实只需做到两条,一是管好蜂,二是有蜜源。 ...

# K) ]" F) n: u  A8 ]" W; L关键你这蜂箱根本就轻松不了。做高品质蜜,并不止有巢蜜,,想做巢蜜,先去了解巢蜜市场,如果你有条件,就如汤圆一样,全程冷冻,但中国现状,就是蜂王浆都做不到全程冷冻。基本就能解决巢虫,但巢蜜的生产,你又了解多少。这种说吧,巢蜜只是卖点,只是让消费者新奇,,与高品质蜂蜜没一毛钱关系。。。获利的一种手法。。
/ j8 @3 r8 S' a( K* f6 F所以,高品质蜂蜜与人有关,与蜂与箱干系不大,
作者: 甜桃子618    时间: 2016-4-6 16:02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3 05:55
7 L  L) H$ j/ ~8 f. T- ?0 U这种蜂箱省工省力主要表现在:4 D5 N) R, {# O) |) D2 h
一是取蜜非常快捷。打开蜂箱,揭开覆盖物后,由于没有上梁的遮挡,就可以 ...
( j7 {5 T! u! V6 t' I& S% Q
蜂蜡一粘,就提不动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6 16:48
甜桃子618 发表于 2016-4-6 16:02
+ k2 a4 D" w+ J" i$ W蜂蜡一粘,就提不动了。
- x: C/ R, F, \% r3 |- v
是的,虽然用蜂刀割开只需几秒钟,但如果管理100只蜂箱,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W3 S; Q( f6 ]' r2 _. m6 O6 }9 t$ i
但摇蜜呢?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6 16:54
亚一哥 发表于 2016-4-6 12:276 i+ x% I- ~1 S% ^
能放水就能喂白糖,人家都会认为你成天喂白糖呢。土养就是少管理或者不管理,才会高价。

7 R5 p0 Z2 M" f& y8 ]& a2 Q0 ^: }4 ^那你让人家尝尝你是在放水,还是在喂白糖不就行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6 17:05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6 12:486 b5 n  K5 A# T! C* }+ g
巢害虫与中蜂是共生关系,也就是说,每箱中蜂都会有,形不形成病态主要看蜂群情况,就如欧弱,就如感冒, ...
, A9 t# w- N. s4 [  Z* a
对您这个意见,我不能苟同。1 }* v. G, \; k, D( [8 q) _- f7 O1 a
我在网上看到的资料,说是巢虫是由于蛾螟钻进了蜂箱,在蜂箱底部的巢脾碎屑上产卵的,因为蛾螟幼虫喜欢以巢脾碎屑为食并长大,长大后爬上巢脾为害。蛾螟不会在巢脾上产卵,因为蜜蜂会把其所产卵清除出去。但蜂箱底部蜜蜂就不管了。所以,有的人以清扫蜂箱底部巢脾碎屑来防止巢虫危害。
0 X; a" A" g4 \& B  P" p. p: M当然,你说的每天都要灌水有些费事,不过,也可以通过自流的方式,让盆内水位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或者多几次打扫蜂箱底部的巢脾碎屑,也是一个办法。
作者: qibulin    时间: 2016-4-6 18:10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6 10:151 ^* m" A5 X: d, ?% w; `
我正在网上约人,大家一起共同寻找一位生产厂家来生产这款蜂箱,也许价格能够接受。因为我设计的这款蜂箱 ...

3 X6 w) D. ]0 n3 b2 o$ t272814605进这个群。找群主生产。
作者: 吉衣    时间: 2016-4-6 23:22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你的巢框好做吗?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7 09:43
吉衣 发表于 2016-4-6 23:22, I; l+ Y* J" o5 ^/ C, I# H2 |; Q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你的巢框好做吗?

% D( k/ ~6 `3 m/ S6 B% T. t您对这款蜂箱的关键之点和软肋所在,看得很准。
1 V5 [3 i; j9 s4 f巢框的确不大好做。如果用木材做,费工不说,牢固程度也是一个问题。相比木材来说,用塑料来做会好一些。所以,我多次在这里呼吁,是否大家一起来寻找一位能够为大家生产塑料巢框和塑料蜜盒的厂家,如果我们的人多了,就像团购一样,价格就会下来,容易被大家接受。我打听了一下,光光开个巢框的塑料模具,就得一万多元,还有一个蜜盒的模具呢!!光光我一个人先试,就有不小的经济压力。人多了,就像众筹,就能解决开头这一难题。我可以承诺,如果现在帮我们把这个蜂箱生产出来,算是帮了我们的忙,将来就可以把专利权授予他生产。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7 10:21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6 12:54
# n. _/ E  M3 J) W' O& I7 a关键你这蜂箱根本就轻松不了。做高品质蜜,并不止有巢蜜,,想做巢蜜,先去了解巢蜜市场,如果你有条件, ...

) P; ~/ f" N3 k0 f% c兄台可能对现在有些网友正在做的封盖巢蜜不甚了解。
: Z! h2 q4 H0 b* A去年,我家买过一盒巢蜜,每斤400多元。不过那是野蜂巢蜜。央视介绍过湖州长兴的邱汝民,他生产的封盖巢蜜每盒得270元。还有很多蜂友在继箱上放置蜜盒,待巢蜜封盖后取出,直接包装上市,无须摇蜜。现在蜂友生产的巢蜜一般都是由蜜蜂封盖后再取出的,这样的巢蜜有二个基本特点:一是保持了原生态形态,也就是说,消费者买到这样的封盖巢蜜,没有人为的加工痕迹,完全是由蜜蜂做成这个样子的。从另一层意思上来说,就是这样的蜂蜜不可能造假。二是都是封盖的巢蜜。全部封上盖,得在蜂箱里待很长的时间。一年也取不了几次蜜。所以,封盖巢蜜的质量不可能不高。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7 10:32
还有人说封盖巢蜜也可能是由白糖水喂出来的。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但鄙人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有的只是在严重缺蜜或繁蜂季节才会饲喂白糖水。但那样对封盖巢蜜的影响极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试想,如果一年只取二次封盖巢蜜,外界又有那么多的蜜源植物,何必为区区二次巢蜜化费人力、财力去长期饲喂白糖水?
+ e  D3 @3 Z4 ~# i何况,如果真的以追求高品质蜂蜜为目标的人,绝不会蓄意地造这样低层次的假。蜜源植物完全可以通过种植来解决,一般的养蜂人非常明白这两者的利弊关系,不大可能去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假。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7 10:33
qibulin 发表于 2016-4-6 18:10
' [2 H, R/ ^3 k272814605进这个群。找群主生产。

  x( O, {8 r1 E. l谢谢您提供的信息。正在与群主联系中,如有进展,一定向大家报告。
作者: qibulin    时间: 2016-4-7 12:38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7 10:331 n* V) D" {$ p: ?
谢谢您提供的信息。正在与群主联系中,如有进展,一定向大家报告。

% {2 J4 Q  e# a! N( X, w. q. k: @谢谢就不用了。给我折头才是真实在的。
" ~# G8 G( U& d, ?5 E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7 14:22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7 10:21- p/ y0 `6 ~$ X
兄台可能对现在有些网友正在做的封盖巢蜜不甚了解。
+ `: a; b' z4 v6 `: @4 _去年,我家买过一盒巢蜜,每斤400多元。不过那是野 ...
% \5 j% g1 N% Q, Z) U
做假无非两种,一种是不懂而无形中就做了,一种的有意为之,所以,真不真基本看人,消费者也分别不出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2 ~1 P% J- ]# L' K# c, c另外,你根本就不懂商业,就是你去剪个头发,一百块,你看着很赚钱,几下功夫,一百块到手,但未必人家店就赚钱。绝定利润的是整体营运,与量的突破,商业讲的是个整体性。而不是单一产品,
  [5 U% z. w; _; a你只看到单一产品的价格,很让人盲目,就如现在人意识里认为,养蜂是投入少,回报大的行业,投入不就几十只箱,加几群蜂吗,但多数人未必能在上面挣到钱,要知道,时间精力都 是成本,,这也是现在中蜂多地蜂满为患的原因所在,就如你说的,一人管两百箱,这就种搞法,除非你地有几个特长时间大蜜源,且能小转场,不然,只是徒劳无功,徒增管理。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7 14:25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7 10:32& I7 U% g" s0 Q& P* {1 u) r$ [; Y
还有人说封盖巢蜜也可能是由白糖水喂出来的。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但鄙人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
+ l5 }9 n9 o0 }( N$ M  M& a! |
所以你对蜂蜜市场根本不了解,也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精品化,用白糖造假,早就行不通了,对于各种造假手法在这里面就不谈了,免得人学了去,
作者: 新化小卒    时间: 2016-4-7 14:28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7 10:32
5 r8 @' E: s+ x3 N, `还有人说封盖巢蜜也可能是由白糖水喂出来的。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但鄙人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
5 ^' `. U/ I% p
你就算精品化,何以认人认可,现在对了质量追求越来越严,大众小众不仅追求质量,还追求精品,而多数蜂友,也有这方面的意识,现在要做的不是吹着口号精品化,
1 {0 ~# I+ l2 G  d而是概念化,开发中蜂的概念。。才能精品化。
作者: 海南野蜂刘    时间: 2016-4-7 18:15
楼主这巢框固定架,会不会在提脾时因没什么间隙而难提脾?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8 09:21
海南野蜂刘 发表于 2016-4-7 18:15
$ p' D! b& A8 L0 y楼主这巢框固定架,会不会在提脾时因没什么间隙而难提脾?
0 c8 T+ N9 N+ Z5 k
对,巢框间隔是把双刃剑,在提高巢框在箱内稳定性的同时,也有可能造成提脾困难。所以做的时候有必要留出适当的余地。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8 09:40
新化小卒 发表于 2016-4-7 14:22
; ?: j, U7 f! N1 _( ^, x# A做假无非两种,一种是不懂而无形中就做了,一种的有意为之,所以,真不真基本看人,消费者也分别不出来, ...

% L0 H5 ^: T1 M. z  u, S3 a  Y现在中蜂多地蜂满为患的原因所在,就如你说的,一人管两百箱,这就种搞法,除非你地有几个特长时间大蜜源,且能小转场,不然,只是徒劳无功,徒增管理。
3 H# O) d% ^, `# L0 n/ v4 V
. A7 p" d# x# N7 h4 X3 [' H1 Q& K9 j( ^6 S% i( P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资料,说是杭州有一个厂家,每年生产人造蜂蜜数百吨,而且供不应求。他们都是供应给蜂蜜的生产厂家,这种人造的蜂蜜可以占到出厂蜂蜜的百分之五十。连检测都能通过。超市里基本上被他们占领了。可见,并不是蜂满为患,而是政府管理还不到位。如果能够杜绝这每年的数百吨人造蜂蜜,还须担心蜂蜜的销售吗?; c) O2 I# y1 l" p/ b0 |& w# i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出售封盖巢蜜的方法,让消费者可以毫无顾虑地买到真正的蜂蜜。我的这一设计,其基本出发点,就在这里。因为我看到了封盖巢蜜的强大生命力,我的设计动力正是来源于此。当然,很多人早就在做了,我只不过想采取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而已。
/ L0 W- ]( z+ y1 e/ z  _至于蜜源,并不是不能解决的。蜜源,不能完全依靠天然资源,有必要采用人工的方式。只要懂得“得失”之理,是很容易解决蜂源问题的。既然我能够设计出这样的蜂箱,难道还不能解决蜜源问题吗?
1 p. m; u1 ?, v& I
作者: 乐土    时间: 2016-4-8 14:36
你要是能够解决蜜源问题的话,那可真的为我国养蜂界破解了最大的难题,但人工种植那点蜜源就不要说了,即使你种植得有点儿规模了,别人都来利用,蜂满为患又该怎么解决?当然,如果你种植面积过大,又有权限制别人进入的话,或许只能在你种植蜜源的外围利用一下,这只是理论情况。你说的很容易解决,我实在不能理解,你能不能再开一帖,仔细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解决蜜源问题的?你的“得失”观是什么?哪怕是设想也好,因为这个问题困扰我们大家多少年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8 15:58
乐土 发表于 2016-4-8 14:361 q+ U8 c0 P: q
你要是能够解决蜜源问题的话,那可真的为我国养蜂界破解了最大的难题,但人工种植那点蜜源就不要说了,即使 ...

0 Y1 H2 |* @! Q6 M  o3 ^( V1 S4 L蜜源问题只能按照本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任何办法不可能适用于全国的养蜂问题。因为我所在的地区有很多的土地都荒废了,现在得想个办法让当地的农民来种植蜜源植物。这就一是要发动,二是要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农民一定得有收益。+ d& s+ {2 M- b6 a! @
比方说,金樱子是很好的蜜源植物,那就得设法利用荒废的土地把金樱子开发成为商品。把利益留给种植的农户,养蜂人宁可自己没有收益,只要把金樱子发展起来了,你的蜜源问题也就解决了。当然,这只是一种蜜源植物,同理,你可以解决多种蜜源植物的种植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下,懂得”得失“之理。
1 A+ w0 d% |3 O5 v, D4 T! R- G当你和种植蜜源植物的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时,他们也会主动地来保护你的利益。完全可以拒绝他人的入侵。因为这是你自己有所付出之后应得的成果。6 ^7 ^0 _4 E( G/ ]: j
我只是对我自己解决蜜源植物问题有所考虑,认为完全可以解决好。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好像行军打仗缺乏粮草一样。它比蜂箱的改进更加重要。至于人家的问题,只能由人家自己去动脑筋。) \  x' P! P4 c! E# m9 {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8 16:08
乐土 发表于 2016-4-8 14:36
  g9 V; {1 ~) A8 Q* h/ i你要是能够解决蜜源问题的话,那可真的为我国养蜂界破解了最大的难题,但人工种植那点蜜源就不要说了,即使 ...
3 R6 Y: V3 W. M1 G. F# }/ ]6 P
此外,解决蜜源植物问题必须得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我的家乡背靠大山,只要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很大的的范围内多设置一些蜂场。比方说,我想养殖100箱蜂。如果我能有5个蜂场,每个蜂场只放20只蜂箱,这样蜜源的压力就不会很大。由于我的蜂箱设计巧妙,只是追求蜂蜜的品质,并不以蜜量取胜,这样对蜜源的压力还会减轻。
8 T8 ^4 i7 W: q& m0 v所以,我能够轻易地解决蜜源问题,而他人却不一定能够仿效。
作者: chengwenjun    时间: 2016-4-8 22:52
不错的设计,值得借鉴!!谢谢分享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9 16:40
qibulin 发表于 2016-4-7 12:38+ M' e. Q4 U2 Q1 V( ]7 o# _7 \* Z
谢谢就不用了。给我折头才是真实在的。
0 }9 T2 P+ O5 {; A8 l+ \
看来这位群主还不太感兴趣。虽然对这款蜂箱表示赞赏,但并没有答应来试做这款蜂箱。一来可能有些难度,二来他自己已经在做组合框,技术、设备都是适应组合框的生产。如果要更换,不仅要有投资,还有对市场的认可度接受与否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他的婉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 d' V, _5 H6 n& t, S& a看来,您的折头是没指望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11 09:19
chengwenjun 发表于 2016-4-8 22:52
4 Q$ |9 f. I1 W/ L不错的设计,值得借鉴!!谢谢分享
0 @) q" m: G1 o
现在借鉴还来得及,到时候,授予了专利权,就不好再借鉴了。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12 11:17
本帖最后由 越王剑 于 2016-4-12 11:19 编辑
  {7 X! A# ^' n) e5 B) I  Z$ g: x/ N* R# k1 S. ~
目前,巢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待蜂箱中的蜜脾基本封盖后,将蜜脾取出,摇蜜后装瓶上市。二是巢蜜直接包装上市,这里也可分为二种,一是将巢蜜用刀切开后,装入盒中出售。一般野生蜂蜜为显示自己野生蜜的高贵身份,用此法包装。二是由蜜蜂在蜂箱里的蜜盒中建巢储存蜂蜜,待封盖后取出包装后上市。
# h+ n0 {) G2 C6 f2 q其实,这两种巢蜜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经过摇蜜。
& q) \1 A* v2 Z: @, }: ~% V$ b  }) o) I巢蜜经过摇蜜,比较方便人们的食用,是一种最主要的传统蜂蜜生产方法。这样生产的蜂蜜,波美度可以达到41度以上。但问题在于,人们还是比较难以辨别普通蜂蜜和这种封盖巢蜜的区别,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很难仅凭养蜂人的信誉,良心,承诺来彻底解决销售难题。
9 d4 x" E' V5 G: r( o/ u! h封盖巢蜜未经摇蜜,直接包装上市的,除野生蜂蜜外,一般都保留了蜜蜂酿蜜时的原始状态,可以彻底解除消费者对蜂蜜真假问题的疑虑。这对于蜂蜜的销售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15 16:01
我这一款蜂箱是专门用来生产封盖巢蜜的。恰好,网上看到一款专门介绍巢蜜的视频,觉得对巢蜜有兴趣的朋友有所裨益,不妨可以看看。地址是:http://v.qq.com/cover/n/nn1j1s5kpllwn2x.html?vid=f0015n78ild
作者: 泽强&中蜂    时间: 2016-4-15 21:57
天气正常,流蜜正常,蜂群正常,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作者: 泽强&中蜂    时间: 2016-4-15 22:01
今年这天气,黄金做的蜂箱,也不会有蜜取。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17 14:32
泽强&中蜂 发表于 2016-4-15 21:57
6 J4 Z# T) L0 N; W) ?3 ?天气正常,流蜜正常,蜂群正常,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 X7 V! J! F9 A' u
这是两个不同的话题。8 F5 I; g4 s: K& z
天气确实很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养蜂人的苦日子会很多的。因为地球温度升高,海水的蒸发量加大,水汽进入陆地的机率加大,下雨天就会多起来。可是,蜜蜂不会在短期内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气候。下雨天,它们只会在蜂箱里消耗库存,等待天气转晴。
' @) q4 f, [8 g$ [8 }5 t: `. Q再好的蜂箱,也奈何不了老天爷。$ e' w# a5 l3 ^5 g  J. J
人们只能做做力所能及之事,例如,在改进蜂箱方面动动脑子。
作者: 越王剑    时间: 2016-4-18 08:28
泽强&中蜂 发表于 2016-4-15 21:57
: O9 q( G* a# u' ?$ a% A天气正常,流蜜正常,蜂群正常,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 ^! T/ @4 Z3 a% z; _
再加上一句:只要挣得钱多就行了,其他一切都是浮云!!!{:6_149:}{:6_149:}{:6_149:}
作者: zybz99    时间: 2016-11-2 21:57
看了半天才搞明白是弄个巢蜜架子,四个字‘不洋不土’。1 v3 {8 n" \" O: d
洋:活框没有活动的样子,而且价还不低。
/ f3 P  R1 D* N. h3 y( N, {* o土:理解什么是三峡箱?格子箱?你已经完全放弃了三峡格子的优势。
作者: hebins    时间: 2016-11-2 22:15
我的格子箱基本和你的差个多,但多个沙盖
作者: smxsd    时间: 2016-11-2 22:43
关键是蜜蜂是否对这种构造适应,只有通过实践,才有价值。




欢迎光临 中蜂网 (https://www.xsbee.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