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可忽视巢虫的危害(选自<蜜蜂杂志>)
) ~( f W5 _7 I2 G+ e# N l N0 w 杨承基9 P! a) j _. J4 o# T4 @5 i
(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金城镇院区,四川仪陇637676)# Z; J5 q# P2 q
% t' d3 n+ h, b' Z7 W. q" F
轻度感染型的症状是:巢虫危害中蜂脾零星出现封盖蜡脾,被工蜂咬开蜡盖露出或在中蜂脾上出现针尖大小孔眼。重度感染型的症状是:蜂箱内暴露陈旧巢脾,经巢虫蛀食后,有的茧丝交叉成网状,箱底有许多蜡屑和碎片;有的蛹脾被巢虫用丝绑住,蜜蜂幼虫小能正常羽化出房;被巢虫穿越过的封盖大幼虫和蛹上的封盖蜡被工蜂咬除露出“白头”密度大,出现巢虫性立蛆、烂子;有的巢虫在脾上营建“隧道”。
1 q& B9 {* S) _0 C0 l: | 2对策措施
, k/ N0 J3 {0 H5 `5 A! Z9 j/ R2.1彻底清理巢虫滋生场所
( D: P4 C1 i1 Y对有无巢虫感染的中蜂群蜂箱,轮流更换。采用防治巢虫8法:熏蒸法、冷冻法、日晒法、水浸法、喷药法、焚烧法、生物防治法、饲养强群等方法,各养蜂户就地取材取其中的一二种方法,彻底消灭蜂具、巢脾上蜡螟的卵和幼虫,达到根治的目的。蜡螟多在夜间活动,严实蜂箱,缩小巢门或在夜间关闭巢门,防止蜡螟进入蜂箱在蜡渣上产卵。同时采用1:1的糖醋水引诱蜡螟,将其溺死糖醋水中,还可用捕打蜡螟等方法,减少巢虫危害。$ Q0 d0 X6 H' U5 b7 \
2.2换箱换脾
* P7 r h; P1 G" u' s, B 对巢虫重度感染型蜂群,淘汰旧脾,更换新脾。将巢虫危害严重的虫卵蛹脾彻底清理更换。从强群中抽出一张老熟子脾放入重型感染群中,两侧放入半成品巢础框,然后奖励饲喂,让蜂群重新发展。
* V# F5 o& k/ \) P( ?2.3紧缩蜂脾,使蜂脾相称
- f3 G6 J6 m! q( ~. {. [" c 将感染巢虫危害脾,依顺序提脾抖蜂后,把蜂脾放太阳光下照射,巢虫见光立即爬出巢房,可用镊子将其夹死,自到没有巢虫出现,再用“强力巢虫净”、“灭虫宁”等药物喷脾,晾干后放回蜂箱。
) S7 `3 O5 Y( A8 I6 [2.4清除蜂箱周围杂物,保持洁净* e1 A% h; l* J, i: v, M3 e
搁置不用蜂箱处在杂乱的环境中,会成为被中蜂拖出巢门巢虫结茧化蛹的理想场所。洁净无杂物的环境,有利于暴露和清理巢虫。
7 C- Z0 F$ W- S8 x C4 X) v+ n2.5杜绝再次人为感染巢虫
6 ]/ z, M) a! l a [8 G7 y } 在蜂群的管理过程中,加巢脾、巢础,换副盖、覆布、I板等。不得使用已被感染巢虫的蜂具,在使用前按消毒程序严密处理后,方可使用。
. _9 d8 H) g! W: H, W2.6药物治疗! I3 q @. u$ `6 a
轻度遭受巢虫危害的蜂群,可用专门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杀虫灵”等,按说明使用。
, }# k% B$ \& f* l" f2.7视蜂群状况采取以强补弱、以弱补强的办法,将弱群的卵脾与强群的老熟封盖脾互换,促使蜂群很快互成强群。7 V) k; h+ \/ G7 X: Q M1 F
另外,防治巢虫的同时,加强中蜂群喂水和遮阴工作。4 s" E& {. O( q0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