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7|回复: 11
收起左侧

假蜜真说,再补说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6091
在线时间
1344 小时
居住地
江西省 上饶市

6158

金钱

1091

回帖

6091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6-12-18 19: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假蜜真说,再补说- p# m; @$ b2 X6 M
                                    
  m( l1 C; \' y3 b                                     蔡呈贵 (微信:ccg13970377358)
6 [- W6 m" u( N     《假蜜真说》一文发出后,收到许许多多蜂友的跟帖和来信来电,本人在此一凭致谢!——活跃论坛氛围、共同提高蜂技的初衷已达到。在此,本人从宏观上再谈点一些个人看法——
: W2 w2 ?' |- n0 P- ~) P3 V7 N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粉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充分自然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它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它所含的是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低温时,它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蜂蜜结晶与蜜种、储存条件有关。一般蜂蜜在13摄氏度以下结晶,属自然现象,请放心食用。我国现有的蜂种资源主要以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为主。它们所采的蜜分别称为意蜂蜜与中蜂蜜(土蜂蜜)。然而,目前蜂蜜市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 Q% k" v1 P4 }2 A* Q: J    一.真蜂蜜是山珍!      
) a( {- h" ^0 N8 I      我们接触到的真蜂蜜有三种——成熟蜜、浓缩蜜和有机成熟蜜。% W4 E! P. ^2 e4 [
    一是成熟蜜。是指在巢房中,经过自然酿造、脱水,含水量降至20%以下,双糖(2个碳原子)充分转化为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单糖总含量达70%以上。自然成熟的蜂蜜,通常须要自然酿造7天时间。因为耗时,所以市场上成熟蜜很少,有专家估计有10%已经不错了。然而国家标准中并没有“成熟蜜”的概念,只是将蜂蜜按照水分含量分级。这便很容易达到标准。
$ c# F1 ]0 W5 L4 }1 _4 G, [3 n# u   二是浓缩蜜。由于花期是固定的,蜂农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提高产量,等不到自然酿造7天,不等成熟就摇蜜了,甚至一两天就摇蜜一次,但是,这样的蜂蜜含水分多,达不到国家标准,那么就要经过高温,人为排除蜂蜜中的水分,使蜂蜜看起来很稠。而蜂蜜是很怕高温的,在高温加工的过程中,破坏了很多蜂蜜中的营养物质。这种浓缩蜂蜜在市面上占绝大多数。1 G8 W# L' u8 t, E/ h. T6 W- [) }
    三是有机成熟蜜。是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蜂蜜。它既是成熟蜜,又优于成熟蜜。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有机蜜的生产环境,须在最近3年内不使用农药、化肥,方圆20公里无化工企业和高污染企业,产区内水质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5 x9 q6 e( w( O7 m8 ~3 N- k4 x
    二.假蜂蜜是何许物?      9 r9 Y6 Y, _5 e% C
       一是用饴糖、果糖浆直接冒充蜂蜜。
7 w4 q0 K0 r* [! I" ]8 F0 d    二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硫酸裂解白糖,从而冒充蜂蜜,熬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 x+ U  v3 H0 l& g8 F
    三是用少量糖,多加水,再添加增稠剂,来增加假蜂蜜的浓度。. o0 z  h! s, {9 X' B- d
    四是用糖稀释加色素、增稠剂调制。
. [1 a1 y" x! B" ]; |) n" v5 m    五是用甜蜜素和色素直接勾兑。
# k6 q7 G+ ~. V$ G4 U6 H# w6 n    现在白糖价格高了,有的造假者连白糖也不用了,直接改用价格便宜的果葡糖浆或玉米糖浆、大米糖浆、甜味素等,再加上食用果胶等黏稠剂,成本只有几块钱,但调出来的蜂蜜不但能顺利通过国家的标准检测,而且比真蜂蜜更甜、更黏稠。仅凭观察、品尝,来辨别、鉴定蜂蜜掺杂造假,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从形态、色泽、透明度、渗透性、黏度等等各个方面,造假者造出的“蜂蜜”与真蜂蜜几无二致。国家蜂蜜进出口检测已经有了“照妖镜”,正在履行审批程序,距离上升为标准尚有一定的时间。因此,民间蜂蜜辨假打假,相关职能部门有心无力。
7 a! B* Q& O" c9 E    三.国家新标准执行难!    7 M1 W* }0 u3 x. j
    早在1982年,商业部就颁布实施了GH012-82《蜂蜜质量标准》。2002年,又以G918796-2002蜂蜜国家标准取而代之,但二者均是推荐性标准,且均没有对蜂蜜提出真实性要求。这些标准由蜂蜜生产企业自愿采用。很多企业发现,谁采用这些标准谁吃亏,于是大多蜂蜜生产企业都乐于采用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而且多数企业标准低于国标,一些企业的标准,甚至低到连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都没有。当时规定,企业只需持自定标准到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就可成为“合法”的企业标准。到了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GB-18796-2005《蜂蜜》国家标准,汲取之前太过宽松的教训,由推荐性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必须无条件执行。其中增加了蜂蜜的真实性要求: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蜂蜜中碳-4植物糖的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异物;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矿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工业生产物质,不得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
( s" [! a% m& B' t7 d: o# P2 ]& v   “碳-4植物”不好懂,下面重点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糖、淀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以后,植物体内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有一种生化反应叫碳循环,有的植物的碳循环产生3个碳的碳水化合物,有的植物的碳循环产生4个碳的碳水化合物。据此,在植物生理学上,把植物分为“碳-3植物”和“碳-4植物”。甘蔗、玉米、高粱属于“碳-4植物”,蜂蜜检测要求“碳-4植物糖的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就是要限制在蜂蜜中添加甘蔗糖浆、玉米糖浆、高粱糖浆。但是,却没有想到,造假者会在蜂蜜中添加“碳-3植物糖”,大米就属于“碳-3植物”,添加的正是大米糖浆。用大米糖浆冒充蜂蜜或掺入蜂蜜,在市场上早有耳闻,却无法检测,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检测技术。有一蜂友点到我的痛处:上饶人用大米配制的糖奶充假,我确实难分辨出来。
3 z6 |2 ?8 C) w# A7 a+ |   直到2011年3月,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和江苏中谱检测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SM-R(蜂蜜中大米糖浆检测)技术宣告成功,治妖魔才有了照妖镜。他们随机从市场上抽检了几家主要蜂蜜品牌,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品牌都测出含有大米糖浆。8 L4 d2 p* ]2 P3 H% z  W! _8 y) D
但是,于2011年10月20日实施的“新国标”,虽然卫生部宣称是参照欧盟的蜂蜜进口标准制定出来的,但竟然没有将“碳-3植物糖”检测列入,不仅如此,连常规的用于蜂蜜出口真实性检测的项目如碳同位素法、TLC法、外来酶法,都没有列入,这必然导致掺入大米糖浆的蜂蜜以及其他的假蜂蜜继续泛滥。因此,中国蜂产品协会提出了暂停执行“新国标”的建议。一项刚刚颁布、尚未实施的“国标”,就被行业要求叫停,实属奇闻。 
7 I. j; p4 E  I, T% a9 c. }3 V    “大家管,大家都不管”是当前蜂蜜市场的真实写照。自从2009年国家《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包括蜂蜜在内的所有食品的安全标准一律由卫生部门负责立法监管。但实际是质监部门管生产环节,主要是办理和年审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管流通环节,主要是管办理和年审食品流通许可证、商品抽查、处理投诉;卫生部门管卫生状况,主要是办理和年审卫生许可证、商品抽查。如果消费者对所购蜂蜜质量有怀疑,一般是由工商部门受理投诉,工商部门委托质监机构等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质监部门在日常检查时,若需要做C4植物糖掺假检测,须委托全国仅有的两家省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来做。再说,昂贵的检测费,对个体消费者来说,几人承受得起?  
8 `, B4 C7 Q; X. o& d) I9 ~  }, c$ N( T    在蜂蜜的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上,质监部门能否把住造假关呢?难!由他们审发的生产许可证检测项目里,并没有蜂蜜真假鉴定这一项!近期,国家药监局又弄了个《标准》放在网上讨论,我的预测是:一刀还是砸在旧疤上! 
1 S" ?& @7 y, u6 }' }% v# P$ [    四.养蜂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 u. Y& l; G* M3 F- E4 F9 r' I    现如今,生产真蜂蜜投入大卖价低,而造假蜂蜜利润高,这就引发假蜜泛滥。据笔者亲身体验:蜂农对于养蜂业的前景都不怎么看好。养蜂跟着花期走,蜂农追花夺蜜在全国各地奔波特别辛苦。养蜂是空中农业,既靠天照应,更靠人努力,收入极不稳定。而近年上游产品价格一涨再涨,运输成本、人工费用不断增加,可是蜂蜜收购价却多年不见涨,蜂农辛苦一年所赚不多。白糖的价格都已经涨到了8000多一吨。洋蜂蜜与白糖价相差无几!
' t. X$ w5 q8 R9 Q, d    近10多年来,意蜂逐渐“占领”了我国的平原地区,中华蜂迫不得已退守山区。可是,如今即使是山区,也不再是中华蜂生存的天堂。蜂农们屡屡发现,自己饲养的中华蜂大量逃跑或死亡。专家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环境受到了破坏,各种污染增多,恰恰中华蜂对环境变化又极为敏感,致使蜂群不断减少,甚至面临彻底消失的可能。坐落在我地江西上饶五府山范家坳的中蜂保种场,虽然是全国中蜂三大保种场之一,目前也只有400来群的规模,业主上饶益精蜂业老总王以真对“做大”没有信心,“做强”又缺乏技术支撑。在当地,现在已经见不到蜂农在公路两旁饲养中华蜂了,即使在山区,中华蜂也因不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大批发病消亡。其中,被称作“中蜂之癌”的“中蜂囊状幼虫病”使之90%以上的中蜂蜂群消亡。蜂农已到了谈之色变的程度,多数蜂农因而不敢再饲养中华蜂。同时,意蜂的产蜜量明显高于中华蜂,一群意蜂的产蜜量大致相当于7至8群中华蜂的产蜜量。意蜂还不易患病,所以很多蜂农抛弃了本土的中蜂转而饲养意蜂。
9 Q* ^/ J. ]9 V, f2 v
QQ
QQ
积分
6091
在线时间
1344 小时
居住地
江西省 上饶市

6158

金钱

1091

回帖

6091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9: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是本人早年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发的一个东西,现略作修改发上来,以供参考,不在炫耀。8 ^3 A7 _2 J' A/ ]
引用了专家的一些提法也未标注,在此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6304
在线时间
778 小时
居住地
湖北省 宜昌市 秭归县 郭家坝镇

5758

金钱

2082

回帖

6304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6-12-18 1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4067
在线时间
1452 小时

1万

金钱

5716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6-12-18 20:33:3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养蜂难,卖蜜难,反正就是难难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4148
在线时间
2015 小时

4624

金钱

326

回帖

4148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6-12-18 2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知识多,还得认真学习。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754
在线时间
97 小时
居住地
重庆市 北碚区 天府镇

607

金钱

140

回帖

754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6-12-18 20: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假者可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941
在线时间
1779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3686

金钱

586

回帖

3941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6-12-18 21:01:1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0842
在线时间
2046 小时
居住地
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开远市

1万

金钱

4546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6-12-18 2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8 p1 \6 p4 G8 \3 a/ Z9 d$ I. w& [" D/ M5 E  z$ D
中蜂是应该保护一下了,假蜜也应该严打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44
在线时间
776 小时
居住地
山东省 滨州市 无棣县 车镇乡

4453

金钱

1194

回帖

244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6-12-18 21: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有机食品,也就是骗城里人的!鬼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6559
在线时间
1451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温州市 瓯海区

1万

金钱

5897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6-12-18 23: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样的文章,谁还有心思买蜂蜜?都担心买到糖浆。, V5 Y9 z( w9 q- }  \; v) R
我想,并不是不能鉴别真假蜂蜜,只是成本太高而已,比如,化验、化学结构查询、物质成分分析,化学分子式查询......: ]" M/ V8 g+ {# f$ E
血液里有什么成分、有多少含量都查得出来,蜂蜜照样可以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50
在线时间
108 小时

572

金钱

113

回帖

650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6-12-29 19:01:4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那么严重,假蜜密度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385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1942

金钱

387

回帖

2385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6-12-30 15: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补充一点:到蜂农那儿去买蜜,还是熟人,是朋友,照样买不到纯净蜜,它不是楼主所说的那些假蜜,而是人和蜂共同作案制造的假蜜;就是饲喂白糖,蜂起搬运工的作用。所以当众摇蜜卖,买的蜜仍然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2-6 13:46 , Processed in 0.189621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