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中蜂:
7 m1 S: V, A! Q1 r: L2 W& A k u ) l* _- x4 n/ Z: w9 M! @
8 p( K9 Y h9 y: M 这是意蜂:- C. Y9 J |# B1 X c' ]" @& z
) c' z* |( b8 r1 T- s. C) H * G, m2 R3 Q/ E8 N" u" R4 h# ?
视频是2017年12月19日拍摄的,是中蜂、意蜂采枇杷花的情形。从视频中可看到:意蜂大多只采刚张开口的花,中蜂基本上只采全开的花。意蜂采蜜时撑着腿、弓着腰、用力撕咬、拉扯蜜腺和花蕊,每朵花上耗时很长;中蜂采蜜时没意蜂那样粗暴动作,很温柔吸花流出的蜜,腹部是直的或上翘,耗时也短。
; H) E" B) [3 a0 Q2 v; L( j 在中国养蜂人通常所指的意蜂:是以意大利蜂为代表与卡尼鄂拉蜂、东北黑蜂、喀尔巴阡蜂等西方蜂种混杂的蜂。中蜂(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一个亚种,其特性、习性与西方蜜蜂有本质的区别,存在生殖隔离。中蜂是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蜂种,有7千万年历史了,比人类历史长得多。意蜂在清朝末年引入中国,因其生产性好,饲养技术(活框)先进,效益远远好于中蜂;饲养意蜂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 }8 g! H; v3 C" j- o/ O! d
! `5 u/ W+ W2 b# w1 e7 ^7 h* u
! m7 o4 \1 t6 c. i
$ s8 i4 f6 \) n v5 j. r1 } 解放后国家非常重视养蜂业-农场有专门养蜂人(吃国家饭的)。改革开放后这些吃国家饭的人下岗了,他们重操旧业(养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之后意蜂养殖泛滥。
$ Y3 @! { L5 B" D- }! D4 ]( x: q 至80年代在北方的平原地区中蜂基本灭绝,灭绝原因是意蜂对中蜂灭种式的杀戮,是杨冠华教授找到的。这是视频链接这个不是原视频,原视频没找到了;但这个是中央台的探索与发现节目,好在区别不是很大。 6 W4 q( j2 Y5 {3 i* v+ w
/ B6 F z- z$ P! y" d5 [# ]
. Q: \" h% j$ Z8 I! ] ?7 W7 H# ^) Y! M
R+ _( F5 Z' H+ }- T1 e1 ?3 _7 P! E! u8 r
5 Y; B# w! Q5 x! ]
, |; {+ U5 G! [/ Y2 [! N0 S8 \ 今天的世界国家间交往越来越多,外来生物的入侵给当地生态造成危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蜜蜂在地球生态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蜜蜂消失了,人类最多只能生存四年”。
8 I* N; a" p" e- s0 R2 h( b5 o, a 虽说中蜂、意蜂都是蜜蜂,但在中华大地上生态中意蜂是替代不了中蜂的;在大的方面中央台探索与发现节目视频中已有介绍,在小的方面本人将这几年的发现在楼下一一细说。可以说有些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生态造成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意蜂就是这样的。
2 J8 |' w0 F K0 G \) v5 F 2000年后保护中蜂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农业部相继出台各项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4号)、《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第662号公告)等。地方政府相继成立中蜂保护区,育种区;国家也开始成立保种区,如:已建成的阿坝中蜂保种区,已在申请的华南中蜂保种区。
+ a, a! P5 S n/ t( m: x5 \ b. G1 N; Q. Z" h! J- B
- d$ _% H8 y' Y# e, t3 U0 E$ {4 q
9 k1 v% f- S7 A5 O2 h7 _% R
( _3 W4 M- R. I8 W9 i, _7 d
8 q; ^3 M) G( f' Q; K2 G) M" ?, D9 q) U0 N6 ]& x
意蜂危害之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3 Z' z& K- K: q! T5 O) F* h+ Z# L
植物的花朵有没有蜜是一回事,花蜜能否流出来是一回事,花蜜的流出性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差,其次是光照、风向。
6 J9 x% @3 F C: Y, _ 由于意蜂总是要咬取植物的胶来做巢的,因此它们采蜜时总是要咬破花的蜜腺、花蕊、花瓣吸取的,从而得到植物胶,这也是意蜂产蜂胶中蜂不产蜂胶的原因。由于这一特性,对于花蜜流出性不好的植物意蜂也能取得好的收获且稳产,如:洋槐、栾树;对花蜜流出要求苛刻植物意蜂也能取得好的收获且稳产,如:柑桔类;柑桔类花蜜流出温度在28-32度,只有这种天中蜂才有好的收获,在5月天这温度是较少的。
% V; r# r; _8 o/ O3 ]7 U' s 从一楼视频中对比中蜂采集动作可看出:意蜂总优先光顾刚张开口的花(嫩),总是用力撕咬、拉扯花的蜜腺、花蕊。一朵刚开的花一天会被意蜂这样光顾几十-几百次。当花量小于对蜂量承载时,花的汁液几乎被吸干;这也是我地油菜花上只见意蜂不见中蜂怪现象的原因了。
& Z8 P$ G4 ]& N- P7 B 可想而知意蜂的这种采集方式对农作物的收获有多大的影响。由于水稻的花蕊极易被拨掉,花蕊能被意蜂拨得光,意蜂对水稻的破坏是巨大的。
8 f( k; |8 P7 C( `* f7 g
5 x" |) j1 B& R0 B6 W- C/ @! o. O H k9 d
P4 j- P+ \. i; i: U R$ U7 m
" @2 q/ }2 |+ {7 E, {& s9 F
/ x. y4 I q7 q0 ~9 m' m
, E1 |8 F6 w; y2 j8 ^% @( Y1 I
意蜂危害之二:对生态造成灾难性后果。2 ?. \4 {$ a/ x0 j8 l3 w
意蜂是一种带有多种蜂病(幼虫病、白垩纪病、麻痹病等)的蜂种,同是膜翅目的胡蜂、马蜂、蜜蜂是极易感染这些病的;而胡蜂、马蜂喜欢捕食蜜蜂和捡食蜜蜂废弃物;凡有意蜂的地方胡蜂、马蜂必中招的。有些蜂病是瘟疫,能使某些种类的胡蜂灭种的。能很好克制害虫的是昆虫--那些小型胡蜂和马蜂食虫卵的;但凡有松毛虫灾的地方均无胡蜂
( L1 r6 G0 P! R Z B: O/ V+ F( n% w2 b) x& a W
- t% i: e9 C5 M, x2 n$ E5 @; i- n
6 ^ w9 V% i, R. b% f+ E; K' [, e* ^: J4 x" P
) n2 B1 \# l* R% Y8 V0 v! h/ l% h! N" M( t+ Z
6 b0 Z7 x% ]) }2 u
1 ^: y6 H V1 r; |% W 今年我县有些山头遭遇了松毛虫灾。在我的蜂场对面有一个山头一半遭灾一半没有,靠近蜂场这半没遭灾,距离约500米。我有些蜂群放养在松林中的,松树上当然也有松毛虫的,少,没危害的。原因是我的蜜蜂引来长脚胡蜂光顾,我是真真切切看到长脚胡蜂是如何清理松毛虫卵的。 2 y$ Y! w6 {/ Q5 e0 h1 B9 O
5 i5 x# [. |: D" s6 D, J
! o3 S2 G; } C$ y9 M; I
/ n$ U: S" D* r5 L4 ~
( w1 u% l f7 u% }* [" `# A9 u+ \$ r& z8 T( I( x, P
) b- G% N- D S, F: R 意蜂危害之三:对吃意蜂产品的人健康造成的危害。
+ F9 o b' o& s( n8 s, W: }0 U 意蜂必须要治螨虫的--不但要治成蜂螨、也要治蜜蜂幼虫螨;治成蜂身上螨虫多用粉剂、雾剂、烟剂,是一天也离不了的。螨虫的卵是产在蜜蜂幼虫房中的,螨虫的幼虫是以蜜蜂幼虫的食物和蜜蜂幼虫浸液为食的;治螨虫幼虫及卵用药水浸脾方法:关王断仔,23天后巢脾上的仔出完,抽出巢脾放在药水中浸泡三天,保证足以杀死脾中的幼虫和卵;这种操作一年两次,每次浸脾要保证半年巢脾不受螨虫危害,也就是说每次浸脾后药效要达半年之久。. \6 J! c: n( _1 x2 d" \
杀螨的药当然是毒药,对蜜蜂而言是低毒,对人而言毒不死人而已;蜜蜂的寿命本很短(几十天),但人不一样(几十年),累集效应就不得而知了。
) X" D, v0 _$ ~) N6 d 意蜂是一多病蜂种,必须治美洲幼虫病、白垩纪病和痹蜂病的。其产品多抗生素超标的。0 e' Y& O, k/ M/ _; K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意蜂蜜滴蜜滴毒。
2 S8 n$ Q: k' K H' |9 o
H; ?; n! x: x' M: d7 R. L0 P/ N% q% P# v" F% a4 n
+ Y) R3 V/ |, f$ V& _
0 Z! J3 q: p: ]! ~+ W8 V! ~9 w. R% v! e
- s; o# k# F( ^
意蜂危害之四:对蜜蜂总科生存造成的危害(人们对外来生物危害认识、重视不够)。
- D3 l# e" E8 Q; ~7 c: Z7 i 在中华大地上意蜂是离开人而不能生存的物种,由于其良好的生产性,也由于人们对蜂蜜的需求;促使人们大量养殖意蜂。我县可以说是意蜂养殖得天独厚之地:油菜花繁蜂取蜜,接着是成遍十万亩的脐橙花,接着是花期极长南方荆条花;长江以南荆条花有蜜可能只此一地。加上蜂蜜价钱好(桔花、荆条花蜜60左右)。这就是我地意蜂养殖泛滥的原因,最可恨的是那些定地养几群的人。大量的意蜂对我地生态已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2 ]3 J. K& ^9 a/ `# H 蜜蜂总科包涵了肉食性、素食性两类细分达上万种,每一种在生态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只看到了意蜂对家养的中蜂造成的伤害,实际上意蜂对蜜蜂总科造成的伤害是同等的。如:蜂场本是招胡蜂之地,我已是连续三年基本上没看到过狗屎蜂、长脚胡蜂了;长脚胡蜂是明巢、裸巢,很容易观察到巢内情况的,据我的观察长脚胡蜂灭于烂仔病,这种病传染于意蜂。长脚胡蜂以虫卵、蚜虫、花螨等小虫子为食的。长脚胡蜂的消失使当地遭受了松毛虫灾,含糖份较高的植物嫩芽、嫩枝、豆角等堆满了蚜虫。农药虽治得了害虫,只治得了一时,治不了长久。压制害虫还得靠以这种害虫为食的动物。这便是生态平衡的意义。
5 b$ \3 b. K! A5 F8 Z5 J
; n( H; z7 o) M, y
% S/ T5 L, z* A1 J) @! {/ A& E+ b
7 `$ A6 N4 ]2 {' I
" I9 y* |4 o: M4 @( \" r: w* W. n' w" e! Y
素食性蜜蜂是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的,人们一般归类的有:中华蜜蜂、熊蜂、排蜂、酸蜂、草蜂、青条花蜂、独居蜂(土洞蜂、竹筒蜂、切叶蜂等)等。它们除受到视频中说到的那些伤害(传染蜂病、杀戮)外还要受到意蜂对食物毁坏性掠夺的伤害-被意蜂咬坏了蜜腺的花不再流蜜,而对这些只采流出蜜的蜜蜂只有饿死的份了。; T6 @ @8 b9 E8 |9 h
在中华蜜蜂受意蜂危害已严重减少其它类蜜蜂也跟着减少或灭种这一现象,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中华蜜蜂已灭绝的地方其它类蜜蜂是否也已灭种或减少?养蜂人是知道的。
. K2 I# Q4 ]# j* F' q# i- ~* G2 m$ S# M
6 J- [2 f& z# I4 Z/ o
9 E: e, e6 T1 g: _7 j
- O- {- H* c! t6 ~" t+ x
! Q+ v6 [ A) N i* s5 E& G% s& F
6 _* ~7 y* K+ M4 F! T% X
意蜂危害之五:对特殊农业和特色农业造成的危害。; S6 t' m2 c; ^9 p6 a
由于意蜂这种咬破蜜腺、花蕊吸取花蜜采集方式严重危害制种业生产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率低、出苗瘦弱等。制种地区是绝对不能让意蜂进入的。
0 F; S: b: e, E# u4 o- [' ?+ I* \) j" m2 e. t' L
x' n4 g9 N3 a
% d5 |6 h% ? t5 \% ^, ]
! i3 Y) L* N7 r1 k# Y
9 K! R! v; p O3 _3 I* @$ i8 d* l6 h+ g) l; Q% u- u
这是中央七台农业节目的一段视频链接:视频在播放时有点问题——等第一段视频播完,点重播就可看到要看的内容了。正是因为这段视频解开了我的两个谜团、开启了我一项探索。 9 J7 }* E1 O/ P. s- b
' ^+ @/ P( D$ Q. p7 r6 @ Q( E
+ K4 b4 s8 t7 u5 s0 b+ b+ W a) ]3 P1 v7 O+ X1 f+ n
/ Z8 F5 {( t* T/ C& N
7 Z0 a; w7 }! r2 e0 {
& @1 h5 F7 v* _& o5 K' C; F: i 受养蜂资料和本地养蜂人的影响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中蜂不采油茶花观点。通过这段视频让我知道了中蜂也有采油茶花的蜂种,这种报道若放在养蜂论坛上让养蜂人看是没人相信的或受怀疑的,对我而言却是眼前一亮,困扰多年谜团豁然解开。我养有5个群系蜂种,只4号群系特性、习性等没做过介绍,其它的都做过了的;这是一采油茶花蜂种,而我不知,自然介绍不了的。 ) N8 ~9 i0 k8 w0 o$ U9 G. C
) l0 s* |0 N6 X1 {
9 N/ T% C. _, v3 Z u W8 G$ Y" {, A/ o7 g0 K0 E$ k
$ I- L+ H/ c, I: N& L! n/ C) {) u
0 s1 Z! I6 t1 y3 ?0 s- e
; Y' m5 u0 @0 W 我县是传统茶油产区,成遍成遍的油茶林是什么时候有的谁也不知道,总之年代久远。我县把茶油生产做为特色农业来发展的,已连续十多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钱)、物力(苗地、种植山地)、劳力;在收获到来的时候却是连续3年新、老茶林几乎绝收,比视频中的情况还要惨;原因与视频中说情况应该一样的 ) I, B! n9 y' y# f( ^) V
+ ~1 |: f# B1 O& n! h. M5 h; v5 s
1 i2 z0 F2 T' |; B0 K
* c9 r; V0 W3 w2 g) }" A* P3 V9 n( \# A% {* T% E" w4 b
/ q9 U. d# K) x# I6 q, ^+ N
0 \4 N* Q3 S/ m5 d1 R6 b) R% Q 我县茶油品质极好,向来受政府重视;逐步减产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想过办法的-松土、施肥没用,没减产前从不用管理的,以为茶树老化才大投入低改的,至今天也不知是没授粉的原因。 : T# p% Z) S A, S9 d! \$ e: F7 m: K
8 X' U" z) C" _# J$ A# h% _# I! c
) n! ^( x4 B. N
" `) I, \) _* b* @; {$ q: T$ N9 Q! `; ]
% \/ d. e- X) O" b; q8 M7 B- z& K7 o+ \% D
我县成遍油茶自然林存在年代久远,自然有其存在自然法则的;油茶花虽授粉条件苛刻,但一定有为其授粉的蜜蜂的。
h* p$ f; [4 V# b6 s 油茶果的逐步减产、绝收缘于为其授粉的蜜蜂减少、消失,能为茶花授粉的蜜蜂减少、消失缘于我县的意蜂越养越多,缘于意蜂对能为茶授粉的蜜蜂杀戮。
( `" j" P9 A+ T% U# w0 N
* Q1 l) B) Q s! ^- v. k3 l/ ^1 z9 J
: x! l) w/ Q6 Q0 i( H
; u7 n1 n4 }) p8 U, T* s9 U8 M/ U$ V
1 k; Q: w2 m4 R9 H* e
. b) E8 d; M) w2 w Z" ^" m1 C 象这种古老的自然油茶林肯定伴生、相生着大量以茶花蜜、粉为主要食物的蜜蜂的,只能有这种蜜蜂象这样大遍自然油茶林才能繁衍至今。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今天,在世界上茶油做为食用第一油经济效益肯定是良好的;这几年全国很多地方把茶油种植作为特色农业来发展的。做为老油茶林区比新开垦区有着巨大优势-那就是有这种能为茶花授粉的蜜蜂,这是保产、丰产的前提。
* t) [1 c, O, |: S: k6 u; S$ R% d$ e8 X% G/ U* Q
6 J/ `9 W/ ~* ~$ w, t
" T% |6 ~! F8 ], k( q& f0 f% x$ W( J
; R# Y0 m3 C# Z7 x) x" [% z5 f2 q! s+ c' |6 w2 S8 G* r" O9 d& j% r
虽然这二十多年来意蜂大量养殖致使这种蜜蜂遭受了灭顶之灾,但只要寻找仔细、扩大范围我想这种蜂种还是能找得到的。庆幸的是我养的4号群系极可能就是这种蜂种,从这以后我将观察这群蜂是否以茶花蜜、粉为主要食物生存、繁衍的,探寻这群蜂区别于一般中蜂生物学特性、习性、形体。
0 E% a( a! l6 H( a- z- R1 E4 b, B9 P# T
4 P$ B0 ?9 ^( m1 s; d8 R+ f- |5 d3 o6 L: i7 s
% S, k; T( {# O% n/ s. L
7 J+ z7 S$ T* l/ u3 Z! t) o! G4 l3 h: q& V) i
茶油做为世界上第一食用油绝非浪得虚名的,尤受外国胖子追捧。就本人见过的、经历过的有如下特点:+ F3 F- K$ o3 f' `3 m
1、不变质,没有保质期。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常用茶油的油脚(含渣的油)来点灯和它用的,用个破罐装着随便往旮旯一放,年年装年年用就没见坏过。. A0 q2 _" R" `/ G
2、防变质、保鲜。在过去物质不是很丰富的时候农村杀年猪一般熏干储存,在我地还有一种储存方法:在茶油中放点生黄豆把猪肉放进出泡着,双抢季节拿出食用,新鲜如初,味道如初。这正是老干妈的绝招-她的产品总是茶油与豆豉分不开,她的产品人们不要怀疑有防腐剂。这也许是老干妈的秘密,但在我地不是秘密。
, {9 ]' W1 |; _, L) a( N) B 3、绝佳的品质。去腥膻味。烹制青菜、酸菜味道突出,如若不信你可用同一种青菜一试。与豆制品是绝配,炸豆腐心空、味美。
0 ?+ [. A* k- h 4、去血脂功能很好。过去人们肚子里少油水,若连续月余吃茶油能把血液中脂肪刮尽,吃得头发枯黄。这种油在过去在我地不是好油。 2 F, i1 V4 T! T2 N' n5 ~' M
- 不长油水刮油水,吃得人心发荒、胃口大。
' N3 H" h3 k) G* F# f( V ' [7 ?, p. b' A. I
2 M5 E: `* {+ w$ _/ b; S
我要评论 6 \+ `3 E; y6 |, |/ f
+ i1 t! r/ r1 F6 a/ \: h* c% o9 @% H
( X# ^$ X0 y% x* i C% x
: S% V# w, n8 g( q# O9 I( k
" q) D' \! s* x
1 J& N4 K( F; r7 N8 b2 @3 R& k' Y( L2 `* @" f" ^. }! P. C r
9 U0 ~" m/ u* O7 v4 P9 W
茶油这种杀虫、杀菌功能也许是视频中说的那种茶碱有关,对人没丝毫坏处的,反而有大大的好处,常吃这种油就不用担心肚子里有寄生虫了。
' q0 Z1 @. i4 r+ b9 W" p
7 T% R- ]. k$ L' v# @' h% j! u: k1 n4 e8 H( R
$ U( i/ F, x3 ]2 Y! L/ _6 i. g% A3 u7 k
$ S- q5 @+ M. e% E3 V9 Q2 w! Q$ R/ u7 H' l$ O
D1 ]0 a! r4 Z! Y* y6 H: X/ b
枉我生在传统茶油产区,自己家也有茶山,连续三年想点吃茶油相当困难,去年跑到湘西州买了些。不过这次也有收获-没吃过别人家油不知道自家的油好,他们的茶油口味远逊于我地的。在湖南大力发展茶油产业、改良低产量品种的背景下,湘西、张家界坚持本土品种确是高明之举。/ a& K3 j P+ e
特色农业品质是第一位的,产量是第二位的。所谓的特色农业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是上天给予的:我县自古以来产茶油那是我县环境、生态的产物。我地新品种已投产,品质大大地不敢恭维;这种油极可能毁掉传统声誉,砸掉这块招牌,乃至这项产业断送在你们手上;蜜桔产业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1 g* H& X5 ~ |/ Z 张家界市是湖南第一个正在申请中蜂保护区的地区。湘西州、张家界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值得湖南其它地区学习和效仿的
4 {- @$ z. P) }8 u) {6 e( ~: R6 b {) B0 r( V( p' f9 A* F; j
; G" Y' k- z6 N# L3 B* k0 V7 F8 s$ p6 t
; \. N. {0 G3 h6 s/ Z3 A9 T9 l3 }" A& W
! ]. Z" I6 K: Q, ]
我说你们很可能会砸掉这块金字招牌的,可不敢乱说:我吃过广西的茶油,味道之差可以不归为茶油类,不要以为是假油,这是从广西运回茶籽在本地榨的。我去年在古丈买茶油,他们大感奇怪-茶油产地的人跑到古丈买茶油,他们解释是:我买不到土茶油了,不远千里跑到古丈买。他们很鄙视我县低改做法。古丈,歌唱家宋祖英出生的地方,她家乡的人民每年都要给她寄茶油的;古丈的茶油因她而出名。但古丈的茶油与我地比味道相去十万八千里的。我地良种油茶这几年也已投产,这种油本地人相当抵制的;本地人不吃你卖给谁吃?本地茶油品质之好-光油泡饭也能吃三碗的。 9 G0 r6 n! D" a$ ^) d. k6 N6 K) q
I) v& X6 @: b q7 f a
2 B7 F1 D2 V% U& ]5 U0 \1 H7 H' Y) @* E- N5 a
! b. M* c+ Q( y. }5 c
" o+ \5 u. y/ J0 j
4 G8 {* Q# s; {* p( P+ C
人是不可以蠢的,一蠢就会干出蠢事;蠢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蠢当自信。人是不可以坏的,一坏就会干出伤天害理之事;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制止坏人。 7 A7 H% Q2 }2 O+ O0 _/ g' z
2 ]. V( [, c% k0 \6 ]* g* Z6 B
" U2 T2 x* P( I7 S( I/ I( Y
" r) v* \3 ^ J$ M$ I7 g; \7 l4 V- @, M% M
' w5 N7 Z. [5 F5 {( Y0 X3 W, B
2 W' @0 P6 E% D3 S) b6 b 我地已连续三年茶油几乎绝收,若不采取措施必将继续绝收;时日若久,这种为茶花授粉蜂种必将被意蜂灭种,这种生态将很难恢复,茶油产业也就毁掉了。
% V' r+ u# N2 z; f& ]7 l2 P4 v' A& _0 B, m, f& z0 c
: u( d, ]+ c+ K
3 b! V. O- }; S. U: p' m( D
; K6 |1 ~4 _- ^+ ?- @. u1 N N! o! x9 e1 ~
0 x+ U7 q: e% N9 i% N, k/ r
人们为什么不明白、还是不愿明白:蜜蜂的重要性-它是地球生态链中最重要一环,如果没有这一环,地球生态将会毁灭,人类将不复存在。
& w$ R# c' b: t+ R; _ 再重复一遍爱因斯坦说的一段话:如果蜜蜂消失了,人类最多只能生存四年。/ z8 P, N( h" v9 i
为彰显蜜蜂的重要性联合国规定每年5月20号为世界蜜蜂日,5.20谐音:我爱你。
5 P! L9 g# o1 ?: v1 |- p5 T/ [9 m* {$ V2 k4 }6 h. ^: M
, {! h, l- X, N% G
( P! ], i5 I; W7 A
, a: v7 S; s/ g* n
( _2 k) }9 E/ f/ i" o# S+ U/ ^6 m1 ^4 g2 n
人们为什么不明白、还是不愿明白:外来物种的危害性。
+ S+ l5 P$ O9 r7 B+ ~ 哎!人啦,可以没良心,也可以没正义,但不能没社会责任感;人一旦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人类社会也就……。 S; R! ]$ F: k1 o/ @
人哪,不能为了一己之利、一己之私、一己之好……,做出危害社会之事的。 0 U; b+ L" C: `: f
4 B( S$ d% e5 F0 o
/ W# Z( E" }' K- ]. j+ {9 x0 O! X+ B3 U: K0 [7 L
$ j% Q& _: q+ o3 `: E7 n: K
' d) n: q) t# @1 n8 l
" ]) N0 d' K* S) U2 w9 Q3 @, J/ B. F 人们为什么不明白、还是不愿明白:蜜蜂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农业效益远远大于蜂蜜效益的-生态效益>农业效益>养蜂收入效益。这才是保护蜜蜂、爱护蜜蜂真正意义所在。 # q1 Y0 L& _ s5 Y' |5 I- r
: g& |7 x' e; {) g' Z5 O# o: [) K% a
( \2 q9 a. n0 v0 D
c& J! V6 O; _3 E$ I$ F
& {: b9 O s5 R: m& R( A
' p6 ], h0 ^* _$ A% t# U 杨冠煌教授何许人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头衔一大堆动植物专家。自他发现中蜂濒临灭绝原因(意蜂对中蜂杀戮)并由此引起的生态灾难而呼吁尚且不能所重视,我又算什么东西,在这抢天呼地,岂不好笑?
7 P4 T7 W- x( T. L! G
% `/ }* h) a8 a% r& T! k8 _9 ]1 k' E
$ t6 E+ M5 R$ ~" p, o/ s6 z& z# M/ w0 e# i ^! c$ W. V0 A# M
# W/ {6 k( N, _# ~! W* L1 \( o) Y* j# D) d
人类的食物来自植物或间接来自植物;植物需要授粉的,授粉需要蜜蜂的。: k7 K' T2 a% i3 M) F
今天人们吃的苹果大多是人工授粉的,顶带花的黄瓜是人工激素授粉
: c# U" }. f3 R$ p$ g# D( L0 d* f* ]% K9 h" Q3 g
/ v" Z; q- c; \1 w0 V+ @& v8 k- ]2 A, E+ D: K' S
8 B S3 w8 P/ o+ \5 X( G$ n
4 h5 d S0 B) S( c; p9 t! u& r/ P
国家已把保护生态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农业部也出台了若干政策,成立中蜂保护区也有相应资金的;放眼全国中蜂保护区却廖廖无几。
! B! V3 b; H5 J" g# Y& O
( F, a9 Y% i8 P/ T
) _( S0 i! K& [& ~5 S' a3 X' S6 G, Q: k% v0 g
0 _5 h. n8 Q; z3 `/ `) q# S! d
3 @9 e N' z8 q. D" z# h3 R( q/ Q) m) |1 P) r5 u, A3 E
今天的人们对蜂蜜这种东西的需求显得如此重要。做为养蜂人的我给消费者几点忠告如下:3 K: [% W1 M) u4 t' k2 @
今天市场上多为人工蜜,其次是意蜂蜜(毒蜜),纯正中蜂蜜少之又少。
% e P( K" U* c- H! x2 A2 L/ ^ 做为养蜂人的我基本上每年无蜜收,原因是意蜂对蜜源的争夺。4 y. M! f% c# e+ c m b
若有机会我也来一次天涯众筹让喜爱蜂蜜的人领略一下真正的蜂蜜,以后你们就会鉴别蜂蜜了。
* }( T; v9 u; L; w/ z1 R( `9 S$ `; ~: q
4 v# f1 c! I6 b& S
; v; a9 v( H% o
5 x# `4 _; I' E! V* H1 @
+ {0 d# D( U7 T2 f/ a( B e. O g4 E9 b) s7 w
今天的人们对蜂蜜这种东西的需求显得如此重要。做为养蜂人的我致力养蜂技术探索:在技术上我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并没因成功而喜悦,反而陷入深深的伤心中。这也是我取此网名(为你痴迷为你伤心)原因。
1 @' J" F1 T! Z( m0 N% l. }
, b9 ]( j) V, A9 p% ^9 j9 D# K* p: e7 a
8 P6 Q+ j) y/ h
/ @2 |+ ^ G- {: v
% D; g* d) r" C0 b
: A. {5 r+ Q) w" n; a 我可以把中蜂的群势养得跟意蜂一样强,也可以象意蜂那样仔蜜分离,且操作更方便。但永不可能取得意蜂那样的产量;让养蜂人弃意养中努力也就破灭了。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悲哀。( Y7 o$ w# s+ C5 ]& p
群势之强箱外泌蜡封堵缝隙:5 q( d- m: n1 _0 \& X9 R7 j) @
" J* ~7 p/ w& t3 g8 U 继箱取蜜 7 D( _+ x: g; ~: L) H6 ?: D
% c8 h+ e$ S& b- c3 _+ Y9 L( [/ p/ c+ A3 T
$ N8 r) U$ ~" s) H- |! r$ D e6 @& p/ U. Q7 C) n8 P0 V8 Q
, e3 F4 }/ L) T) Z: w( F3 V
- r2 E% I/ c$ u' v: S$ M 对比,中蜂有意蜂不可比的优异性的。具体如下:
! _# q; u3 T" N/ \" L 1、中蜂抗敌害能力远强于意蜂:中蜂抗螨虫,意蜂(西蜂,包括东北、新疆黑蜂)完全无此能力,离开人不能生存。中蜂有野生的且比家养的生活得更滋润。3 t! n! [) F+ K0 g9 @1 y5 l
2、中蜂抗病害能力远强于意蜂:在尚未引入意蜂前、意蜂养殖未泛滥时中蜂是无病的。中蜂不抗欧洲幼虫病,但要直接喂食带有此病的意蜂花粉或蜜才能感染;中蜂不抗囊状幼虫病,但要直接接触烂仔才能感染。
7 w; e7 B1 F. v5 Y# A 3、中蜂不怕冷、不怕热、不怕风、不怕雨,意蜂怕冷、怕热、怕风、怕雨。中蜂能采到低温开花的蜜,如:枇杷、柃等,能为低温开花的植物授粉,如:苹果等。意蜂需要喂。中蜂能在45度高温下正常作业,此温度说的不是标准气温(离地1.5米百叶窗中的温度),意蜂不能高于40度。荆条花涌蜜温度42度左右,在中午,在太阳暴晒下的荆条花上可见中蜂繁忙的身影,不见意蜂。意蜂只要风力3级就不再采集,太渣了。椿树花流蜜在蒙蒙细雨中,高高树上蜂声大作,巢门川流不息;意蜂则在家里赌花 f# d2 Z& J. ]2 H
3 j2 o4 a+ l' R1 ^
$ D: O i- H6 ^& G, I* p' {3 N; K7 I
- o* |/ m/ w9 L
4 A" `' H0 L; _( H. g# F6 n1 A7 k" J7 A6 k% i# |( M @
4、意蜂是一损耗很大的蜂种:意蜂的寿命比中蜂短,意蜂需3批次蜂才相当于中蜂2批次蜂,也就是说意蜂要繁殖3个批次才相当于中蜂繁殖2个批次;单繁殖消耗(蜂力、粮食)意蜂比中蜂大1/3.意蜂成蜂(工作蜂)损失率比中蜂大得多-被蜂螨和胡蜂所杀。
7 G. ?7 S1 Y. f
* p E4 c5 y3 Y1 u) H
' ^5 g( B0 \: u
" e. S" Q* M8 j' }$ n: o9 ~8 P7 F \. b% n5 q2 k1 |3 d
/ Y* R6 Q( h7 e
* e$ ]. Q9 P" s7 `* {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但这一特性中蜂、意蜂是不一样的:中蜂是外消化型动物,意蜂是内消化型动物。
. G! X7 B0 z7 B$ Q5 C2 }0 D 中蜂的食物(花粉、花蜜)的消化不是在蜜蜂体内进行的,在巢脾的巢房中进行的,蜜蜂在花蜜中加入消化酶、酸、控制水份含量、控制温度(37-39度)进行酿制,余粮浓缩储存。这也是巢脾的脾有个月字旁,这也是蜂蜜酿制区的蜂量密于其它区,这也是蜂蜜是保健品的原因所在-不需消化就能吸收,这也是蜂蜜能改善人的消化系统原因所在-蜂蜜中有些消化酶人不具有,这也是成熟的蜂蜜不变质的原因所在-蜜蜂加了天然防腐剂的。
# e, ~) d0 }6 @5 t" `% l7 r举报 这也是中蜂不采浓蜜原因所在-水份含量不够不利于酿制,这也是意蜂不采稀蜜原因所在-水份含量高不利于浓缩。
' \1 b8 N/ C& h. n8 U 大多数消费者不知中蜂蜜与意蜂蜜有品质区别,绝大多数消费者区别不了中蜂蜜还是意蜂蜜。也正因为蜂蜜价格高才导致意蜂养殖泛滥,导致了中蜂连生存空间也没有了。 W" G; K3 J0 [' Z& R7 u5 j: f
5 |' n5 i, i \6 ?: w2 y+ @2 m5 s) t1 v
2 J+ a% F5 o: l) ~' S0 d) U: }- h
2 T( A( N' q8 g/ k/ f) ~ z! o/ s7 U% x _7 |9 A
: w; I9 `: Z9 M; p- S! Y1 A
# H% s$ C0 F" S$ d
9 l3 U+ Q& K; ~& {
) ]) L Z; @( t7 a7 i9 { 蜂蜜不能以酶值、酸值来评定品质的,酶是单一性的,应以种类及种类数量来评定的。
w+ i4 O& |8 M9 S
. [' N! `3 H% I! p8 @1 G9 G0 o+ u0 \
3 n, F/ T* L) y L
$ Q( n! B) x$ U$ S
$ ^8 Q. G: {: J: Y. [
' c0 i% z M( F) _6 g0 q7 g
意蜂是内消化型动物,可以用豆粉、白糖来繁殖的,也可用豆粉来置换花粉的,也可用白糖置换蜜的;人工养殖的意蜂是不受蜜源影响繁殖和生存的。一般情况下的中蜂不吃豆粉和白糖的,采集力弱的蜂群虽吃但必灭群,有富余劳力的蜂群虽会储存白糖但不封盖也不吃的,豆粉丢出箱外。中蜂须视蜜源情况来取蜜的,不然:重则垮群,轻者逃群。中蜂生产大大地受制于蜜源。 0 p$ o: a4 V2 S1 b' f( {
1 X1 a* ~+ M5 a* k, j( i2 \
9 z" d# U7 d+ u$ s$ m1 R3 ^7 r 鉴别中蜂蜜还是意蜂蜜的前提:是你必须闻过或吃过真正的中蜂蜜。
- z8 t% u0 l* h+ e 打开意蜂箱盖扑鼻而来的是臭味,中蜂不开箱盖也能闻到甜香味的。判别方法的第一步是使劲的用鼻子闻。意蜂蜜有臭味可能因蜜浓缩前无过氧化酶、氢氧化酶等杀菌剂的原因。第二步是尝:不加水的中蜂原蜜甜而不腻(不喜甜食者除外),花香浓郁,辣喉。意蜂蜜有酸味。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吃后肠道通畅,初食者表现尤明显。 2 ~- u! l5 e, `% W/ q( `
7 C/ m, X' o: c" a
$ z5 o- v; v; C+ W& P
$ B. {/ Z" j2 N. E蜂蜜的花香味是带浓浓的蜜蜂气味的香须吃过才领会,这也是鉴别人工蜜的主要方法,不要以为有花香味就是真蜜。 中蜂生产差于意蜂原因之二:采蜜方式不同。意蜂是咬破花的蜜腺、花蕊、花瓣吸取花蜜的,中蜂只采流出的蜜。有些花虽有蜜但流不出或流出性很差,如洋槐、栾树等;意蜂能很好利用这样的蜜源,中蜂根本利用不了。桔子类花、紫云英等豆科在中国是大蜜源,但蜜的流出性受温度影响很大,意蜂能很好利用,中蜂利用性很差。即使是流蜜的花,但流出量或多或少受温度、湿度等诸多条件影响的。这样就决定了中蜂的产量远远少于意蜂,这就是意蜂的产量以吨计、中蜂产量以斤计的原因。
( K) T4 ~+ d) ~1 g+ e, G' q, Q$ s2 M5 U0 t% R
% A/ G* P. |4 V% a& j" u) V: d
# V1 P2 r) A% c" }2 a+ c
. G/ k9 J3 t! Z0 L6 g# |: M/ R; B2 Q' w, O+ x
还有象油菜这种流蜜性很好的花,同等蜂量的中蜂、意蜂,中蜂需要的花量远远大于意蜂;这是因为植物的含糖量远远大于流出量的。
$ r9 K9 d% h1 U
! B0 s% c/ G; W; l$ q" d. Y
+ G+ h0 t, h- o$ K8 j' E1 h
5 v' O& v3 W; j因此想以群数来取得产量也是不可能,反而意蜂是可以的-在一个点放100-300群是常态,中蜂在一个养50群就顶天了。
. {; e* y( w0 h: Q2 I我要评论 ) N7 P) T7 J" ~5 ? r2 c
" Z* d1 w3 Z- e! @
3 D: c: q2 e9 B9 G( a
: w. A0 [7 z2 m4 @5 n9 C
( k$ ~7 G6 x- @: L9 X8 L5 Q2 n
7 ~: F3 V( d8 ^# \6 i0 C4 Y, x2 `' s& R
! ]9 |6 }) E! W
O5 r# M2 C' |4 o$ X( j) [1 V; Z' X ~4 | F
2 F4 q) _9 o3 ?4 D) z
9 x! b& _5 b& U) m7 X/ X3 d/ X
7 T7 P7 s$ x2 I( Y2 v( I6 B3 [1 {4 X* S; b2 N! R7 N
; O( v7 |3 e) G. @. i 还有,但凡有意蜂的地方中蜂几乎无生存空间-中蜂不是被意蜂直接杀死就是被饿死。中蜂被意蜂杀死2楼视频已有介绍;中蜂被饿死的原因是:被意咬破蜜腺的的花不流蜜了。这是我多年观察的结果:因为我一直在寻找本地一种曾经有的一种灰黑色蜂种,寻找她的芳踪最好方法当然是在花上找,同时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 a% I+ s3 C0 E8 F: s Z
蜂群自身难保更谈不上为养蜂人交房租了。 2 O6 e3 f( \& D& J: _+ M0 a6 g( J" h. w
) l0 F" h- C% w. W+ F
* D! v# p4 M1 {
7 [8 @( B8 `% F* j% x
- U. a: k+ U( G5 ?
2 J+ _3 P0 g" @" e
) x+ |( ~) M) S' s) d# Q: |# z: ~( p5 w" p' R
& @" d m+ T/ n, U( Y) H
中国的动、植物多样性比西方丰富得多,这是原于中蜂授粉广度、深度比西蜂强得多,二楼视频中已有介绍;因此保护中蜂就是保护生态,养意蜂就是破坏生态。
. ^2 O# u. P' _1 n 人们在权衡生态与蜂产品关系时要懂得熟重、熟轻,懂得选择。蜂产品做为保健品应重质而不是量,不然毫无意义。 0 e% ]/ a2 G7 b; p
, [' i2 f, J2 ~7 c; l; X2 e! M3 l' s( R: N, F6 \' m
$ Z, W# B" j/ l, |0 U
/ X# ^- Y" j8 b+ Q, \8 K" `$ b; l, X r3 M- j
- I9 _: V8 T% v5 \0 H7 m 简而言之:不养意蜂等于保护了中蜂;爱护花草树木等于保障了蜜蜂的食物来源;在此前提上提高养蜂技术就能得到人们想要的蜂产品。: E! h% |$ s6 y+ \
中蜂只要养强了照样可取得蜂王浆(这是一种推广不了的东西)、花粉(产量大于意蜂);中蜂不产胶但在胡蜂巢中可得到。
& X3 v3 B* H1 _4 R* R. ^7 t* r7 l
- m7 m' z/ R0 j9 r8 K* ?$ ]9 ^! z. V. {9 Z ^" `* b
" n& _; e( Z1 m' ?- q4 u) n) ~- z3 u/ O3 @2 X- R4 q3 q
, L: h& n: q, V" t9 q4 y% I
D* z6 {9 e. \( m) }$ h% j 意蜂的蜡腺很不发达,筑巢总是要采植物胶质的;意蜂利用的是胶汁而不是干了水份的胶,与人利用浆糊一样的道理,与胡蜂筑巢一样的道理。意蜂的口器是很难咬破植物茎杆的,只能从植物的最薄弱的花下口,在采得糖份的同时采得胶汁,这也是高效方式。我从没见过意蜂专采胶的,倒是常见胡蜂在植物的伤口处采胶。胡蜂巢也要防病菌、病毒、虫害的,依靠的也是植物胶;胡蜂胶的功效要远远好于意蜂胶的(不传之秘)。 1 c9 Q/ h% \3 B6 Q
! w( ]1 A- U' O3 J. Y- t" y( ?9 ^9 j3 |, T$ o# T: E+ H
' x% u8 c, {$ ~0 v# O9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