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7|回复: 6
收起左侧

中蜂的特性及管理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13558
在线时间
25377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台州市 温岭市

2万

金钱

1440

回帖

1万

威望

站长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发表于 2008-9-29 14: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蜂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生存史,野生中蜂主要生活在雨水较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种类较多的山区、丘陵地域。在树洞、崖下、岩缝、土穴等防风避雨处营造巢穴,繁衍生息。中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习性。虽然经过人为干预收回家养,甚至过箱活框饲养,仍无法彻底改变其顽固的原始野性。
* m: A  y4 e( p+ E+ [/ ]  t
& X/ T4 I/ ?0 p4 U- X  a0 l一、 中蜂的主要特点: f# g0 I$ e4 w8 ^( s- ~3 V
中蜂个体小于西方蜜蜂,行动敏捷,飞翔能力强,飞行速度快,善于避躲敌害;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对来自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反应快捷,防卫能力强,作盗性强,由于个体较小,吻较短,对深花管蜜源植物的利用率较低。中蜂结团紧密,抗寒能力强,省饲料,中蜂泌蜡力强,喜欢毁旧脾造新脾。分蜂性强,群体增殖速度快,但维持群势较小。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 y7 w# s1 T% ]8 ~6 [* a
% {7 z! r" m$ A+ I
中蜂迁栖性强一旦生活环境不适宜容易出现全群飞逃;在失王情况下,很快出现工蜂产卵现象,工蜂产卵后不易介绍新王。中蜂采集勤奋,早出晚归,清巢能力差易受蜡螟危害。上述中蜂的生活习性是与其长期的野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b$ Y% }$ M) w6 O* q
$ e, J* K# M8 }, U
二、中蜂的生活习性是生存斗争的产物
% n0 ?, T8 }  s9 R" r' l9 b7 A* a- Q. S6 o* g* H
中蜂也和其它昆虫一样,离不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各种生活习性的形成是生存斗争的产物。飞翔力强,飞行速度快,才能躲过自然中众多天敌的追捕,那些不适应这种生活环境的就要被淘汰,只有能躲避天敌的扑杀,才能保存下来,去占领自己的生活空间。有了灵敏的嗅觉,才能去发现更多蜜粉源,在没有大宗蜜粉源或者在最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寻找到能维持群体生命的食物。
5 ~( D3 @" m- y. U& Z2 J4 U
3 P0 @9 @! i9 R! q, _中蜂节省饲料,这一可贵的优良特性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蜂蜜。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都有其特有的越冬方式,蜜蜂是半蛰居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中蜂结团紧密,越冬期内往往叩掉巢脾下部大片巢房,结团在蜂巢下面的局部范围,蜂团集中而紧密。消耗少量饲料,少量运动产生微热,保持低限的生命活动,保持群体所需要的生存温度,这也是中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种族生命延续的生活习性。$ f. Z, \: `2 O( I
& X0 {7 X  c: ~3 N& Q* I
中蜂泌蜡能力强,经常毁弃自己苦心营造的巢脾,而不厌其烦地重新泌蜡造脾。这种喜新厌旧的生活习性,能随时应付在环境突变、天敌入侵时,迁居后及时营造新居,只有具备这种特性,才能保持在万变的自然环境中保存自己。客观上也起到精理蜂巢、减少细菌、病害在巢房滋生和污染,清除害虫的虫卵,保持群体的正常生活以及后代的健康发育。能使蜂王始终在新巢房产卵,卵虫在宽大的巢房里发育成长,培育出健壮的新个体,具有优生优育的客观效应。
$ t4 I0 R8 n% Y' g
  F. Q, S6 `, `& D! h1 q中蜂个体小,吻较短,采集力虽然较低,但中蜂采集工作勤奋,抗寒能力较强,早出晚归,在9℃时就能正常采集活动,弥补了吻短、采集力低的不足。
. q0 j, c  m- O! e4 y' X/ M8 i- a4 s0 X. b! Z
中蜂分蜂性强,维持的群势比西蜂小,群体增长数量多,在生存斗争过程中生存机率大,这也是与生存斗争的另一种表现。
- H7 `& o1 i+ V8 h1 Z  O
+ P3 ~$ o: o* `/ Y  ]! z# N* K4 y中蜂定向力较差,容易迷巢,这种习性是和长期在广阔的野外生活、群体间距大、接触机会少有关。这一习性对人为管理是不利的。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快速产卵现象,虽然是生存斗争中一种特殊现象,但必然`无法使该群体生命得到延续。
; S  b0 O0 \! B) k- ~( A8 ?9 @7 a" B9 b9 Z$ R) t
三、中蜂饲养管理要点( E  ^# L- |0 U+ f

" t) N3 p) v. I& T% O( j中蜂饲养管理技术虽然与西蜂饲养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中蜂有其特有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方法上,必须更适应中蜂的某些生活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损失。& }# x, t5 V9 B$ X
) n6 L: U& o8 |" J, \! z3 O
1、中蜂放蜂场地的选择
1 p* b! A+ r2 m* G% w. a* n) ~6 j& f; _4 m. s3 a4 `0 t& W( W3 J
中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中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 P5 Y  L* o8 y# y  s; \$ m
3 J5 s! z! j+ Y3 w/ s( G; p2、中蜂蜂群的摆放" z' |& E8 y. u! q7 Z; g7 U5 l4 e
! T1 q5 L6 L0 z9 C1 @" \
由于中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蜂 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摆放中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处女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3 C2 B1 t( Y. S
; N+ Z0 Q( A% B4 r, O; S% [2 S* y
3、防止异味接触0 V' _, k4 r5 z+ s' G0 _0 ^- u& a

3 [0 Z- i! }2 Z( ]中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蜂接受,防止飞逃。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7 \, k' ]3 i1 s6 B0 ~/ \" W7 b) L, |! \6 I& g6 U6 N
4、中蜂群管理
" {* b) G& N, {9 N, G% f+ w" C. ~& D" F9 O9 c- @3 m
中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
" r' G5 W) N, C& n* k- [' i4 ?& a0 I* n, I' q) }: e& l# J# Y1 v
中蜂叩旧脾的习性是与其对巢虫(蜡螟)抵御能力差有关,饲养中蜂要勤造新脾更换旧脾,换出来的旧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应及时淘汰化蜡,防止蜡螟卵虫带入蜂群,加高箱底与巢脾下梁间的距离,至少要有40毫米的间距。或者采用活底蜂箱,以便随时清除箱底上的蜡屑,以防蜡螟产卵。
7 C2 L, k8 Y( D' @# o% t) }; b$ h) A# d0 W: u8 {# q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为蛹脾,蛹脾外边是虫脾,虫脾外边是卵虫脾,卵虫脾外边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个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较大范围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过分强调调脾,繁殖期内尽量减少开箱次数,以免扰乱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1 D. `( K3 E4 Y2 t

! C0 r+ I- t3 H/ i& O分蜂季节适当增加检查次数。中蜂分蜂群出飞时间早,蜂王在王台里产卵后不等王台封盖,随时都有可能出飞。发现蜂群怠工等分蜂预兆时,采取人工分蜂加于消除。蜜源开花前,多次毁台维持强群群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并蜂群或者调动外勤蜂组织强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6 a; D" X. n7 I; F
2 p+ U1 H3 Q$ S: Q4 d
5、中蜂越冬8 ~; h. n* V0 P  j7 ^& X3 s  b! j9 ?. H
* H3 a. G) E4 L. Z; S3 @% L& n+ g
为适应中蜂结团在巢脾下部、结团紧密这一生活习性。越冬蜂巢的布置应是:中心部2—3脾上部有蜜下部空房的半蜜脾或者少半蜜脾,外边各放一快张下部有少量空房的大蜜脾。因为中蜂为保持结团的紧密,往往要叩掉巢脾下部的大片巢脾。如果都是蜜房,蜜蜂在叩脾过程中就大量吃蜜,吃蜜太多,积粪过多,越冬后期下痢,将会造成严重损失。9 l5 U7 Q1 l* G1 a7 ]
总之中蜂群的管理,应以适应中蜂的生活习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 b& V( a* @0 k  k0 X
+ I9 e2 h; h5 D
: t; n6 b  v# H& q, k/ W: e

3 x2 }8 ~/ t$ I$ R- Q& k  r1 `4 ^: W3 U 
QQ
QQ
积分
4825
在线时间
3594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湛江市 霞山区 新兴街道

3万

金钱

4006

回帖

4825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8-9-29 17: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hug:
积分
275023
在线时间
11565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柳州

26万

金钱

3万

回帖

27万

威望

站长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发表于 2008-9-30 0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下了
积分
0
在线时间
156 小时

1186

金钱

28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8-10-1 19: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handshake
积分
54
在线时间
1329 小时

2101

金钱

224

回帖

54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2 1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
积分
0
在线时间
224 小时

754

金钱

137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2 14: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属纯中蜂理论。顶..顶!:handshake
积分
0
在线时间
7 小时

24

金钱

5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6-2 15: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感谢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6 07:45 , Processed in 0.186878 second(s), 24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