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样改变_为什么用分区法能抑制“白垩病”

白垩样改变_为什么用分区法能抑制“白垩病”

日期: 人气:2727

导语:为什么用分区法能抑制“白垩病”

白垩样改变

白垩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病害, 一般多选用消毒预防法和药物治疗法, 还有采取关王、换王、换箱、换脾等措施的, 但有时这些方法也控制不住“白垩病”。因为选用方法越多, 蜂群被折腾得就越弱, 即使控制了白垩病,病群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群势, 对生产影响很大。

其实, 蜜蜂的病虫害并不是蜜蜂生活规律的必然。蜜蜂的自然群体先天都是健壮的, 所有病虫害都是后天感染的, 是养蜂人管理不善促成的。既然是人为形成的, 人们就应该有防范措施。

蜂群引发白垩病的原因分析

一是蜂群蜜粉不足 ( 粉比蜜重要) ; 二是群弱脾多 ( 加脾过快) ; 三是传统养蜂法中第二代、第三代子脾易出现卵、虫、蛹混杂的插花子脾, 子脾中的幼虫在 6 天内蜜蜂要去照看和喂饲一万多次, 零散的幼虫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充足的浆水, 就易引发白垩病; 四是既保温又奖饲的蜂群也易引发白垩病,人们给蜂群保温的目的, 就是增高箱内温度。奖饲即是激发蜂王产卵力。在增高箱温和奖饲的刺激下,蜂王有时就冲出蜜蜂有效哺育圈外产卵, 一旦箱内蜜粉不足, 气温下降,蜜蜂回缩产卵圈内, 忽略的圈外幼虫极易引发白垩病。

用管理方法预防“白垩病”

养蜂人不应依靠药物防治蜂病, 而应选用管理方法来控制蜂病, 这是我应用分区管理法取得的经验。

因为分区管理法是以“五不”为管蜂原则: 一不保温、二不奖饲、三不扣王、四不养弱群、五不缺蜜粉。用分区法管蜂的目的, 就是安排好蜜蜂幼虫期的生活环境,因为蜜蜂幼虫期是培育健康蜂的摇篮, 也是病菌潜伏期, 由于管理方法的差异,蜜蜂幼虫所处的环境与生活条件就不同, 蜜蜂抗逆性就有强有弱。

就蜂王自由产卵群与分区管理群的虫脾分布与哺育情况比较, 蜂王自由产卵群子脾就很难保持卵虫蛹1 ∶ 2 ∶ 4 的比例, 多混杂子脾, 卵、虫、蛹混 杂子脾上的幼虫, 就很难保持其所需温度,分区管理群只有 2 张虫脾, 小区喂小虫, 大区喂大虫, 分区管理群的虫脾是浆泡虫, 混杂子脾上的幼虫是浆够吃,用分区法哺育的幼虫均鲜艳饱满, 羽化的蜜蜂也均健壮活泼, 抗逆性强。我用分区法饲养的蜂群,就没得过什么幼虫病和“白垩病”。

用 2 ∶ 7 分区管理群的大区蜂王, 只要在蜂王开产时能迎着蜂王依次加脾, 促成卵虫蛹 1 ∶ 2 ∶ 4 的比例, 蜂王补房再产时,就会按此顺序产卵, 不会出现混杂子脾。上分区的蜂群必需蜂脾相称, 蜜粉充足, 脾多蜂稀,上分区反而不利。防治蜂病, 一是管蜂措施得当, 二是保持蜜粉充足。不知蜂友们注意到没有, 有些患白垩病的蜂群,一旦进入流蜜期,白垩病就会不治自愈, 这不就是蜜粉充足带来的好处吗?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