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水产常见寄生虫之孢子虫
水产常见寄生虫之孢子虫图片
鱼类孢子虫病,是威胁鱼类养殖的一大寄生虫病,尤其鲫鱼、鲤鱼的养殖中非常常见。危害鱼类的粘孢子虫种属很多,虫体微小,在发育过程中都产生孢子。且粘孢子虫寄生非常广泛,几乎对鱼各种器官都能感染,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内有数种粘孢子虫寄生。
孢子虫种类很多,多以粘孢子虫为主,主要寄生的部位在鱼的咽部、鳃部、鳞囊、肝脏、鳍条、吻部、肠道、肌肉等部位,人们习惯以孢子虫寄生的部位来命名,如“喉孢”、“肤孢”、“鳃孢”、"脑孢"、“内孢”、“外孢”等,以“喉孢”、“肤孢”、“鳃孢”三种最为常见,但以"脑孢"最为危害严重,可以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严重者全塘覆灭,“肤孢”、“鳃孢”常见于成鱼养殖阶段,“肤孢”又常见于苗种阶段极易造成鱼儿大量死亡。鲢碘泡虫病(疯狂病)也是由一种叫碘泡虫的粘孢子虫引起。
孢子虫一年四季均有该病的发生,但以4~7月最为严重。发病池塘感染率一般为30%~80%,体表发病不严重的死亡率并不大,一般在20%以上,但遇水质不良时或体内孢子虫有寄生时可能会大量死鱼,发生轻微的有时会自愈。
目前危害较大的是对鲫鱼、裸鲤夏花鱼种,初期表现为鳃上小的有孢子囊球,体表有一个个结节状的突起,后期发展成咽喉部位较大的孢子囊球,这时治疗难度加大,常因肠炎、出血、烂鳃等并发症造成大量的损失。
病鱼的症状及诊断
孢子虫以孢囊形式寄生于鱼鳞片、鳃、皮肤及鳍条上,寄生部位出现充血、发炎、腐烂。孢囊一簇或者一排布满鳃部或鱼体。另外,孢子虫也会侵袭鱼的肝、肾、脾、心脏、生殖腺、膀胱、膘、肌肉以及脂肪等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患病鱼大多离群独游,鱼体消瘦,有的游动迟缓,由鲢碘泡虫引起的疯狂病表现为急游打转,跳出水面钻入水中,如此反复或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能力。
最常见的皮肤粘孢子虫,寄生于鱼体表面肉眼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逐渐扩大使肌肉腐烂,鱼体暗黑,消瘦,最后死亡,镜检能发现胞囊脓液内含大量孢子虫。鱼鳃粘孢子虫,在鳃部能看到胞囊,鱼体发黑,消瘦,最后死亡,压片镜检能发现大量孢子虫。寄生于鳃部有粘液增多,鳃丝腐烂和肿胀现象。
在现实的鱼病检查中,有好多时候当初生孢子虫的个体太小,没有形成较大的孢囊时,很不易被检出。比如粘孢子虫寄生于鱼的机体内,比如鳃丝组织有时候只是鳃丝有些灰白,当仔细的用细针挑下一些较大一点的白点,用高倍镜才会发现孢子虫。因为孢子虫相对于小瓜虫只有其近百分之一大小才几十微米。
最佳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与病变可初步诊断,取包囊压片显微镜检查,发现包囊内大量孢子虫可确诊。
孢子虫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原因:
1、选择苗种的时候没有仔细检测,苗种本身会携带一些孢子虫。
2、原来发过病的池塘没有池塘彻底,池塘底部有一些虫卵或者是养殖过程中有机粪便中带有孢子虫。
防治措施
孢子虫寄生于鱼体组织内,且成熟孢子虫具有坚硬的外壳,普通的药物对其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形成孢囊,药物就难以渗透进包囊内造成杀虫困难,目前尚无专门治疗的理想药物。最难治的就是"内孢"。因此,孢子虫的防治主要思路是以预防为重,早发现早治疗。市面上的很多杀孢子虫的药都难以达到彻底杀灭孢子虫的目的,一般用常规杀虫药杀一遍孢子虫后,过一段时间孢子虫又可能开始复发。一般治疗孢子虫需要3-7天(也就是至少用药两次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消灭孢子虫。
所以养殖中应把控好每个阶段
1、在选苗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鱼苗自身携带孢子虫。
2、清塘时挖掉过多的淤泥,使用敌百虫或氯制剂等彻底清塘消毒,杀死池塘中孢囊。注水前尽量晒塘处理。
3、做好水质管理,定期改底消毒增强水质,改善水体环境,保持水质的清洁,维持池塘良好的菌相和藻相。抑制底部细菌和虫卵的滋生。
4、定期使用中草药或植物类驱虫剂乐畅等做好预防,尤其孢子虫流行月份,适当提高频次。
5、发病初期,可用适量敌百虫配合盐酸左旋咪挫、乐畅全池泼洒,同时内服槟榔散、中草药、乐畅来抑制寄生虫增殖。
6、对于孢子虫侵染后可能引发的继发性细菌性病害。实践效果表明,西药的效果通常更为直接显著,但对鱼体本身的毒副作用也很明显,因此建议在内服方案中加入氟苯尼考+三黄散有利于抑制体内细菌繁殖。
(文章来源于龙昌动保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棒球比赛规则 棒球比赛规则讲解视频
- 石斛价格 石斛价格多少钱一斤
- 养蚕观察记录表 养蚕观察记录表填写
- 蚕得了黄僵病的样子 蚕得了黄僵病的样子描写
- 落花生 落花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蜜蜂的全部资料 蜜蜂的资料 资料大全
- 养殖项目合作国家扶持 养殖项目合作国家扶持有哪些
- 云南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云南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