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想知道,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都有什么呢?

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想知道,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都有什么呢?

日期: 人气:65
首先,养殖户应当选择一处远离工厂或居民区的干净水域,并使用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定符合水产养殖要求后,进行水域整理工作,例如要张拉防护网,防止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外逃,还要在养殖水域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型水产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型水产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想知道,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都有什么呢?
  2. 水产养殖技术

一、想知道,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都有什么呢?

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1. 水域环境的控制

在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是决定养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从前期选址到中期管理,都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首先,养殖户应当选择一处远离工厂或居民区的干净水域,并使用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定符合水产养殖要求后,进行水域整理工作,例如要张拉防护网,防止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外逃,还要在养殖水域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等,增加水中含氧量。后期水产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像气温变化、水位高低变化等,都是水域环境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 苗种的选择

选择品种时,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选择一些本地的水产品种,可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对提高苗种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快速生长也有积极作用。另外,优良的苗种还可以降低后期病害的发生率,也就意味着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也符合生态养殖理念。如果因为养殖需要,从外地引进一些新的品种,一是要接受渔业管理站的健康检测,防止外来苗种携带病原,造成本地水域污染;二是要求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养殖,观察确定不会对环境或其他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后,再在公共水域进行养殖。

3. 饲料的科学喂养

水产生态养殖中,对于饲料的投喂也有专门的要求,除了要根据水域内苗种数量多少确定投喂量外,还要坚持“由少增多,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特别是对于养殖新手,应先投喂少量饲料,一段时间后观察水域(池塘)中饲料剩余情况,如果无剩余,下次投喂时可以适当增加饲料量。直到观察到水域中有少量饲料剩余,此时投喂量即为最佳。科学进行饲料投喂,能够减少水域因为饲料残余而导致水质败坏、过度繁殖的情况,保证了水质纯净、健康。

4.药物的规范使用

生态养殖中,对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也十分关键。基于生态养殖理念的水产养殖,首先要做到对常见疾病的有效防范,例如掌握某一类疾病的发病规律,了解其致病原因,这样就可以在疾病暴发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更换水体、进行水体消毒等措施,避免爆发疾病带来损害。另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疾病,则需要按照渔业管理站的指导进行科学用药,使用低毒高效的绿色药物,精准把握用量,在短时间内取得治病效果,且不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 的选择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适宜淡水养殖品种生长的有益菌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菌类的选择工作。首先氏侍前,就是要挑选自然水域中的菌类,这一类菌类不仅能够帮助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同时也歼清是模拟养殖种类成长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菌类的投放也需要注意数谈让量,如果数量过多反而会引发负面效果。其次,就是要根据养殖种类的特性来投放合适的种菌,通过这些种菌可以促进菌类更好的生长,以此保障水产品的健康生长。最后,就是在采购种菌时,一定要确保采购渠道的规范性,并且经过一些试验确认种菌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二、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人为的控制下,水产品进行繁殖的生产行为,其整个过程都是以人工饲养为主。

所谓的陆基养殖指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而是采用封闭式的循环水养殖技术。

主要装置是采用环保型的信息技术,进行集约型水产养殖。

陆基养殖相对于传统的淡水养殖有多不同之处,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路基养殖数量是传统养殖的三倍。陆基水产养殖技术在国际水产养殖当中都是比较先进的养殖技术,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养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传统水质环境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水质环境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减少养殖的占地面积。由此可见,陆基养殖占地面积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少,适合于很多城市的运用。

  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只有实现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有关水产养殖技术【1】

  摘要: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预防和治疗水产品病虫害,并改善水产品养殖水体的质量,常常会向水体中投放一些渔药,不但可以起到杀虫杀菌之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养殖的产量。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水产品养殖数量和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文章对水产养殖中的问题及养殖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品;养殖;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只有实现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和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渔民的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乱用、滥用渔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关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渔民的安全用药意识薄弱,因此各种不规范行为层出不穷。

  从实践来看,由于渔民对药品的用途和药性不太了解,进行不合理的相互搭配,因此过于依赖消毒或抗菌性药物。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渔民对药物剂量的大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以及用药种类等方面模糊不清,加之平时预防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鱼病问题,很难控制其局面。

  1.2技术水平有限

  从实践来看,我国渔药发展的时间不长,并且专门从事药物研究的工作人员较匮乏。

  从当前我国药物的生产种类来说,仍然以人用药物和兽用药为主,而鱼药多是顺带着生产。

  对于这些鱼药而言,不但缺乏对其基础的理论研究,而且很少对水产养殖中的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很多药物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毒副作用大、疗效不明显以及剂量使用不准和药物残留明显超标等。

  2水产养殖技术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要提高水产养殖水平,最重要的是水产养殖技术。

  2.1养殖池设计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利用质量平衡原理进行设计。

  该原理是:“在某个单元中,某一物质的累积量,等于该物质的进流量减去出流量,再加上增生量。

  ”利用该原理,可以准确地分析出被养殖水产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比如氨氮、溶氧、亚硝酸氮、弧菌数、生菌数以及BOD等)下,可以放养的水产品数量,并以容许放养的最低量作为实际设计放养量,从而保证设计放养量有效地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

  2.2固体物沉降设计

  将被养殖的水产品放养到养殖池并投入饲料以后,养殖池中的溶氧等微生物就会不断地消耗,而且水产品的排泄废物也会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养殖水体环境渐渐地不适宜水产品的存活。

  一般而言,这些废物可分为可溶解性和固体废物两种,其中的固体废物要尽快地通过清理养殖池而排除,尽可能地不要使其在养殖池中因长期留置而分解。

  实践中,沉淀是最有效且最常用的固体物沉降法,它具有有效、节能等优点,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当含有固体废物的池水流过沉淀设备时,固体废物就会在流出沉淀设备之前沉积在沉淀池中,从而实现固体物与养殖水体的有效分离。

  固体废物在水体中的沉降速率,如果大于沉淀池操作溢流率,那么该固体废物就可以完全被去除。

  由此可见,可对养殖水产品的排泄物进行测定,主要是其在养殖水体中的沉降速率,进而用以设计沉淀池溢流率以及沉淀池的尺寸。

  2.3解性质去除设计

  一般而言,养殖池中的多数溶解性物质都可以经微生物转换而被再次吸收利用,需要处理的主要成分是那些水产品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氮以及可能会造成水体富养化性的营养盐,同时还包括氮、磷以及微生物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氧气的各种碳水化合物。

  其中,氨氮物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3种途径:①在充分的光照条件下,养殖池中的藻类生物可以吸收大量的氨类物质,并合成藻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②在氧和低碳水化合物同时具备的条件下,硝化菌可将氨转换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③在氧和适当碳/氮比例具备的条件下,异养性生物菌可以吸收氨,并合成细菌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

  从形式上看,虽然养殖池中的一些藻类可以吸收一定数量的氨、氮,但却无法解决高密度养殖池中所产生的大量氨、氮。

  微细藻等浮游植物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藻类自身对养殖池水体的净化作用也会随之丧失,甚至藻细胞也会死亡,并释放出细胞质,导致水质恶化。

  目前来看,利用生物滤床来着生硝化菌以去除氨氮技术已相当成熟,在实践中也常常被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在利用生物滤床来处理氨氮时,由于滤床所需要的滤材体积较庞大,因此初设滤床的成本较高。

  虽然该种塑料滤材的实际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0年以上,但其初设费用仍令多数养殖者望而却步。

  实践证明,如果利用异养性生物菌来吸收氨氮,笔者建议可采用类似于活性污泥法来培养大量的异养菌来吸收氨,但需注意的是一般养殖池水体中的碳氮含量比相对太低,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异养菌的利用。

  3结束语

  总之,水产养殖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理论指导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2011(03).

  有关水稻育秧技术问题【2】

  【摘 要】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但在育秧技术环节上,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秧苗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全县水稻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本文真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育秧;问题;探讨

  水稻是我县主栽农作物。

  近几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占粮豆薯总播种面积342万亩的20%左右,水稻年总产近4亿公斤,点粮食总产15亿公斤的30%左右,年出口量在3亿公斤以上,占粮食出口量的35%左右。

  可见水稻生产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下面针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十个方面的探讨。

  1.关于壮秧

  (1)壮苗的条件是:培育大中苗,秧苗坚挺、叶片直立,茎秆粗壮,干物质积累多,移栽后新根不枯萎,新根发生多,很快直立进入正常生育状态,亦即干物重大而充实的秧苗,在本田消耗少,返青快,能很快确立根系的生长优势。

  (2)中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宽>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5g,带蘖率50%。

  (3)大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5-40天,叶令4.1-4.5,株高16-18cm,茎基粗>0.3cm,根数15-20条,百株干重4-6g,带蘖率100%,双蘖率20-30%。

  (4)钵育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粗>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Sg,带蘖率50%。

  2.关于播种量、秧田面积、播期以及插植规格

  (1)采用中苗:用种量为人工手插25kg/hm2,机插40kg/hm2。

  秧田播量为手插苗播芽种200-250g/m2,机插秧80-100g/盘,秧田面积100m2。

  于4月10日开始播种,5月15-25日插秧。

  本田插植规格为手插30×15cm,30x20cm,(40+20)x20cm,每穴2苗,机插30×16.7cm,每穴3-5苗。

  (2)采用大苗:用种量为15-20kg/hm2,手插苗播量150-200g/m2,秧田面积100-110m2,钵育苗每钵2-3粒。

  于4月5日播种,5月25日插秧(或摆栽)。

  本田插植(摆栽)规格(40+20)×20cm,(40+26.7)×23. 3cm,手插秧每穴2苗。

  3.关于选择秧田地

  育苗一定要选择在地势高,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庭院或旱田地进行。

  若地势低洼,返浆严重,育苗期积水易产生药害和病害。

  因此,要垫高床土,做高床,并挖排水沟。

  4.关于整地做床

  大、中棚育苗要在三月末、四月初开始,利用棚温化解土壤,当士壤解冻10-15cm时,清除地上杂物,翻耙l0cm,拉线做床。

  做床宽度一般要比纯绿色面积两侧多出15-l0cm,以防低温秧苗生长不整齐。

  步道沟宽50cm。

  取步道沟的土垫高床面。

  5.关于配制床土

  手插秧育苗地,当年床土配制,按绿色面积施腐熟有机肥或草炭15kg/m2,壮秧营养剂20m2一袋,混拌于5-10cm土层中。

  盘育和钵体育苗,盘土配制按过筛旱田土、有机肥3比1的比例配制,按用土量拌入壮秧剂3-4袋/hm2,充分混拌后用薄膜布覆盖1-2天装盘。

  6.关于种子处理

  稀植栽培因用种量少,必须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出,以达到出苗整齐茁壮,为此进行盐水选时一定遵照公顷用种越少、比重越大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用。

  然后进行施保克、使百克或901浸种,水温20℃浸泡3-4天,捞出后用清水把种子冲洗干净,再在30℃条件下催芽至破腹露白,然后播种。

  7.关于秧田管理

  目前育苗过程中,多存在“湿度大、温度高”的现象,培育壮秧一定要遵照“宁冷勿热,宁干勿湿”的原则,按不同叶龄时期进行科学管理。

  1.1叶期进行大通风,通风时间为上午8-9点开棚,下午3-4点闭棚,保持夜间高温。

  2.5叶前床面不缺水,一定不给水,防止高温徒长。

  2.5叶后浇足水一次。

  若秧苗叶色发黄,在浇水前增施壮秧剂每平方米50g,并加大通风量,控制地上部,促进根系发育。

  3.5叶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插秧前3-4天昼夜炼苗。

  8.关于稻田整地

  稻田整地的一般是旱整地和水整地相结合,在秋季翻耕的基础上,春季进行旱耙或复耕,再进行旱平地、旱打埂等一系列旱作业后,再泡田和水耙地,即以旱耕为主,水整为辅且因地制宜达到整地要求。

  秋耕是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达到疏松土壤耕层,冻晒耕垡,风干耕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释放。

  秋耕的时间为当地下水位降到70厘米以下,土壤耕层含水量下降到23%左右为宜,耕垡不起泥条时即可秋耕。

  春耕效果一般不如秋耕效果好,春耕分两个时期,一是早春抢冻顶浆春耕,二是返浆过后春耕,前者宜掌握耕翻深度,效果较好。

  9.关于插秧时期

  水稻旱育稀植,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可移栽。

  我县插秧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15-31日,西部稻区偏早,东部稻区偏晚,同一地区,育小苗宜早插,育大苗则晚插。

  我县多年来一直提倡不插6月秧,近几年又提出不插5月26日秧,今年专家提出不插小满秧,原因是我县水稻营养生长时间有限,推迟一天少一天,对产量有影响。

  因此抢 农时、争主动、力争将插秧安排在最佳时间。

  10.关于插秧规格

  插植规格是栽培密度的内容之一。

  栽培密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下种量,即1hm2计划用多少种子; 二是秧田播种密度;三是田间插植规格。

  这三者相互制约。

  假定已设计下种量50kg/hm2,就不能选择30×20cm规格,必须选择30×10cm-26.7×10cm的规格,因此确定插秧规格应从栽培密度入手。

  (1)密型:下种量50-60kg/hm2,精选后37.5-45kg/hm2,100m2秧田播量375-450g/m2,按95%的发芽率,95%的成苗率,则100m2共育成125-150万苗,向田间移植时,基本苗125-150株/m2,可插30×20cm,每穴4-5苗,或26.7×l0cm,每穴3-4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型水产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型水产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