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竹编_初心不改 愈老痴迷竹编——湖州德清匠人马氏竹编技艺传承人马吉林

浙江德清竹编_初心不改 愈老痴迷竹编——湖州德清匠人马氏竹编技艺传承人马吉林

日期: 人气:5085

导语:初心不改 愈老痴迷竹编——湖州德清匠人马氏竹编技艺传承人马吉林

浙江德清竹编


初心不改,愈老痴迷竹编——湖州德清匠人马氏竹编技艺传承人马吉林

作者:姚林宝


  75岁的马吉林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痴迷竹编,坚守初心,善于创新,他把传统手工竹编与精细的工艺品相结合,既美观又有格调,使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竹编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他本人多次被德清、湖州、浙江、央视等电视台和央广网、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其作品在浙江等地应邀展出,赢得省内外观众一致好评。2020年本人获得德清县“敬农奖”,2019年新市马氏竹编入选湖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师傅在颁奖现场

土生土长民间竹编大师

  1946年11月生于新市镇的马吉林自幼喜欢竹编,爷爷和父亲都是竹编手艺人,在家庭和社会的熏陶下,走上了竹编道路。10岁开始跟随父亲马孝泉学做竹编,15岁随父亲走南闯北,三年之后独自外出做手艺,深得父亲真传。据他回忆,青葱岁月,走村串户,一年四季忙忙碌碌,不得有空闲,熬夜干活,颇受农民的欢迎,主家还管饭管烟酒,还有2块工钱。当时,农村的劳动力收入很低,一个劳动日(10 分),一般值4 角钱左右。在物质乏匮的年代,竹篮、竹筐、竹席、蚕匾、畚箕等生活用具几乎家家需要,户户实用,也许正是这样的特点,才使得他大有作为,有广阔的天地。后来经含山窑里村村书记的介绍,与女方一见钟情,1968年12月冬入赘姓沈人家,婚后生一女一男,从此扎根于农村,农忙时他忙于田间劳作,农闲时兼职做竹编手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竹编手法娴熟,越发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市场的认可。马吉林时常坦诚说: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竹编手艺人,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是党和国家培养的。



新市古镇西河口38号店铺

精巧手艺需要时间沉淀

  马吉林的兄弟姐妹七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小时候因家境贫寒没上过学。虽然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但他养成了不怕吃苦、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性格。因手艺好,为人诚实,1970年安排到含山乡铁木竹农具厂工作,他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稳定工作,恪尽职守,勤勉工作,踏实务实,倾注他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为从竹艺人到竹匠人的“晋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他的户口上调到德清,安排到德清毛纺厂工作。虽然是改了行,但竹编手艺没有放弃,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亲朋好友与同事做一些生活用品,甚至一些同行纷纷找他订购,认为他的东西做工精细。


  马师傅在在编制竹编

  他亲眼看着改革开放中的农民一步一步走过来,一天天富起来,竹制品被越来越多塑料制品代替,竹制品日益淡出市场,竹编手艺人改行做起了其他行当,民间手艺人快消失了。他觉得这门传统竹编手艺不可或缺,老祖宗的技艺不能丢,传承、坚守、创新视为一种责任与使命,一心一意做竹编成为了马吉林生活的全部。于是,他更加注重竹编的锯、剖、劈、抽、刮、削、磨、染、编、扎、绕、缚的每道工序,力求精益求精。竹篾是纯手工削制的,没有用机器,全凭手感和熟练技艺。仔细观察,马吉林的十根手指头像树根一样粗糙,大母指关节变形,手指、手掌到处是被篾片和工具刮伤的痕迹。他坚定地说,竹编匠人的基础练习就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考验,精巧手艺需要时间沉淀,别无他途!


竹编基本工具

老骥伏枥志在竹编

  2006年,马吉林退休了。他的最爱不是钓鱼,不是打牌,也不是旅游,而是玩竹编。他本着“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精神,退而不休献余热,70岁重拾竹编技艺,致力于竹编技艺传承与发扬。他在新市古镇西河口38号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店铺,货架上竹制品满满当当,琳琅满目,产品繁多,新市篮、“福禄寿喜”竹匾、针线筐等是他的代表作。如此精美的东西,让人爱不释手。米箩、箩筐、簸箕、凉席、饭篮、灶篮、蚕匾、竹扇子、筷子、筷桶、笔桶、小猪笼、牛口罩、“竹夫人”等各式各样的竹器,现在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这些竹编制品总是能勾起很多人的儿时记忆,它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寻常百姓家里最常见的生活用品。用竹篾编制的支付宝和微信堪称一绝,独一无二。据镇史记载,马氏发明的“新市篮”因美观且经久耐用,而深受当地和周边用户的赞扬。


  游客在参观中国传统竹编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个不甘寂寞和不守旧的匠人,经常在街坊或网上寻访民间艺人,虽然同行很少,但他每寻访一位不管多远,都要亲自登门拜访,继续他的学习和研究。 难能可贵仍然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将传统工艺技法与现代设计和时代元素相融合,图案、文字和不同花纹镶嵌在竹编中,形神兼备,让竹编制品在原有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观赏性、收藏性;竹编的色彩也由本色增加了多种颜色,使竹编工艺品更加丰富绚丽。它既体现了竹编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又体现了竹编工艺价值、科学价值。作品凝聚了先辈们的精气神。他最担心流传千年的手艺失传,谁想学愿意免费教。


  小学生亲密接触传统竹编技艺


  年逾古稀的马吉林,如今仍醉心于竹编,矢志不渝60六十载,初心不改,愈老弥坚,每天是店里和作坊两头操劳着忙碌着,从他身上看到了匠心精神,颇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之势。愿马老爷子竹编艺术青春常驻,日后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马师傅夫妇合影照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姚林宝


  作者简介:

  姚林宝,男,党员,大学,浙江省湖州市人,1978年12月在铁道兵二师十团服役。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湖州市文学研究会会员。闲暇之余,于时光中偶拾片段,作品散见多家媒体和报刊,有多篇作品获奖。《灾难也是一块试金石》选为2020名校高考作文的范文。出版散文集《印象岁月》。


编辑:乐在其中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