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3.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4.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5.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3. 关于蜂蜜的诗词 《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赞美纯天然蜂蜜的诗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赞美纯天然蜂蜜的诗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蜜的诗句的有什么?
1. 关于蜜的诗句
关于蜜蜂的诗句有很多,例如:
-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作者: 罗 隐
-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咏蜂》吴承恩
-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李商隐的《二月 二日》
- 纷纷争处蜂成群。四溟波立鲸相吞,荡摇五岳崩山根。 ——《鸿沟》作者: 张碧
2. 关于蜂蜜的诗词
《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 描写蜂蜜的诗词
谢侃老惠蜜 【作者:袁说友】
酿花流蜜傍虚檐,乞我分甘要属餍。
刚被平生饱辛苦,自怜嚼蜡不知甜。
蜜 【作者:梅尧臣】
燕衔芹根泥,蜂掇花上蕊。
带雨两股飞,所取日能几。
调和露与英,凝甘滑於髓。
天寒百虫蛰,割房霜在匕。
燕已成雏归,蜂忧冻馁死。
乃见万物心,多为造化使。
天寒割蜜房诗 【作者:楼钥】
场圃功初毕,天寒乐岁穰。
山居收蜜课,檐外割蜂房。
弱羽依晴日,纤腰怯晓霜。
铅刀开户牖,棘匕荐甘香。
作室何时再,趋衙未用忙。
百花辛苦处,今日为君尝。
和续古蜜木 【作者:洪咨夔】
参桂齐名骨自香,百花酿醑助甘凉。
含金咀玉风标别,消得肩吾为发扬。
4. 形容蜂蜜的古诗词有哪些
1、《蜂》创作背景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后又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陵册产生的愤懑,这可能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2、《蜂》鉴赏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没念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
二、形容“蜂蜜”的诗句有哪些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蜂蜜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一种甜蜜与勤劳的象征。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蜜蜂采花酿蜜的辛劳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蝴蝶和蜜蜂在花间嬉戏,它们忙碌地穿梭于花丛之间,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甜蜜。这不仅是春天的写照,也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蜜蜂在花朵上争抢花粉,蝴蝶则享受花香,这种景象仿佛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垂杨惜金缕,则暗示了垂柳对金色丝线的珍惜,虽然美丽却不如蜜蜂和蝴蝶那般活泼。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在树梢上,蜜蜂紧紧抱着即将凋落的花瓣,池塘中鱼儿轻轻吹动着柳絮,这些细节描绘出了春天的诗意,也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微妙联系。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即便春天已经逝去,蜜蜂和蝴蝶依旧忙碌地衔着花瓣回到自己的居所。这不仅表现了这些小生物的勤劳,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记忆将会永远留在它们的心中。
三、赞美“蜂蜜”的诗句有哪些?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
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
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
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
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
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
“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
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
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
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
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
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
两种解会似相龃龉,其实皆允。
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
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
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
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
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
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诗人借引用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与不满。
作者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赞美纯天然蜂蜜的诗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赞美纯天然蜂蜜的诗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黄骨鱼的养殖技术及效益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黄骨鱼有没有生病现象?
- 养殖交流平台 养殖交流平台有哪些
- 落羽杉 落羽杉又红了诗句
- 马蜂诱蜂水主要材料 诱蜂水马蜂真诱来马蜂吗
- 养殖20头牛一年要投资多少钱 养殖20头牛一年要投资多少钱宁夏固原
- 中国十大毒蜂王 中国十大毒蜂王是谁
- 养殖土狗50只一年能赚多少钱 养殖土狗50只一年能赚多少钱呀
- 蜜蜂的精神象征什么人 蜜蜂的象征意义和精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