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泥鳅养殖方法 泥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规泥鳅养殖方法 泥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日期: 人气:40
养殖泥鳅的正确喂养方法,你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哦:建个好池子:要找个阳光能照到,水质干净的地方建鱼池,深度得有一米以上。记得在进出水口装上铁丝网或塑料网,防止泥鳅逃跑。池底最好有点坡度,方便排水。砌好后用水泥抹平,消消毒,再加水35-50厘米深,就可以放泥鳅啦。边缘得做得高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正规泥鳅养殖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正规泥鳅养殖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泥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泥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泥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泥鳅苗放养

在放养前需要进行选种,尽量现在体质健壮、无病无壮且有活力的幼苗,每个池塘中的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便于以后管理。在幼苗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浸洗消毒,可以采用低浓度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一般密度为每平米放养幼苗2-3斤左右。随着放养量的增加,体重增重,池塘水可以加深到50-70厘米。

2、使用方法

在泥鳅幼苗放养后半月后,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待夏季泥鳅生长到5厘米长势,改喂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不宜过多,宜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是要将饵料投放到食台附近。

3、水质调节

泥鳅的养殖水质以黄绿色危害,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7.5左右,7-8月份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一旦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一般每隔10天换水1-2尺,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

4、到管理

泥鳅养殖大棚在冬季或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塑料棚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可以将稻草覆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可以在池塘总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再把薄膜改善,晚上用稻草覆盖。

5、注意事项

大棚养殖泥鳅对于养殖要求较高,养殖户应该掌握较好的调水技术和防病技术,采用大棚养殖泥鳅,大大棚内的池塘应该及时充氧,并且要定期检测水质,透明度应该保持在25厘米以上。大棚养殖泥鳅可以适当的减少泥鳅放养密度,这样能增加泥鳅出池规格,提高收益,大棚养殖泥鳅因为饲养密度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好泥鳅的防控技术。

二、泥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泥鳅苗放养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放养前,需进行细致的选种工作,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充满活力的幼苗。确保每个池塘中的泥鳅规格一致,便于后续管理。在放养前,必须进行浸洗消毒,可采用低浓度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有效预防病害。一般每平米放养2-3斤幼苗为宜,随着泥鳅生长,池塘水深可逐渐加深至50-70厘米。

泥鳅养殖初期,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补充鱼粉、豆饼等饲料。日投喂量应占体重的2%,确保泥鳅获得充足的营养。夏季泥鳅生长迅速,当体长达到5厘米时,可改喂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不宜过多,以泥鳅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同时应将饵料投放在食台附近,便于观察泥鳅的摄食情况。

水质调节是泥鳅养殖的关键环节。养殖水质应呈黄绿色,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约为7.5。在7-8月份,水位应保持在80厘米以上。若水色过浓,应及时换水,通常每隔10天换水1-2尺,每次换水量约为三分之一。通过合理的水质管理,为泥鳅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大棚管理对于泥鳅养殖至关重要。在冬季或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应取下塑料棚覆盖的稻草,以充分利用阳光提高水温。其余时间可将稻草覆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可拆除大棚塑料薄膜,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再将薄膜覆盖,晚上用稻草覆盖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大棚养殖泥鳅对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户需掌握调水技术和防病技术。大棚内的池塘应及时充氧,并定期检测水质和透明度,确保水质清新。同时可适当减少泥鳅放养密度,增加出池规格,提高养殖效益。由于饲养密度较高,需特别注意泥鳅的疾病防控技术,定期检查泥鳅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正规泥鳅养殖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正规泥鳅养殖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