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我国南方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环境污染严重、病虫害和倒伏等突出问题而研发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与传统栽培相比,该技术具有省肥省药、增产增收、操作简便的优势。一般节省氮肥20%,增产10%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相对提高30%)以上,环境污染大幅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减少20%~60%,每季少打农药1~3次,抗倒性大幅提高,稳产性好,平均每亩增收节支180元。2012年入选农业部主推技术。2020年11月27日,中国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技术成果进行了第三方评价,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在通过氮肥的科学运筹实现群体定量调控和高产控害抗倒的协调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整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图1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增产增收(左)、抗倒性强(右)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2012年入选农业部主推技术,2010-2020年连续11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11年入选海南省农业主推技术,2017-2020年入选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2014-2020年入选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重点推广技术,2018年以来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及西南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和“长江中下游水稻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用作支撑技术,在南方稻区示范推广多年,被广泛用于粮食高产创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大项目(工程)中,节本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而稳定,受到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和水稻种植户的热烈欢迎,2017-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最受欢迎的农业主推技术”。
展开全文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技术减肥减药、增产增收,较好地实现了粮食安全(高产)与生态安全的协调。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增产10%左右,每亩节约化肥、农药等成本30~50元,每亩增收节支180元。仅2017~2019年在粤桂赣浙琼5省(自治区)累计应用1.1亿亩,增产稻谷49.0亿公斤,节约成本42.1亿元,增收节支175.2亿元。同时,由于氮肥利用率提高,减少氮肥环境损失19.0万吨,环境效益显著。农药用量的减少还有利于稻米食用安全。
(四)技术获奖情况
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1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和2014-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成果第一完成人钟旭华获2014年国际植物营养奖(Norman Borlaug Award),以该技术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
二、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培育壮秧: 选用株型和群体通透性好、抗病性较强的高产、优质良种。育秧方式可采用水、旱育秧或塑料软盘育秧等。大田育秧要求适当稀播,培育适龄壮秧。一般早稻秧龄为25~30天,晚稻秧龄为15~20天。
2.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数:根据育秧方式不同,可采用人工插秧、抛秧和铲秧移栽等方式,每亩栽插或抛植1.8万穴左右。杂交稻每穴插植苗数1.2条,每亩基本苗数达3万条;常规稻每穴插3~4条苗,每亩基本苗数达6万条。有条件的地方,推荐采用宽行窄株插植.插植规格以30 cm×13.3 cm为宜。
3.氮肥总量控制:根据目标产量和不施氮空白区产量确定总施氮量。以空白区产量为基础,每增产100公斤稻谷施氮5公斤左右。空白区产量可通过试验确定,也可通过调查估计。目标产量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确定。
4.氮肥的分阶段调控:在总施氮量确定后,按照基肥占40%左右、分蘖中期(移栽后15天左右)占20%左右、幼穗分化始期占30%左右、抽穗期占5%~10%的比例,确定各阶段的施氮量,追肥前再根据叶色作适当调整。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氮肥后移”,大幅减少分蘖肥,控制无效分蘖,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
5.磷钾肥的施用:在不施肥空白区产量基础上,每增产100公斤稻谷需增施磷肥(以P2O5计)2~3公斤,增施钾肥(以K2O计)4~5公斤。在缺乏空白区产量资料的情况下,可按N:P2O5:K2O =1.0:0.2~0.4:0.8~1.0的比例确定磷钾肥施用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在分蘖期和穗分化始期各施一半。
6.水分管理:寸水回青,回青后施用除草剂。浅水分蘖,当全田茎数达到目标穗数80%~90%时(早稻插秧后25天左右,晚稻插秧后20天左右)排水晒田,但不宜重晒。倒二叶抽出期(插秧后40~45天)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水层至抽穗。抽穗后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不宜断水过早。
7.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按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秧田期注意防治稻飞虱、叶蝉、稻蓟马、稻瘟病等,移栽前3天喷施送嫁药。插秧后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插秧后45天左右预防纹枯病一次。破口期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采用“三控”施肥技术的水稻病虫害一般较轻,可酌情减少施药次数。
三、适宜区域
南方稻区(包括双季稻和单季稻)。
四、注意事项
1.要保证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6万~2.2万穴左右,不能太稀,保证高产所需穗数。
2.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或者栽插密度和基本苗不达要求的,应在插秧后5~7天增施尿素3~5公斤/亩。
3.若前作是蔬菜或绿肥的,施肥量要酌情减少。
五、技术依托单位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农村怎么养兔子 农村怎么养兔子视频教程
- 粉玫瑰适合送什么人 粉玫瑰适合送什么人 男的送女的粉玫瑰代表什么
- 养猪技术 养猪技术员招聘信息
- 50个适合乡镇做的生意 50个适合乡镇做的生意有哪些
- 11朵玫瑰代表什么 11朵玫瑰代表什么意思红
- 黄鳝养殖技术池塘网箱 网箱养殖黄鳝的水体要求
- 牛欢喜 牛欢喜功效与作用
- 水仙花种植 水仙花种植过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