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养什么羊 辽宁大连适合养什么品种羊

大连养什么羊 辽宁大连适合养什么品种羊

日期: 人气:52

Lot 911

华嵒(1682-1756)野烧图

镜心 设色纸本 50×28 cm

此作品在保税状态下,成交后需在香港提货

大连养什么羊 辽宁大连适合养什么品种羊

说明:褚德彝、杨岘、李瑞清题跋。

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等,福建上杭人,擅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走兽,重视写生,构图新颖,所绘的形象生动多姿。时用枯笔干墨淡彩,敷色鲜嫩不腻,别树一帜,秦祖永评他的画:“笔意纵逸骀宕,粉碎虚空,种种神趣,无不领取毫端,独开生面,真绝技也。”对清中叶以后的花鸟画影响甚大,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嵒《野烧图》局部

大连养什么羊 辽宁大连适合养什么品种羊

此幅《野烧图》不同于新罗山人常见的花鸟人物,所绘题材颇为奇特。图中绘山林野火熊熊燃烧,山谷中受惊的鹿、羊、狐、兔、野猪等慌不择路,狂奔逃窜。猿猴则攀藤而上,爬高避险。而画幅中心的山君老虎,似乎无动于衷,仍然雄踞山岗。正如褚德彝跋中所言“此帧画境奇创,而用笔设色足以副之。”并推测画旨“疑以讽当时在上者威福自深,苛政火热,在下者遂铤而走险耳。非无意漫画也”。

展开全文

华嵒《野烧图》褚德彝题跋

图中以浓淡水墨,尽情泼染,似于不经意间留出条条火舌,略敷浅朱,便成燎原之景。健毫疾挥,繁而不乱,又得风行草偃之势。脱兔惊鹿,或以线、色轻描淡写,或以皴擦施于没骨,笔意恍惚在有无间,与火光摇曳的景色紧密配合,营造出动人的艺术效果。选题、构图、笔墨、造境,无不自出机杼,前无古人。题画诗“暗壁忽然开,鸟声谷中乱。干风吹野烧,群动突烟窜。”为华喦自作诗,收录于《新罗山人离垢集》卷五“野烧”。

Lot 912

黄慎(1687-1772)仕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31×42.5 cm

著录:

杨仁恺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六册,第289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

说明:

1.大连市文物商店旧藏。

2.“芃园曹氏平生真赏”为曹步郇藏印。曹步郇,字芃园,号雨楼,室名古香阁,清代山西阳邑(今太谷县)人。精鉴赏书画,收藏极富。

黄慎《仕女图》局部

“扬州画派”出现在十八世纪的扬州地区,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致使书画市场迅速扩张。消费者的兴趣逐渐转向注重表现生活感受、抒写心性、易于理解、富于装饰性的写意绘画。扬州画派形成于这种背景下,广受欢迎。

黄慎《仕女图》局部

黄慎,扬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擅人物、山水、花鸟,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富于趣味。黄慎的书法,有诗妙评,“忽而疏,忽而密,空际烟云指尖出。忽而枯,忽而生,满林风雨皆秋声。笔一枝,墨一斗,兴酣笔跃墨亦走。笔有神,墨无痕,山重水复蛇龙奔。不以规矩非其病,不受束缚乃其性。”楷书师钟繇,法二王,严整有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笔力遒劲,笔画敦厚,更具奇古险绝之美。是作书画合璧,罕见长题自作诗十首,确称佳构。

Lot 914

改琦(1774-1829)临唐寅茅屋蒲团图

1821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01×32 cm

此作品在保税状态下,成交后需在香港提货

说明:

1.刘芝田、刘世珩、刘之泗三代递藏,谭敬旧藏。

2.刘瑞芬(1827-1892),字芝田,安徽贵池人。光绪二年代理两淮盐运使,光绪三年代理苏淞太兵备道,参加中俄谈判,光绪十一年为钦差大臣出使英、俄等国,光绪十二年又出使英、法、德、比四国,故人称“刘钦差”。

3.刘世珩(1875-1926),字葱石、季芝,号聚卿、贵池学人、雷枕道士。安徽贵池人,光绪甲午(1894)举人,晚居上海。刘氏善篆刻,嗜收藏,有精善秘本千余种。著有《贵池二妙集》、《贵池唐人集》、《临春阁曲谱》等。

4.刘之泗(1900-1937),安徽贵池人,刘世珩子。性情怪异,能诗,并好作书、画。其父藏书名闻一时,去世后,他继承大量藏书,并将其藏书处名为“畏斋”。

5.谭敬(1911-1991),字和庵(龢盦),广东开平人,中国现代收藏家鉴赏家之一。谭敬出生于豪富家庭,爱好文物书画,三、四十年代在上海与张大千、郑振铎等友好,因而精于文物鉴定,亦富于收藏。其所藏宋、元及明初书画较为珍贵的有:宋代赵遹《泸南平夷图》、南宋赵子固《水仙图》、元代赵孟頫《双松平原图》和《赵氏一门合札》、赵原《晴川送客图》、倪瓒《虞山林壑图》等。

改琦《临唐寅茅屋蒲团图》局部

改琦“诗词书画并臻绝诣”,时人称之为“三绝”。清人蒋宝龄说他“诗画皆天授。工人物、佛像,笔姿秀逸。山水、花草、兰竹小品,亦皆本之前人,而运思迥别”。此临唐寅 《茅屋蒲团图》谓“摹唐子畏真本”,作于“辛巳(1821年)七月既望”,改琦时年48岁,正是其艺术人生的壮年。唐寅自题此诗画作,世传多本。其一为辽宁博物馆所藏《茅屋蒲团 》(又名《虚亭听竹图》,简称辽博本),有王文治两题。另见一本为吴大澂旧藏,见于朵云轩2016春季拍卖会,裱边有吴湖帆、褚德彝题跋(简称吴藏本)。其上有吴湖帆题:“六如竹茅亭图,生平得意笔也。余所见不只一本,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或规宋人法度,或袭元人逸韵。”两本内容大致相同,略有差异。比如吴藏本将远山置左,画的上半部几成一对 角线的格局;而辽博本将竹竿拔高至茅屋后的山崖之上,仅在右方用花青淡抹出远山。改琦所摹,与两本构图接近,但亦非亦步亦趋,如近景山石更为圆融舒缓,多用细笔点苔;增加远山诸峰,淡墨轻染,更显缥缈清幽。其修竹劲挺,竹叶翻飞,用南田没骨法,溪水潺潺,涧石裸露,苔藓碧草,更为淡雅清丽,流露出自己的特色。

左:《茅屋蒲团 》辽宁博物馆藏

右:《修竹茅亭》朵云轩2016春季拍卖会

据画幅下方及裱边藏印,可知此作先后被刘芝田、刘世珩、刘之泗三代递藏,后归谭敬。刘瑞芬仅比改琦年少54岁,其出生时,改琦尚未谢世。以诸生先后受知曾国藩、李鸿章,以军功官至广东巡抚。其子刘世珩亦曾入仕,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以遗老自居,筑“楚园”,藏书10余万卷,收购金石、古器物。1926年去世后,其后人将所藏古籍书画大量典卖。谭敬与张珩、张大千、郑振铎等友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购入宋元书画名作多件,成为上海滩与庞莱臣、吴湖帆、张珩等比肩的收藏大家。刘谭二家俱为上海名流,改琦又是松江籍(今上海松江地区)画家,此画亦承载一段上海墨缘。

谭敬鉴藏印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scjy18 陈老师)

送拍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瓷器、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等、钱币邮票资讯分享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