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王沁
我是王沁,成都网沁包子创始人。
民国老成都
1899年(光绪25年),我的曾祖父王希江,一路步行从甜城资州今四川内江资中县(民国三年1914年资州改资中县),挑着担子从明清时期形成的老东大路爬山涉水,途经资阳、简州(简阳)、龙泉山脉,塔子山、牛市口经过两天三夜走到成都卖肉汤圆(咸汤圆),当时的老成都,穿城九里三,围城四十八里,回想旧时光,无数大大小小的老成都巷子里都能看到他奔走呐喊:卖汤圆 ,卖热火(烫)的咸汤圆的身影...直到36岁,因迫于当时旧社会(战乱),才放下了他那份手艺,只身回老家资中结婚生子… 1993年,我爷爷从糖厂退休回到老家,我们爷孙因此有了更多的交流,那个时候,每当放学,便会缠着爷爷讲历史,爷爷讲得最多的是家谱,也是那时候我才知道,自祖辈是从明末清初湖广填川而来,到我这一辈是辉字辈,从小我又被父母叫王辉杰。说到我曾祖父卖汤圆,爷爷眼睛总是大放光彩,那时曾祖父卖肉汤圆,生意火爆的时候,还组织忙完农活的乡亲们,一起跟着他挑担担卖汤圆,因其排行老三为人仗义,被跑码头的乡亲们尊称“江三爷”,备受尊崇。 小时候乡村里的孩子最盼过年,那首最熟悉的童谣,至今时常回荡耳盼,“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好耍,筷子捻嘎嘎,瓢儿舀汤汤”,小伙伴们最盼过年能有新衣穿,我更盼望过年可以吃到父亲做的肉汤圆。
展开全文
烧柴火
肉馅处理
每逢农历春节,寒冷的早晨,雪下得房顶上都是一片白雪皑皑,父亲划着火柴点起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开始洗肉、切肉丁,加盐腌制去腥,接着备葱、姜、盐菜等佐料,父亲的厨活极其细致,对卫生要求非常高。受我爷爷言传身教的影响(爷爷解放前教古书,私塾的教书先生),父亲受其熏陶,勤奋好学的他高中毕业后就在乡下学校任教。那个时候最喜欢下雪了,一早就起床站在灶火边,听着他讲:咱们这个祖传的肉汤圆馅心,一定要慢工出细活,馅心处理很重要,猪毛要用毛夹一根一根夹干净,肉不能有腥味,要切成丁丁(颗粒状)必须用老姜姜汁水腌制,不要怕麻烦啊,味道好吃要地道,只有心正用真材实料…。母亲就在一旁用柴火烧火,从土陶瓷油罐里面舀一铲猪白油,再倒入一勺菜籽油,下入肉、及碾细的五种香料,据父亲说,这五味粉也很讲究,当年曾祖父就是靠这个香料在成都卖肉汤圆起家…胡椒、八角、香叶、花椒、桂皮都得按比例配方操作,还需要用锅先小火煎香…记得每次放完关键料的时候,父亲便会停下锅铲,故作神秘的补充一句,炒制这个肉汤圆馅心要吃起有回味口感,一定得加内江本地甘蔗白糖,就加那么一点点,鲜及复合层次味就出来啦。待热气腾腾的汤圆出锅,先喝上一小口汤,汤里都是满满的肉香和小葱香,一下就浑身暖暖和和的,再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是耙、软、糯、香,早上吃了一天都是这个香味!这就是从小到大春节最美好的记忆,可以期盼一年(那个时候家贫穷),回味一辈子。 时光如梭,像我曾祖父、爷爷、父亲他们这几辈人,因生活条件的限制,对一门手艺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吃饱穿暖,“就干这行吧,以后不挨饿”,坚守一生。很多人也因为父辈的这句告诫,便毅然走上了用双手养活一家老小的道路。从小耳濡目染,我也不例外,祖上的手艺传承,是肩上背负的一份责任。 2003年,我步入社会,为了这份美味的传承,开始前往上海、深圳、东莞、成都、北京学习面点(白案)技术。学艺之路的艰辛,往往很少为人所知,学艺人的努力也常常被人所忽略,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是我学艺的日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聚焦专研中,择一技专一艺的初心,从量变到质变,全情的投入,边做边思考,十年磨刀,一朝砍树。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研发制作...这门技能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坚守,一种信仰,一种责任,一种血脉流淌的传承。
炊事班
2011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总队面向社会特招面点膳食制作师,我经过初筛、复试、笔试、技考、政审等考核,很荣幸被特招进入炊事班,两年炊事班历练,每天封闭的训练,对技艺更加如痴如迷,不疯魔,不成活!
业精与勤
教学工作
手艺,守艺,手易,守不易,唯有热爱才能不忘初心!学艺之路十年如一日,2013年被成都某烹饪学院聘请为实操大师,开启了边教边学的教学工作…
王沁烹饪大师工作室
2015年初,我决心将自己对中式面点的专研之道以及热爱之情传递分享给更多的人,成立成都王沁烹饪大师工作室,带领团队通过师带徒(师徒制)传道授业解惑,传承匠心精神,发扬面食文化!
网沁包子
2018年3月,创立网沁包子。网沁包子(网沁)两字拆开含义出自于网开一面(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一天,古代商汤,在田野散步,看见一人张开大网,喃喃自语:来吧 ,鸟儿们!飞到我的网里来。无论是飞得高的或低的、向东还是向西的,所有鸟儿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商汤走过去对那人说:你的方法太残忍了,所有的鸟儿都会被你捕尽的!一边说着,商汤用刀砍断了三面网后说:哦,鸟儿们,喜欢向左飞的就向左飞,喜欢向右飞的就往右飞,如果你真的厌倦了你的生活 就飞到这张网里吧 天有好生之德,人当效之)。沁人心脾,出自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中央电视台采访
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下,网沁包子以“网开一面 沁人心脾”的初心,坚持自己不吃的,家人不吃的,绝不卖给顾客。创业团队经过不断研发,从2014年结合现代互联网的创新思维(线上免费教学视频),对传统包子铺穿衣戴帽,倡导健康、少盐为健康理念,研发出果蔬卡通粗粮面点。 2019年9月,网沁团队为了遵循药食同源,踏上了寻找药食两用的“征途”,经过团队三个月的探寻,同年12月来到乐山夹江,寻找到石斛(古有九大仙草之首,民间俗称还魂草)。“一个石头二两油,离了石头没搞头”说的就是四川乐山夹江华头大山里生长的一味名贵中药材——石斛。华头镇柳溪村海拔880米左右,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石斛生长,这里的石斛从清代嘉庆就开始外销,已经有二百多年的仿野生石斛种植历史。
四川观察采访
中国药膳营养师
2020年,国家提倡全民养生,我带领包子团队经过2983次锲而不舍地研发,网沁石斛酱肉包子正式面向顾客销售,吃过石斛酱肉包的顾客都赞不绝口。2020年3月,网沁包子正式定位药膳包子!中国民间自古有厌于药,喜于食。我们的特色是药膳包子,药膳即是药材又是食材相配而成的美食。即将药材化为食物,又将食物附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营养价值,长食又可养生。如石斛自古有滋阴生津,补益脾胃,增加人体免疫力以及养胃生津。我们把石斛与包子结合,既美味又食养。
大山寻味
佛手柑芝麻糖包
2021年,网沁包子研发团队相继研发出药膳系列红糖养胃丑馒头,陈皮佛手柑芝麻糖包。佛手柑历来有“果中君子、果中仙品,世间奇卉”之美誉,属于药食同源,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中医常用来食疗肝胃气滞、胸胁胀痛、食少呕吐、咳嗽痰多等症。佛手味道辛散苦燥,气味芳香不烈,药效温而平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这样描述佛手柑:“虽味短而香芬大胜,置笥中,则数日香不歇。”说起佛手柑食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青年农夫周德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十分孝顺,其母患有胸闷胀痛之病,发作时胸部胀满隐隐作痛,不思饮食。周德看着母亲病痛的样子,心情焦虑但苦无良方。一天傍晚,周德回家走到村头,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取一味药。周德挤入人群,向老者说明母病求问老者有何良方。此时天色已晚,老者急于赶路。自取彼之疾书术语递给周德,按照字条去做,只见上面写着南山巅, 孝子不为,难采得佛手柑,一半闻香味,一半入水。周德看罢,下决心为老母治病,千难万阻也要上山走一趟。于是他对母亲说明心意,母亲担心儿子安全,劝他不要去冒险,但是周德决心已定。母亲见拉他不住,也只得由着他去。周德克服山路陡峭,荆棘丛生等险阻,终于登上山巅,他放眼望去,只见山顶平阔,绿树,红叶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一派金秋风光。他在齐花异草丛中找到了佛手树,树上结着浅绿色或稍带黄色的佛手柑,走进佛手柑,但闻清香扑鼻。他顿时精神一振,一切疲乏全部消散。周德大喜,遂将佛手柑采摘回家。 按照老者所嘱,一半留给母亲闻香,一半切片煎汤服用。不久周德母亲果然痊愈。从此佛手柑治病就流传下来。佛手柑除了观赏和药用价值,佛手柑本身就是一种食品。其果肉既可生吃,也可熟食,还可以用来熬粥、炖排骨。佛手柑切片晒干后,泡酒、沏茶、调蜜、制饯无不相宜,南方人喜欢将佛手切片用糖或蜂蜜腌渍做成凉果食用,有行气提神之功。
融会贯通
2022年底,我将学的太极拳和古法手工面结合,刚柔并济的功夫和九九八十一遍慢揉的面再次坚定了网沁创业人不忘初心,用最优质的食材做沁人心脾的好美食!一路走来,时光荏苒,社会在变,时代在变,在各类美食包装的千变万化之下,我一直秉承先祖的祖训:一根扁担传家业,扁担精神代代传,同时一直用信念传承,用心制作。
从农田到餐桌
2023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我们“老手艺”正在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在这个传承过程中,我也不断在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在时代的变换中被传承下来,美食文化、食客情感交流、地道本真之味、手艺匠心融合,靠匠心与专注成就了美味。慢慢的沉下来后发现,只有那些美好的并且符合时代发展的东西能延续下来。作为手艺传承人,我认为我们的使命和价值在于,不仅要想办法将老一辈的一些古老和传统的东西很好地继承和保护,同时,还要让它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让它适应下一个时代,继续成为新传统。”这也是网沁包子能历经四代传承,百年匠心,依然以其独特的味道,牢牢占据着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心,凭借不简单的简单美味,继续网开一面,沁人心脾地抚味人间烟火气。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唐三彩 唐三彩的主要用途
- 怎么诱蜂最容易来蜂 怎么诱蜂最容易来蜂群
- 那拉堤的养蜂女的故事 那拉提的养蜂女什么爱情故事
- 养蜂工具大全及价格 养蜂工具大全及价格京东商城
- 2-3万加盟开店有哪些
- 食人花百科 食人花的百科
- 香蕉芭蕉 香蕉芭蕉傻傻分不清楚
- 蛋白虫养殖技术全教程 蛋白虫的养殖方法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