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为什么会掉毛 家里养的鸡掉毛是怎么回事

鸡为什么会掉毛 家里养的鸡掉毛是怎么回事

日期: 人气:51

坊间一直有句传言:不会速弹的吉他手就像不会漂移的AE86。

我知道很多人会反对这句话,因为有时候在工作生活中,快不一定是件好事。

比如我经常会听到一些老生常谈:“你速度再快,没有音乐性怎么办?”

但每逢夜深人静,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扪心自问:要是我能有快出残影的手速那该有帅?

可见,速度对于乐手而言,就像是过年时收的红包,大家表面上都在装,实际上都恨不得多长几个口袋。

这就不得不说到在上个月22日B站演奏区发布的Shred War of China(中国速弹大战)。

有一种卷,叫做中国吉他手的卷。

展开全文

首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Shred War(速弹大战),又名Shred Collab。

这个节目是由油管大网红,Jared Dines(以下简称JD)在2017年发起的一种Jam活动。

各路网红吉他手都会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夕受邀参加,内容形式表现为:在同一个伴奏之上,每人在不同的段落进行一段几十秒的Solo。

2018年油管速弹大战

说人话就是:互联网吉他大神们每年一次的Battle。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集合了一群“人形八爪鱼”的节目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广大的吉他爱好者认识到人类究竟能把自己的肉体和乐器开发到何种程度。

当然,如果你认为他们仅仅只是弹得快而已,那就……

在节目本身足够精彩的情况下,这项活动很快引起了全世界吉他圈的热烈反响。

鸡为什么会掉毛 家里养的鸡掉毛是怎么回事

而众所周知,在内卷这件事上,全世界都得在中国人民面前爬,吉他手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当这项活动传入中国后,国内的吉他卷王们发现居然还有这种新项目?于是整个活动的性质就彻底变味儿了。

2020年,由国内的十几位顶尖吉他手组成的"Shred War Of China"正式发布,张清、迪悗、亢毛毛、林朔、苗一凡、张尼玛等一众大神通通下场参战。

当代的中国吉他手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粉丝量高达300万的油管大佬JD给出了答案,在观看这个视频后,他专门做了一期Reaction,标题是:「我们在中国最强电吉他速弹之战面前,一点机会都没有!」

中字翻译视频BY——B站UP主:迅雷Thunder

Reaction视频的推出在Youtube上也反响剧烈,赢得无数好评。

在评论区国‍‍‍‍‍‍‍‍‍‍‍‍‍‍‍‍‍‍‍外网友给吉他演奏级别的排序中,‍‍‍‍‍‍‍‍‍‍‍‍‍‍‍‍‍‍‍「China」成为了位列困难之上的全新等级。

自此,Shred War Of China正式奠定了它“中国吉他届华山论剑”的地位。

甚至有人为其造梗:“看shred war不看china,就像四大名著不看红楼梦,说明这个人琴技造诣和音乐修养不足,他理解不了这种内在的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他只能看到外表的辞藻堆砌,参不透其中深奥的精神内核,他整个人的层次就卡在这里了,只能度过一个相对失败的人生。”

而时隔两年,经过漫长的筹备期,第二届中国速弹大战终于重出江湖。相比于2020,这一届的他们更加不当人了。

首先单是人数上就扩大了一倍。

在第一届阵容的基础上,不光继续加入了苏文浩、吴迪等Ibanez Flying Fingers历届的超强吉他手。还有成田、伍凌枫、孙浩家等圈内知名大触也参与进来了。

不光如此,还有像蔡剑、张津瑞这样深耕于爵士的老牌演奏家,是的,辣个男人带着Fujbsion走来了。

除此之外,来自海外的几位吉他大神也作为特邀嘉宾加盟其中,知名大网红JD也加入了第二届的Battle,堪称吉他手的互联网奥运会。

总结一句就是:直接从互联网吉他手华山论剑干到了诸神黄昏。

而随着这一次Shred War Of China的成功发布,我们也联系到了速弹大战的发起人张尼玛和苗一凡老师,以及另外5位参战的吉他手(能力有限QWQ):迪悗、蔡剑、吴迪、苏文浩、张清。

张尼玛和苗一凡两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关于这次速弹大战背后的故事。五位老师则向我们分享了设备使用、练琴方面的心得体会。

大部分人对苗一凡的印象是在2018年《一起乐队吧》综艺,当时他在那个节目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他也是2018年IFF吉他大赛的冠军,懂的人基本都清楚这个比赛在吉他届的含金量。

作为吉他手中为数不多的公众人物,很多人其实不清楚,苗一凡从2011年就开始在优酷做吉他视频UP主了,并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各大论坛更新视频,所以圈内认识他的人非常多。

从一个初中生到今天大家口中的苗师/苗神,这也解释的清,为什么他做得起中国速弹大战这个看上去颇为宏大的项目。

而张尼玛则是2019年IFF比赛的季军,他在速弹大战中除了是选手,同时也需要负责编曲和音频后期的工作。

”第一次说实话也不为什么,就是单纯好玩。“

提到发起速弹大战的初衷时,张尼玛说道。

2019年,张尼玛和苗一凡两人还在电子科大上学,那时油管上的Shred Collab视频已经非常有人气了。

“那个时候JD举办了两届非常精彩的Shred Collab嘛,18和19年的两届也是我周围的吉他朋友们公认最喜欢的两届,我们也感到非常震撼。”

看到Shred Collab所带来的影响,同为吉他手的张尼玛受到了启发:为什么我们不能弄一个国人自己的版本呢?

于是他找到苗一凡,两人决定把这件事做起来,为了稳妥,他们还找到了一位学弟来负责剪辑,那就是2020年IFF第三名的吉他手雷家坤。

在各方吉他手的通力合作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心目中的中国速弹大战就完成了。

不过因为没有经验,且筹办匆忙,所以他们的伴奏是在油管上下载的。这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张尼玛表示,他还是希望能做出原创性更高的Shred War。

不过第一届速弹大战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在海外也广受好评。

“我的天啊,当中国的互联网最终和其他地方相聚的时候该有多好,这么多了不起的吉他手,我们都不知道。”

这些意料之外的收获,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吉他手的可能性。

然而在整个2021年,这个节目却悄悄地鸽了一整年。

”第二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国内外很多人对我们都给予了特别高的评价和期待,就想着尽量能做的比第一次更好一点,当然结果也鸽的更久了一点(笑)。“

因为两位发起人都恰好在忙碌之中,苗一凡正在筹备乐队的巡演,而张尼玛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这件事也一直鸽到了2021年底。

对此也有人调侃:“毕竟Shred War Of China可是两年一届呢。”

在搁置许久之后,苗一凡和张尼玛终于启动了第二届速弹大战,而这次的质量较之前又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在确定了自行原创编曲之后,制作组丰富了速弹的定义,让它不再是重型音乐的专利,也把Fusion的风格融合进来,将整段音乐分成Intro、Part I、Fusion 和Epilogue四个部分。

其中,金属风格的编曲仍然是这场速弹大战的重头戏。苗一凡也补充说明:

“因为我们是速弹大战嘛,并且演奏型吉他手技术肯定是很好的,邀请到的吉他手基本功也很扎实,弹得也很好。金属就是一个既需要技术,也符合速弹定义的风格。”

张尼玛则分享了制作组加入Fusion部分的初衷:“这回我们希望一些擅长其他风格的吉他手更能有本场作战的感觉,于是就加了Fusion段落。“

Fusion部分的章节,由Aya(乔诚佳)担任编曲,在这个段落里,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同时兼顾重型、爵士、Fusion的乐手。

此外,他们还加入了循序渐进的Intro部分,以及推进情绪爆发的Epilogue 部分,让这不只是大神们的Battle,更是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然而虽然已经深思熟虑了,但仍然有地方出了差错。

虽然约定好了时间,大忙人JD一鸽再鸽,让两位主办者头大如斗。

苗一凡直言JD是这次速弹大战最大的Bug:

”JD这个大鸽子就是这次筹备期间最困难的点(笑),都过了交稿日才联系上他,他还跟我讲马上就弄好,但是到22号发稿的时候他还没交。“

张尼玛补充说道:

”所以我们目前发的版本故意鬼畜了他一下!他前几天跟我们说开工了,还问我们要了最新版的伴奏,大概意思就是已经在建文件夹了(笑),希望能更早听到他的部分吧。“

创作和录音的部分结束之后,后期制作的部分则是最后的大工程:

”根据分段的情况,我来做完整结构的裁切。等人收的差不多了乳鸡(雷家坤)那边剪辑视频,然后我把伴奏的分轨和所有人对好轨的版本给Aya(乔诚佳)做混音,文浩(苏文浩)再拿到Aya导出的Stem做硬件母带,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

而对于张尼玛来说,过程中的难点还是在于统筹:「因为结构的变动光是分轨前后就导了三遍。」

不只是音乐本身,单是美术设计、视频剪辑、预告、海报等等宣发和视觉上的内容,制作组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前后筹备了近一年,并且到目前为止这个节目都是纯纯地用爱发电。

所有人并不能从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获得一分钱的酬劳,然而参与这个企划的乐手们却越做越高兴,并且越做越好。

苗一凡谈到了他这么做的原因,”做这件事不挣钱,反而花了不少钱,也是很耗时耗力的,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可能没什么用,但是日积月累之下就会在未来得到回报。“

他的看法非常准确,当前的第二届速弹大站保持在了七万的播放,B站的网友们直呼:“吉他春晚”、“诸神之战”。

可以看到这个节目会非常有潜力。

而我们也看到,中国还有这么多厉害的吉他手,也有这么多喜欢吉他、喜欢音乐的听众,期待着有更多这样的节目出现。这就是这个企划的意义所在。

借着这次采访的机会,我们也联系到了出现在这次速弹大战中的部分老师。

他们也和我们分享了关于这次速弹大战的感受,以及在设备使用、音乐创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张清

身兼数队的全能吉他手,

担任但丁之舟、黑麒、直惘、Aphrodite、

Last Gasp 的吉他手与 In Chaos 的贝斯手,

ESP/Edwards、Orange、Mono、Ernie Ball代言人

演奏风格非常激进,速弹功底又稳又准。

更难得的是在此基础上对于情感的演奏与把控也非常到位。

名言:

”多喝奶茶多吃肉,谁练琴谁孙子“

哎呀音乐:影片中能清晰地看到张清老师使用的是综合效果器而没有用真实的吉他音箱,而新派、重型这类风格的乐手也往往是最先去尝试音箱模拟技术的一拨音乐人,二者在体验上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张清:

”对我来说,我很喜欢去尝试不同风格的音色,如果听我的演奏比较多的朋友会发现,我每一次Solo都经常会使用不同风格的音色,这时候利用综合效果器 Reamp就给予了我很大的便利。“

哎呀音乐:老师怎么定义和理解速弹呢?它到底是一种风格还是一种技巧?

张清:“这个概念没必要去严格定义,练就完事了。喜欢去花时间定义一个概念的人基本都是练不好琴的人。”

哎呀音乐:说到速弹,很多人都觉得是花里胡哨,全靠肌肉记忆和手指机能,不「高级」,全是技巧没有感情。对于这种偏见,老师们有什么看法?

张清:“哈哈。”

哎呀音乐:老师想给希望学习掌握速弹的吉他爱好者们什么建议呢?

张清:”多多练习,没有捷径,与其动这个脑子去瞎琢磨,不如踏踏实实的去练习。“

迪悗

江湖人称DDS,琴风凶狠骚话还多

编曲制作人,国内少见的“作曲家型”吉他手,B站演奏区巨佬,

2017 Valeton吉他英雄大赛全国冠军 ,

2017IFF吉他大赛全国冠军,

2019 Ibanez Flying Fingers吉他大赛冠军苏文浩导师,

Ibanez, Line6, Hotone, SG, Valeton, Mono等代言人, 形象大使,

2021年,融合前卫、爵士、摇滚、重型、电子、交响乐、中国风等多种曲风,

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Bizarre & Motley Suites》。

PS:据说去年发专辑砸锅卖铁花了20W,至今血本无归。

名言:

”我平时都弹一些比较慢的东西。“

哎呀音乐:在这次合奏中,大部分吉他手在演奏过程中都是使用双线圈拾音器。但我看到迪悗老师在影片中弹的是一把单线圈拾音器的Tele,包括黎泉、孙浩家、Luca等老师使用的都是单线圈吉他。

有很多人说单线圈不适合干重型,音色不够猛,老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顺便可以给大家一些不同的场合挑选合适吉他音色的建议?

迪悗:

”单线圈它的声音会更干净一点,然后双线圈它的声音会更厚实,音层没有这么明显,单线圈的声音会颗粒感会更强。

说单线圈儿不能干重型,可能只是因为单线圈它声音太明显,太干净了,本身重型它不需要这么干净的东西。

但单线圈一定是很适合速弹的,这个是没得说,单线圈速弹是很好听的,因为每个音能区分的很清楚。

不同场合挑琴,就看录音还是演出,如果是演出的话,我肯定会选手感最舒服的,因为我要演奏的东西难度和内容特别大,一般的琴很容易造成一些手感上的不适。“

哎呀音乐:2020年的速弹大战在油管上大受好评,想问问各位老师,目前国内的吉他圈和国外的水平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呢?

迪悗:“吉他圈子水很深,国内国外都是这样,但也会有一些我并不知道的,深藏不露的高手。

国外的参加Shred Collab那一帮人,也只是国外乐手中很小的一部分,根本不能算是顶尖的,因为国外很多大神都是深藏不露的,你偶尔能翻到一些视频,就比他们厉害很多倍。

所以大家看视频的时候不要太当一回事儿,尽量自己多去发现、探索一下,多拓宽些眼界,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些能秒杀全世界的吉他手呢。”

哎呀音乐:老师是怎么定义和理解速弹呢?它到底是一种风格还是一种技巧?

迪悗:

其实我心中根本没有速弹这一概念,任何音乐风格中都可能会出现的一连串的快速音符,只不过不同的风格音符的选择不同、音色的处理不同,或者是一些律动、演奏方式之类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不同。

那些纯金属摇滚速弹的,绝对弹不了爵士的速弹,那些弹爵士比较快的弹摇滚Fusion的速弹也绝对弹不了。

因为风格不一样,句子肯定是不一样的。

哎呀音乐:说到速弹,很多人都觉得是花里胡哨,全靠肌肉记忆和手指机能,不「高级」,全是技巧没有感情。对于这种偏见,老师们有什么看法?

迪悗:

”纯纯的*小可爱*言论!说速弹就是纯肌肉记忆或者啥的,就相当于否定了从过去到现在所有的古典音乐演奏家,他们弹得可快多了。“

哎呀音乐:老师想给希望学习掌握速弹的吉他爱好者们什么建议呢?

迪悗:“对于速弹爱好者的建议是,少练速弹,多练一些旋律性的东西。”

顺便安利一下

DDS将会在接下来开启新专辑的全国巡演,

专辑目前正在发售

大家如果感兴趣

可以购买支持一下

苏文浩

发条月亮吉他手,HND音箱、Rotosound 琴弦代言人,

JOYO合作艺术家,2019 Ibanez 吉他大赛冠军,

《明日之子4》、《中国新歌声》人气选手。

喜爱前卫、融合、金属乐,擅长前卫、Djent 等曲风,

不仅技术全面,在音乐制作、乐曲编排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

名言:

“我的速弹根本不能称之为速弹。”

哎呀音乐:苏文浩老师也属于国内新生代吉他手的代表人物之一了,尤其是《明日之子》后也算是明星级的吉他手了,这次依然来参加速弹大战,甚至参与了部分母带的制作,也算是投入了很高的精力,想问问老师为什么对这场活动这么重视?

苏文浩:

“Oh No,我不是明星,我只是有一些节目上的经历可能很多人看到罢了。

甚至可以说我是后辈,比如说这次速弹大战很多老师都是我以前学习时候天天看视频的目标,所以他们邀请我来参加速弹大战,其实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认可,所以很开心嘛。

母带的制作是因为我自己在转型,想要成为制作或者配乐方向的音乐人,可能以后吉他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稍微用得好一点的工具罢了。

所以他们混音之后,我就提建议给Aya(乔诚佳)老师说:我帮忙做下母带,我觉得多几个人一起做肯定更快一些。

在Aya老师和张尼玛老师的信任下,我也算完整地完成了母带工作,也做了一点贡献吧,因为自己都拖稿了,所以只能多做一点贡献,弥补内心的羞愧感。”

哎呀音乐:老师是怎么定义和理解速弹呢?它到底是一种风格还是一种技巧?

苏文浩:

"其实速弹对机能的要求很高啊,机能就意味着你的身体素质要好,像亢毛毛老师,迪悗老师,他们肌肉都很健壮,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练上去,而且稳定在一个不掉下来的情况,你得保持你的身体机能要好。

像我自己,平时健身不多,也导致机能会经常往下掉,速弹现在已经没不太能称之为速弹了,但是像亢老师和迪老师,他们就会有很纯正的速弹内容,因为他们有健身,所以如果想要学习掌握速弹,身体素质是很重要的。"

哎呀音乐:说到速弹,很多人都觉得是花里胡哨,全靠肌肉记忆和手指机能,不「高级」,全是技巧没有感情。对于这种偏见,老师有什么看法?

苏文浩:

“很多大师弹的东西有很多 Jazz 或者 Fusion 的内容融合在里面,那他们也弹得很快,你能说这个东西不高级吗?挺高级的,对吧?假如他演奏的方式有创新,像英格威那些人,也挺高级的吧?

速弹其实取决于你怎么编排你演奏的内容,如果一直不思考自己演奏内容的话,那确实是不够高级的。但是很多速弹大佬都会思考自己演奏的内容,他不是说他很快的,像阵风吹过去就完了,那风里面的沙子,他自己也有也有数的。”

哎呀音乐:2020年的速弹大战在油管上大受好评,想问问各位老师,目前国内的吉他圈和国外的水平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呢?

苏文浩:

“其实国内弹的好的人比大部分人想象中的还要多一些,但也不至于碾压国外,就是相对平均的一个水平。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们一直国内的东西会不够贴近国际化、不够新,但其实有很多人一直在钻研,只是他还没出现,所以要对我们音乐的未来抱有期待吧。"

吴笛

鸡为什么会掉毛 家里养的鸡掉毛是怎么回事

独立音乐人,青年吉他演奏家,音乐教育者

原伯克利音乐学院现代古典即兴合奏课课程总监

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演奏专业

深圳蜂蜡音乐创始人

深圳教育“金树奖”杰出青年教育者

2018 Ibanez吉他大赛全国冠军

曾与多位知名艺人巡演/录音,目前已与多位国际著名演奏家合作发行多张单曲及个人演奏专辑,并致力于国际音乐教育及音乐留学申请。

哎呀音乐:吴笛老师在演奏过程中好像使用了吉他上的断音开关,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配置,是不是自己改装的?如何想到做这样的处理,有没有受过谁的影响?在演奏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旋钮和开关?

吴笛:”我其实很意外这个小段落会成为一个关注点,因为使用这个间断音开关对我来说就像是大家使用摇把一样习以为常。

早期我受到了非常多Buckethead的影响,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多元化的音乐风格还有一些另类的编曲风格让我着迷。在关注Buckethead演奏的时候,我就留意到了间断音开关这个装置。

从那时起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个可以制造如此特别音效的一个装置没有人去发掘它的潜力呢?所以我自高中起,就开始自己改装吉他,加装这个配置。

从一开始的仅为翻弹Buckethead服务,慢慢发展到现在时不时就会习以为常的使用这个装置来在一些合适的情境下做音符的修饰。

大家可以在我的个人专辑《Heavily Modified》以及《Tilt (2020)》当中听到这个装置的实际应用。我也时常会在日常更新的演奏当中使用到。应用面还是非常广的。

目前为止,我的个人用琴已经是会在出厂时默认装配这个装置了。

我一直觉得这个装置可以做出的音效特点并不逊色于摇把可以为音符所作的修饰。我目前也在为推广这个装置的应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筹备。

届时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多关注一下!“

哎呀音乐:你们怎么定义和理解速弹呢?它到底是一种风格还是一种技巧?

吴笛:

“我认为速弹是一种技巧,绝非风格。吉他作为一门乐器,不应该和其他的乐器脱节。因为音乐本身,和相应的理论体系对于不同乐器来说也是互通的。这才能够做到无论是什么乐器的演奏者,都可以毫无障碍的交流音乐,因为乐器本身是不分风格的。

像钢琴,爵士钢琴家坐上去这架琴就会产生爵士乐,古典钢琴家坐上去,这架琴就会产生古典乐。也就是说风格是不会因为乐器的不同而变得那么不同。

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其他乐器的乐手之间讨论「钢琴速弹」、「萨克斯速吹」、「小提琴速拉」等等。

难道其他乐器就没有高速演奏的桥段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速弹」这个词汇仅存在于吉他这门乐器的演奏当中,如果承认了「速弹」是一个音乐风格,那么我认为这是会让吉他这个乐器成为与其他乐器脱节的一种存在,违背了不同乐器对于音乐原本的美好期望。”

哎呀音乐:说到速弹,很多人都觉得是花里胡哨,全靠肌肉记忆和手指机能,不「高级」,全是技巧没有感情。对于这种偏见,老师们有什么看法?

吴笛:

”我觉得首先需要强调的就是每个人对于音乐的品味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速弹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演奏技巧的极致,探索人类两只手到底还能做到什么新的可能性。这就是速弹这个「节目」的根本价值。

去垢病速弹没有情感,就像是去诟病一部科幻超级英雄电影里的桥段不符合实际科学一样,是忽略了重点的吹毛求疵。

要知道众口难调。我相信没有哪一位「速弹吉他手」是从生理上只会「速弹」的,毕竟大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学过来的。我们只是在了解了曲目的需求后,主动选择了以这种技巧来呈现的。我希望大家在欣赏一段演奏本身同时,也能够尝试理解到演奏者背后的意图。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呢!“

哎呀音乐:2020年的速弹大战在油管上大受好评,想问问各位老师,目前国内的吉他圈和国外的水平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呢?

吴笛:

”中国还是有着许许多多潜力非凡的吉他演奏者的,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对于摇滚等现代音乐风格以及电吉他这门乐器认可度还是普遍偏低的。

我偶尔还是会听到一些声音有意的抬高一些音乐风格和乐器来彰显出音乐风格的阶级划分。

每个人的品味不同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表现自己喜欢的音乐「高级」来凸显自己的高品位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式。就好比一个人自己爱吃粤菜,就说爱吃其他地区美食的人没品位。我希望我们的氛围能够变的更加多元化,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人也能够更加宽容。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参与者的努力才能够慢慢向前推进的!“

哎呀音乐:老师想给希望学习掌握速弹的吉他爱好者们什么建议呢?

吴笛:

”我认为我能够提供的最中肯的建议就是:权衡好「速弹」在你演奏当中的分量和角色。我认为任何演奏技巧都是服务于音乐本身。

一首抒情歌我可能主要演奏相对长线条的旋律,一首很跳跃的放克我可能在节奏上变化多一些,在一首围绕「速弹」为主题的 jam 的时候我就会加入很多关于「速弹」这个主题的乐句和技巧。

观众们在欣赏演奏的本身同时,也在欣赏着演奏者当初录制时做出的决策。这个决策可能是关于决定使用什么音色,什么效果,也可以是关于演奏本身的技巧运用和编排。

「速弹」只不过是演奏者需要做出决策的众多方面当中的一方面。具体「速弹」弹什么?以何种方式切入?在整个演奏当中占有多少比重?和其他乐器的演奏是否契合?都是在需要参考的范围内的。“

蔡剑

中国著名爵士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Fujbsion 缔造者,

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爵士吉他专业教师,

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多年,有完善的教学系统和方法。

蔡老师4岁起学习小提琴,从小接受古典音乐训练。

14岁开始自学吉他,曾师从香港爵士大师Tommy Ho系统学习爵士音乐理论、爵士吉他演奏。

PS:偶尔兼职国服第一马超

哎呀音乐:哎呀的各位对蔡剑老师应该非常熟悉了,其实老师这样深耕爵士的吉他手玩起速弹来也不在话下。而像爵士乐里其实也有很多需要速度很快的片段,和这类融合重型的Fusion音乐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会根据不同的曲风来决定不同的思考逻辑吗?

蔡剑:”其实爵士乐 Bebop 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需要速度的句子。其实你听Charlie Parker、Oscar Peterson,他们的 Solo里面是带有着大量的高速度的句子在里面的,

并不是说你弹爵士就全部是中速,它还有很多 200 多、300 多的一些曲子在里面,如果这个时候你的基本功不好的话,你是没办法去演奏这类型的曲子。

因为我小时候也弹很多类似梦剧院,或者是Magadeth这类型的乐队,所以在练那些Solo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快速的句子在里面,所以到后期再去练一些爵士的东西,这些小时候练过的速度型音乐,对于后期的帮助是还挺大的,我个人觉得是。“

哎呀音乐:在影片的所有吉他手里,蔡剑老师也属于国内老牌的知名演奏家了,但是从上一届开始就一直有参与这项活动,想问一问您为什么对速弹大战会有这么浓厚的兴趣?

蔡剑:”参加这种活动,我个人觉得就很好玩,可以跟国内喜欢弹琴的兄弟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

其实我也不是说特别要参加什么活动,大家能够在一起玩、能够做一件这样的事就已经很棒了。

因为我们这一帮吉他手,大家喜欢音乐,喜欢弹琴,有志同道合的一帮兄弟能够聚到一起,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棒。“

哎呀音乐:你们怎么定义和理解速弹呢?它到底是一种风格还是一种技巧?

蔡剑:

“我觉得速弹这个东西,它是作为一种基本功或者是一种技术的存在。因为所有的音乐里面,无论是古典、金属、爵士,任何一种音乐里都会有一些快速的句子,是需要你有一定的这个手指机能才能完成的东西来的。”

哎呀音乐:老师想给希望学习掌握速弹的吉他爱好者们什么建议呢?

蔡剑:

”练习速度的话,我觉得最关键一点还是要从慢练开始的,一定要去训练双手的协调性,然后找到一个最省力的方法。

有时候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慢练这个过程,导致了他们在弹快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清楚,或者听起来一片都糊掉的情况,所以我个人觉得慢练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西。“

速弹大战让我们看到了吉他演奏在中国仍然有着无限的可能,然而如今国内的吉他演奏圈,或者说是整个音乐圈,也正在面临着一些巨大的变化。

由于短视频的崛起,Neo Soul、Urban,或是前卫等新派风格开始在吉他手之间盛行,由此也诞生了一个词:Instagram吉他手。

事实上在Shred War中,前卫金属等新派风格也非常受到大神们的欢迎。

有很多音乐功底不错的人早早就投身进了这些风格之中,这也让许多人产生了一些迷惑,我们应不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呢?

借此机会,作为速弹大战的主办者,苗一凡和张尼玛也和我们聊了聊对于目前圈内关于演奏风格的变化,破除一些思维定式里的迷思。

哎呀音乐:在Shred War里,出现了许多玩新派风格的高手,包括两位老师应该也有玩过,目前新派风格在国内的吉他圈子里受欢迎吗?主要又是哪一类吉他手在玩?

张尼玛:

说实话这几年确实挺火。我感觉主要是年轻的吉他手们喜欢玩这一类比较多,在B站随随便便一搜就能发现很多 Cover。

就这两年的社交媒体来看,Instagram吉他手的盛行其实能够说明这个现象,可能一个视频就几十秒,风格也不一定是前卫,但是都是往怎么样在几十秒内看起来更「强」、更「牛逼」这个方向走。

不止是国内,国外也是的。

好处就是这样能让东西传播的更快,缺点是会让整个环境变的浮躁化,沉下心写专辑、写曲子没有随便整几个小段子收益好,观众不愿意看稍微长一点的视频。

这个不单单是吉他发展的问题,更是整个时代快餐化审美带来的弊端。

而高手们还是会沉下心来,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的标志与特点吧。总的来说就是你看高手基本上各有各自的特点和厉害的地方。

苗一凡:

首先现在新派风格在电吉他里确实非常受欢迎,而且也影响到了很多学吉他的人,主要在00后里非常多这样的吉他手,很多小孩,一上手就是学习这样的音乐。

因为我是06年学琴,从小听Paul Gilbert、Steve Vai、Joe Satriani 这些老炮比较多,所以我弹琴是比较追求动态、音色的。

而对于新派音乐来说,动态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希望做一名乐感好、风格也比较全面的吉他手,还是建议先夯实基本功,有所积累之后再去学习新派音乐。

包括这几年看到一些新派吉他手,确实弹得不是很尽如人意,像张尼玛老师这些吉他手,他们也不是一上手学的就是新派,他们也是学完经典的东西再去转新派的。

张尼玛:

练新派没问题,但是不要只练新派,不要看很多吉他手弹几个很酷炫的段子就一股脑儿死磕这种,相信我,你喜欢的新派吉他手基本都是练传统东西过来的。

如果做不到打好基础,练好控琴、基本功、音色控制,做不到研究这种东西是怎么样创作出来的,就算真弹下来了也就是个肌肉记忆,对于你的整个提升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整体的音乐大环境就是快餐与浮躁化,我希望大家在弹琴的时候不要代入这一点。

在最后的时候,我们也问了苗一凡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何参加/报名速弹大战?要达到什么水准才可以参战?”

目前参与速弹大战的吉他手大部分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从公开性上来说,依然是私密了些。

虽然吉他圈很小,大家私底下都认识,但参与方式如果不对外开放的话,那么中国速弹大战的中国二字就容易缺失说服力,很容易变成小圈子里的游戏。

对此苗一凡表示,其实有很多人都主动找过他报名。

“首先国内吉他高手其实非常多,我有很多朋友水平都很高但是平时不怎么发视频,所以大众可能不是很熟知。

也是因为高手实在太多,我当时综合了风格、领域影响力、个人特色、音视频发布质量、老师朋友的档期即兴邀请。

明年的话,希望更多人能来参与进来,为保证质量,可能会每个part公开两个名额,想参加的朋友们可以进行投稿(划重点),再由几位圈子内高水平的老师进行综合评定。"

虽然有这些考量和措施,但苗一凡也表达了一些隐隐的担忧:这样很容易变成竞技类的栏目,有点违背初心。

"但是目前看来,如果大家都愿意参加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做后期的音频和视频很需要时间,整体质量也需要保证,希望接下来的半年我和老张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

不过话虽如此,这些因素依然无法掩盖这个节目潜力巨大的事实。

当然,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对这个节目产生了兴趣,去报名甚至明年出现在了选手席里,那也会让本文作者感到非常高兴。

相信诸位都会在吉他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共勉!

(完)

事情是这样的,鉴于这次速弹大战后,有很多朋友痛下决心,决定努力练琴,有朝一日成为大触。

所以我们决定搞一个:

“速弹烂货交流群”👇

本群欢迎所有吉他爱好者加入,

大家可以在群里畅所欲言

交流弹琴经验,答疑解惑

转手设备,分享知识、谱例、教材

线上线下Jam,组乐队

吹牛逼,说骚话

一起提升琴技!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