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31日在黔西南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州长 黄兴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紧紧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州第八次党代会、州委八届四次全会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围绕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奋力战疫情、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守底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受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能源保供、债务约束等因素影响和冲击,面对多重挑战叠加碰头,多难问题明显增多等困难,我们始终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千方百计破解多重约束、解决多难问题,全州上下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
(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快制快、以变应变,先后快速高效处置兴义“4·02”、义龙“10·8”等局部疫情,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执行中央“二十条”“新十条”优化防控措施,持续完善分级分类诊疗,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全力抓好医疗救治保障、药品市场保供和重点人群保护等工作,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这一年,我们坚持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经受住了多轮疫情传播冲击,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二)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8.69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279.18亿元、501.24亿元、728.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4.5%和6.5%。盘兴铁路、金州大桥和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州64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30亿元,其中“四化”项目完成投资1166亿元。基础设施“六网会战”完成投资171.63亿元。累计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33.57亿元,减免“六税两费”1.36亿元,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恢复生产。这一年,我们坚持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千方百计应对多重压力挑战,全力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
(三)“四化”建设全面提速。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全省“一核两区”布局,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振华义龙一二期、东岛一期、晖阳一期、鑫茂、路兴45万吨阳极碳素、骅骏铝业10万吨铝板带等项目实现投产,安龙新创硅基负极材料、旺城矿业锰硅合金等项目加快建设,振华义龙新材料年产值突破100亿元,金州电力和兴仁登高新材料年产值均超过50亿元。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完成全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80个、新型城镇化专项补助资金项目14个;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87个8786户,完成2020年及以前存量棚改7289户,开工2020年新增棚改500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466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558.78公里;新增城市道路45公里、城市人防工程面积13.26万平方米、城市公共停车位3497个;兴仁、普安、晴隆、册亨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现省级示范县全覆盖。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26.21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4.9万亩,产量109.8万吨;持续推进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茶产业规模60.1万亩,累计种植精品水果108.7万亩、蔬菜181.3万亩、中药材154万亩、食用菌13.2万亩,发展薏仁米56万亩、油茶50.25万亩、花椒25.82万亩,完成烟叶收购67.31万担;7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兴仁薏仁米荣获“2022年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贞丰县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引进优强企业13家,天下布依等60个文旅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义龙栖梦泽温泉酒店等康养旅游项目投入运营;新增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完成兴义发哈、望谟卡法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兴义市双生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普安县茶源街道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发放消费券6000万元,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这一年,我们坚持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更牢、结构更优!
展开全文
(四)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3+1”保障持续巩固提升,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85%。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被列入全国、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工作成效明显的市州,先后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39个省州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户厕1.65万个,30户以上自然村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达90%,乡镇污水处理率达75%。持续深化帮扶协作,5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共计帮扶项目204个、资金1.94亿元,惠州市协作项目186个、资金3.57亿元,惠黔共建产业园区入驻企业50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9792人。这一年,我们坚持接续奋斗、通力协作,持之以恒强巩固、抓衔接、促振兴,乡村蝶变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五)改革活力加快释放。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拓空间,积极打造“一窗通办‘2+2’”改革升级版,州级32家进驻部门“六类事项”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70%。国资国企整合重组稳步推进,组建成立州管一类企业金州燃气公司,4家州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14家公司,引入民营资本3.5亿元。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入企走访,落实“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新增市场主体6.46万户、高新技术企业13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7亿元,同比增长52.94%,跨境电商出口1.35亿元。成功引进深圳能源环保集团、福建旺城置业、安徽海螺新能源等省外优强企业120家,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50亿元。这一年,我们坚持锐意进取、大胆尝试,驰而不息破藩篱、优服务、强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强、后劲更足!
(六)生态建设持续加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营造林39.4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101平方公里、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20.05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49.44平方公里,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1.2%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保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率100%。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个、污泥无害化处置中心2个,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97.8%。贞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试运行,全州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1800吨。全力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44个大生态工程包项目2022年完成投资94.3亿元。《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万峰湖保护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这一年,我们坚持厚植优势、绿色发展,最严措施强保护、最高标准抓治理,人民生活环境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七)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七大提升工程”,投入6.4亿元建设教育项目300余个,创建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01所公办强校,积极推进大班额化解,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降至7.54%,2022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1.25%,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实现“一校一址”集中办学,恢复笔山书院,设立加油书院,扎实推进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发放学生资助资金5.69亿元,惠及学生38.92万人。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七个专项行动”,加快州人民医院扩建、州中医院改扩建、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8个县(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家省级示范中医馆,有序推动优化生育政策落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发挥“蜂王行动”“龙吟架子工”等劳务品牌作用,新增城镇就业423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539人,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22898人,排查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3402.16万元。强化医保基金等社会保障资金监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6.72万人,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基本医保参保330.51万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县县通。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5%和15.8%,发放低保金7.8亿元、特困供养金8347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残疾人补贴、孤儿生活补助、高龄津贴等共计1.57亿元,制发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近5万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推进,隆重举行建州40周年庆祝活动,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4个,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6个。这一年,我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在负重前行中书写了暖心的民生答卷!
(八)风险底线不断筑牢。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和贵州省“六十条”具体措施,按照“六防六化”工作方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建立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安全生产研判体系,全力抓好国务院安委会督导帮扶组和省安全生产督导反馈问题隐患整改,整改率分别为99.72%、100%,册亨县荣获2022年度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妥善处置贞丰县三河顺勋“2·25”煤矿安全事故,引进煤矿专业技术干部人才38名,制定出台干部包保(包联)矿井安全生产等工作机制,得到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省安委办的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全省转发推广。建成300公里普通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8座普通公路危桥改造。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快解决信访和“两拖欠”问题,推动化解“问题楼盘”等风险,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冬季平安守护行动、扫黑除恶斗争、禁毒人民战争,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强化政府隐性债务和金融风险防控,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行为,全州债务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抓好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这一年,我们坚持“六防六化”、关口前移,一体推进防风险、守底线、保稳定,全州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一年来,我们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法治黔西南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全力抓好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审计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9件、政协委员提案336件,办复率100%。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州委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改进作风、狠抓落实”部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重实干、抓落实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饱含艰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全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向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东西部协作城市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黔西南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向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的广大医护人员和基层党员干部,向支援我州疫情处置的省直部门和兄弟市(州)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值得倍加珍惜,征途不容丝毫懈怠。我们要时刻谨记发展不足、质量不高仍是最大州情,时刻谨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州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三保”支出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污染防治仍需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方面仍有不少薄弱环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债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重大风险依然存在。干部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勇于担当、直面问题、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二、2023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达到1610亿元;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6.5%、7%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和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3%。
做好2023年工作,推动黔西南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必须实现质量总量同步提升,必须促进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牢牢守好安全底线,坚定不移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抓主导产业、抓龙头企业、抓产业链条、抓园区建设、抓要素保障、抓生态环保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新增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以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工业投资240亿元以上。一是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加快推进兴仁、郑屯、清水河煤炭储配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露天煤矿建设和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落实“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措施,推动大丫口、长兴等7处大中型煤矿技改扩能项目建设,新增产能222万吨/年,力争完成煤炭产量1500万吨,电煤供应890万吨以上,煤炭行业增长23.8%左右,提升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和高效利用率。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安龙电厂、元豪电厂二期建设,全力推动兴仁电厂开工建设,有序开展现役煤电机组升级改造。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抢抓酱酒产业发展机遇,以贵州醇酒业和贵州时代酒业为引领,做大白酒产业。大力发展特色轻工产业,持续推动贵州义龙生态刺梨产业融合发展现代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薏仁米、茶、饮用水、健康医药等特色轻工,开发一批优质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惠黔共建工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加快兴仁现代化工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综合承载力、产业聚焦力、辐射带动力。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力争贵州新创硅基二期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全产业链项目投产,加快推进振华三期20万吨正极电池材料、鑫茂年产14万吨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再利用等项目建设,力争产值突破150亿元。加快以兴仁登高为龙头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推动路兴碳素预焙阳极、义龙元豪电解铝、贵州紫金加压预氧化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推动兴义母奈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兴仁波阳、安龙三台坡、晴隆莲城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望谟新屯、册亨丫他盘龙山等风电项目和兴义、望谟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基础能源生产供应能力,力争全年发电量400亿千瓦时。持续开展“万企融合”标杆项目建设和示范项目建设专项行动,重点打造金州电力、振华新材料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建设融合标杆项目6个、示范项目60个。四是着力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大力实施开发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行动,精准谋划开发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项目,全力以赴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和债券支持,申报开发区专项债券项目15个以上。
(二)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聚焦“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完善功能配套,增强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一是全力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推进城镇“四改”,开工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32个6270户,完成2020年前存量棚改任务4354户,完成2021年新增棚改任务1068户,开工2023年新增棚改480户,开工改造背街小巷673条,新建改造地下管网230公里。持续抓好城镇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力争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二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沪昆通道,构建产业布局优化、城镇体系健全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推动资源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发展。深入落实支持兴义市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街心花园、大佛坊、湖南街至北京路等老城更新改造和闲置资产盘活,全力推进兴义义龙一体化发展,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兴义市经济首位度,努力打造黔边城市带的桥头堡。支持其他县(市)做强中心城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三是持续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民生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基础设施,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兴义、兴仁、安龙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建设。持续加快金州大桥建设,建成G324兴义烟厂至小店子公路、义龙新区羊头山至峡谷公路和G354雨樟至万屯公路等重大城镇项目,新增城市道路35公里,建成充电桩400个以上。加快推动兴义师院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停车场项目和州市军地联合地下指挥所建设,新增城市人防工程面积8万平方米。四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落实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支持政策,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结合棚户区改造、地灾避险搬迁安置,“一楼一策”化解房地产风险隐患,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三)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落实“三个转向”工作要求,围绕构建“三大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实施“六个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高质量做好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增收工作,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5%以上。深化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拓展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等协作领域,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稳定在70%左右。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监管,产业项目占比力争提高到60%。分类盘活闲置低效扶贫项目资产,确保持续发挥效益。二是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规范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0%。全面实施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六大工程”,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三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持续发展10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保持茶叶60万亩左右、薏仁米50万亩左右、食用菌12万亩以上,建设蔬菜保供基地5万亩,打造茶叶、薏仁米、食用菌、蔬菜和特色水果产业带。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经济,实现产值70亿元以上。加大肉牛养殖示范区和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出栏生猪175万头、肉牛21.5万头、家禽1400万羽,水产品产量达到2万吨。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率58%以上。加快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定,积极推动“黔货出山”。做亮“贵州绿茶第一采”“万峰绿”“普安红”品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50家。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积极推进南繁育种基地、薏仁米种质资源圃基地等建设。四是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统筹推进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快发展,持续抓好39个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着力推进“万企兴万村”工作,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入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新增完成5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9%。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大力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以上。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让文明新风润泽乡村。
(四)坚定不移推进旅游产业化。围绕“两大提升”,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大力促进旅游业复苏,力争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游客人均消费分别增长10%、8%。一是全力抓好主体培育。策划包装文旅、体旅、康旅、农旅、林旅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瞄准国内旅游200强和头部企业,力争引进涉旅优强企业2家以上,实现到位资金35亿元以上。加大中小文旅企业扶持力度,稳步推进涉旅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兴义万峰林旅游集团等旅游龙头企业,“一企一策”推进2家涉旅企业发展壮大。采取“七个一批”措施,推动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兴仁放马坪景区盘活取得积极进展,加快盘活晴隆安南古城、贞丰者相董箐相湖渔村民宿等低效旅游项目。二是全力推动业态升级。持续推进万峰林国家5A级景区创建,新增1个4A级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和2个3A级景区。加快推进安龙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天下布依等项目建设。发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等活动平台作用,积极推广马拉松、休闲垂钓、汽车拉力、棒垒球等体旅赛事,发展休闲养生、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业态,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全力促进服务提升。推动4A级景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完善高速公路旅游标识,打造一批特色主题民宿酒店,提升改造旅游厕所9座。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黔锋行动”,加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培训,促进旅游规范化管理和运营提档升级,持续提高游客对黔西南旅游的满意度。
(五)坚定不移推进扩投资促消费。大力实施“产业强州”战略,牢固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全力扩大内需,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一是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聚焦“四新”“四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分别完成投资240亿元、240亿元、125亿元和4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分别完成120亿元。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概算管理办法,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坚决杜绝低效无效投资。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提高到35%、47%以上。强化用地、用工、用电、用水、用气等要素保障,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全力打造投资洼地。二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提升项目谋划储备质量和落地转化率,滚动储备年度计划实施项目613个,实施州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50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700亿元以上。持续推进盘州至兴义高铁和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10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加快黄桶至百色铁路、蔗香至红水河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兴义经西林至文山高速公路、兴义至百色高铁、望谟港、美女山水库、兴仁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配合推进红水河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建筑物开工建设,加快岩架码头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新基建,新建5G基站1800个以上。加快“大水网”建设,推进兴义纳达水库、望谟油啥等31个骨干水源工程及输配水管网建设,开工建设贞丰达荣等3座水库和改造晴隆贺龙宫等2座病险水库。三是深入挖掘消费潜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复苏,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常态化开展“扶商助旅促消费”行动,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住房改善、养老服务等消费。聚焦家居、家电、成品油等大宗消费品消费和餐饮、生活用品等传统消费,精心组织消费品展销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新型零售、智慧餐饮、“互联网+”等新消费环境,推动商业步行街、15分钟生活圈等现代商业体系建设,支持兴义市提升打造街心花园、梦乐城等核心商圈,其余县(市)打造1个以上消费聚集区。推动1+8电商云仓体系有序运营,大力实施电商示范园区、电商直播基地、电商示范企业、网销产品“十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带货达人、“网红”品牌。引导全社会给予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更多尊重和关心。完善城乡配送网络,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更好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六)坚定不移推进“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建设。持续擦亮“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把黔西南打造成“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康养产品供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后花园”“国际一流山地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以兴义(义龙)、安龙为核心区,打造南北盘江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带,围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食品药品、医疗保健布局,聚焦冬避寒、夏避暑,依托万峰林、云屯、招堤等景区景点,建设一批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山地户外营地等户外运动设施,打造一批休闲度假区、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养老休闲度假基地。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推动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二是全力发展康养产业。依托“康养到贵州”品牌,大力发展避暑康养、医药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旅居康养、森林康养六大产业,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万峰林”民宿品牌,提升民宿服务质量,创建等级旅游民宿20家,推动“康养+”“+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康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项目,打通贵州醇—万峰林沿线景区、景点、人文场馆连接线。加快推进兴义老城区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动安龙招堤核心区、湖心岛、荷花赛道、加油书院研学区建设。有重点、有特色地推出一批康养度假基地,力争建成16个以上。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推动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一是全力抓好重点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能源、矿产资源、旅游等重点领域整合力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取得突破。深入推进国有景区“三权分置”改革。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电力市场化、水务一体化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严格落实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用好规范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省对市县增量集中机制、县域经济财源建设配套措施等制度办法,激活发展产业、培植财源、涵养税源的内生动力。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公积金、事业单位、医疗医保、殡葬等领域改革。二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以企业家获得感为导向的营商环境制度,深化“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打造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服务的“企业之家”,着力擦亮“贵人服务”黔西南品牌。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惠企政策落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新设市场主体4.2万户以上。三是全力推进产业招商。以“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为引领,瞄准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聚焦“四新”“四化”,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风口”产业,接续开展“双千百场”“夏季攻势”大招商行动,强化领导带头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园区招商,将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纳入考核,引进省外优强企业120家,重点产业到位资金达370亿元,其中工业产业占比53%以上。四是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拓展茶叶、箱包、服装、苗药、汽车轮毂、新材料等优势产品出口渠道。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大力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做强外贸综合服务,稳住外贸主体,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50万美元、跨境电商出口1亿元以上。
(八)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大力实施“文教兴州”战略,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赋能增力。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改)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完成州特殊教育学校搬迁。统筹做好普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推动兴仁市、册亨县、晴隆县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全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持续抓好“双减”工作,引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有序增加学位供给保障,义务教育大班额消除6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8%。推进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项目,支持笔山书院、加油书院创建特色高中,全州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3%。扩容提质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1.5万人以上,支持兴义师院加快建设3个硕士专业、黔西南职院加快推进“双高计划”、州电大转型发展,推动州技师学院独立办学,探索建设技工教育联盟。巩固拓展校园足球帮扶成效,引领全州青少年足球蓬勃发展。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落实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二是强化科技支撑。用好“科技入黔”政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继续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申建,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培育2个以上州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三是推进人才汇聚。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深入落实重点人才“蓄水池”“黔西南人才新政12条”等引才聚才政策,引进数字经济、清洁能源、高端制造、山地农业、卫生健康等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0人左右,实施好农村“四乡”人才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着力解决青年就业、住房、托育等“急难愁盼”问题,让黔西南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黔西南更有为。加强东西部协作专业技术人才互派交流,持续开展黔西南州杰出人才奖、州管专家、决策咨询特聘专家评选,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之家”“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全方位畅通人才发展通道,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九)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一是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八音坐唱”“阿妹戚托”等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加油文化等文化内涵,创作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扎实推进黔西南州考古研究,积极开展交乐、万屯墓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前期工作,讲好黔西南故事,展示黔西南文化自信。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为主体,聚焦民族文化、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特色餐饮等,开发文创精品,发展文创产业,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建好用好9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州、县(市)、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推动智慧博物馆省级试点建设,建成11个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和2个城市主题书房。启动实施智慧广电乡村示范工程,开展送文化下基层等示范性活动300场次以上,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
(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织牢生态环境“防护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一是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五场战役”,加强“两江一河”生态修复治理,着力防范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绿地、森林、湿地保护,实现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9%以上,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下降比例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从严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专项行动,巩固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成果。二是坚持不懈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加强珠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完成营造林30万亩。大力实施乌蒙山东部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完成石漠化治理64.8平方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0平方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日3万吨。三是全力以赴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制定出台《黔西南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分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有序建设基础性安全保障电源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探索推进煤气层产业化基地、氢能产业循环经济带建设,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推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普兴矿区煤层气、突出矿井及高瓦斯矿井煤层瓦斯抽采综合利用,实现抽采量1亿方、利用量0.5亿方。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做绿色低碳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十一)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始终坚持为民造福,将基本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实施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持续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全面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9万人,全力保持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增速。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做好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持搬迁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抓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推广以工代赈,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安排项目劳务报酬占比提高到30%以上。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继续抓好根治欠薪工作,推进源头治理,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二是全力守护人民健康。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推进州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州中医院项目建设,建成州疾控中心疾病监测实验室及公卫实验培训基地,积极争取州中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州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进度,推动兴义、兴仁等5个县级中医院和贞丰、晴隆等县级综合医院提质扩能,持续实施妇幼健康提质专项行动,实现全州县域内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全覆盖。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倡导健康生活,进一步筑牢群众强身健体防病底线。稳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开展卫生健康人才培优专项行动,巩固“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成果,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提高门诊待遇保障水平,落实村医财政定额补助,持续开展基层骨干医师培训和村医轮训,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水平。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支持中医康养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托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三是织密社会保障网底。强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金,有效保障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持续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扩面。加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关爱保护,科学规划建设区域性儿童福利院、区域性敬老院和彩票公益金等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有效增加养老护理型床位数。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统筹完善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抓好优抚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稳物价工作,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严厉打击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场平稳有序。
(十二)坚定不移推进风险防范化解。大力实施“和谐稳州”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和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药品、医疗设备供应,加强医疗物资储备,充实基层专业防控力量,提升救治能力,全力做好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确保“见医、见药、见干部”,确保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和省“六十条”具体举措,持续深化“六防六化”工作方法,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统筹能源保供和煤矿安全,聚焦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不断强化安委办实体化运行,持续夯实安全生产研判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三是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安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建立建强“公安+”现场处置最小作战单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坚决做到重大政治敏感事件、暴恐案事件、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零发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提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效能,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处置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健全公共安全隐患预防控制机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是持续防范化解债务金融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严格落实“一债一策”“一债多策”,全面盘活存量资产,多渠道化解隐性债务。加强对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监测预警,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风险管控,稳妥化解供销社股金服务组织、房地产领域传导风险、公开市场信用类债务、国资监管企业债务等重点金融风险。严厉打击套路贷、非法放贷、暴力催收等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退役军人、双拥共建、外事侨务、法律服务、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社科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事业发展。
今年要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开展农业技能技术培训2000人次,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100人,高职院校“订单班”毕业生就业300人。(2)新建、改扩建10所公办幼儿园,遴选培育公办义务教育强校计划项目学校30所,实现150名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接受本科教育。(3)为全州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结核、白内障筛查和免费体检,为初中及以上学龄学生进行一次结核筛查;为全州重点人群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9.6万份。(4)全州机构集中养育、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分别达1800元、1300元。(5)建成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2500个,改造人防工程向社会提供停车位3000个;大力保障青年住房,开工(筹集)184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建成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25个,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40个。(7)新建、改建1.45万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8)选派200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服务。(9)建成20个乡镇标准化消防救援站,实体化运行140个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10)建成普通公路安防工程330公里、危桥改造4座。我们要把这些实事办实办好,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全面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我们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必须不断铸牢忠诚核心的向心力、增强经济建设的硬实力、提升为民造福的行动力、巩固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强化真抓实干的落实力,感恩思进、感恩奋进,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推动黔西南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始终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的高度共识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做到“六个必须坚持”,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大局大势,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二)以法治建设为基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让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统计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三)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增强担当作为本领。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意义,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坚持开拓进取,努力克服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始终聚焦使命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时与势,围绕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强化干部培训和实践锻炼,树立与时代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切实增强打硬仗的真本领、抓落实的硬功夫,全面提高工作实绩、发展实效、民生实惠,奋力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
(四)以作风建设为依托,提高政府运行效能。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坚持人民至上,全力消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始终保持赶超斗志,牢牢把握团结奋斗时代要求,坚持守正笃行、久久为功,广泛汇聚上下同欲、干群同心、务求必成、战之必胜的磅礴力量。
(五)以廉政建设为保障,大力弘扬清风正气。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不能腐上深化拓展、不想腐上巩固提升,从源头上治理、防治腐败,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笃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守正笃行、久久为功,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黔西南贡献!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蜜蜂急性麻痹病怎么防治_蜜蜂疾病防治-慢性蜜蜂麻痹病的防治方法
- 蜜蜂的课外小知识 有关蜜蜂的一些知识三年级
- 蚁后怎么诱捕 诱捕蚁后的三种方法
- 养蜜蜂全过程 养蜜蜂全过程图片
- 养意蜂技术视频全过程 养意蜂技术视频全过程下载
- 龙虾的养殖技术 龙虾的养殖技术的工农业应用
- 50个适合乡镇做的生意 50个适合乡镇做的生意有哪些
- 黄玫瑰代表什么 黄玫瑰代表什么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