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虫病 危害鲫鱼的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是什么?

孢子虫病 危害鲫鱼的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是什么?

日期: 人气:48
应该注意清塘改底和日常调水 ,定时改善水体,破坏孢子虫的生存环境,也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药物进行清除,要做好调水工作,有风险的池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孢子虫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孢子虫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危害鲫鱼的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是什么?

一、危害鲫鱼的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是什么?

目前,危害鲫鱼养殖的黏孢子虫主要包括:1、引起鲫鱼喉孢子虫病的洪湖碘泡虫。2、引起鲫鱼肤孢子虫病的武汉单极虫。3、引起鲫鱼鳃孢子虫病的汪氏单极虫。不同黏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与黏孢子虫的生活史及各地水温与鲫鱼的养殖周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

尽管鱼病的预防比治疗重要的理念早就有了,但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对于黏孢子虫生活史认识的不足,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治疗往往开始于肉眼可见包囊的出现,但是包囊出现即意味着成熟孢子的出现,为感染晚期。

目前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一般有三个方法:①形态鉴定。对某些需经历血液发育的种类,通过早期查血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的,但这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且因为尚无理想药物杀灭血液期黏孢子虫,即便诊断出,也没有好的方法阻断血液期的黏孢子虫向成熟孢子发育。②免疫诊断。利用某些孢子虫的特异性多抗或单抗识别其特定的抗原位点,从而快速鉴定鱼体是否感染。免疫诊断的优点是快速、方便、便于推广,但由于不同黏孢子虫、同种黏孢子虫不同发育阶段表面抗原变异很大,免疫学方法诊断鲫鱼黏孢子虫病的准确性有待提高。③分子诊断。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各黏孢子虫的特异基因或片段,可在整个养殖周期监控黏孢子虫,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缺点是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不利于临床应用。

第二、针对鲫鱼黏孢子虫病有哪些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鲫鱼黏孢子虫病尽管无理想的特效药物,但药物治疗依然是目前控制鲫鱼黏孢子虫病的主要方法。想强调一点的是,鲫鱼黏孢子虫生活史涉及两宿主,成熟于鱼体的黏孢子虫需要离开宿主进入水体感染底栖动物才能完成其世代繁衍,甚至需要宿主鱼死亡分解后才能溢出鱼体外的特定内生黏孢子虫,也进化出可自行离开宿主进入水体的能力,因此对非高强度感染的鱼,不用药物鱼也可自行康复。

因此鱼类黏孢子虫病治疗的根本在于如何控制其感染强度及由黏孢子虫的侵染可能引发的继发性细菌性病害上。另外,鲫鱼黏孢子虫病随着苗种、亲鱼等的跨域贸易而广泛传播,严格的检疫检验也是减少鲫鱼黏孢子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孢子虫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孢子虫病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