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地的选择 水泥池养泥鳅应该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低且进排水方便的安静地带建造。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泥鳅怎么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泥鳅怎么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怎么养泥鳅才能养好
想要把泥鳅养好的方法有:场地选择、水质管理、饲料选择、喂食技巧、疾病防治等。
1、场地选择
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避免水质恶化。最好选择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或者使用净化水进行养殖。泥鳅的水深要求较为灵活,水深可在20-60厘米之间,但最好在30-40厘米之间,这样有利于泥鳅的生长。养殖区域需要远离村庄、工厂等污染区域,避免环境污染。同时,需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有利于泥鳅的生长和繁殖。
2、水质管理
泥鳅养殖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最好定期更换水。一般每周更换一次水,每次更换水量为1/3或1/4。泥鳅喜欢在温暖的环境生长,水温最好在18-25°C之间。如果水温过高,泥鳅的生长速度会减缓,水温过低则会影响泥鳅的生长。可以使用水质净化剂来改善水质,例如益生菌、水质改良剂等,可以有效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3、饲料选择
泥鳅的饲料主要包括鲜活饲料、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饲料等。鲜活饲料包括小鱼、小虾、蚯蚓、螺丝等,配合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饲料、碳水化合物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饲料的质量是泥鳅养殖的关键,需要选择新鲜、无毒、营养丰富的饲料。同时,要避免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喂食技巧
泥鳅需要定时喂食,一般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量为泥鳅总体重的2-3%左右。泥鳅的喂食量需要定量,不能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导致泥鳅消化不良,过少则会影响泥鳅的生长。根据水质、水温、泥鳅数量等因素,可以灵活调整喂食量。如果水质较差、水温较高、泥鳅数量较多,可以适当减少喂食量。
5、疾病防治
泥鳅的疾病防治也是泥鳅养殖的重要方面。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预防泥鳅的疾病发生。通过观察泥鳅的行为、食欲和健康状况等,可以及时发现泥鳅的疾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二、泥鳅怎样养殖
养殖泥鳅要注意什么?
1、消毒:在鳅苗放养前进行鳝池消毒 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5-7天,因过晚可能鱼池留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
在消毒时池水保持一定水位,并确保水、水草和池都被消毒完全。 2、鳅种:在鳅种的选择上要十分注意。
平原湖区中收集的野生苗种,丘陵、山区地带的野生苗种则不宜养殖,且以人工繁育的鳅苗为最zui佳。 此外,选择鳅苗时一定要保证鳝种个体的健康,淘汰伤bing的个体,否则极易造成鳅苗相互感染致死。
3、防逃:经常检查、维修泥鳅池的防逃设备。雨天特别是大雨天气时,及时排水,防止泥鳅从排水孔逃出。
4、水质:要有良好的水域环境。你的养殖面积较小,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水域环境,一般水色应为油绿色或茶褐色。
如发现水质恶化,要及时换水。 5、饵料:泥鳅吃饵料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饵料种类,泥鳅会拒食,影响正常生活生长。
如确实需要改换饵料,应逐渐减少原饵料的比例,同时增加新换饵料的比例来调整。 6、防暑和越冬工作:要注意保持池泥温润、温暖,防止泥鳅冻伤、冻死。
此外,要注意防止老鼠等的危害。 7、预防:养殖主要的就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
。
买回的泥鳅要怎么养?
泥鳅滑溜溜的身体,圆头圆脑的外型很可爱。泥鳅常常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很多人都知道泥鳅可以吃,但不知道泥鳅也可以作为观赏的动物。无论是家庭少量饲养泥鳅,还是专门的饲养场养殖,饲养泥鳅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泥鳅饲养要点: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二、饲养泥鳅常见错误: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有些养鳝池投放泥鳅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饲养泥鳅的器皿要够高。如果是用池饲养,那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不分季节,随便养泥鳅。“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放种苗,而且泥鳅也有冬眠的习惯。
4.不更换饲养泥鳅的水。我们要定时向池中注入新水,如果发现泥鳅冒顶吞食空气或浮头嚎水,就应立即注入新水,也可用气管池中打气,以缓解水中缺氧。
家养泥鳅怎么养
庭院养殖
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废弃池塘、低洼地等进行修正、改建,发展庭院养鳅,实践证明,它具有方法简单、饲料来源广、养殖成本低、饲养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农民发展家庭副业、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现将庭院养殖泥鳅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鳅池建设 鳅池宜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都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以长方形、东西走向较好。鳅池面积因养殖方式及养殖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庭院养殖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平方米~80平方米,池深1m~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cm~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二、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7天~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塘;5天~7天后,蓄水10cm~20cm,施用10kg/亩~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规格为体长5cm~7cm的鳅种的放养密度为80/平方米~100尾/平方米,同时可在鳅池中搭配放养5尾/平方米~8尾/平方米的鲫鱼。 三、饲料投喂 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小时~4小时内吃完为准。成鳅期,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泥鳅生长、摄食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残饵要及时清除。 四、水质调控 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cm~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池水易缺氧,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五、日常管理 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延长泥鳅生长期);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 六、病害防治 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七、捕捞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
家庭·泥鳅怎么养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英文名:Oriental weatherfish 。 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
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
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
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 *** 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除西部高原地区外,我国自南到北各处都有此鱼生长。
泥鳅个体虽小,但其分布甚广,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作用。
泥鳅性味甘、平。《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
《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其常见的药用食法主要有三种: 1、取适量泥鳅放在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换入清水,待它排去肠内泥水污物后洗净入锅,文火烘干,研末备用。服时每次取5克,温开水送下,一月三次。
此法对急慢性肝炎都有疗效;还可治黄疸、保肝、促使肿胀的肝脾回缩。 2、用活泥鳅适量,按上法处理后,与等量的鲜活虾煮汤食用,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阳萎。
3、每次取活泥鳅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黄,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煮熟后食用,具有补脾、壮肾和健胃之功效。 泥鳅的粘液内服可治小便不通、热淋;外用能治白癣与漆疮(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肤病)。
【别名】鱼鳅 【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利尿除湿。
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瘙痒,痔疮下坠。 【用法用量】 2~3钱,每日3次,研粉服;或1~2两炖汤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养殖技术】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ontor)属鲤形目,鳅科。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泥鳅钻豆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
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这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现就泥鳅的苗种培育、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一简单的介绍。 1苗种培育 1.1池塘条件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2清塘培水 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300~400kg/667?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
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 1.3苗种放养 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1.4饲养管理 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
十亩田的泥鳅养殖需要投资多少钱,
一亩稻田改造费用在500元左右,一亩稻田可养殖600斤(3万条)条泥鳅。泥鳅市场价格10~15左右,按10元/斤计算,约6000元。经过6—8个月的饲养,重量可增加3~5倍,按4倍计算,亩产量可达2400斤左右。饲养成本在7000元(包括药物)。 具体情部况你可以到东方水产教材网去了解。
鳅苗投资:3-5公分的 29元/斤 200-300条/斤 每亩投放400斤 6-7公分的 28元/斤 150-180条/斤 每亩投放450斤 8-10公分的28.5元/斤 130-150条/斤 每亩投放500斤 种鳅 15-25公分 68元/组 15条/组 9母6公 每十平方投放1组
每亩总投资成本:500+6000+7000=13500元。年产值31200元,一亩稻田养殖年纯利润均在15000以上。十亩田你自已计算!祝你成功!
泥鳅怎么繁殖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
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怀卵量为7000一10000粒,体长12厘米的怀卵量12000一14000粒,体长15厘米的怀卵量为15000一18000粒,体长20 厘米怀卵量为 24000粒左右。怀卵量最多的可以超过 6.5 万粒。
卵圆形,卵径0.8一1.0毫米左右,吸水后膨胀到1.3一1.5 毫米,卵黄色,为半黏性,黏附力不强。由于卵在卵巢内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约为怀卵数的50%一60%。
雄鳅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在6厘米以上,性成熟较雌鳅早,雄鳅精巢一对,位于腹腔两侧,呈带状且不对称,右侧的精巢比左侧的长而狭窄,重量也轻一些,当雄鳅体长为9一11厘米时,精巢内的 *** 约有亿个。泥鳅产卵喜在雨后晴天的早晨,产卵前,雌鳅在前面游动.数尾雄鳅在其后紧追不舍, *** 时,雌雄鳅多活动在水表面和鱼巢周围,当 *** 达到 *** 时,雌雄鳅的头部和躯体互相摩擦并相继游出水面。
雄鳅追逐纠缠雌鳅,并卷曲于雌鳅腹部,以 *** 雌鳅产卵,同时雄鳅也排出 *** ,进行体外受精,这种动作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次数也不相等,个体大的可在10次以上,受精卵先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上,随着水的波动,极易从附着物上脱落沉到水底。 泥鳅 拉丁学名:Oriental weatherfish 别称:鱼鳅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 科:鳅科 亚科:花鳅亚科 属:泥鳅属 分布区域: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 简介: 泥鳅,体形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
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
眼小,无眼下刺。须5条。
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其他各鳍灰白色。 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可入药。 药用: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暖中益气、醒酒,解除消渴症。同米粉一起煮食,可调补中焦脾胃治疗痔疮。
附方: 治疗异物鲠喉:用线捆住活泥鳅的头,将它的尾巴朝里,先放入喉中,然后将泥鳅拉出来即可。
请教如何养泥鳅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英文名:Oriental weatherfish 。 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
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
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
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 *** 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除西部高原地区外,我国自南到北各处都有此鱼生长。
泥鳅个体虽小,但其分布甚广,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作用。
泥鳅性味甘、平。《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
《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其常见的药用食法主要有三种: 1、取适量泥鳅放在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换入清水,待它排去肠内泥水污物后洗净入锅,文火烘干,研末备用。服时每次取5克,温开水送下,一月三次。
此法对急慢性肝炎都有疗效;还可治黄疸、保肝、促使肿胀的肝脾回缩。 2、用活泥鳅适量,按上法处理后,与等量的鲜活虾煮汤食用,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阳萎。
3、每次取活泥鳅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黄,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煮熟后食用,具有补脾、壮肾和健胃之功效。 泥鳅的粘液内服可治小便不通、热淋;外用能治白癣与漆疮(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肤病)。
【别名】鱼鳅 【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利尿除湿。
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瘙痒,痔疮下坠。 【用法用量】 2~3钱,每日3次,研粉服;或1~2两炖汤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养殖技术】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ontor)属鲤形目,鳅科。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泥鳅钻豆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
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这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现就泥鳅的苗种培育、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一简单的介绍。 1苗种培育 1.1池塘条件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2清塘培水 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300~400kg/667?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
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 1.3苗种放养 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1.4饲养管理 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泥鳅怎么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泥鳅怎么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喂猪料槽 喂猪料槽视频
- 温氏养鸭大约多少利润一个 温氏养鸭大约多少利润一个季度
- 家庭养蜂实用技术 家庭养蜂实用技术视频
- 中国十大毒蜂王 中国十大毒蜂王是谁
- 意大利蜂视频 意大利养蜂视频
- 人参果简介 人参果简介及图片大全
- 蜜蜂养殖技术 蜜蜂养殖技术中蜂
- 黄花菜忘忧草 黄花菜忘忧草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