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控制分蜂:春季蜂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意蜂有7~8框子、中蜂有4~5框子时会出现分蜂。蜂群出现封盖王台,蜂王腹部缩小,产卵量显著下降到停止产卵,这就是分蜂的预兆。分蜂前工蜂怠工,蜂王停卵,对群势的发展和蜜、粉源的利用是不利的,特别是在主要流蜜期中发生分蜂,会分散群势,影响采蜜。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蜂养殖实用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蜂养殖实用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中蜂分蜂要不要提前一天分,然后再介入产卵王?
中蜂分蜂并不需要提前一天分,然后再加入产卵,和他们一起进行分就可以了,这样更容易维护他们的群居性和团结性
蜜蜂分蜂的技术方法如下
1. 掌握自然分蜂规律,选好人工分蜂时间
通常 1 框中蜂巢脾两面爬满约3000 只蜜蜂,当气候温暖、蜜粉充足时,群体壮大达 4~5 框蜂,导致巢内拥挤,通风不良,蜜粉充塞,卵圈受压,缺乏造脾发展余地等,这些都容易促成自然分蜂,而且大群、老蜂王也易发生分蜂,从而导致工蜂减少饲喂蜂王,蜂王减少产生蜂王物质和减慢蜂王物质的传递,最终促成蜜蜂筑造王台,逼迫蜂王向王台基产卵,促使蜂群发生自然分蜂。出现上述情况后,有 80%~90%的蜂群会培育雄蜂,造王台,进行自然分蜂。群数较多的养殖场多数采取人工分蜂,人工分蜂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同时可减少自然分蜂时收捕的麻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距离当地大流蜜期 45 天以上,蜂群已发展至满箱时进行人工分蜂,才不会减少蜂群的采蜜量。当发现蜂王已在王台基内产卵或者台基内的王虫日龄达 3~4 日时,即可剪去蜂王一边翅膀的 3/5。王台的发育日期:3 日卵期,5 日幼虫期,8日封盖期 (即王台封盖至第八日新王出台)。一般在王台封盖到第五至六日,即王台下部的茧已露出并呈偏黄黑色时,可进行人工分蜂。
2. 两种简单实用的人工分蜂方法
①具有强烈分蜂热的蜂群应在原场地近距离人工分蜂。对具有强烈分蜂热的 4~5 框蜂,且王台已封盖 5~6 日,可于晴朗天气下午 15∶00~16∶00,从原箱中提出2~3 框蜂另置于新箱,如果剪翅王能找到(多数情况找不到),可将关住剪翅王的囚王笼置于新箱巢框上,把新群搬至距离原群位置 4~5 米或者更远的地方,再从原群或别群中提取1 个封盖 5~6 日龄的王台介入,注意不要震动或损伤王台。因为是具有强烈分蜂热的蜂群,新分出群于当日下午仅有少数外勤蜂飞返原巢。如果飞返原巢的蜂较多,应退出多余的巢框回原箱,保持蜂脾相称。原群保留 1 个大型端正成熟王台,其余王台去除。根据新王出房日期应检查其是否出台,再行处理。
②未起分蜂热的蜂群在距场地5000~6000 米外实行人工分蜂(借用王台,提早分群)。从傍晚未起分蜂 热 的 4~5 框 蜂 的 强 群 中 提 出2~3 框蜂另置于新箱中,固定好巢框(注意不要提出老王),然后立即关闭两边巢门,打开后气窗,载到距原蜂场 5000 米或 5000 米外的场地,这样可以避免分出群的蜜蜂飞返原巢和发生盗蜂。第二日查看巢脾上是否有急造王台,如果有要先除去,然后介入 1 个 5~6 日龄的封盖王台或成熟王台。
3. 人工分蜂后的管理
介入王台后,应根据王台发育日期,检查新王是否按时出台,主要观察新王行动是否正常,双翅是否残缺。如果新王正常,出台后第三日即出巢试飞熟悉蜂巢位置。不过人工分蜂后蜂群仍然过于强大,分蜂热尚未解除的人工分蜂群往往还会再次自然分蜂,应特别注意。新王5~6 日龄性成熟后外出交尾,交尾成功后第七至十日即可产卵,有的可拖延至 12~13 日产卵,超过 15日未产卵的蜂王应立即淘汰。交尾成功的新蜂王产卵以后,可以每隔1 周用从强群中提出的封盖子脾补1 框,起初补带幼蜂的,以后补不带蜂而将要出房的封盖子脾,补成能迅速发展的蜂群。如新分群的群势较弱,最好在缺乏蜜源时立即补助饲喂,保持充足饲料,并且缩小巢门,注意防止盗蜂。
二、中蜂肉鸽土鳖虫养殖关键技术内容简介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充分考量了养殖技术的实用性,选择了那些市场需求广泛、养殖前景看好的项目,如中蜂、肉鸽和土鳖虫养殖。这些项目投资成本低,技术易上手,无论是家庭养殖还是大规模生产都具备可行性。
本书详细阐述了中蜂、肉鸽和土鳖虫的养殖价值,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主要养殖品种,以及饲养技术。内容涵盖了疾病预防与控制、收获和加工等实用环节,旨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之间寻求平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特别关注的是养殖过程中关键生产环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我们深入剖析了这些技术,旨在解决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目标是帮助养殖者快速提升养殖技术和生产效率,提升他们的养殖水平。
三、野外如何寻找蜂巢?
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野外如何寻找蜂巢?
我国所拥有的中蜂蜂种具备适应野外生活的多种习性。分蜂或整群迁飞的中蜂一旦在野外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巢穴后,便会迁入其中筑巢生活,并能永久性的成为野生蜂(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根据野生蜂的筑巢习性,大体上会在树洞、岩缝、墙洞、土洞等能遮风挡雨的巢穴内筑巢生活。因此,我们寻找野生蜂巢的时候可以多留意这些地方。 寻找的时候也要注意几点:
(1)不要损害公共利益
虽说蜜蜂时野生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养蜂人按照土法的方法来饲养的,比如诱里的蜂就已经是有主之物了,尽量不要去收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不要危及自身安全
有些野生蜜蜂将巢穴筑造在悬崖峭壁之上或者一些较难收捕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根据自身的能力,能收则收,不收则任其自然发展。
(3)保持野生蜂巢原貌
我们在寻找到野生蜂巢对其进行收捕后,要将损坏的巢穴重新堆砌好,这样过段时间又会有新的野生蜂前来居住;收捕时尽可能的在原巢留下足够的余蜂让该蜂群自行复壮(留下卵虫脾,会造急造王台),使野生蜜蜂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野外寻找野生蜂巢的要点: 1、寻觅野生蜂的踪迹
我们在寻找野生蜂巢之前,首先要判断出以自己为圆心,半径1.5公里范围内是否有野生蜂,如果没有则需另寻合适地点。野生蜜蜂对生存的小环境非常严格,一般先从山林、旷野中开始寻找,而不在茂密的地带苦苦寻觅。先通过仔细观察周围开花植物上有无野生蜂采,静听有无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以及用望眼镜观察蜂路等寻找到野生蜂的踪迹。根据这些踪迹帮助,能更方便找到野生蜂巢。 一些寻找踪迹的小技巧:
(1)在温度较高时期,从有水的地方寻找采水蜂;
(2)晴朗天气的午后两点左右,注意聆听周边是否有新蜂认巢飞行的声音和观察树叶上有无新蜂排泄出来的粪便;
(3)野生蜂有将就近抛弃的特点,我们要多注意周围树木、草木叶片上地面上是否有死蜂,蜡屑等蜜蜂产生的垃圾。
(4)回巢蜂尾部下垂,飞行慢呈直线;出巢蜂身体摇摆呈 “之”字形,飞行迅速,飞向蜜源地。
2、诱蜂来朝
确定该地点有野生蜜蜂时,寻找一个空旷的地方,最好是上风处时断时续地点燃老旧巢脾,让蜜、蜡味在空中飘散,也可喷洒诱蜂来巢。一般情况下20分钟内就会有蜂主动寻来,而且来的蜂越多,时间越短,表明野生蜂巢距离越近。当有蜂来巢时,立即将盛有蜂蜜水的容器放置在燃烧巢脾处,使蜜蜂容易发现和取食,之后安静等待,不要惊扰取食的蜜蜂。当其取食完毕后会返回巢内招引更多的蜜蜂前来,对之后能否准确判断野生蜂巢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
诱蜂来朝 3、判定野生蜂巢的位置
根据蜜蜂吸饱蜜后,回巢时成直线飞行的原理,以第一次放置蜂蜜水的地点为起点,顺这着回巢蜂飞行方向的远处,任找一,划出一条虚拟的直线;然后在数十米开外,再设置第二次蜂蜜取食点,并再次燃脾诱引曾经在第一次取食地点采食过的蜜蜂前来。在第二次取食点沿回巢蜂方向再找出另一参照物,划出第二条虚拟的直线。第一次放置蜂蜜水的地点可以继续放置另一盛蜜容器。这样就形成2个取食点、两条空中飞行直线。两条直线交叉处落点,就很可能是野生蜜蜂的蜂巢所在。然后,到此处再仔细搜寻。如果回巢蜂回巢的方向超过两条直线,说明来取食点的蜜蜂,源于两群或更多群蜂。经反复观察认真分析后,也能将它们分别确定。此法主要运用于方圆1.5-3公里范围内是平原的地方,对于在这个范围内还有高山的地方,需要不断的重复上述所讲的方法,再综合仔细寻找和自己的找蜂经验来准确造出野生蜂巢。
收捕完成后将野生蜂巢恢复原样 以上是我对问题“野外如何寻找蜂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多年养蜂过程中实践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①观察采集蜂返巢方向。
天气晴朗,百花争艳。如果到野外寻蜂的话,可以选择到野外开满野花的地方仔细观察花丛上采集蜜粉的蜜蜂返巢方向。当发现采集蜂采足蜜粉起飞直线朝着某一方向飞去时,说明蜂巢应该不会太远,只要沿着返巢蜂方向寻找便可找到蜂巢了。如果采集蜂起飞绕圏圈说明蜂巢距离有点远,不太好寻找。此方法难度对专业寻蜂人还好,对于业余新手就有点考验良好的眼力、观蜂的毅力和追蜂技术了。
野外石堆
②寻找野外大树洞和石洞。
如果到野外寻蜂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可以选择抽样的搜寻方法,专注寻找野外的大树洞和石洞,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因为野外的大树洞和石洞是野外中蜂最喜欢筑巢的地方。大树洞和石洞不但冬暖夏凉,而且安全又隐蔽性好。只要在野外仔细寻找这种大树洞和石洞,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空手而归;运气好点的,说不定可以蜂蜜和蜂群双丰收。
野外树林
③留意野外树叶的黄色粪便。
当外界天气晴朗的时候到了野外的树林寻蜂时,只要仔细观察山林周围的树叶上是否有一种黄色的粪便。这种黄色粪便就是野外中蜂出巢采集和幼蜂试飞时,在蜂巢附近不远的地方拉的排泄物。如果发现附近的树叶上都有这种大量的黄色粪便,说明蜂窝就在周围不远的地方,只要沿着黄色粪便越密集的方向仔细寻找,当离蜂窝越近时就会听到蜂群出巢的嗡嗡嗡响,那就表示蜂窝已经出现在眼前了。
蜜蜂粪便
④蜜诱或燃蜡追踪路线。
如果到野外寻蜂时,又不想花费大量时间观察返巢釆集蜂。那就可以使用燃烧旧蜂巢的方法利用蜡的香味吸引蜜蜂前来,并且摆放盛有蜂蜜的盘子让蜜蜂釆食,再观察采食蜜蜂朝着哪个方向返巢。采食蜜蜂来回得越快越多,说明蜂窝已经在周围不远,只要仔细观察蜜蜂大量往哪个方向飞去就可以沿着蜂路顺利找到蜂窝了。此方法对野外寻找中蜂非常实用,只要有野生中蜂被蜡的香味吸引前来并且采食蜂蜜再返巢的话,只要沿着大量采蜜蜂返巢的路线寻找就能收获蜂蜜和蜂群了。
野蜂出没地
⑤吃得苦才能得到甜。
在野外寻找中蜂巢要吃得苦,并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运气好的话,也许一天能收获好多群中蜂和。如果运气不好,可以说是一无所获。毕竟野外寻找中蜂,既要有坚持的毅力和吃得苦,又要有一定的寻蜂追蜂观蜂的技术。总的来说,野外寻找中蜂巢,说难不难,说易也不见得,毕竟要想得到蜂,必得忍蜂蛰。
是我国特有的蜂种,分布很广,东南西北都有。一般在山上石洞,大树洞,山坡土洞等向阳避风处安家。有分蜂习惯,不是偶遇分蜂,逃蜂,是很难发现它们的巢穴的。寻找蜂巢有技巧的,下面讲解一下老蜂农抓蜂经验。
第一,诱蜂
准备一些蜜糖,蜂蜡。在8月15前后就可以开始找蜂穴了。这个季节花儿很多都谢了,又是蜜蜂准备过冬储备粮的时候,它们对食物需求量大。
选一个出太阳无风的天气,在蜜蜂经常出没的地方,蜜糖用水稀释,放入容器里面。水面放一些小草,树叶,以防蜜蜂淹死。烧蜂蜡,蜜蜂更容易发现食物。等10-20分钟就会发现很多蜜蜂来吃蜜糖水了。
第二,追蜂寻穴
等蜜蜂有一定数量来吃食物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它们吃饱飞回去的方向了。蜂多,来回都是一个方向,就会出现一个很明显的飞行路线。吃饱就起飞往回家的方向飞,说明巢穴很近。如果起飞后还需要在空中盘旋三四圈在飞走,那就离得很远了。往它们飞回去的方向把食物移动500米继续观察起飞状态,直到一吃饱就飞走才可以去找巢穴。离巢穴有个7-8米都可以听见它们嗡嗡的叫声了。
收蜂回家养可以取完蜂蜜,只取糖那就得留三分之一蜜糖给它们过冬。记得把挖开的巢穴恢复原样,来年春天又会有新封群入住的。
食物引导;
6到8月份可去有分泌树汁的树干上和一些花朵上找在吃东西的,当发现胡蜂的踪迹时,可用1—2米的细树干枝条末端削尖,穿以(蟋蟀、蜻蜓、鸡肉均可)诱其啃食,当诱上胡蜂啃食后固定观看,胡蜂会来回往返运送,直到把食物啃光。在此期间你就可以观察到胡蜂的回巢方向,并计算出它的往返时间,由此可以初步估计出胡蜂巢穴所在位置,通常情况下,每次往返的时间与巢穴的直线距离大约为:2分钟;200-300米,3分钟;400-500米,4分钟;600--700米,5分钟;1000米左右。如果取食每次往返时间超过10分钟,说明巢穴在1.5公里之外(最远的可达5公里),寻找特别困难,此时应该另外选点诱导。为方便观察马蜂窝的位置,还可在马蜂啃食食物时,轻轻的在马蜂腰上拴上一根连着白胶纸的细线,马蜂咬食物后会直接飞会窝里,根本不知道腰上还挂着白胶纸的。这样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个白点飞向马蜂窝的方向了。
在诱导胡蜂取食时,如果一种食物胡蜂拒绝取食,可以换另一种诱导,例如
在森林比较好的地带,大胡蜂会拒绝食用蚂蚱,仅仅喜欢捕食其他小型胡蜂,此时,可以用蝉(知了)、蜻蜓或其他小型胡蜂作为诱饵. 假如几种食物胡蜂都不感兴趣,说明巢穴较小或者是被别人取过蛹不久的胡蜂,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无须浪费时间,应该另外寻找其他胡蜂踪迹诱食.
我家养蜂的 你可以弄点糖水化开放在野外上面放上飘浮物。来了蜜蜂吃完后看它飞到哪 找不到再把糖水放到地上在等它来吃 就是耗时间而已
问蜜蜂或者问熊
找野生蜜蜂窝之前先要判断当地有没有野生蜂群,倘若当地没有野生蜂群再怎么找都是徒劳无功的,而判断有没有野生蜂群则可在蜜源丰富的地方观察,有蜜蜂采集且当地无人工养殖的蜂群时说明附近有野生蜜蜂窝,实际上只要当地有野生蜂群找到它们就只是时间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蜂养殖实用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蜂养殖实用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石楠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什么意思
- 世界上蜜蜂最多的国家 德国在世界杯上是阿根廷的克星
- 养殖芦花鸡 养殖芦花鸡赚钱吗
- 黄粉虫就是面包虫吗 黄粉虫和面包虫一样吗
- 养蜂书在哪个app上可以看
- 观察蚕的启发和收获 观察蚕的启发和收获作文
- 鸽子养殖 鸽子养殖利润怎么样
- 花中西施是什么花 花中西施的花是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