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方法 怎么样养黄粉虫?

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方法 怎么样养黄粉虫?

日期: 人气:32
3、温湿度管理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通风、透光,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施。饲养房内部温度要求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之间,湿度要求60%-70%。室内要设温度计与湿度计。虫盘中央也需插温度计测温。4、饲料喂养饲料主要以麦扶子、青菜为饲料,青菜主要有白菜、萝卜、甘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怎么样养黄粉虫?
  2. 黄粉虫成虫怎么养
  3. 如何养殖黄粉虫(面包虫)?

一、怎么样养黄粉虫?

黄粉虫养殖作为牛蛙口粮的选择需综合成本与实际情况进行考量。习性方面,黄粉虫喜群居、干燥环境,厌恶强光,食谱广泛,能适应低至10%的含水量,但在湿度过低时会加速体内水分蒸发,生长受阻。幼虫和成虫间存在相互残食习性,食物匮乏时会破坏饲养环境。黄粉虫可食用各种粮食、油料作物副产品、蔬菜叶、昆虫尸体等。

繁殖特点显示黄粉虫全年繁殖,适宜生长温度25℃至28℃,湿度在78%至90%之间,高于35℃可能导致死亡。黄粉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整个生命周期约100天。成虫交配后1至2个月产卵高峰期,每只雌虫产卵约280至369粒。卵孵化后3至5天开始交尾,温度25℃至27℃时3至5天孵化,低于25℃或高于13.5℃需22至24天,低于13℃难以孵化。

养殖设施建议朝南向阳的房屋,门窗安装纱网以防逃逸和害虫侵扰。小规模可用盆、缸、木箱等,大范围养殖则实行立体养殖,使用规格长0.6米宽0.45米高0.15米的养殖箱,箱底铺设塑料薄膜,架设于框架之上,每箱可养幼虫1万只左右。

养殖要点包括雌雄种虫比例1:1,放虫前底部放置木板和纸,让卵产在纸上。箱内铺1厘米厚的精饲料,上面再铺干鲜桑叶或其他豆科植物叶片。每隔2至5天取卵一次,同时添加青饲料和精饲料。刚孵化的幼虫移至养虫箱,立即撒入精饲料或拌水小团供自由摄食。幼虫成长过程中,逐渐增加精饲料和青饲料,每天分三次投料,以刚好吃完为准。幼虫前阶段精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后期反之。老龄幼虫化蛹后食欲减退,可适量喂鱼粉或豆饼促进化蛹。

饲料配方通常包括精饲料和青饲料的搭配。精饲料由麦麸、米糠、玉米粉、豆饼等组成,配比含水量15%,青饲料有白菜、萝卜、甘蓝、马铃薯、瓜类、野草等。精饲料配方多样,可用于幼虫或成虫,其中一种配方为麦麸70%,米糠20%,玉米粉6%,豆饼粉4%,添加维生素6克、微量元素100克。另一种配方为麦麸60%,米糠21%,玉米粉10%,豆饼粉9%,同样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管理上需避光饲养,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饲料含水量15%,空气湿度78%至90%,温度25℃至28℃),并注意分类管理以避免幼虫和成虫间的相互残杀。定期清理虫粪,幼虫15天一次,成虫7天一次。挑选体型大、健壮的幼虫单独饲养,促进化蛹和成虫繁殖。严格消毒,防止虫害,如发现蛹被幼虫破坏,使用0.3%漂白粉溶液消毒,及时清除死蛹。

二、黄粉虫成虫怎么养

1、饲养方法:成虫羽化3-6天后,将其转移至繁殖筛中进行饲养,繁殖筛中应添加蔬菜和麦麸,也可以添加适量的鱼粉,以便为它们提供水分和充足的营养,成虫产卵期间每天投喂1-2次,晚上可适当多喂。2、管理方法:产卵筛的下方要垫一层接卵纸,每隔4天更换1次,成虫死亡后应及时清理,避免腐烂后引发传染病。

一、黄粉虫成虫怎么养

1、饲养方法

(1)成虫羽化3-6天后(体色变为黑褐色之前),将其转移至繁殖筛中进行饲养,繁殖筛里面要添加麦麸和蔬菜,也可以添加适量的鱼粉,以便为成虫提供充足营养和水分。

(2)如果提供的营养不足,则成虫之间会互相残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成虫产卵期间,每天投喂1-2次,晚上可适当多喂食(成虫喜欢在夜间活动)。

(4)需注意,废料和蛹皮要及时清理干净。

2、管理方法

(1)成虫交配后会很快死亡,死亡后的成虫需及时清理,以防腐烂后引发传染病。

(2)产卵筛的下方要垫一层接卵纸,每隔4天更换1次,接卵纸上还要均匀地撒一层厚度为2厘米的麦麸,这样虫卵可埋于其中,避免被成虫咬食。

(3)每隔4个月需对成虫进行1次换代,及时淘汰老化的成虫,以提高成虫的产卵率、虫卵的孵化率。

二、黄粉虫如何繁殖

1、安排合适的成虫(或直接养殖种虫)进行交配产卵,其交配和产卵时间通常为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2点,成虫交配时要避免让它们受到干扰,强光、噪音都会使黄粉虫受到惊吓,导致交配失败。

2、成虫一旦发生交配,雌虫就会将精珠放在贮精囊内,每当有卵子通过时就会排出1个或若干个精子,两者结合成受精卵之后会被排出体外。

3、成虫交配期间,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左右,产卵后对卵块做孵化处理即可。

4、孵化时,将温度控制在25-32C左右,大约经过6-8天左右便可孵出若虫,然后再对若虫进行养殖便可。

三、如何养殖黄粉虫(面包虫)?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其养殖方法多样。首先,在成虫期,蛹羽化成虫大约需要3-7天,刚羽化的成虫需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交尾通常在暗处进行,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这时应避免搅动筛盘,待筛盘底部附着卵粒时换盘,将死虫拨出,每5-7天换一次卵盘。成虫存活期约50天,产卵期需要大量营养和水分,适时添加麦麸子、菜叶和鱼粉。

其次,卵期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换下盛卵的木盘上架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幼虫。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

再者,幼虫期从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是黄粉虫生长的关键时期。成虫产卵的盘孵化7-9天后,待虫体蜕皮体长达0.5厘米以上时添加麦麸子和鲜菜。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公斤,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因饲料不足、虫体活动挤压而相互咬杀,要及时分盘。

麦麸子是幼虫的主要饲料,保持自然温度,温度较高时幼虫多在饲料表层活动,温度较低时则钻进下层栖身。木盘中饲料厚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当饲料逐渐减少时,用筛子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1-2龄幼虫筛粪,选用60目筛网,防止幼虫从筛孔漏掉。

黄粉虫幼虫生长需突破外皮(脱皮),经过蜕皮才能长大。幼虫期要蜕7次皮,每蜕一次皮,虫体长大,幼虫长1龄。平均9天蜕一次皮,蜕皮时表皮先从胸背缝裂开,头、胸、足部,然后腹、尾渐渐蜕出。刚蜕皮的幼虫是乳白色,表皮细嫩。

蛹期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在化蛹前幼虫爬到饲料表层,静卧后虫体慢慢伸缩,在蜕最后一次皮过程中完成化蛹。刚化成的蛹为白黄色,蛹体稍长,腹节蠕动,逐渐蛹体缩短,变成暗黄色。

管理措施包括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每天喂鲜菜。

饲养人员每天都要察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黄粉虫的养殖要按计划进行,饲养虫量和养殖中国林蛙的数量要衔接,才能保证黄粉虫养殖的成功。

利用农村废弃的作物秸秆饲养黄粉虫几乎不花什么成本,3-5斤秸秆粉加少量的麦麸、玉米面,再加少量菜叶就可饲养一斤商品虫。将适龄的雌雄成虫集中同时配对,并放入同一塑料盆中统一饲养,以提高饲养员的劳动生产率,强化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生产性能的同步发挥。

黄粉虫配对后一般在3~4天开始产卵,7~10天后应筛一次卵。同步喂养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入饲养室内进行人工饲养。饲养室要消毒、清扫,并安装饲养架,架上放塑料盆,盆中添0.4~0.5公斤的混合饲料,一般每个盆中放幼虫0.15~0.2公斤。幼虫的饲料配方和投饲数量依不同龄期而调整,生长到6龄以后应分成两盆饲养,饲料的配制比为玉米秸粉80%、麦麸20%,每天喂饲料,便于掌握幼虫吃食与生长。

每隔3~5天,用筛清除粪便一次,在冬春季注意保温,夏季高温注意通风降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方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