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拥有2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22年作为唯一一个地市级科研机构入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得7项省部级奖励;2020年“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十三五”农业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诸多荣誉和成果奖励的背后,是石家庄市农科人新时代十年勇于科技创新的不懈奋斗和努力。
新时代十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农科院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建一流科研院所”总体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科研为主线,不断推进学科优化与拓展,在保持小麦、棉花优势学科基础上,马铃薯、大豆、蔬菜设施栽培、农业信息技术、特色畜牧等领域的研究达到省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现已发展成为学科相对齐全、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在全国同类院所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赋能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金秋时节,在无极县泰鑫家庭农场的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田内,石豆8号经过专家现场实打实收,打破了河北省大豆高产创建当年纪录,每亩产量达363公斤。
正定顺发粮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种植了60余亩专用玉米石甜玉1号,口感好产量高,每亩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明显高于普通玉米。
……
近年来,市农科院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面对科技人才缺乏,学历层次低、项目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坚持开门办院、对外合作交流以及科技人员内培外引等举措,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努力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为巩固发展小麦、棉花等优势学科,该院引进培养8名博士和硕士,积极与高层次科研单位合作。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和创制了一批抗病、抗旱和优质新种质。创新了节水优质育种新技术,完成的“节水优质新品种培育及应用”居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培育出“石麦”系列小麦新品种13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8个。2021年,石麦25实打实收亩产805.18公斤,刷新了河北省当年小麦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实现了我省小麦单产超800公斤历史性突破。培育的冀石29等早熟棉“石早”系列新品种,创新了棉粮、棉菜等作物复种栽培模式,节水、省工、高效,提高了棉农收益。
为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市农科院积极发展新兴学科, 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凝练学科方向,拓展研究领域,学科由3个增至16个,大豆、蔬菜、马铃薯、花卉、特种动物养殖等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花卉研究在太行山冷凉区开展了观赏、食用、药用百合的示范应用研究,优化了冀西太行山冷凉区农业种植结构,填补了河北省百合产业栽培区域空白。
“科研院所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必须发挥自身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市农科院院长田国英说,今后该院将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全院的科研水平,努力将新兴学科打造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科技创新 聚焦突破农业高质量发展难题
前不久,市农科院节水小麦育种实验室入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成为唯一一个入选的地市级科研机构。
展开全文
科技创新是根基、是命脉,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十年,该院加强顶层设计,引进博士和硕士36人,采取优化学科布局,释放创新活力等方式,加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研成果。
为解决华北水资源匮乏问题,突破小麦科研育种瓶颈,市农科院培育出石麦22等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2022年小麦新品种石麦28旱作雨养经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实打实收亩产达541.41公斤,“零水超千斤”产量再创新高,在干旱少雨的华北地区极具推广价值。10年间,节水小麦品种应用面积4240余万亩,增加小麦产量12.6亿公斤,农田节水21.2亿立方米。
该院培育出马铃薯“石薯”系列新品种5个,填补了河北省二季作区没有审定马铃薯品种的空白。新乐市盛辉土豆合作社负责人郝胜辉告诉记者,他种植的石薯2号,经专家测产亩产4869.73公斤,再次创“二季作区马铃薯栽培”的高产纪录。目前,已推广“石薯”系列种植面积100多万亩,新增社会效益10亿余元。
同时,该院紧紧围绕国家大豆产业振兴计划,建设了农业农村部高产高油大豆育种创新基地和河北省大豆产业技术研究院两个平台。采用化诱技术与杂交育种相结合,选育出石936、石豆25、石豆30等高蛋白和高油大豆新品种23个,2021年度省审仅有的4个高油大豆品种全由该院培育,解决了生产上急需。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实现亩增效益400至600元。
平山县中山貂狐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建波告诉记者,原来养殖的貉最大就14至15斤,市农科院畜牧专家帮助他们引进了“乌苏里貉”优良品种,引导养殖户由饲喂鲜饲料转变为饲喂颗粒饲料,饲喂效率提高3至4倍,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貉增长到20多斤,优质皮张比率提升20%,这项成果辐射到周边21个乡镇200多个养殖户,大大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据统计,新时代十年,市农科院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品种93个,获得成果奖励80项次,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次;获得专利授权273项;制定地方标准117项。2021年3项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均居市级科研单位之首。
科技引领 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作为农业科研院所,必须着眼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田国英对记者说。
针对设施蔬菜种植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全流程、一体化的生产智能化管理等问题,市农科院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联合攻关,围绕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其中“设施蔬菜生态环境智能调优控制技术及装备”研究,构建了设施蔬菜生产智能化管控技术体系,在全省累计推广面积36.77万亩,新增经济收益4.48亿元。
在赵县实验基地建设了全国首家露地甘蓝无人农场,实施了“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的中试熟化,该技术入选“2020年农业农村部全国十大引领性技术”。
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农业产业面貌变革,加速我市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近年来,市农科院先后培育出大葱、马铃薯、白菜、甘薯、秋葵等新品种27个,不同品种及技术集成的应用,解决了生产的需求,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集成的“精量水肥、生物防控”综合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已推广普及全市21个县(市、区),覆盖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80%以上。
栾城区神农福地种植合作社种植了市农科院选育的番茄新品种 农博粉18109,采用该院“绿色防控”为主的节肥减药栽培技术,生产的番茄甜酸可口,211项农残实现零检出。
利用雄性不育育种技术,培育出“三系”杂交大葱“青杂”系列新品种,填补了河北省杂交大葱育种的空白。其中青杂2号大葱在赞皇县种植由原来一年一收变为两年五种五收,实现了周年高效生产,打造了赞皇县“万亩大葱基地示范县”,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大葱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该院建有科技服务基地112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71项,年成果推广应用面积1000万亩以上,32个品种和11项技术被列为省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在市农科院科技服务基地,实用新技术和新成果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石家庄发布(shijiazhuangfabu)
运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李坤晓 通讯员 康会敏
编辑 |王炎
责编|胡光
➤ 《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关于落实 的实施方案》
➤ 《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一般蜂蜜多少钱一斤啊 一般蜂蜜多少钱一斤啊价格
- 十种刮油食物越吃越瘦 十种刮油食物越吃越瘦抗衰老
- 古木参天养蜂核心技术视频 古木参天养蜂核心技术视频教程
- 一万元养殖什么最好 一万元养殖什么最好视频
- 农村养啥最省心又赚钱 在农村养什么最赚钱最长远
- 养羊技术 养羊技术及羊的养殖方法
- 桑寄生茶 桑寄生茶适合什么人喝
- 中蜂蜂王什么品种最好 中蜂蜂王什么品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