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典型案例 ...养蜂人严立超开办田间学校,教学养蜂,每年培训蜂农达多少人次?(单...

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典型案例 ...养蜂人严立超开办田间学校,教学养蜂,每年培训蜂农达多少人次?(单...

日期: 人气:157
严立超在合作社养蜂基地开办了农民田间学校,积极开展养蜂产业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养蜂技术培训班5期以上,受训蜂农1000多人次。严立超,男,1978年7月出生,籍贯浙江泰顺,现任泰顺县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典型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典型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养蜂人严立超开办田间学校,教学养蜂,每年培训蜂农达多少人次?(单...
  2. 古镇“养蜂经”|养蜂技术

一、...养蜂人严立超开办田间学校,教学养蜂,每年培训蜂农达多少人次?(单...

严立超在合作社养蜂基地开办了农民田间学校,积极开展养蜂产业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养蜂技术培训班5期以上,受训蜂农1000多人次。

严立超,男,1978年7月出生,籍贯浙江泰顺,现任泰顺县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面对家乡的落后,为了带动低收入农户致富脱贫,2001年他开始从事养蜂行业,主动找上门帮扶,无保留地手把手口传面授养蜂技术,随叫随到跟踪服务,引领100多户村民养中蜂,徐宅村成为“甜蜜村”。2018年9月,他牵头成立泰顺县中蜂养殖空李协会,吸纳158户中蜂养殖大户加入协会,实现蜂农“抱团”发展。通过送蜜蜂、送技术、送蜂箱、保产量、保定价、保回收的“三送三保”模式确保低收入农户增收,成为浙江省典型案例予以推广。他还开办了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养蜂培训、指导、咨询等服务,每年开展技术培训班5期以上,受益蜂农1000多人次。

此外,他还参加结对帮扶泰顺残疾人养蜂活动,培训残疾人蜂农120多人,帮扶低收入农户300多户,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曾先后获得温州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亮亏逗首届浙江省青年养蜂能手、泰顺第二、四届优秀乡敬卖土人才、泰顺县第九届拔尖人才、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泰顺好人、感动泰顺十大人物等多项荣誉。

二、古镇“养蜂经”|养蜂技术

  坎市镇位于福建龙岩市永定县东北部,是福建西陲重镇,闽粤两省交通要冲。自明隆庆四年(1470)建镇至今,有53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镇。一直以来,古镇丰富的山林资源催生了一代代的养蜂人,坎市蜂蜜也以“自然纯正、味美价扬”而大有名气。近年来,坎市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养蜂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发展,依托行业协会,大念坎市“养蜂致富经”。

  

   小小蜜蜂大文章

  

  坎市镇养蜂历史悠久,从何时开始现已无从考证。可以肯定的是:古镇丰富的山林资源为养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当地养蜂业历代相传、经久不竭的基础。

  另据百度百科: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为农作物、果树、蔬桥薯含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花粉被人们誉为“微型营养库”,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蜂产品正在“回归大自然”的时代潮流中,体现出应有的、无可取代的自身价值。

  坎市镇农业站站长、养蜂协会秘书长林煜春告诉记者:“独特的产业优势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决定了我们把养蜂业当作坎市农业新增长点和特色产业来抓。”

  为了改变历来分散养蜂、规模弱小、技术有限的局面,2003年6月,在坎市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龙岩市第一家养蜂协会――坎市镇养蜂协会,而后又成立了养蜂协会党支部。“我们希望借助行业协会‘抱团’的力量和党支部成员带头、示范、服务的功能,不断探索当地养蜂业发展的路子。”

  通过五六年的努力,坎市镇的养蜂业得到蓬勃发展,养蜂户由协会成立之初的36户发展到现在的89户;蜂群总数由成立之初的950群发展到现在4500多群,蜂产品经销店由原来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5家,总产值由原来的5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200多万元。

  

  齐心协力促发展

  

  张钢明是坎市镇养蜂协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也是当地有名的“养蜂致富户”。十多年的养蜂经历和对养蜂业的无限热情,让他成为这个行业协会的领头人。他养蜂113群,平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早已在坎市闹市中心购置一栋80多万房屋。在谈到自己的成就以及全镇的养蜂业时,张钢明告诉记者:这些都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协会、协会党支部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

  2004年镇政府专门出台鼓励措施,拨出专款奖励养蜂户(每户根据规模给予30元到50元不等的奖励),每年都表彰一批养蜂先进户,授予“养蜂大户”奖牌;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拨出专款进行冬季播种紫云英,保障全镇蜜蜂安全越冬和增加蜜源;以此鼓励蜂农的养蜂积极性。政府每年想方设法支持协会党支部开展各种养蜂技术培训班,提高全体蜂农的养蜂技术水平。

  镇养蜂协会为了提高蜂农的效益,不懈地努力,多方面争取资金,举办班培训。五年来协会在镇区组织举办蜂农培训班4期次,组织下县培训3次,聘请福建农林大学陈崇羔教授、陈大年副教授等省市内专家前来授课多次,好几次培训班原来培训人数60人,结果来了100多人,连临近的高陂、培丰镇的蜂农也赶过来。多次前来授课的陈崇羔教授对培训组织工作和蜂农的求知欲赞叹不已。

  去年7月18日,在永定县科协与县养蜂协会的帮助下,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的王丽华副教授,来到坎市养蜂协会举办养蜂主导产业技术培班。来自坎市镇及周边的蜂农50多人参加手态了培训会。会上,王教授介绍了意大利蜜蜂饲养管理方法,大(小)蜂螨及大(小)蜡螟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还就有关蜜蜂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详尽讲解。蜂农们听得津津有味,就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踊跃提问,专家一一解答敏笑,释疑解难,会场气氛热烈,互动效果良好。会后,王教授还到养蜂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达到了预期培训目的。

  协会党支部经常组织蜂农定期召开技术座谈会,交流养蜂技术;组织技术骨干下村入户指导;还协同镇农业站、科协把养蜂技术送到农村。2007年在文馆、浮山各办一期交流活动。这种送技术到山上的方式深受蜂农喜爱。由于培训交流活动的多次成功举办,大大地提高了蜂农的养蜂技术。在抗击2008年的冰雪灾和幼虫病时,蜂农的技术水平大为提高。

  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以真情换真爱,关爱蜂农,支持蜂农,使蜂农感觉到协会支部是蜂农的家。党支部每年都组织慰问困难党员;蜂农有碰到天灾人祸、生病住院,支部都派人慰问。组织温暖,凝聚了蜂农的心,年轻的蜂农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邻近乡镇的蜂农都渴望加入养蜂协会。

  协会积极协助蜂农解决产品销路问题,大力宣传蜂产品的好处,鼓励消费蜂产品;有些新蜂农和养蜂大户销售蜂蜜存在困难,支部和党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销售,仅三年支部为蜂农外销厦门、龙岩等地蜜蜂2万多斤,蜂王浆300多斤,产值10多万元。

  

   甜蜜事业致富忙

  

  在镇有关领导和协会领导的陪同下,我们驱车来到养蜂协会协员、新罗村林灿斌养蜂基地。在一片郁郁葱葱丛林之中,缕缕阳光穿过叶缝照在四方型的蜂箱上,一个个整齐蜂箱地排放在树木之下,勤劳勇敢的蜜蜂唱着歌儿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场主林灿斌正在和其他的蜂农切磋意大利蜜蜂的培育技术。他养了80多箱的意大利蜜蜂,年产值15万多。下一步他计划趁热打铁,拓展养蜂基地、扩大养蜂规模,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随行的张钢明会长坚定地告诉记者:养蜂协会和协会党支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统一蜂蜜质量,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蜂农诚信经营理念,做好坎市“蜜蜂大文章”。

  协会会员不仅自己养好蜂,争取好效益,还时时把其他蜂农的利益放在心头。住在坎市镇区的方永源是养蜂协会的副会长,年近七旬的他仍然神采奕奕,看上去像是40、50岁的人。有40、50年的养蜂经验的他已成为养蜂协会中的行家里手。他把房子的屋顶、阳台、栏杆、旧房子变成养蜂场,每年培育蜂种低价供其他新蜂农使用;他在镇区经营一个蜂产品门市部,薄利经营各种养蜂配套工具;他的“方氏蜂蜜”更是远近闻名。由于养蜂经验丰富,许多的蜂农遇到疑难问题都来求助,每一次老方都热心的给予帮忙解决。有时一个电话过来,他就放下手中的事情,上门去帮忙。老方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养蜂当作爱好。大家都是蜂友,相互帮忙,不图回报,这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典型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典型案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