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

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

日期: 人气:66
犯病蜂种 该病只发生在意大利蜂等西方蜜蜂种的各亚种,中蜂及东方蜜蜂种不发生此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所引起的。菌体长2~5微米,宽0.5~0.7微米,能运动,若用苯胺黑或墨汁负染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
  2. 美洲幼虫腐臭病的病原是什么?有何症状?是如何传播的?
  3. 蜜蜂得了美洲幼虫腐臭病咋防治?

一、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

美洲幼虫腐臭(American foulbrood)又叫“烂子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美洲幼虫腐臭病分布极广,几乎世界各国都有发生,其中以热带和发病较重。

犯病蜂种

该病只发生在意大利蜂等西方蜜蜂种的各亚种,中蜂及东方蜜蜂种不发生此幼虫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所引起的。菌体长2~5微米,宽0.5~0.7微米,能运动,若用苯胺黑或墨汁负染时,能观察到成簇的鞭毛。该杆菌常形成芽孢来抵抗枝昌药物治疗,是一种很难治愈的幼虫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是老熟幼虫或蛹死亡。因此,对可疑患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蜂群,可从蜂群中抽取封盖子脾1~2张,仔细观察。若发现子脾表面呈现潮湿、油光,并有穿孔时,则可进一步从穿孔中挑出幼虫尸体进行观察。若发现幼虫尸体呈浅褐色或,并具有黏性时,即可确定为美洲幼虫腐臭病。

孵化24小时的幼虫最易受感染,经过两天以后的幼虫则不易受感染;因此,蛹和成蜂也不受感染。在蜂群内,病害主要通过内勤蜂对幼虫的喂饲活动而将猛拿扒病菌传给健康的幼虫,而被污染的饲料(带菌蜂蜜)和患病巢脾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在蜂群间,病害主要通过养蜂人员不遵守卫生规程的操作活动,如将患病蜂群与健康蜂群混合饲养、蜂具混用和随意调换子脾等,都可能造成病害的传播蔓延。其次,蜂场上的盗蜂和迷巢蜂,也可能传播病菌。

美洲幼虫腐臭病菌生长要求的最适温度在34~37℃之间。因此,美洲幼虫腐臭病多敏茄流行于夏、秋季节,即蜂群繁殖盛期。

二、美洲幼虫腐臭病的病原是什么?有何症状?是如何传播的?

欧洲幼虫腐臭病是由细菌——蜂房球菌以及次生菌如蜂房芽孢杆菌、变异型蜜蜂链球菌等引起的蜜蜂幼虫细菌传染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发生。在国中蜂发生较为普遍,西方蜜蜂较少发生。

欧洲幼虫腐臭病的症状是3~4日龄的未封盖幼虫死亡,病幼虫失去珍珠般的光泽,变成水湿状、浮肿、发黄,体节逐渐消失,幼虫的背线清晰可见。幼虫尸体具有酸臭气味,无粘性,有时略有粘性但用镊子挑取时,不能拉成丝。虫尸干枯后变成深褐色小片,容易从巢房取出或被工蜂清除而留下空房,便出现“插花子”现象。其传播途径同美洲幼虫病一样。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发病原因:

对比来讲。蜜蜂幼虫腐臭病分为欧洲幼虫腐臭病和美洲幼虫腐臭病两者都是细菌性传染病。

症状描述:

美病发病的病虫大多蛹化前发病。偶尔会伴随几个白头蛹。

欧洲幼虫腐臭病发病蜂更小。

只要发病了,颜色就会变化,不再是健康的白色,有的能透过表皮看到身体内部结构。

蜜蜂幼虫腐臭病

这张图是混合感染,大的是美洲幼腐臭病,小的是欧洲幼虫腐臭病。

传播方式:

细菌其实到处都存在,如果喂花粉没消毒,有可能引起发病,如果有生病的蜂脾,放到健康蜂群,健康蜂群可能会发病。蜜蜂外出也免不了接触到细菌,少量的细菌不会引起发病的,温度湿度卫生条件不好的时候,细菌会爆发性繁殖。也会导致蜂群发病。尤其是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致病菌耐高温,很难处理。

治疗方法:

使用蜜蜂专用要,蜜蜂幼虫菌康灵,专门针对这两种病症,而且不伤蜂

三、蜜蜂得了美洲幼虫腐臭病咋防治?

由于美洲幼虫腐臭病的存在历史已经比较悠久,而且它的传染性极强,破坏力很大,所以如何来有效的防治它是人们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相关的研究报道也很多,而其中研究最多的莫过于抗生素的使用。 早在1944年 Haseman 等就介绍用硫胺噻唑来治疗美洲幼虫腐臭病,1951年 Gochnauer 等报道土霉素治疗美洲幼虫腐臭病非常有效,而后的几十年人们就普遍使用土霉素来防治美洲幼虫腐臭病。但是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遇到了使用大液土霉素治疗美洲幼虫腐臭病效果下降的情况,有时甚至完全失效,后来证实是幼虫芽孢杆菌对土霉素产生了抗性。 如何控制已经枣仔对土霉素产生了抗性的美洲幼虫腐臭病成为蜂病防治的新课题。很多人将注意力投向了使用其他的抗生素来代替土霉素。2001年,Feldlaufer M F 等报道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 hy—drochloride)能有效地控制美洲幼虫腐臭病,而且对蜜蜂的生长没有毒性间。2002年,Elzen P 等报道泰乐菌素(tylosin)对控制滚岩物有土霉素抗性的美洲幼虫腐臭病很有效,而且它对蜜蜂的生长也没有毒性。然而这些候选抗生素的发现或许会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新的抗生素的使用同样还存在会使病原菌产生抗性的问题。 此外,抗生素的使用还有另外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抗生素会在蜂蜜中残留,从而影响蜂产品的质量。相关的研究报道也很多,目前主要是通过HPLC—MS/MS方法来鉴定和测量蜂蜜中残留的抗生素(Benetti C 等,2004;Ortelli D 等,2005)。最近,Kochansky J 报道泰乐菌素在蜂蜜中的降解很慢,它在34℃环境下转变为脱炭霉糖泰乐菌素(desmycosin)的半衰期大约是4个月,而脱炭霉糖泰乐菌素在蜂蜜中相当稳定,在处理9个月以后,两者在蜂蜜中的总量只减少了一点点。所以在使用泰乐菌素来治疗美洲幼虫腐臭病一定要小心它在蜂蜜中长期残留的问题。 既然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上述两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长期依赖抗生素来防治美洲幼虫腐臭病,于是就试图去寻找其他药物和途径。2001年,Bilikova K 等报道分离自蜂王浆中的一个多肤片段可以做为抑制美洲幼虫腐臭病的潜在因子。2002年,Bachanova K 等通过多聚酰胺凝胶上细菌生长抑制试验证实了蜂王浆中的抗菌肽抑制幼虫芽孢杆菌生长的活性。2004年,Gallardo G L 等报道分离自蜂房花粉中两个真菌株系的L—细交链孢菌酮酸(L-TenuMonicacid)表现出了对幼虫芽孢杆菌生长的特殊抑制能力,其最小抑制浓度为32ug/mL,比现在普遍使用的土霉素的最小抑制浓度小。2004年,Aonstein K A 等报道蒜素(Allicin)具有抑制幼虫芽孢杆菌生长的潜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美洲幼虫腐臭病的发生。 除了使用药物外,还可以辅助使用其他一些途径。2001年,Del Hoyo M L 等就报道通过搬运感染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蜂群到新的蜂场能够减少其芽孢的携带量。同年,Spivak M等报道有卫生行为的蜂群抵制美洲幼虫腐臭病有很大作用,有卫生行为的蜂群感染美洲幼虫腐臭病的机率相对较小,而痊愈的机率则相对较大,而且产生蜂蜜的量也相对较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