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拉威西蜂 苏拉威西蜂体型中等,主要栖息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及印度尼西亚的桑和西里伯斯、苏拉威西等岛屿上。经过多年的形态学和生物学对比研究,于1998年被确立为独立蜂种。它们穴居,营造复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各种蜜蜂的图片及名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各种蜜蜂的图片及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蜜蜂种类图片大全
1. 苏拉威西蜂
苏拉威西蜂体型中等,主要栖息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及印度尼西亚的桑和西里伯斯、苏拉威西等岛屿上。经过多年的形态学和生物学对比研究,于1998年被确立为独立蜂种。它们穴居,营造复脾,其余生物学特性与东方蜜蜂相似。
2. 绿努蜂
绿努蜂体型中等,最初被发现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因此得名。因体色多呈暗黑色,也被称作“黑色蜜蜂”。它们喜栖息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区,穴居,在树洞里营造复脾蜂巢,可驯养为饲养蜂种。在我国广东等地也有发现。
3. 沙巴蜂
沙巴蜂体型中等,无论是外形还是习性都和东方蜜蜂非常相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沙巴蜂都被认为是东方蜜蜂的亚种。直到1988年的亚洲东方蜜蜂会议上,沙巴蜂才被确认为独立的蜂种。与东方蜜蜂一样,沙巴蜂也会采花酿蜜。
4. 小蜜蜂
小蜜蜂别称小挂蜂、小蒿蜂等,因其常营巢于草丛或灌木丛中,也被称为小草蜂。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及广西南部的龙州、上思等地。营单一巢脾,脾宽15-35厘米、高15-27厘米、厚16-19.6毫米。上部为贮蜜区,中下部为育虫区,工蜂房位于中部,雄蜂房位于下部或两下侧,王台多造在下沿。
5. 大蜜蜂
大蜜蜂别称排蜂、岩蜂、挂蜂等,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海南等地。性凶猛,栖息环境随季节不同有迁徙习性。5-8月在高大的树上筑巢繁殖,9月后迁至较低河谷的岩石处或茂密的灌丛中。营单一巢脾,巢脾长约0.5-1米、宽约3-10厘米。
二、蜜蜂的种类,多点字
你好我们学院就重点研究这类分类,楼上讲的是单一的一个属,我们研究的是蜜蜂的总科,可以说很多蜂都是蜜蜂这个物种范围的,世界上还有很多未被定种名,光一个经典属我们的研究就经营了十余年,现在还有大量新种在被发现。蜜蜂泥蜂研究室是重点实验室,所以新种资料被保密的,但还是有百科上的一些老资料,希望能帮助你。
这是一个巨大物种群,包含的不只是常见蜜蜂,上面的大多是Apis这个属的,但广义蜜蜂是一个总科。包含蜜蜂、熊蜂、木蜂、地蜂、准蜂、分舌蜂、艳斑蜂、彩带蜂、和条蜂、条蜂、双刷蜂、芦蜂、切叶蜂、遂蜂、赤腹蜂、短舌蜂、低眼蜂、壁蜂之类,以前还包含泥蜂总科的蜂类,以下为文献资料,具体可以去百度百科查阅。
蜜蜂总科
Apoidea
膜翅目的1总科。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变态。总科下分11科:分舌蜂科(Colletidae)、短舌蜂科 (Stenotritidae)、低眼蜂科(Oxaeidae)、地蜂科(Andrenidae)、隧蜂科(Halictidae)、准蜂科(Melittidae)、栉距蜂科(Ctenoplectidae)、双刷蜂科(Fideliidae)、切叶蜂科(Megachilidae)、条蜂科 (Anthophoridae)和蜜蜂科(Apidae)。
蜜蜂科 蜜蜂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针尾部(Aculeata)、蜜蜂总科(Apoidea)、蜂蜜科(Apidae)、蜜蜂亚科(Apinae)、蜜蜂属(Apis)。
蜜蜂科中有熊蜂属、麦蜂属、无刺蜂属、壁蜂属、切叶蜂属、蜜蜂属等。
蜜蜂属下由7个独立种构成:西方蜜蜂、小蜜蜂、大蜜蜂、东方蜜蜂、黑小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根据进化程度和酶谱分析以西方蜜蜂最为高级,东方蜜蜂次之,黑小蜜蜂最低。其中黑小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大蜜蜂、沙巴蜂基本以野生状态生存着为植物授粉作贡献;而中华蜜蜂、西方蜜蜂多以生产用蜂种,普遍为人类饲养。从狭义上指蜜蜂属尤其指家养的意大利蜂、中华蜜蜂、欧洲黑蜂(包括我国的东北黑蜂、伊犁黑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
切叶蜂科蜜蜂
leaf-cutter bee
分类地位膜翅目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切叶蜂亚科切叶蜂属概述亦作leaf-cutting bee。
膜翅目(Hymenoptera)切叶蜂科(Megachilidae)昆虫,尤指切叶蜂属(Megachile)昆虫。与其他近缘的蜂类相异处为,前者将花粉收集於腹部,后者将花粉收集於后足。雌蜂独居,与雄蜂交配后在土中、空植物杆或树洞内作巢,用绿叶碎片衬垫以包住所产的卵。雌蜂站在叶片上,沿
熊蜂族蜜蜂
bumblebee
蜜蜂总科蜜蜂科的1属。似蜜蜂,但唇基隆起;颚眼距明显;第1亚缘室被斜脉分割;雌蜂和工蜂后胫具花粉篮,胫节外侧光滑,边缘具长毛;雄蜂阳茎基腹铗和刺缘突突出或明显超过生殖突基节。本属昆虫通称熊蜂。
亦称bumble-bee。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熊蜂族(Bombini)昆虫。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在温带最常见。非洲大部分地区及印度的低洼地无熊蜂,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的熊蜂非本地产,系引入以帮助有花植物传粉。熊蜂体粗壮多毛,一般长1.5∼2.5公分(约0.6∼1吋)。多为黑色,并带黄或橙色宽带。在地下筑巢,或找废弃鸟巢或熊蜂,熊蜂属(Bombus)的一种。鼠洞栖身。
熊蜂属(Bombus)的种类营社会性生活,每巢有一只蜂后、多只雄蜂和工蜂。拟熊蜂属(Psithyrus)为非社会性昆虫,但将卵产在熊蜂属种类的巢内,由其工蜂照看。由於两者形态极为相似,英国的P. vestalis有时把熊蜂属的蜂后螫死,这样就不再产生熊蜂属的幼虫,工蜂就专门照料前者的幼虫。熊蜂属的蜂后在冬眠后产卵,第一窝一般发育成4∼8只工蜂,它们羽化不久就替代蜂后去采花粉和照看蜂房。蜂后於是专门产卵。有些雄蜂虽系蜂后所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但大部分系由工蜂产的卵孵化而来。初秋时蜂后停止产卵,雄蜂的比例增加,包括蜂后在内的群体逐渐消亡。此时某些蛾和甲虫的幼虫取食残留的卵和幼虫。未来的蜂后长成后飞离,交配,并寻一隐蔽处越冬。
木蜂亚科蜜蜂
中华木蜂 Xylocopa Sinensis Smith.
灰胸木蜂Xylocopaphalothorax (Lepeltier )
黄胸木蜂Xylo Copa appendiculata Smith
蜜蜂的种类中最为经典的Apis这个属。
1758年,林奈氏(Linnaeus C)首次记载蜜蜂第一个属(Apis)和第一个种(Apis mellifera L.)。
至1980年,由于当时采集标本的范围、对蜜蜂生物学的研究限制和有些蜜蜂新种类的证据不足等原因,所以当时世界公认的蜜蜂种类只有4种,即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东方蜜蜂(Apis cerana
Linnaeus)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985年,中国的学者对采自云南的6种蜜蜂进行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地理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等多学科对比研究后认定,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和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是独立的蜂种,并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
1988年国外的学者又确立了由Buttel-Reepen 1903年描述并定名的Apis
indica-koschevnikovi蜜蜂为独立的蜂种—沙巴蜂(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至此,世界上确立了蜜蜂为7种。
当时比较公认的,蜜蜂属的7个明确的现生种(现生种:指地史上出现的种,已发现化石,至今一直生存的种)依定名先后为:
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758
小蜜蜂 A. florea Fabricius 1787
大蜜蜂 A. dorsata Fabricius 1793
东方蜜蜂 A. cerana Fabricius 1793
黑小蜜蜂 A. andreniformis Smith 1858
黑大蜜蜂 A. laboriosa Smith 1871
沙巴蜂 A.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1906
1998年,德国的尼古拉夫妇(Koeniger and
Koeniger)和马来西亚的丁格(Tingek)报道了他们发现的一个蜜蜂新种——绿努蜂(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同年,G.w.0tis and S.
Hadisoesilo经过多年的形态学和生物学对比研究,确立了原Smith定名的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的苏拉威西蜂[Apis
nigrocincta (Smith)]为一个独立蜂种。因此,截至目前,世界上现生存的蜜蜂种类已达 9 种。
(1)黑小蜜蜂 Apis andreniformis Smith
(2)小蜜蜂 Apis florea Fabricius
(3)黑大蜜蜂 Apis laboriosa Smith
(4)大蜜蜂 Apis dorsata Fabricius
(5)沙巴蜂 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6)绿努蜂 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7)苏拉威西蜂 Apis nigrocincta Smith
(8)东方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
(9)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L.
近缘膜翅目为泥蜂,以前是蜜蜂总科,了解一下吧。
泥蜂总科
Sphecoidea;digger wasps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科。体壁坚实,裸露少毛;前胸背板不伸到翅基片,腹部常具柄的蜂类。通指泥蜂。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和数量均多,目前已知约12000种。
泥蜂成虫体中型至大型,体长20~50毫米。体色暗,具红色或黄色斑纹。口器咀嚼式。 前翅一般具3个亚缘室,少数1~2个。上颚发达;前胸短,向后延伸不到翅基片;并胸腹节非常发达。足细长,转节不分节,胫节和跗节具刺,以适应捕猎,后足基跗节不加宽。腹部具柄;雌性腹部末端螫刺发达,体毛不分枝。一些种类的头或体上由浓密的银色毛组成斑。幼虫无足,有些在胸部和腹部侧面具有小突起。完全变态。
泥蜂大多数为捕猎性,少数为寄生性。其捕猎性及筑巢本能复杂。 成虫捕猎节肢动物,包括昆虫、 蜘蛛、蝎子等。 其捕猎范围因属、种而异。成虫捕到猎物后,用螯针将其麻痹,然后将猎物携回巢内封贮,供子代幼虫食用。
各学者对本科分科意见不一,通常应用的是总科下分为 17科:长背泥蜂科(Ampulicidae)、大唇泥蜂科(Stizidae)、短柄泥蜂科(Pemphredonidae)、小唇泥蜂科(Larridae)、瘤腿泥蜂科(Alysonidae)、结柄泥蜂科(Mellinidae)、 异色泥蜂科(Astatidae)、角胸泥蜂科(Nyssonidae)、 滑胸泥蜂科(Gorytidae)、三室泥蜂科(Psenidae)、沙蜂科 (Sphecidae)、节腹泥蜂科(Cerceridae)、短翅泥蜂科(Trypoxylonidae)、大头泥蜂科(Philanthidae)、完眼泥蜂科(Miscophidae)、刺胸泥蜂科(Oxybelidae)和方头泥蜂科(Crabronidae)。
泥蜂大多数在土中筑巢,某些用唾液与泥土混合成水泥状坚硬的巢,有些在地上的自然洞穴内或利用其他昆虫的旧巢;少数在树枝内或竹筒内筑巢。土中筑巢的巢的结构、巢室的数量、入口处的形状因不同的属或种而异。
泥蜂筑巢后,于巢室内产卵,大多数泥蜂将猎物放于巢室内,封闭巢室,幼虫孵出后取食猎物,直至老熟化蛹;少数种类幼虫孵出后由雌蜂用猎物饲育,而且经常更新猎物。
泥蜂社会性发展较弱,大多数为独栖性,少数种类类似共同生活,即若干雌蜂共用一个巢口及通道,每个雌蜂再单独构筑自己的巢室。
泥蜂的化石最早于下白垩纪发现。泥蜂可能起源于膜翅目寄生类群的祖先。
泥蜂为重要的益虫,可捕猎各种害虫,并为植物传播花粉。但有少数种类是害虫,如大头泥蜂属捕猎家养蜜蜂的工蜂以饲育幼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各种蜜蜂的图片及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各种蜜蜂的图片及名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养殖为什么不赚钱 养殖业为什么不挣钱
- 柏木 柏木香薰的功效
-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意思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意思英文
- 奶茶 奶茶十大排行榜10强
- 加工厂接单平台 加工厂接单平台app
- 山东金鸿肉狗养殖基地 山东金鸿肉狗养殖基地怎么样
- 马苋菜 马苋菜包子馅的调法
- 红背中蜂王的优点缺点 中蜂红背王的缺点和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