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养蜂产业化需要加快进程、开发潜在优势。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加快养蜂产业化进程,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蜜蜂产品市场。2、开发潜在优势生物资根、开发地方名特优蜂产品,促进养蜂产业的发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提高养蜂产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提高养蜂产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养蜂为什么有前景
养蜂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蜂蜜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蜂蜜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此外,蜂蜜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功效,对于改善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蜂蜜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养蜂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蜂产品多元化:除了蜂蜜之外,蜜蜂还能生产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等多种蜂产品。这些产品在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巨大。随着科技的进步,蜂产品的开发利用将更加多样化,为养蜂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3. 生态效益显著:蜜蜂在采集花粉的过程中,有助于植物授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此外,蜜蜂还可以通过捕食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养蜂业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促进养蜂业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提供养蜂技术培训、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措施,降低养蜂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养蜂户的收入水平。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养蜂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5. 产业链完善:随着养蜂业的发展,相关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从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销售到物流运输等环节,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有利于养蜂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6.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养蜂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养殖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技术创新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有助于提高养蜂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二、养蜂前景
养蜂业的前景
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食,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传统的速效产业。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果树、牧草、蔬菜、中药材、材木授粉,可以大幅度提高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养蜂业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优质、低耗农业综合技术措施之一。
养蜂能生产大量的蜂产品,如蜂蜜、蜂花粉、蜂胶、蜂蜡、蜂毒、蜂蛹等。这些天然的生物产品,营养丰富,是加工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而且蜂蜜还有保护牙齿的作用。蜂蜜中含有一种酶,它可以抑制损害牙齿和造成龋齿的细菌增长。蜂蜜有抗菌成分,可迅速消炎和抑制疼痛,还能明显地刺激发炎部分的组织恢复和生长。
山区的蜜源植物很丰富,适宜发展养蜂业,一年四季农作物与野花不断地带养蜜蜂最合适。现在的养蜂专业户基本上随蜜源而搬迁,也就是说紫云英、油菜的花盛开期,随气温的上升自南向北移。先是广东、广西的紫云英和油菜先开花,接着是福建、江西,再次浙江、江苏,花信南早北迟,养蜂专业户也就随蜜源而自南往北移,这样能确保养蜂业的高效益。
三、养蜂有什么好处?
养蜂业是大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分支产业。养蜂业在我市的产业结构中比重并不算大,但其自身经济效益和宏大的生态效益,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养蜂除了可供给人们医疗保健的产品:蜂王浆、蜂花粉、蜂蜜、蜂胶、蜂蛹、蜂腊、蜂毒等纯天然蜂产品外,更主要的是为各种农作物授粉,起到促进农业增产的作用。据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专家提供资料表明,通过蜜蜂授粉可使向日葵大面积增产32.4%,棉花单产提高38%,果园、蔬菜增产20-25%,油菜产量提高2.4倍。利用蜜蜂给温室大棚的蔬菜、瓜果授粉,其增产效益更加显著,养蜂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其经济效益。蜜蜂是各种农作物最理想的授粉昆虫,所以被誉为“农业之翼”,人类的健康之友。
忻州市蜜蜂协会成立于1994年,协会成立前,忻州养蜂被视为闲散产业,一直运用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致使蜂种退化、产品单一、产量低而不稳。协会成立十几年来,全市蜜蜂协会会员发展到200多人,2004年养蜂总数达6万多箱,养蜂业总产值达2000万元,比2003年1500万元增加30%。周围地市如阳泉盂县、吕梁兴县、朔州等地的一些蜂农也积极要求加入我市蜜蜂协会。由于协会理事会一班人的辛勤工作,对忻州养蜂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抓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调查蜜粉资源,指导养蜂生产
忻州蜜蜂协会充分发挥会员、蜂农散居忻州各地的方便条件,组织会员蜂农开展了蜜粉资源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市各县(市区)农田蜜粉植物种植情况、30多种野生蜜粉植物的分布状况和开花泌蜜规律。近年来在协会示范蜂场的带动下,大部分会员、蜂农已形成了5月川、6月岗、7月上山、8月返小转地放蜂规律。蜜蜂协会还从南方引进采脱花粉技术,仅此一项每箱蜜蜂一年就可增加收入80—100元。近年来协会又帮助和指导蜂农开展了采收雄蜂蛹和巢蜜两项新技术,蜂农由过去单箱收入不足百元,达到300-400元,部分重点科技养蜂户每箱收入可达500-600元,单箱纯收入比过去提高了三倍以上。
(二)坚持服务蜂农、突出科技养蜂
自蜜蜂协会成立以来,每年春季都要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和技术研讨会,组织广大蜂农学习科学养蜂技术,率先在我市引进推广了花粉采脱,王浆、蜂胶、蜂蛹生产等新技术,促进了传统养蜂方法的改革。蜂产品由过去的单项蜂蜜,扩展为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蜂蛹、蜂毒等六种产品,养蜂效益成倍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市养蜂由协会成立前的不足2万箱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箱,总产值由94年前的不足200万元,到2003年增长到1500万元,2004年达到2000多万元。蜜蜂是植物授粉的媒介之一,协会组织蜂农开展了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业务,通过在本市三个大型蔬菜制种基地试验,增产效果达到20—30%。蜂农不仅每箱蜂多获得20 多元的收入,而且壮大了自已的蜂群,蜂农称之为“一举三得”。我市蜂农多数散居于农村和边远山区,市场信息不灵,最愁的是生产资料的买难和蜂产品的卖难,为此,协会想蜂农所想,急蜂农所急,与全国13家加工出口的单位和省内外六个科研单位建立了往来关系,成立了蜂具、蜂药专营门市,帮助蜂农购进生产资料,联系产品销售,既当后勤又当红娘。
(三)掌握政策法规,坚持依法经营
广大蜂农在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频繁转场、追花夺蜜,工作和生活在荒野深山,很少有参加社会活动和学习教育的机会。基于这一特点,协会结合一年一度的会员大会,对全体会员进行了政策法规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广大会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依法经营的自觉性。蜜蜂协会还印制了有关蜂业的政策法规读本,会员人手一册,随身携带学习。广大会员说,过去我们不学法、不懂法,现在我们有了这本法规小册子,心里有底了,知道了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懂得了如何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发挥自身优势,再攀蜂业高峰
为了带动我市养蜂业的发展,蜜蜂协会理事会成员自筹资金,经工商部门登计注册,于2001年挂牌成立了忻州市五台山蜂业开发中心,在风光秀丽且无污染的五台山建立了大型联营蜂场,在忻州市开发区设有五台山蜂业蜜蜂园示范实验蜂场。中心还担负着周边14个县市的六万多箱蜜蜂病虫害防治、养蜂新技术培训、蜂产品收购销售等业务。中心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科技优势、良好信誉和经济实力把本地产品及时销出去,把外地的产品及时引进来,既稳定和活跃了当地市场,又解决了广大蜂农买难卖难的问题。同时,通过经营获得合理利润,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实力。目前,中心已成为忻州蜂业界的龙头老大。近年来,由于政府重视和科技部门的支持,忻州市五台山蜂业开发中心已经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02年,省科协评为“省科普示范基地”,去年忻府区人民政府评为“科技示范园”,忻州市农业局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忻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为“绿色保健蜂产品基地”,山西省蜂业协会评为“山西省实施养蜂标准化示范单位”。中心还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生产蜂胶系列保健产品,现已隆重上市。2004年3月中心生产的五台山牌蜂王浆、蜂花粉、蜂蜜经中国绿色产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成为山西省首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蜂产品企业。2004年10月五台山蜂业开发中心的五台山牌绿色保健蜂产品去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国际农业博览会,养蜂业已成为忻州市强有力的新型产业。忻州市蜜蜂协会已初步成为忻州市和周边地区蜂业生产的技术推广中心、信息传递中心和实体服务中心。
养蜂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养蜂生产活动最终经济效果的体现。从群纯收入、每百元产值的物质费用和生产成本、每一劳力的净产值以及每一养蜂工日的净值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的比较是最全面、最客观,最能说明不同饲养方式所 取得的经济效果不同。
当前养蜂放牧的方式有大转地、小转地、定地三种。定地饲养是指蜂群基本上在固定的蜂场饲养,但有时也将蜂群转移 到附近有蜜粉源的地方采蜜或进行繁殖蜂群。大转地饲养是跨省界,将蜂群长途运输到上千公里以外的主要蜜源植物地区,从事养蜂生产。小转地饲养是在定地养蜂的前提下,为充分利用蜂场几十、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短途转地饲养。
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转地饲养,能让蜂群在一年之内,连续赶采多个大蜜源,增加蜂产品产量和蜂群的繁殖,战胜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各项开支大,风险也大。长途转地饲养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有组织地进行,大转地养蜂不仅要支出大笔的运费,人工费用相对也较多,自然成本就高。
定地养蜂的产量高,因为定地养蜂比较容易做到常年保持强群,特别是花粉充足的地方,常年保持强群,王浆高产的优势更为明显。同时定地养蜂节省了一大笔运输费,人工费用也较少,但是不能充分利用蜜源资源。小转地养蜂既能充分利用蜜粉源,又没有大转地养蜂的费用高,所以每劳力的净产值较多,蜂蜜、蜂王浆、蜂蜡和蜂胶等产品的成本都较低。而且以小转地饲养亏本的蜂场最少,而定地最多,大转地居中。通过对产量、产值的比较,生产成本的比较,经济效益的比较,在当前养蜂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为了使养蜂生产有较多的盈利,采用定地结合小转地的方式饲养比较合适,有利于发展蜂群的生产潜力,开展多品种生产,风险也比较小。在有多个连续大蜜源地区,也可定地饲养,在养蜂的同时抽空从事别 的农副业生产。转地饲养的管理措施是:
1.落实场地
对某一地方经过实地考察以后,了解到该地主要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开花时间、气候情况以及历年到该地放牧蜂情况和蜂蜜产量以后,提前落实摆放蜂群的场地。
2.调整蜂群
转地前,对蜂群群势进行适当调整,重新布置蜂巢,固定巢脾,使蜂巢便于空气流通,以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
(1)调整群势
蜜蜂多、子脾多的强群,在运输期间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被闷死。在转地前,把强群过多的蜜蜂和子脾调整给较弱的蜂群,使继箱群保持12—15框蜂,6—8个子脾。巢箱放7—9个脾,继箱放5—7个脾,每个脾上有七八成蜂。在转地前一周左右,从强群提出带蜂或不带蜂封盖子脾补给弱群。临起运前夕,在蜜蜂大量飞行时,可以把强群原 位置换上弱群,让强群的飞翔蜂飞人弱群。也可以在傍晚将强 群的纱盖连同聚集的蜜蜂与弱群的纱盖对调。7—10框蜂的平 箱群,可以临时加上一只空脾继箱。
(2)调整蜜脾
转地前根据群势留蜜脾,继箱群选留2个封盖蜜脾,平箱群选留一个封盖蜜脾,放于巢箱内的外侧。同时抽出没有哺育过蜂子的新巢脾,特别是新的蜜脾和未封盖的整框蜜脾,防止新脾断裂和坠毁。此外还要调整粉脾,双王群往往缺乏花粉,可抽补花粉脾。
(3)加水脾
在盛夏运输途中消耗水分较多,包装前给每群一个灌上清水的脾,放在继箱内巢脾的外侧。
(4)巢脾的排列
各类巢脾的排列,要有利于蜂群的生活和通风,使巢箱和继箱都有相当的空间,便于蜜蜂空气流通。春季气温较低时,群势也不强大,对蜂巢可以不作大的调整,子脾仍放在中央。高温季节,群势强,将子脾和空脾分放在上下两箱体内,在一侧两侧或者中央留有空间。
3.蜂群包装
主要是使巢脾固定,不摆动,将巢箱和继箱连接起来,最好用巢脾固定器将巢脾固定。亦可用长40毫米、宽15毫米、厚12—15毫米的木条(框卡)卡在各巢脾之间。外侧加隔板,用铁钉固定。连接巢箱和继箱的方法有多种。用竹板连接省钱,但损害箱体。方法是:用4块长200毫米,宽20-25毫米的竹板钉在蜂箱的前后壁呈八字形。使用箱外包装器或者打包机,用塑料带子把巢箱、继箱和箱盖连接在一起比较方便。如果巢箱和继箱没有纱窗,必须使用铁纱副盖,以保证通风。将铁纱副盖钉在继箱上。打开箱盖上的通气窗。最好用麻绳将蜂箱绑扎,便于搬动。傍晚,当蜜蜂大部分进巢时,喷烟或者喷水驱赶蜜蜂进巢,然后关上巢门。最好使用铁纱巢门。
4.装运蜂群
装运过农药,有毒化学品的车、船不能装运蜂群。公路使用卡车,江河使用船在夜晚运输蜂群比较安全。短途可使用胶轮手推车。蜂箱门朝后,使巢脾与车厢平行。养蜂人员必须随蜂押运,以便及时处理特殊情况。 蜂群运到目的地,及时把它们搬到场地,分散摆好,向巢门喷一些水,然后打开巢门。次日检查蜂群,整理蜂巢。
养蜂基础知识和一般管理技术是养蜂生产中经常而普遍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通过检查蜂群,将了 解到的蜂群具体情况,结合外界蜜源和气候条件,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使蜂群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才能 取得养蜂生产的高产稳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然,要开始养蜂,首先得选一个好的场地。
(一)养蜂场地的选择
养蜂场所的环境条件与养蜂的成败和蜂产品的产量密切相关。应经过周密的调查,选择蜜源丰富,环 境适宜的地方建立蜂场。养蜂场地周围2.5千米半径范围内,全年至少要有一两种大面积的主要蜜源植物 ,同时,还要有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粉源植物。依赖辅助蜜源植物可以培养壮大埠群,造脾或生产 蜂王浆;利用流蜜量大的主要蜜源可大量生产蜂蜜。养蜂场地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小气候 适宜。蜂场周围的小气候,直接影响蜜蜂的飞行、出勤和收工时间以及植物的泌蜜。西北面最好有院墙或 密林,山区应选在山脚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挡风屏障,前面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场地中间有稀疏 的小树。这样的场所,冬春可防寒风吹袭,夏季有小树遮荫,免遭烈日曝晒,是理想的建场地方。高寒山 顶,经常出现强大气流的峡谷,容易积水的沼泽荒滩等地,不宜建立蜂场。蜂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若 有长年流水不断的小溪,更为理想,可供蜜蜂采水。蜂场前面不可紧靠水库、湖泊、大河,以免蜜蜂被大 风刮入水中,蜂王交尾时也容易落水溺死。有些工厂排出的污水有毒,在污水源附近不可设置蜂场。蜂场 的环境要求安静,没有牲畜打扰,没有振动。在工厂、铁路、牧场附近和可能受到山洪冲击或有塌方的地 方不宜建立蜂场。农药场或农药仓库附近放蜂,容易引起蜜蜂中毒,也不宜建场。在糖厂或果脯厂附近放 蜂,不仅影响工厂工作,还会引起蜜蜂伤亡损失。
一个蜂场放置的蜂群以不多于50群蜂为宜,蜂场与蜂场之间至少应相隔2千米,以保证蜂群有充足的蜜 源,并减少蜜蜂疾病的传播。注意查清附近有无虫、兽敌害,以便采取防护措施。对于固定蜂场,要求的 条件比较严格,因此,需要进行周密的调查,将蜂群放在预选的地方试养2—3年,确认符合条件以后,再 进行基本建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提高养蜂产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提高养蜂产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水产将成为最赚钱的行业 水产将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吗
- 鸭苗批发价多少钱一只 鸭苗批发价多少钱一只湛江
- 那拉提的养蜂女歌词 那拉提的养蜂女歌词歌曲原唱
- 养殖20头牛一年要投资多少钱 养殖20头牛一年要投资多少钱宁夏固原
- 竹蜂养殖视频 竹蜂养殖致富网
- 蜜蜂一动不动是不是死了 为什么蜜蜂飞进来一会就死
- 纯牛奶保质期 纯牛奶保质期六个月过了保质期还能喝吗
- 有收购蛋白虫的吗 请问蛋白虫的收购厂家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