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黄粉虫最多的地方 面包虫是什么?

我国养黄粉虫最多的地方 面包虫是什么?

日期: 人气:23
重庆有黄粉虫养殖户,其实它的俗名就是我们叫的面包虫。你要想找养殖户不难,重庆的花鸟市场就有(如渝中区新华路眼人民公园、江北望海花鸟市场、杨家坪鱼虫花鸟市场、大渡口大堰花市等等),一般是周末或星期天赶场都有。你自己可以直接与经销商或摊位上的联系。黄粉虫用途十分广泛,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养黄粉虫最多的地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养黄粉虫最多的地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面包虫是什么?
  2. 面包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3. 黄粉虫的繁殖习性如何?
  4. 黄粉虫好养活吗?

一、面包虫是什么?

面包虫也就是黄粉虫,它比较喜欢的食物就是面包,所以就有了面包虫的名字,主要是生长在我国广州地区的。它是可以作为食物用的,不仅能将它制作成一些小食品,还能作为冲剂饮用的。

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用于食用,药用,或者是作为宠物的饵料。黄粉虫属杂食性,5谷杂粮及糠麸、果皮、菜叶等均可作饲料。人工饲养主要喂食麦麸、米糠和菜叶等。

培育方式:黄粉虫的培育技术比较简单,根据生产需要可进行大面积的工厂化培育或小型的家庭培育。1.工厂化培育: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大规模提供黄粉虫作为饵料。适合黄鳝、鳖等的养殖需要。工厂化养殖的方式是在室内进行的,饲养室的门窗要装上纱窗,防止敌害进入。房内安排若干排木架(或铁架),每只木(铁)架分3~4层,每层间隔50厘米,每层放置1个饲养槽,槽的大小与木架相适应。饲养槽可用铁皮或木板做成,1般规格为长2米、宽1米、高20厘米。若用木板做槽,其边框内壁要用蜡光纸裱贴,使其光滑,防止黄粉虫爬出。2.家庭培育:家庭培育黄粉虫,可用面盆、木箱、纸箱、瓦盆等容器放在阳台上或床底下养殖。容器表面太粗糙的,在内壁贴裱蜡光纸即可使用。

饲料及其投喂法:人工养殖黄粉虫的饲料分两大类:1类是精料——麦麸和米糠;1类是青料——各种瓜果皮或青菜。精料使用前要消毒晒干备用,新鲜麦麸也可以直接使用。青料要洗去泥土,晾干再喂。不要把过多的水分带进饲养槽,以防饲料发霉。发霉的饲料最好不要投喂。

二、面包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面包虫是害虫。
面包虫又称黄粉虫原属于仓储害虫,在我国被列为重要的仓库害虫,多存在于粮食仓库、中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中,以仓库中的粮食、药材以及各种农副产品为食。目前,黄粉虫主要作为一种高蛋白饲料用于饲喂各种观赏动物以及经济动物。
黄粉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成虫、卵、幼虫、蛹4种变态。虫体长而扁,长1.4~1.8厘米,黑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部为前口式,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头、胸、足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4~5天后颜色变深,鞘翅变硬,灵活但不飞,爬行较快,经精心喂养后,成虫群体交尾、产卵。

三、黄粉虫的繁殖习性如何?

黄粉虫从蛹羽化后,成虫初时虚弱,翅白软薄,约1至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此时性别比大致相等。成虫喜夜间活动,群居,爬行迅速,黄昏后活动更频繁,不善飞行。羽化后3至6天开始交尾产卵,多在食物表面产下,每只雌虫可产卵200余枚,数十枚粘在一起,表面附有食料碎屑,卵壳薄软。雌虫寿命约1至3个月,在自然环境中一年通常仅发生一代,罕见两代,偶有两年发生一代。

我国北部地区黄粉虫幼虫越冬,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羽化为成虫。个体变态不齐,活动期可见卵、幼虫、蛹和成虫同时出现。卵期约一周,幼虫有1至10个龄期,约4至6天蜕皮一次,历经60至80天。湿度对黄粉虫繁殖影响显著,相对湿度60%至70%为宜,湿度过高如达90%,幼虫2至3龄即大部分死亡;湿度低于50%,产卵量大量减少。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产卵量及周期影响较大。人工饲料、麦麸、面粉、黄豆粉饲养的成虫,产卵历时分别可达60至90天。由此可见,黄粉虫的繁殖习性涉及性别比、活动习性、生命周期、湿度要求及饲料影响等多方面因素,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其正常繁殖与生长。

四、黄粉虫好养活吗?

黄粉虫好养,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技术,只要加一点麦麸就行,适当的加点菜叶。

小虫大产业

十几位专家和5位记者,到山东琅琊示范基地养殖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考察,专家们对琅琊模式的创建与发展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专家们以极大的热情,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

  现将考察的主要情况综合简述如下:

  在山东省农业大学和日照市的莒县、五莲县等政府及企业的支持下,由董事长孙以川先生领导的中国大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将黄粉虫的产业化开发作为未来投资经营的重点,目前该集团已在山东莒县(招贤镇)、五莲等11个地方创建了十多个黄粉虫养殖加工示范基地。山东农业大学刘玉升教授领导的黄粉虫人工培育加工技术科研小组近十年来已取得了一系列在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并将这些成果交给基地进行产业化实践。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目前这些基地运转良好。专家一致认为,大力推广和发展以黄粉虫为主体的昆虫、微生物产业,将为发展“大农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一条新的产业路径。

一、以黄粉虫为主体的昆虫产业及微生物产业的推广与发展,将为黄粉虫蛋白质资源产业化探索出一条新路,有可能引发一场意义深远的农业生态大革命。引发农业的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1、黄粉虫的生产技术条件目前已成熟。

山东农大刘玉升教授率领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生产工艺技术上也是农民能够授受和操作的。

  2、黄粉虫用途十分广泛,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根据现在的科技条件,目前已形成食品、饲料、肥料、菜品、能源、环保等6项产业。就目前认识和开发能力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用途。

  现在仅就用作饲料蛋白一项,就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粮食秸秆和蔬菜等废弃物年达7亿吨左右,如果用2-3亿吨养殖黄粉虫(一般投放量产出比3:1),就可以产生相当于800亿KG生产饲料所需的蛋白质,而且质量高于世界目前使用的鱼骨粉和肉骨粉,其成本只及1/3左右,并且具有节地、节能、节水、节空间、节人力无污染,适合工厂化生产等特点。

黄粉虫投资低利润高,目前利润是投入的三倍以上。

  3、黄粉虫的产业化对于农民增收致富和综合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黄粉虫产业非常有利于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组成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一条龙的联合公司,这是一项具有造血功能的投入低、周期短、效益高的输血扶贫工程。

  按现在养殖专业户生产能力计算,一个三口之家的农户,用5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做养殖厂,一年可收入2-3万元以上。这是目前任何普及性扶贫项目不可比及的。

  黄粉虫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就近就业,就近农转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为一元结构,以及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4、黄粉虫产业还可为我国开辟新的能源资源宝库。

  黄粉虫含油量一般是29%,仅此一项,年产动物脂肪几千万吨,转化为生物柴油后将部分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

  5、黄粉虫产业可能会引发农业生态大革命,加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地球生物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组成。植物、动物已作了大量开发,形成了一种农作物和畜牧业为主体的传统农业,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农业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将继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但必须正视,传统农业是资源浪费型的粗放农业,一年劳动生产的产物,一般只能直接利用40-50%,而40%以上的生产物不能被利用,作为废弃物处理,有的甚至长期摆放成为严重污染源之一。现在,将农作物秸秆、蔬菜、生活垃圾等废弃品作为黄粉虫的饲料,就可以转化成为无污染的高蛋白物质资源。

  与此同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农业第三大类——微小生物产业却还没有被认识和开发利用。这是人类社会未来生存和发展将要依赖的巨大资源宝库。黄粉虫产业的发展,很可能促发一场新的农业生态产业革命,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大变化,由此而引发的整个经济社会的变化作用不可低估。

二、认识黄粉虫及大农业产业在我国现阶段兴起的历史客观性

  黄粉虫养殖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50多年历史,但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效益,原因何在?今天我们能搞成吗?这是许多人的疑问,一些人因此对黄粉虫及大农业产业在我国的前景表示怀疑。专家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因素来研究和看待黄粉虫及大农业产业在我国现阶段兴起的历史客观性:

其一、需求动力。

  黄粉虫在过去的100年里之所以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这一产业的需求依赖性不足有关。相对而言,西方国家不仅缺乏我国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农业意识和情结,也没有今天我国“三农”问题所带来的对于发展黄粉虫和大农业的现实迫切性和强大内动力。

其二、生物资源。

  山东农大刘玉升教授率领科研组,花费近十年时间,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收集研究样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反复试验,才取得今天的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培育出领先于世界的可供大规模产业化养殖的黄粉虫良种。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我国发展黄粉虫及大农业产业的重要优势,亦是西方国家的局限所在。

其三、科技变革。

  近年来快速兴起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生命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黄粉虫及大农业产业的兴起提供了现实条件。

其四、产业氛围。

  100年前是工业文明的鼎盛时期,工业还没发展好,甜头还没尝够,资本主义才刚刚到一定阶段,农业被认为是落后的、节奏缓慢的、效益低下的、低等产业。在旧的产业氛围下,不可能催生今天这种形态的黄粉虫和大农业产业。

  就我国而言,迄今为止近几十年来从事黄粉虫养殖的大多数都是以农户为主,限于零敲碎打,可以说产业背景、政策环境、技术条件、经营模式等等都不够成熟。

以黄粉虫产业为代表的新的大农业革命,也就是钱学老所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按钱老的观点只有在21世纪才能发生。今天,钱学老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而我国又可以在这场革命中抢占先机,尽得其利。

三、以“新的产业观”看待大农业的产业形态、模式与特征

  旧的产业观(所谓第一、二、三、四产业划分的模式)已无法解释和概括黄粉虫产业所代表的“大农业”产业的形态、模式与特征。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大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的黄粉虫产业,代表了一条新的多产业并举的综合性产业化道路,它融合了第一产业即农业、第二产业即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以及生态产业、生物产业、创意产业等等众多产业门类。

就其产业形态来说,“大农业”应当定位为新兴的交融产业,它不仅是钱学老所言的“农业、海业、林业、草业、沙业”等并举(这些都还是属于旧的第一产业的范畴),更应是多产业、多科学、多技术并举的新兴综合产业。

  就其产业模式来说,“大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将打破旧的以实物资源、实际资产和实体资产为核心的工业化产业运作模式,转向以人的创造力为主导、以知识技术智力资源的整合为核心、以非实体资产盘整驱动各类实体资产的新模式。

就其产业特征来说,以黄粉虫为代表的“大农业”具有以下导向:低成本、高效益导向。黄粉虫产业的发展,将催生新的产业运营模式,培育新的产业文明,营造新的产业格局。

四、关于发展黄粉虫和大农业的政策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大力推广黄粉虫产业的条件已很具备,以黄粉虫产业的兴起为代表的世界范围大农业革命是我国的重大历史机遇,能否抓住这一机遇,是振兴我国农业、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因此我们建议:

  1、加大对黄粉虫产业研究与开发的扶持。

  2、把研究、发展以黄粉虫为代表的微小生物养殖业,摆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作为新兴的战略产业来组织、推广、实施,以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其快速健康发展。

  3、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大农业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扶持。这是一项新的产业,还有大量具体的理论与实践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4、以黄粉虫为主体的昆虫产业是一项新兴的利国富农的大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生产和研究刚刚起步,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必定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并得到有力支持才能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如:理论、政策、法规、宏观指导、科学技术、防疫和经营运作等等。我们将继续组织各方面人才深入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并希望政府阶层及相关研究单位、院校给予大力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养黄粉虫最多的地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养黄粉虫最多的地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