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 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图片

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 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图片

日期: 人气:166

尹小华,1977年出生在鄱阳湖畔都昌县万户镇杨桥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江西电大学员,成立都昌瑞顺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采用稻虾共作技术养殖小龙虾,成为了农民创业典范。

熊明/文

家境窘迫悲辍学

在煤油灯下读书,月亮升起来了,就吹灭油灯,坐到月光下读书写作业。尹小华淡淡的叙述自己小时候的艰苦经历,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却将人心引进一种“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禅境。

尹小华排行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由于家境窘迫,学费难筹,尹小华就自己抽空去田畈阡陌上抓青蛙卖钱,积少成多,为自己赚取学费。

他在学校时成绩优异,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担任班长、学习委员。尹小华又非常乖巧,他体谅家里的困境,可怜父母的艰辛。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毅然放弃参加高考,辍学回家。走出校园,他心如刀绞,回到家里痛哭了三天。

尹小华辍学后第五天,便到景德镇学徒做泥工。师傅什么也不教,只是吩咐他去挑砖卖苦力。万般无奈之下,1994春节后去广东汕头投靠他的表哥,学习粉刷技术。

打工常洒甘苦泪

在表哥身边做粉刷,他尝尽了酸甜苦辣,感悟了世态炎凉。当他学徒满一周后,他开始独立操作,心里发慌,越慌越慢。其他工人都下班了,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表哥随口一句“你真没用”,唤起了尹小华心中的千千结万般愁,刹那间泪流满面,心如刀绞。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继续粉刷。他三表哥见他如此狼狈,便过来帮忙,并讲解粉刷要领。直到夜里八点多钟才算完工。尹小华下班后,茶饭不思,禁不住又是一番自私自叹。他三表哥为他买来两包方便面,督促他吃饭。这种雪里送炭的亲情温情,让他时时想起,倍觉温暖。

1995年,他便尝试着自己当包工头,承接粉刷业务。但业务不饱满,勉强惨淡经营了一些时日,尹小华只好重走打工路,进入糖果厂打工。一年后,他又来到一个大包工头手下做小包工头,不料年底发工资时,却被自己信赖的合伙人卷走了两万多元的农民工工资。尹小华得知消息后,当时就哭了——当年的两万多元可以在他老家做一栋大房子。

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 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图片

展开全文

大包工头听了尹小华的哭诉后,替他还上两万多元的亏空。尹小华继续跟着大包工头干,三年没有回家,只为早日还清欠款。

大包工头待尹小华可谓不薄,在尹小华订婚、结婚、生儿育女的关键节点上,包工头都慷慨解囊,出手相助。奈何尹小华在工程施工管理当面的先天不足,在独立项目上不但没有赚钱,反倒亏损了几万块钱。

柳暗花明又一春

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 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图片

尹小华重新审视自我,深感知识匮乏对创业带来的制约。他痛定思痛,放弃了当包工头承包工地当老板的梦想,毅然回到都昌老家,耕田耙地,守望田园。

2012年下半年,杨桥村村支书找到尹小华,问他如果还有机会去读书,他愿不愿意去深造。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已久的尹小华脱口而出:“我愿意!”

村支书见尹小华脸上写满了久旱逢甘雨的欢乐,便向他介绍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读书是免费的。经过村里推荐,县、乡考察,尹小华顺利报名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都昌县被国家开放大学授予全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先进教学点。该县以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电大工作站为平台,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上推行远程教育教学与集中面授相结合,让尹小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都昌立足课堂与产业紧密结合,农民种什么老师教什么,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坚持送教下乡,把教学班开在田间地头,在农业产业链上开展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培训与农业生产同期同步,实践实训与农业生产环节融合,这些务实的教学方式让尹小华受益匪浅。

尹小华重返校园,倍加珍惜。三年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课程培训,尹小华从来没有漏过一节面授课程的学习,2015年顺利拿到了专科文凭。

2015年经县委农工部推荐,尹小华顺利进入“专升本”的学习平台。他2016年参加江西农业大学组织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班上58人,他被评为“优秀班干”,本科学历文凭的取得也指日可待。

尹小华多年在外闯荡的阅历,铸就了他开朗,活泼,热爱学习,勤劳务实的人生个性。都昌县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学弟学妹们都愿意与他交流学习心得,交流创业思路,大家摩拳擦掌,鼓足干劲,准备在农村广阔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尹小华被推举为都昌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的监事长、水产养殖分会的会长,同时兼任“益农信息社”杨桥分社社长。尹小华融入乡村振兴的平台大了,事业也更加红火起来。

点燃创业致富梦

尹小华几经风雨后有机会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学习,再次点燃他立足家乡创大业的致富梦。在电大学习时,他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将课堂上老师传授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创新创业中去,汇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潮,把自己锻造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新农民,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尹小华对自己早年当包工头时吃了不懂管理的亏而耿耿于怀,他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深造,激发他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倔强性格。

2016年,尹小华在家乡万户镇成立了都昌县华华装潢有限公司。他凭借诚信之道和出众之技艺,吸纳10余名当地农民工加入他的公司,使本地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尹小华公司的装潢业务拓展到邻近几个乡镇和县城,承接的工程,以质量过硬,工艺扎实而赢得了客户广泛的赞誉。

小小龙虾大产业

近年来,都昌县紧紧把发展小龙虾产业作为富民兴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大户带动、行业管理、市场联动”机制,发展规模养殖,狠抓技术培训,建立服务平台,注重品牌建设,加快该县小龙虾的产业化发展步伐。

2017年3月,为了响应都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的“产业振兴”战略,尹小华投入12万元,在杨桥村承包水田60亩,采用稻虾共作技术养殖小龙虾,当年获利20万元。

2017年底,在万户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尹小华与几位志趣相投的村民采取股份制形式,牵头成立了都昌瑞顺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扩大稻虾共作示范基地。

万户镇杨桥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尹小华怀着对乡里乡亲的那份挚爱的情感,勇挑扶贫重担,主动融入精准扶贫的大格局中去,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尹小华的都昌瑞顺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每户1000元资金入股的方式,保证一年之后含本金有2000元的分红,同时吸纳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增收,既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务工,又让贫困户有了赚钱的途径,也圆了尹小华回报桑梓造福一方的心愿,实现了杨桥村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小龙虾养殖基地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展目标。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