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活在水中,无论淡水或海水,水生环境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影响鱼类的生理、生态平衡,水生环境存在多种多样的可变因素,如果这些可变因素超过鱼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即可使鱼体致病或危及其生存。
海洋的理化因素,如温度、盐度、酸碱度、溶解氧、水流、水压等,了解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是搞好海水鱼养殖生产的科学依据。
(一)水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差约0.1~1℃。各种鱼类都有其耐热的上、下限及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鱼类的摄食、呼吸、消化机能旺盛大、代谢作用增强、生长迅速。超过了适温范围,可导致代谢作用失调,生长受抑制,甚至死亡。
根据鱼类对温度的适应情况,可分热带性鱼类、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热带性鱼类适宜较高的水温(25~30℃),但不耐低温,15~30℃以下难以生存。如罗非鱼、遮目鱼、尖物吻鲈及一些珊瑚鱼类。温水性鱼类适宜温带水域(15~25℃),如鲻鱼、梭鱼、斑鱼祭等,而冷水性鱼类适宜低温生长,如鲑鳟鱼类适宜水温10~18℃。饲养期间水温不宜超过20℃。
石斑鱼多栖息于热带和温带底质多岩礁的海哉,其最适水温为24~30℃,但各种石斑鱼之间有差异,如鲑形石斑鱼半数致死温度的上限是38.5~39.5℃,下限是11.5~13.0℃。赤点石斑鱼等的适温是22~28.5℃,水温超过32℃即失去平衡,赤点石斑鱼32.2℃即易死亡。32℃是这些石斑鱼的上限,其下限是15℃,15℃时鱼体失去平衡,停止摄食,不活动,水温降到14℃时,体弱者和点带石斑易死亡,尤其泰国和菲律宾产的点带石斑不耐低温。
罗非鱼适温为25~30℃,12℃以下、35℃以上均易死亡。12℃鱼体处于低迷状态,侧卧水底,如温度再下降即导致死亡;35℃以上,鱼体呼吸频率加快,导致死亡。
大黄鱼水温低于12℃不摄食,5.8~6℃死亡,高温不能超过33℃。
鰤鱼的适宜水温是18~29℃,13℃以下停止生长,9℃以下难以生存,越冬水温不能低于10℃。
展开全文
真鲷的适宜水温是20~28℃,摄食旺盛,夏季水温达30℃尚能生存,水温12℃时生长停滞,低于10℃停止摄食,4℃以下即死亡。
尖吻鲈是热带性鱼类,不耐低温,17℃以下停止摄食,15℃时反应迟钝,14℃时失去平衡,并开始有少量死亡。而鲈鱼耐低温,在气温低至9~9.5℃,水温低至13.5~14℃均能忍受,不至死亡。
根据上述情况,各地养殖者需要了解本地的常年气温、水温变化情况,放养适宜的养殖品种,以免投产后造成损失。
(二)盐度
水中的溶解盐类因水体而异,其分类标准也不一致,一般把盐度31~41‰的水称为海水或碱水,而∠0.5‰的水为淡水。
鱼类对于不同盐度的水哉,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机制,但只局限于一定范围内,超越此范围即可影响其生存。根据鱼类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分广盐性和狭盐性两类,赤点石斑、黑鲷等属于广盐性鱼类,耐受盐度的变化较大。
石斑鱼生活在浅海港湾,盐度在11~41‰均可适应。尖吻鲈、黄鳍鲷等对10‰以下低盐度能适应,生长良好,无不良反应,而真鲷、鰤鱼属狭盐性鱼类,要求水中盐度在16‰以上,对低盐度8‰可导致死亡。这些狭盐性鱼类适宜盐度在25~32‰,仔鱼以20‰的存活率最高。
盐度的突变,往往造成鱼类不能适应而导致大量死亡,造成生产上损失,因此在河口浅海设置网箱时要特别注意。
(三)溶解氧
环境中的溶解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的生长、食物转化以及养殖场的养殖容量。大多数鱼类不能直接吸收大气中的氧,而适应用鳃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进行气体交换。
海水中的溶氧量与水温、盐度有关,大气中氧的溶入速度,一般与水温、盐度反比,与大气压成正比。海水中一般都含有饱和的溶解氧,鱼类不致缺氧,但在局部特定情况下,水层也可以发生缺氧,如鱼排太密集、水流不畅或滞流(平潮)时,天气闷热,阴天密云或雷雨前,网箱孔被附著物堵塞,放养密度又高,有可能造成养殖区局部缺氧。场地老化,底层有机物沉积,也可造成底层缺氧,使底栖动物和底层鱼类窒息死亡。一般溶氧量在3毫克/升时鱼摄食量下降,2毫克/升时停止摄食,呼吸困难,鱼群浮头或有呕饵现象。
表1.几种海水鱼的窒息点
注:mg/dm3(毫米/立方分米)、mg(毫克/升)
充足的氧量是鱼类生活所必须,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要经常注意网箱内外水域的溶氧量,鱼类如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便会出现摄食减少,代谢率降低,生活机能减弱,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为宜。
(四)氢离子浓度
水的氢离子浓度即水的酸碱度,以PH值来表示,分成14等级,[H+]浓度为100纳摩/升(nml/L)=pH7为中性,[H*]浓度大于100纳摩/升即pH小于7为酸性,[H+]浓度小于100纳摩/升即pH7大于7为碱性。PH值的变化,受水中二氧化碳、溶解氧、溶解盐类和盐度等水质因子的影响,主要由于水中的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碳酸氢盐的比例而定,一般二氧化碳越多,pH值越低,相反,二氧化碳越少,pH值增高。
氢离子浓度对水质、水生动植物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各种鱼类有其最适的pH值范围,多数鱼类适应pH值为7.0~8.5范围内,偏向弱碱性环境,石斑鱼\真鲷的适宜范围pH值为6.8~8.0,pH值小于5或大于9.5使鱼致死。酸性水体,可使鱼体血液中pH值下降[H+]浓度上升),使一部分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受阻,减低血球载氧能力,导致血液中氧分压变小,即使周围水中含量仍高,鱼类也会因此而缺氧,代谢功能降低,生长受抑制。因此长期处于酸性水中,可使鱼体衰弱,或易于感染而导致诱化疾病。
海水是氢离散浓度变化最好的缓冲剂之一,末污染的海水,pH值为7.85~8.35,适合鱼类生长发育。
(五)水流
海水鱼类养殖场为了要保持良好水质,清除积累在网箱内的氨氮(NH3-N)等代谢废物及网箱底部积累和残饵和分解产生的硫化氢(H3S)等有害气体,养殖场所应保持有充足的潮流或海岸水流产生的运动水流进出网箱,冲洗鱼排场地,以保证网箱内处有高的溶氧量,这对高密度精养的网箱养鱼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潮流或海岸流过强也是不适宜的,因鱼类不得不消耗大量的能量以维持自身稳定,影响到鱼的生长率,一般认为,海湾浮式网箱养殖适当的流速是:网箱内为0.1~0.2米/秒,网箱外的流速要求为0.3~0.5米/秒。网箱网孔在7.5~50.5毫米之间的网箱内溶氧量约在50%饱和度以上。沉式网箱养殖要求有较高的朱流速,宜在0.75~1.0米/秒间,适合于较大网箱养殖耐急流的海鱼。
水流交换不良的港湾是不适宜进行网箱养殖的,因它不符合精养的基本要求,限制了每单位养殖水面的放养密度和水的自净能力。具体区域能承担的生物总量,取决于水流的交换情况,受潮汐影响很小时,水流交换就受限,难以进行高密度精养。
在网衣附著物增多,网目堵塞的情况下,网内流速减小,交换量也减小,为了保持箱内充足的溶氧量,经常定期清洗网箱就非常必要。
(六)水压
水压是指海洋中其中一点的压力(P),即某一水深处的静止压力,可用水柱的重量作用于1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力来表示。这一点单位面积上水柱的重量,等于海水深度(h)与海水密度(p)及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即P=pgh(单位):达因/平方厘米或巴)。1巴=106达因/厘米2,定每平方厘米所受的压力为100万达因时为1巴。海洋学上常采用分巴为实用单位,即1分巴=1/10=105达因/厘米2。
每增加水深1米,通常压力增加1分巴,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鱼在100米深水中,鳔内的压力约为10个大气压,在2,000米深度曾发现有气鳔的鱼类,其鳔内即有200个大气压力。当鱼类由浅层进入较深层时,气鳔需加入气体以保持中性浮力。深海中的鱼类长期栖息在大压力下,骨骼变薄而疏松、富弹性,骨骼与骨间的连腱也较疏松而易于分离,鱼类两侧肌肉松弛不发达,口大、胃的伸缩力强,肠内和血液内的溶解气体很多,所以被捕到水面时,压力骤减气体膨胀,常使肌肉血管破裂,内脏翻出口外,眼球由眼眶内突出而死亡。
海洋中生物都有对一定水压的适应性,生活在高水压的鱼类到低水压就不易生存,同样,生活在低水压的鱼类到不适宜生存于高水压处。当捕捞深水鱼类急剧上升时,水层变化快,鱼类来不及排气,待鱼到表层时,鳔,人气体压力大大超出表层水压和空气中压力,压力骤减鱼鳔膨胀,可把体腔中的胃挤出口外,如从深水捕起的黄花鱼即可发生此在现象。石斑鱼从深水处(水深在8米以上)捕起,由于压力骤减也可发生鳔充气腹部鼓起,渔民一般用竹针或注射针放气后暂养,这类鱼种有创伤,不宜立即做长途销运。
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预防细菌性疾病,要对池塘及水体消毒,可以保护对鱼类肝胰腺健康。在众多的消毒杀菌产品中,(MZZD77727)鱼健康高纯度液态二氧化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无毒无害安全无残留成分的消毒产品,可以起到很好调节水质的作用,预防细菌疾病、消灭绿藻,增加溶氧量、降氨氮、亚硝酸盐,消味除腥除臭效果明显,对水藻的防治有极大的效果,对水,对养殖物种及人类来说都是很安全的,是消字号的专业消毒液,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们8年科研成果研发而成,还可以帮助消灭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降氨灵也有明显的调节氨氮的效果,由于是液体的,所以更易溶于水,调节氨氮指标稳定明显,效果远高于市面上同类产品。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水葫芦是什么植物 水葫芦是常绿植物吗
- 养蜂移虫工具 养蜂移虫工具有哪些
- 蝇蛆的养殖方法 蝇蛆养殖技术百度百科
- 蜂白垩病如何治?_养蜂技术-白垩病介绍
- 蜜蜂养殖技术视频全集 蜜蜂养殖技术视频全集秋冬篇
- 家庭养蜂实用技术 家庭养蜂实用技术视频
- 肉兔养殖 肉兔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 农广天地中蜂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中蜂养殖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