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小程序,学习更多水产技术!
最近这几年的水产养殖,原料上涨,饲料价飙升,各种投入成本都在增加,可是由于疫情影响,大部分养殖品种的销售价格都不高,有时候随着行情的波动,甚至还会出现亏损,今年更是如此。
我们也有很多养殖老板不停的去换养殖品种,看到哪个品种养殖效益好就去养殖哪个品种,结果是频繁换品种,一没有技术养殖病害多,二跟风又导致这个品种产能过剩,价格不行利润当然没有,一部分养殖四大家鱼的人员更是出现连年亏损的现状。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调整才能重新看到盈利的希望呢?
通过对部分业内养殖高盈利大咖的深度了解和交流,现在给一些在彷徨的兄弟姐妹推荐一种“鱼鳖盈利混养模式”,以期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该模式不需要特别的去增加额外的投入,只是投入苗种和防逃设施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鳖”的生活习性,是不是能和鱼一起混养?鳖也称“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鳖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鳖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鱼、虾以及动物尸体(因追不到鱼),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由于中华鳖的活动,增加了水体活力,改善了水环境条件,改变了浮游植物种群组成。此外,混养的鳖可捕食病虾病鱼,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减少了鱼虾感染疾病的机会,大幅度提高了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而且养出来的鳖,颜色和野生几乎差不多,可以称为“仿生态甲鱼”,味道好,售价高,利润在15-20元/斤,只要投放规格合理、密度合理,可以实现亩新增利润3000元以上。
比如:湖北钟祥的曹老板,他自己采用“鱼鳖混养”模式已经有十几年了,实现亩利润增加3000-4000元。他建议大家养殖“中华鳖”,每亩苗种成本+防逃成本=2670元,商品鳖出售毛利润,每亩6720元,纯利润:4000元以上。
“鱼鳖混养”塘视频:
展开全文
“鱼鳖混养”具体放养模式如下:
1、养殖池塘条件:池塘大小,没有限制,但最好是土塘,坡度平坦,不要太陡,便于鳖平时“晒背”;
2、做好防逃设施:一般选择铁皮,高度60-70公分插在地面,围绕池塘一周插满;另外为了防止外人进入,还可以在铁皮的外面再插一层铁丝网,高度1.5-1.8米都可以,把铁皮上打上小洞绑在铁丝网上,再用钢管固定就可以了。
3、鳖的放养模式:
每亩放养密度:30-60只;
放养规格:每只0.5-1.8斤;
混养品种:中华鳖(公子);
放养时间:每年的5-6月份,水温在25度左右。
“鱼鳖混养模式”有三种:
(1)四大家鱼塘养殖法:主要是利用鱼塘里自身的一些天然饵料,来给鳖提供食物,所以放养的密度不宜太大,我们分以下几种情况:
A、如果四大家鱼产量低,投料少于1.5吨就放30只0.5-0.8斤的小规格,精养投料鱼塘自然条件下,这批甲鱼需要越冬再养殖一年,到次年底起捕。
B、如果四大家鱼产量高,投料多于1.5吨就放50只0.5-0.8斤的小规格,精养投料鱼塘自然条件下,这批甲鱼需要越冬再养殖一年,到次年底起捕。
C、如果四大家鱼产量低,投料少于1.5吨就放30只1.2-1.5斤的大规格,精养投料鱼塘自然条件下,这批甲鱼当年年底起捕上市。
D、如果四大家鱼产量高,投料多于1.5吨就放50只1.2-1.5斤的大规格,精养投料鱼塘自然条件下,这批甲鱼当年年底起捕上市。
鱼鳖混养实际分享:
去年,洪湖杨老板在一口30亩口面主养草鱼池塘,搭配花白鲢鲫鱼等,亩产草鱼2500斤/亩,花白鲢400斤/亩,其它鱼100斤/亩,合计3000斤/亩。
在去年6月初放1200只1.5斤的大规格中华鳖苗(自备小苗养殖)在这30亩鱼塘,去年底平均捕捞规格2.4斤/只,最后捕了1050只,平均卖价50元/斤。
这30亩实现增值利润:销售额1050只*2.4斤*50元-苗种成本1200只*1.5斤*20元=90000元,折合亩利润增加3000元。
(2)、主养花白鲢的池塘、小水库(湖泊)养殖法:可以每亩放养小规格0.5-0.8斤/只的100只,2年起捕一次,在7-10月期间,还需要适当增加投喂一些甲鱼专用饲料促进生长,平均年亩增加利润3000元以上。
(3)鮰鱼、鲈鱼塘养殖法:主要是投喂高蛋白饲料池塘,可以适当加大投放密度,亩放60只1.2-1.6斤的,这个规格的甲鱼年底可以长到2.4-2.8斤左右,卖价可以达到50元/斤以上,亩放60只实际起捕50只,最终亩新增利润:50只*(2.5斤*50元-1.5斤*20元)=4750元。
(4)南美白对虾与鳖类混养主要有三种模式。
模式一:鳖主虾辅型。中华鳖的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400只~800只,对虾苗3~5万尾/亩;每亩可收获白对虾100公斤左右;中华鳖成活率80%以上。
模式二:虾鳖并重型。中华鳖的放养密度一般在100~300只/亩,白对虾苗4~7万尾/亩;每亩可收捕白对虾200公斤~400公斤;中华鳖成活率85%以上。
模式三:虾主鳖辅型。中华鳖的放养密度一般在50~100只/亩,放对虾苗6~7万尾/亩,并可搭养30尾~50尾鲢、鳙鱼或10尾~20尾鮰鱼、鲶鱼或50尾~100尾黄颡鱼等。经试验,该模式白对虾单产高的可达500公斤/亩,但不稳定,中华鳖成活率超过90%。
当然,如果资金不是特别充足的养殖朋友们,也可以放养更小规格的甲鱼1两左右的混养,这种规格的收益时间就需要2-3年才能上市了,投入少,见效慢一些;或者,自己可以选择一个小塘来培甲鱼苗,这样保证自己长期有苗,同时还可以节约苗种成本。
4、平时养殖管理注意内容:
(1)冬季的时候,鳖要冬眠。因此,设计鱼鳖混养模式建议投放大规格甲鱼苗,以便年底干塘一起出池。当然,肯定很多人希望投一些小规格(因为投入少成本低),也是可以的,只是当年不能上市,需要让甲鱼冬眠。为了给鳖提供冬眠的环境,在卖鱼后,需要迅速加水1.2米以上,同样也需要用“菌中缘套餐”把水培肥,帮助鳖顺利过冬。
(2)注意平时防逃,主要是在变天、下雨的时候,应激反应比较大,晚上的时候,鳖容易爬上岸;再就是每年5月份的时候,是鳖的发情孵化期,晚上也容易爬上岸。在这些时间段,需要自己专门巡塘,防止逃跑。
“鱼鳖混养”防逃设施视频:
(3)、鱼鳖混养,还要同步做好鱼塘的改底、培水的工作,选择产品要温和、持久的一些的产品,推荐使用:双氧底净颗粒、菌毒清、生物底改、菌中缘套餐、生物絮团包等。
(4)、苗种从外地引进,务必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凡是从外地引进甲鱼苗,首先要和对方预定好规格,品种要中华鳖,确定大体需要引进时间,购买单价和数量,并交定金和签订购买合同。引进购买的苗种必须全部是公子(雄性),母子不要。
拉回甲鱼苗后,放养前需要消毒浸泡,使用:泼洒姜10克+蛋氨酸碘5克+苗种免疫浸泡剂10克=1方水体,浸泡5-10分钟。
然后放苗入塘,并连续2天上午水体消毒抗应激:蛋氨酸碘100毫升+泼洒姜100克=1亩水体,连续2天下午使用:双氧底净颗粒1包+50%菌毒清1包=4亩水体,防治甲鱼苗下塘后机械感染和不适应环境导致乱抓乱爬引发皮肤、地板、裙边受伤。
从目前看,“鱼鳖混养”模式,不管你是养殖四大家鱼、还是鲈鱼、鮰鱼我们都觉得适合你认真思考。只要你是成鱼养殖池塘,套养甲鱼亩增加投苗成本在1200元-2400元,亩增加盈利3000-5000元,值得我们去探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蜜蜂养殖情况 蜜蜂养殖生产记录
- 养殖的泥鳅可以吃吗 人工饲养泥鳅能食用吗吃吗
- 养殖虾会不会被骗 养殖虾会不会被骗局
- 落花生 落花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种什么药材最赚钱农村 种什么药材最赚钱农村feng
- 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山楂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 养蜂夹道会所 北京养蜂夹道俱乐部
- 蜂王婚飞有多少蜜蜂跟随 蜂王婚飞会带走所有工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