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光,1970年生,山西原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红门书院创建人,原平诗歌梨花节发起人。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诗歌写作,曾参加第24届青春诗会。出版个人诗集《1970年的月亮》《捕光者》。曾获《都市》文学月刊桂冠诗人,赵树理文学奖等,主编《2008中国诗歌档案》《超超主义诗歌》《年度诗人》《21种光芒》等。
韩玉光诗十九首
为一朵云命名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
将一朵云重新命名为“我”
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云在天上
成了“我”在天上
云心,成了“我”心……
倘若有一天,命运真的围追我
会不会把一朵云堵截成雨
哗哗流下来
生活,会不会像一个泪人
站在我的对面
请求我,将“我”认领回去?
天命
展开全文
这些年,已经打消了移居别处的念头。
想清楚了
有多大的心呢
这座小小的县城
已足以放下我的一颗心。
对不起
从前我喜欢说一沙一世界
现在我把世界当成一粒沙。
从前喜欢把去不了的地方当成远方
现在每走一步都当成一光年。
有时候,翻开一本书
却不敢去读,生怕浪费了
那么深情而美好的文字,有时候
我会和书坐在一起
让书来读我,我更愿意
自己是一个“空”
一个“无”,懒得去写
这么多年,也没有把一个“我”字写清楚。
半生已过
可,我也在竭尽全力让自己发光
我说过我发出的光
叫玉光……
什么
朋友问我:最近在干什么?
我久久地陷入了“什么”之中……
我一直无法取消它们
也从来不曾完成它们。
我,一个四十八岁的自然论者
说什么也不足以惊天
做什么,也不足以动地
但想什么
却是我的宿命。
我想把人间搬到天上
这是我遇到的第四十六个春天。
在满足与不足之间,我
一直活得像个梦想家,夜晚做不够
白天继续做。
在梦里,我始终像一个梦醒者
——我想把人间搬到天上
让习惯于低处的事物在高处
重活一遍,我想
把天上的事物一一赶到人间低处
那时候,花朵、树木、群峰、河流
都成了闪烁的星辰,那时候
所有的尘世大事
都化成了白色的浮云,有的
成了雨,故地重游
有的成了雪,说出了岁月的真相。
我想把天空的辽阔
都归还给生活,我想让芸芸众星
都化为摩肩接踵的灯火
我们保佑着
坐在窗口的神仙母亲
保佑着她们云游归来的孩子们。
琴赋
我这一生只配有一把琴
每天至少两次
在摸到自己肋骨的时候,生出弹奏的念头。
瘦,无疑是遗传的美学
我的琴弦
不同于世上别的琴
这披着人皮的古琴,神鬼也不能染指。
我自弹自唱
大部分时候琴弦上泛起的
并非自己的颤抖
而是风拂动了尘埃
是我
忽然抖掉了身上的万古愁。
自画像
住的房
是父亲的遗产。
吃的饭
是母亲做的。
穿的衣服
过了几天又旧了
上了三十多年的班再有几年就退休了。
喜欢看的星辰
还是亿万年前的。
我,自诩为捕光者
却正以光速从中年滑入老年的漏勺。
昨天,我拔掉了几根白发
它们原本是我的
现在成了时间的废品。
此身,没有什么是我的
此生,没有什么属于我。
我什么也不是
我只是他们所说的宇宙中一粒红尘
但这是一个好消息
我就要生成我的心了。
读碑者
泥土里才有家,所以蚯蚓活在里面。
所以植物的根
拼了命往里扎,所以入土为安的人
把墓碑留在尘世上
给我们引路——
有字的,眼睛就看见了
无字的,要用心来看
——这台老式打字机
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从一滴酒里醒来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我从一滴酒里醒来
等于酒里的火醒了
等于酒里的水醒了
这水火无情的一生啊
大梦一场……
列子和鲁米都是会飞的人
飞不是一个字
也不是两个三个五个……
飞是列子和鲁米
带我们参观这破败的尘世
飞是一群人
带着地球
这个孤儿
前往银河系:一座巨大的孤儿院
良药
我醒着
像一份尘世的说明书
将一粒安眠药一分为二
——云朵里的闪电
对不起
前半生我高攀不起
——草叶上的露水
对不起
后半生我还不想低就。
我张开嘴
像一句空洞的广告词
将一粒止痛药一分为二
给我希望的是梦幻,让我绝望的是泡影。
对不起
是男人
就不该哭。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看到他鼓盆而歌
阮籍的母亲死了
裴楷看到他箕踞不哭。
是的,是男人就不怕吃苦
这群人舔着心上的苦
仿佛吃了定心的糖丸。
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天
我梦见他
变成了一个婴儿,赤裸着身子
一会儿闭上眼睛哭
一会儿睁开眼睛找奶吃
我试图把他从梦里抱到梦外
——母亲正在屋子里低低啜泣
——妹妹正在院子里默默守灵
我不知道
该将他抱给谁,尘世上爱他的两个女人
都不是他的母亲
而我,还不想将“父亲”这个身份
独自继承下来
我在梦里
苦苦哀求:让我继续做一个儿子吧
读李苦禅《墨荷》
不止是莲心微苦
一次去寺里吃茶
和尚告诉我人脸
就是一个苦字,禅房外面的水缸里
盛着清水
我想俯身端详自己的脸
却又不敢
靠的太近
我怕真的有一个“苦字”
让无辜的清水变成苦水
下山的路上遇到一群孩子
就绕着走
生怕把他们变成苦孩子
可是,当我回到人海里
看见每张脸上都写着一个苦字
那是一片苦海
养着一片清莲
读石涛秋江独钓图
在这幅画里,秋水如愿以偿
找到了一叶扁舟
那船上的人
刚刚找到自己的一生。
他并不在意
弱不禁风的鱼竿
能不能找到那个“子非鱼”
他已找到了一个“非”字。
石涛这小子
真有两下子
仅凭一句“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我就知道他
绝非肉体凡胎。
葬礼之后
那是个一无所有的早晨
风住了
雪也停了
红门山像一件刚刚脱下的孝衣
瘫倒在旷野上。
我慢慢走近
拆掉灵棚的东墙根
父亲带着暗红的棺椁
已脱离红尘
去了几里外的祖坟
而连日来的哭声
已成回忆,我像一个溺入冰水的孩子
回头看见母亲
这根救命的芦苇。
女人
她们给了男人三件衣服
儿子
丈夫
父亲
他们一穿就是大半辈子
破了,就缝缝补补
实在不能穿了
就自己做了第四件:祖父
这是一生
最合身的一件,他们忘了自己
还有一个身体活着
坐在马扎上
看着别人
把自己不能穿的衣服
改个样式套在身上
他们已经懂了女人不是衣服
而是裁缝,她们可以在一件衣服上
绣出一朵花
缝上一个口袋
让男人感觉活在春天里
让男人抢来梦中的世界
有个放的地方
花无邪
今天的真理
有二尺高,它变成一株百日草
开了一朵花
今天我比它高了三尺
但它吸引着我
蹲下来,我像它的儿子
内心结着花籽
脸上覆着秋霜
我想起陶渊明,我的好哥哥
他的诗真干净
就像人间有了新鞋子
秋天又送来一副新鞋垫
今夕何夕
我的月亮老了,仔细看
已经有了琴声一样的皱纹。
我们肩并肩
像两片葡萄叶子
坐在老地方的公用藤椅上。
灯火处走来我们
相依为命二十年的前进街和体育路,
更近一点的,是那棵曾用落雪
为我们带来温暖回忆的樟子松树。
我们喜欢用震颤去理解琴声
就比如喜欢用美去比喻爱。
而这美中——
似乎从来就没有不足之处。
即使用葱花取代了百合与玫瑰花,
用散漫日渐混淆了浪漫。
我的月亮明显老了,不用看
也能准确地摸到她略带劳损的腰肌。
昔日的婀娜杨柳
已越来越见不得风吹雨淋。
我们也早从爱的云端回到了家长里短的人间。
说实话,老地方并不是
最老的时光证人。
包括,我们称之为断桥的知春楼台阶,
也包括我们视为西厢的乡村老屋。
这些年,相濡以沫的瓷碗与竹筷
从她的双手到我的双手
就变出了通往伊甸园的温润小径。
我们能很快从中认出
古老的蝴蝶一样的月亮
从我们的餐桌上安静地升起。
低处
一个人来到旷野
已然杂念全消——
落叶纷飞,可做我的身体
那落日沉河
可做我的心
而一旦地平线
成了我的视线
一粒浮尘也就成了我的须弥山
从此我用余生
为蝼蚁造像,从此我看万物都要仰望
岁月已埋了我的半生
不能再埋了
这是我的底线
恍然
那年我去过一座寺庙
没有庙门
没有庙宇没有僧众
亦没有晨钟暮鼓木鱼香炉
甚至,连一个可以让人跪下的蒲团也没有。
荒草齐腰
蝴蝶慢飞,铺天盖地的光线
正要将我变成其中的一束,我站在那儿
足足有一万年的功夫。
后来,我在白日梦中
俯视三万丈红尘
发现青山犹如卧佛
发现一个人的来路
像一只芒鞋。
月亮之下
我写诗
就像女娲正在造人。
我写下的月亮
一共有两只
——我的
——别人的
我活在它们之间,像一只闹钟
会突然间大声赞美时间。
我不是女娲
用泥土捏成的第一个人
我像一块璞玉
已渐行渐老,但光芒仍在。
这是2020年中秋,我像别人一样
在院子里看月亮
我看见的月亮,早已落户心头。
可是,人啊
究竟要看到多少光
才能养活一双眼睛?
------------------------------
《十九首》
呆呆 ‖ 琴匣 ‖ 成小二 ‖ 魏欣然 ‖ 吕刚 ‖ 草人儿 ‖
雪克 ‖ 芷妍‖ 史雷鸣 ‖ 尹远红‖ 宁刚 ‖ 李小洛 ‖
田湘 ‖ 段梅子 ‖ 王晓波 ‖ 李玫瑰 ‖ 陈虞 ‖ 潇潇细雨 ‖
一树 ‖ 贾浅浅 ‖ 周公度 ‖ 索菲 ‖ 林旭埜 ‖ 宋晓婷 ‖
北塔 ‖ 灯灯 ‖ 石乐 ‖ 暖玉 ‖ 刘川 ‖ 王琪 ‖ 侯存丰 ‖
徐倩 ‖ 魔头贝贝‖ 涵瑜 ‖ 王桂林 ‖ 芳竹 ‖ 张进步 ‖
朱美珍 ‖ 王二冬 ‖ 白小云 ‖ 郭辉 ‖ 青青 ‖ 赖微‖
安乔子 ‖ 正月 ‖ 秦雪雪 ‖ 谈骁 ‖ 田凌云 ‖ 李松山 ‖
潘京 ‖ 王计兵 ‖ 赵小北 ‖ 盘妙彬 ‖ 蘇真 ‖ 黄灿然 ‖
敬丹樱 ‖ 阿笑 ‖ 古筝 ‖ 黄礼孩 ‖ 风儿 ‖ 玩偶 ‖
蔡小敏 ‖ 赵雪松‖ 秋语 ‖ 屠国平 ‖ 以琳 ‖ 洋中冰 ‖
腾云 ‖马时遇 ‖ 宫白云 ‖ 徐正龙 ‖ 钟明 ‖ 大草 ‖
维摩逸风 ‖ 徐小华 ‖ 秋若尘 ‖ 赵剑华 ‖ 唐月 ‖ 沈苇 ‖
代薇 ‖ 吴向阳 ‖ 苏浅 ‖ 倮倮 ‖刘亚丽 ‖ 马海轶 ‖
向墨 ‖ 吴少东 ‖ 杨于军 ‖ 吴涛 ‖ 默问 ‖ 大卫 ‖
李本 ‖ 龚璇 ‖静雪 ‖ 韩玉光 ‖
--------------------------------
Beaconsfield Coffee Shop
建筑师的咖啡馆
李小洛手绘艺术馆
原岩咖啡,喝出尊贵
-------------------------------------
《诗人文摘》
《一首》(1)
《一首》(2)
《一首》(3)
《一首》(4)
《一首》(5)
《一首》(6)
《一首》(7)
《一首》(8)
《一首》(9)
《一首》(10)
《一首》(11 )
《一首》 (12)
《一首》 (13)
《今日诗选》(第1辑)
《今日诗选》 (第2辑)
《今日诗选》(第3辑)
《新诗百年》900家
2022《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21《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20《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19《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18《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17《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16《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15《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2014《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上)
2014《诗人文摘》年度诗人 (下)
2022《诗人文摘》最受读者欢迎诗人
2021《诗人文摘》最受读者欢迎诗人
2020《诗人文摘》最受读者欢迎诗人
2019《诗人文摘》最受读者欢迎诗人
2018《诗人文摘》最受读者欢迎诗人
2017《诗人文摘》最受读者欢迎诗人
2016《诗人文摘》最受读者欢迎诗人
《诗人文摘》,大型诗歌类网刊,成立于2005年,以报道国内外诗坛新闻、事件及诗歌评论为主。从2014年开始设立《名诗百家》《今日诗选》等栏目,获得广泛赞誉。为纪念中国新诗百年而开辟的新栏目《新诗百年》,于2016年陆续刊出活跃在当今中国诗坛的诗人作品。2017年10月设立《诗杂志》《国际诗人》栏目。2018年开辟永久性精品栏目《一首》,并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栏目。
--------------------------------------------
之道,《诗人文摘》主编,《终南令坛》主持。作品见《诗刊》《星星》《中国诗选》等诗歌刊物。作品《行李》 展示于中国首列诗歌高铁,《雨》展示于北京地铁四号线,《荷说 》获“荷花颂”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著有诗集《我拣到了铜》《一根漂浮的石柱》等五部,主编《长安大歌》(陕西优秀诗歌作品选)。新作有《北纬0.7度》《咖啡园 》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韩、印尼等语。参加第32届(以色列)、33届(马来西亚)、36届(捷克)、39届(印度)世界诗人大会。现居西安。-
------------------------------------------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常见的蜂的种类及介绍 常见的蜂的种类及介绍英语
- 农村致富 农村致富电视剧
- 蜜蜂借物喻人300字 蜜蜂借物喻人300字作文
- 养蚕一年赚20万要养多少 养蚕一年赚20万要养多少钱
- 酸奶机做酸奶 酸奶机做酸奶什么时候加糖
- 哪里大量收购黄粉虫 黄粉虫都卖到哪里去了
- 农村致富项目网 农村致富网小投资项目
- 春季繁蜂最佳群势_春季繁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