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
(1972-2001.9.7)
出生于陕西省野外
1985年被发现并救助于佛坪县
后居于西安动物园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一共发现了5只棕色的大熊猫,第五只就是咱们现在都非常熟悉的七仔——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第一只——丹丹。
展开全文
发现丹丹的人叫做吕国友,1985年3月28日中午,他跟村民一起巡逻时,在陕西省佛坪县悬马沟口发现了丹丹。当时,生病的丹丹正不停地用爪子拍打着竹叶,显得烦躁不安。后来,她蹒跚的走了十几步,躺在地上挣扎,打滚,十分痛苦。
其时,潘文石教授正在秦岭考察大熊猫,得知了这一消息急忙赶到,这时的丹丹已经奄奄一息了。
发现丹丹的时候——
“潘文石他们发现,它的颜色确实与以往见到的毛色黑白分明的大熊猫不同。一开始,他们以为是这只熊猫身上黏着许多泥土,可仔细一瞅,它的毛色就是浅棕色的!潘文石立即拿出器材,摄下了这一罕见的影像。
学生们把它团团围住,一位男同学伸手抓它毛茸茸的耳朵,它高声号叫着,并用前爪回击。然后,这只大熊猫喘着粗气,步履维艰地向山上约摸走了40米,钻进一簇灌木丛,并试图爬过一块尺把高的岩石,几经努力却都失败了。于是,它绝望地转过身,无力地坐在地上,慌乱地盯着人们。
潘文石在距离它五六米远的地方坐下来,仔细端详:这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大熊猫,具有缩短的颜面部。只是,大熊猫特有的“墨镜”中间忽闪着一对珠子般的棕色眼睛;类似家猫的鼻垫、嘴唇的皮肤也是棕色的。
等到它稍稍放松后,潘文石采来一把嫩竹,递到它嘴边。可是它先是用前肢把竹子推开,接着把头深深埋在两个前肢中间,再把脊背高高地弓起来——通常,这是熊猫害怕或生气时的典型姿态。这时,潘文石进一步发现:它身上竟然没有一点黑毛!除了刚才观察到的耳朵和眼睛,以及前、后肢,肩胛也完全覆盖着浅棕色被毛。
这一发现让潘文石兴奋不已,这绝对是只不同寻常的稀世珍宝。”
“那时人们对大熊猫的疾病所知无几,手头又没有适宜的药物。但他们意识到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以减轻大熊猫的痛苦并帮它抵御夜间严寒。村里的小伙子捡来干柴,点燃篝火。大家轮流守护在它身旁,防范狗群、野兽侵害,并定时记录呼吸、脉搏等临床症状,以便对其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他们用脸盆冲来葡萄糖和奶粉,送到大熊猫面前,可是它却一盆接一盆地打翻。人们越殷勤,它的警惕性越高——不能了解人们的意图,反而加剧了它的紧张和恐惧。潘文石意识到,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消除其恐惧心理。
他让大家撤到离大熊猫尽量远的地方,只留下两位学生逐步接近,在离它1米多远的地方开始轻声细语同它“谈话”。他们把一根细竹竿的一端劈开个缝隙,将一块剥去包装纸的水果糖夹在中间,轻轻地送进它嘴里。
在学生们的努力下,这只大熊猫终于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水果糖。学生们又取来一把大饭勺,将溶化的葡萄糖水送过去。这是一只温顺而聪明的棕色熊猫,经过数次学习之后,便能用前掌熟练地抓住饭勺,将牛奶、糖水和鸡汤喝下去。性命攸关时,人们给它增加了容易消化和吸收的营养,可令人焦急的是,它仍不吃竹子。
为了解开大熊猫不吃竹子之谜,翌日清晨,人们开始追寻它的活动痕迹。从它取食过的竹子残株和粪便中发现,这只熊猫已失去选择嫩竹的能力,粪便中竹叶的消化程度极差。正常的大熊猫觅食,总是选择上一年生的嫩竹叶,这只熊猫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加选择地咬断所遇到的各种年龄的竹茎,有些竹子咬断后不吃。健康大熊猫的粪便,总是被大量的肠黏液包裹成团。它粪便中的竹叶却散乱摊在地上,内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未经消化的竹叶——它可能患有肠炎。潘文石他们在显微镜下检查出粪便中有大量的蛔虫卵,证明蛔虫正在继续消耗它的营养。可能这就是这只熊猫如此消瘦和瘫软的原因。
有了用竹竿喂糖吃的经验,他们如法炮制,每隔3小时,便把2粒土霉素夹在竹竿缝中送到它口里,以此控制肠炎的发展。不久,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医生赶到现场,大家决定把它转到室内护理。这只大熊猫的状况很快得以好转。慢慢地,这只大熊猫开始习惯于同人类一起生活了。被运到保护区管理局后,蛔虫被打掉了,体重从120斤上升到165斤。”
丹丹的名字也是潘教授所取——“丹”与“单”谐音,第一个“丹”,代表 “红色” ,因为它毛色泛红;第二个“丹”取“单独、唯一”之意。
1985年5月8日,丹丹定居西安动物园,游客们纷纷前往动物园参观——
作为唯一的棕色大熊猫,丹丹的后代是十分令人期待,究竟她的孩子会不会也是棕色的呢?
1986年4月,丹丹与弯弯交配,并于当年9年13日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可惜都没有成活。1989年,丹丹再次与弯弯交配,8月31日,丹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子,取名叫做“秦秦”,不过秦秦是毛色是普通的黑白相间,并没有任何棕色。
👇弯弯与丹丹交配中
👇丹丹温柔地抱着儿子秦秦
👇秦秦
2000年9月7日,丹丹因为皮肤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90年代起丹丹逐渐衰老,陆续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捧起”了药罐子。1995年,进入老年期(普通大熊猫的正常寿命多为30年左右)的丹丹体质急剧下降,夏天吃竹叶很少,开始需要冰块降温;冬天则食欲不振,活动量缩小,这一状况在以后的几年中不断加重。
1997年夏,丹丹整天卧“床”不起,“不思”茶饭,动物园立即请几方专家会诊,进行治疗,病情好转。
1999年,差不多二十七八岁的“耄耋老妪”丹丹眼睛部分失明,动物园想尽了一切办法延缓它的寿命,用上了许多贵重药品,尽管如此,它还是一天天在衰老……
2000年5月8日,饲养员兀淑琴突然发现丹丹肛门周围出现一些肿块,便立即向园领导汇报。5月12日,动物园与西京医院皮肤科、肿瘤科有关专家对其病情进行会诊,初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5月15日,动物园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就丹丹第二天接受切片检查的相关事宜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决定从第二天下午开始暂时为它绝食、绝水,以保证它能空腹接受切片检查。
从5月患上癌症,紧接着腹部、肺部炎症并伴有积水,紧跟着又是抽搐,时间越来越长,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专家和动物园职工用最佳治疗方案,把最好的药都用上了,它的病情仍在不断恶化。”
救护丹丹——
“9月1日,它整日抽搐,一口食不吃,一直埋头卧在圈舍里,生命垂危。专家们先后两次对它进行紧急抢救。丹丹鼻孔里24小时插着氧气,靠输液维持生命。动物园领导和十几名职工寸步不离,密切观察其病情。正在西安开会的西北地区数家动物园领导也赶到动物园。
9月6日晚9点左右,丹丹突然呼吸加快,嘴巴大张,一直守候在身旁的饲养员、兽医师立即抢救。
9月7日凌晨0点,医生给它嘴里注入了药物;2点零5分,又注入一瓶。4点、6点、8点、9点,丹丹呼吸越来越快,心跳不断加速。10点时30分,心跳已达到每分钟74次……
2000年9月7日10点35分,与病魔抗争了3个多月的丹丹终于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动物园里一片寂静,丹丹的儿子“秦秦”烦躁地在圈内转来转去。”
丹丹过世的时候,秦秦烦躁不安——
丹丹在这个世上生活了29年,在丹丹去世后5年,2006年11月22日,秦秦因为肺部重度淤血水肿去世,享年17岁。
在工作人员的记录本上还清晰记着“秦秦”死亡前的一些细节:“11月21日10时,在外活动场与橡胶轮胎玩耍……18时,食红萝卜、营养窝头……22日凌晨零时30分,吃细竹;1时30分,饮水、排便……3时30分,卧床休息、呼吸正常;8时37分发现‘秦秦’已经停止心跳,圈内粪便正常,无任何挣扎痕迹,躺卧姿势与平时睡眠无异。”
秦秦去世后,他的饲养员面对空空的笼舍,泣不成声——
陪伴秦秦13年的饲养员哭倒在地——
在丹丹之后,分别于1990年,1991年,1992年在佛坪野外发现过野生的棕色大熊猫,然而都是惊鸿一现。直到2009年,人们发现了七仔——
作为罕见的大熊猫变种个体,棕色大熊猫的产生与遗传或地理因素等都有关系,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准确的成因,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解开这个谜团。
(本文图片、内容整理自网络及新闻
新浪博客“白忠德的新家”)
更多大熊猫的故事!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哪个最难打
- 红虫图片 红虫图片图库
- 什么味道吸引蜜蜂最快 什么味道吸引蜜蜂最快最有效
- 黄粉虫粪可以喂猪吗 黄粉虫虫粪可以做饲料吗
- 孢子虫爆发季节又到了什么季节_孢子虫爆发季节又到了
- 老式养蜂蜜蜂割蜜视频 养蜂蜜蜂养殖技术视频播放养蜜蜂
- 兴盛和兴旺的区别 兴盛和兴旺的区别和联系
- 蜜蜂有什么样的特点 蜜蜂有什么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