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创业故事

甲鱼养殖创业故事

日期: 人气:57

记者 毛利涛 实习记者 田朝艳 文/图

5月10日,记者在大关县天星镇狮子沟村民小组陈永清的家中,见到了此次采访的对象,尽管路途中听到了大关县残联理事长林仲会关于两人励志故事的讲述,但还是被现实的场景所感染,更被他们愚公移山般的创业韧劲、不服输的志气所折服,他俩尽管站立起来身高都不足1.5米,却靠着勤劳的双手不等不靠,走上了令人羡慕的致富路,书写出了一部令人敬仰的致富传奇。

陈永清因为小时候生病打针导致右腿落下残疾,大部分时间需要拐杖支撑,妻子罗开玖也是天生左腿残疾,从未离开过拐杖。1998年,陈永清、罗开玖这两位有着相似命运的年轻人,在亲戚朋友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组建了家庭。

走进他们近似“四合院”的家,院坝打扫得干干净净,彩钢瓦搭建的小房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走进房间,整齐有序地摆放着马桶、热水器、洗衣机。据了解,这是2021年,大关县残疾人联合会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帮其修建的卫生间,还帮助他家硬化了院坝、加固了房屋。房屋的四周种植着莲花白、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六七十平方米的院坝两旁修建了两排畜圈,大约有10间,住满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头猪,有育肥猪、能繁母猪,还有两头黄牛,院墙外的树林中还有“咯咯咯”的鸡叫声……这些都是陈永清夫妻的致富“宝贝”。

记者想了解他们艰难的创业经历,陈永清说不想再提及那些伤心往事,但经不起记者的“诱导”,慢慢地敞开了心扉,讲述起他们感人的致富故事。

结婚后,夫妻俩靠着种地和竹编过着清贫的日子。一次,家里老人生病,因为家境困难,为了给老人筹医药费,两人第一次伸手向亲戚朋友借钱,但大家都担心他们还不起、都不愿借,这大大地刺激了夫妻俩的自尊心。罗开玖说:“当时上有老、下有小,为了争口气,不被人看不起,只能拼命地去干活。”为了走出当下的困境,夫妻俩想到了种粮食、搞养殖,便将编织篾货卖的钱用来买猪发展养殖,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养殖创业路。

“当时,我就是靠编背篼卖钱来补贴家用的,一天可以编两个,拿到天星集镇上去卖,一个可以卖5元钱。”陈永清指着院坝内的两个背篼说道。

没有畜圈,陈永清夫妇就自己运石头、买水泥背回家中,夫妻俩一里一外地配合着支砌石墙,两排畜圈就是他们慢慢地用双手修建的。

夫妻俩在刚开始养猪的时候,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在能繁母猪和小猪仔的管理上出了问题,第一批购进的十几头小猪仔不到两个月就只剩下了两三头,损失惨重。但这没有动摇两人搞养殖的信心。

说到如何养殖?市场规律如何时?夫妻俩头头是道,黝黑的脸庞上绽放着自信的光芒。

“刚开始没有经验,根本不知道怎么管理,失败了就去研究它,不懂技术就不断总结学习。”陈永清说。

就这样,两人边养边琢磨,终于悟出了一套自己的养殖办法。而这些都是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他们20多年来,经过反反复复的失败,磕磕绊绊摸索出来的经验。

陈永清说:“现在饲养、防疫等,都是我们自己弄。”

甲鱼养殖创业故事

而对生猪的市场规律,陈永清有自己的应对方式,他说:”生猪的价格涨跌大体两到三年就是一个周期,养猪的人少的时候,只要坚持,价格一定会有涨幅。如果遇到小猪价格高的时候,我就卖小猪,小猪价格不好,我就把小猪育成肥猪来卖;如果肥猪价跌落的时候,我就把肥猪宰了,制成烟熏腊肉再卖。”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粮食、饲料不够,就去流转邻居的土地扩大种植规模;交通阻塞运输困难,他们想着修一条入户路。于是,他们同乡亲们商量,用自己的土地跟需修路占地的乡亲置换,然后他们白天忙种植与养殖,晚上两人靠两双手、两把锄头、铲子、一个撮箕,修通了近600米的入户路,历时长达3年之久。

“前几天刚卖了10多头小猪仔、400多枚土鸡蛋。”罗开玖说。由于他们采取的传统方式饲养,尽管他们价格较之市场略高,但他家的猪肉、鸡蛋、土鸡相当紧俏,经常有人问着来买,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目前,他们耕作有20多亩土地,养有8头母猪、20多头小猪仔、20多头肥猪、两头牛、100多只鸡,一年可出栏大小猪100余头。

甲鱼养殖创业故事

记者问:“有没有考虑过什么时候慢慢闲下来,不要这么辛苦了。”陈永清坚定地说:“只要我俩还能动,要一直苦下去,能做一点是一点,不能拖累年轻人。”他们的儿子,今年23岁,在四川省成都市务工,靠自己的努力买了一辆车,一有时间都会回家来看望父母。罗开玖笑着说:“孩子很听话、孝顺,每次回来都要给我们买很多东西回来,叫他不要买,总是不听。”夫妻俩计划下一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期望儿子能早日成家。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整个采访中,“要给年轻人树立榜样,不能给政府添麻烦,不能想着依靠别人,要自力更生”夫妻俩反复这样说。

记者刚一离开,他们俩又一头扎进了耕地里,打理庄稼和准备第二天的养殖饲料。他们的身影在记者的脑海中越来越高。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