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在水产养殖作用

维生素c在水产养殖作用

日期: 人气:31

作为养殖户应千方百计在保证甲鱼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可根据甲鱼的生长时期、气候条件和摄食情况,随时增减投饵量和次数,减少浪费。如:越冬后提早开食,可加速生长,提高抗病力。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少量投喂。 春秋两季,气候凉爽,水温略低,白天中午吃得多,要多喂;晚上少吃,要减少投喂。夏季气温水温相对较高,白天中午、下午吃得少,相对少喂;晚上、早上吃得多,可多喂。不论什么季节,凡是碰上刮风下雨天,都要减少投喂。

可定期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预防疾病的微量元素、酶制剂、维生素、免疫多糖等,以提高甲鱼的抗病能力。如在饲料中加入0.1%免疫多糖、0.05%Vc和0.03%VE可增加甲鱼抗病能力,提高抗应激能力。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供参考) 。

避免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甲鱼的饵料应以当地资源为主。稚甲鱼可投喂熟鸡蛋、动物肝脏、小鱼、小虾等;幼甲鱼和成甲鱼的食性杂,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再搭配一些植物性饵料,但 不能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以避免油脂在水中扩散,覆盖水面,隔绝空气,造成甲鱼在水中窒息 。

巡塘是了解养殖情况的直接措施,一般有三次,第一次是起早投喂前,还有两次是投喂2小时后,巡塘需观察的项目有:一是看甲鱼的吃食情况,二是看甲鱼的活动情况,三是看养殖池水的变化情况,四是看水草的生长情况,五是看池塘中养殖设施的完好情况,六是看气候的变化。巡塘时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也应做好巡塘记录。

维生素c在水产养殖作用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细心观察天气、水温、水质及鱼种和甲鱼的吃食、活动、生长情况等,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定期做好溶氧、pH 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测定,发现异常,及时解决;认真做好养殖记录。

减少甲鱼疾病的发生, 要从预防开始。首先, 要保持养殖池水体环境的清洁, 确保有毒害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以内(即pH值上午稳定在7~7.5, 下午稳定在7.5~8.5;氨氮在0.6毫克/升水以下;亚硝酸盐在0.1毫克以下)。其次要确保饲料的营养和卫生。不投喂过期、变质和隔餐的饲料。投喂福寿螺、冰鲜鱼时, 要将饵料煮熟透后再投喂,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平时可在饲料中添加液体“ 水产胺基维红素”(主要成分为甘草合成牛黄酸、板蓝根等)、“ 保肝宁” (主要成分为茵陈、龙胆、泽泻等)等来提高甲鱼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发现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的甲鱼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

展开全文

种苗入池或过塘前应用食盐、高锰酸钾等配制的药水均匀喷洒进行体外消毒 ;池水定期用30-50mg/L 的生石灰消毒,工具用100mg/L 的强氯精浸洗消毒,饲料板也定期用10mg/L 的强氯精或盐水消毒,喂料前可用池水冲洗干净。其次开始进行喂养时应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增加其抵抗力;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如金银花、甘草、鱼腥草、大青叶等;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在高温快速生长季节,做好保肝护肝工作,防止脂肪肝的出现。

做好病害防治。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双黄毒克、强力三黄散、肝胆舒、益生肝服舒等)、抗菌药及抗应激制剂(如Vc应激灵、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解毒除臭护底丹、分解底改、黑盾、双效底改、益生底净、益生池底宁、益生清爽、益·水·菌、解毒王等)进行水质改良。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 。

养甲鱼工具因直接与养殖对象接触,也是传递病原体的途径之一,因此要定期消毒。工具消毒一般要求隔2~3天消毒1次,可用“强力海因"“强灭灵"等消毒剂喷雾、浸泡。 天晴时也可拿到户外阳光下暴晒,平时应保持清洁 。饲养期间池水会随甲鱼的排泄物增多而败坏,使病原微生物大量萌发,应以生态养殖微生物制剂,采用以菌制菌方式,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行水质生态平衡,完善水质,维护有益藻类,行光合作用,增加溶氧抑制病害菌。当水质因气候或特殊状况恶化,再使用高效率消毒剂"金碘"“强灭灵"0.5~1国际单位,降低水中含菌量。甲鱼在放养、分养、运输和捕捞中难免会带些病原菌,可用消毒类药物预防。消毒时一定要掌握好具体浓度与消毒时间。

(供参考) 饲养甲鱼防病药物多为中草药配制而成经过细加工的药粉,可起到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机体体质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但防病药物添加剂用作防病不能长期使用,一般为1个月2次,每次5天为好,添加量为饲料比例的0.5%~1%。在甲鱼流行病多发季节,鲜活饲料中应添加些防病抗病的“肠炎平”“清热散”“强壮素”,并配合水体消毒“强力海因”“溴铵”“金碘”“新灭灵”“强灭灵"及病毒阻断剂,增加甲鱼的机体抗病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每隔10d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如EM菌,使之浓度达到2mg/L,注意EM菌不能与杀菌剂或抑菌剂同用。微生物制剂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可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分解水体中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净化水质和防治病害。调节温室气温高于养殖池水温2℃-3℃,保持空气干爽,环境安静,以利甲鱼离水晒背预防体表寄生虫病。发现病甲鱼及时捉出,隔离到专用病甲鱼池“住院”治疗;病情严重的,对原发病养殖池全池泼洒硫酸铜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7~1mg/L。

保健措施:重点是保持水质清爽。 一是控制放养密度 。一般温室稚甲鱼放养密度40~50只/m²,待甲鱼背甲长达到5~6cm时,按15-20只/m²分池放养到次年6月份出温室; 池塘养殖商品甲鱼放养密度一般不超过1只/m² 。 二是混养鱼类 。温室养殖池中可以适当放养一些鲫鱼、罗非鱼,让它们吃掉部分甲鱼粪便和残饵以净化水质,一般放养密度1~2尾/m²,多了易与甲鱼争食,同时,投喂的饲料应采取训练甲鱼水上吃食,避免混养鱼争食甲鱼饵,起不到净化水质作用。池塘甲鱼养殖可混养花白鲢鱼,每亩搭配规格大约20尾/kg的花白鲢鱼200尾左右。池塘甲鱼养殖,由于训练甲鱼水上吃食有些困难,不宜混养鲤鱼、鲫鱼、黑鱼等吃食性鱼类,以防与甲鱼争食饵料。 三是栽培水生植物。 可以在甲鱼养殖池栽培水葫芦、水浮莲以净化水质,并为甲鱼提供遮荫和隐蔽的生态环境,但 水葫芦、水浮莲栽培密度不宜超过水面的1/3,过多会影响光照 。 若池水氨氮正常,亚硝酸盐过高,酸碱度低于7,增氧应降低,外泼生石灰。若池水氨氮过高,亚硝酸盐正常,酸碱度正常,慢慢加大增氧,也可适当更换水体(更换量少于1/3),然后用碘制剂3ppm泼洒。

甲鱼互咬原因:

(1) 养殖密度过高会造成甲鱼互咬。

维生素c在水产养殖作用

(2) 雄性甲鱼过大, 并处于繁殖期, 由于争夺雌性甲鱼也会造成雄性甲鱼互咬。

(3) 饲料含有雄性激素也会造成甲鱼的互咬。

(4)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会造成甲鱼的互咬。

(5) 池水过清也会造成甲鱼互咬。

解决方法:

(1) 如果互咬的甲鱼多为雄性甲鱼时,且雄性甲鱼个体较大,雄性甲鱼的个数较多,雌雄比3:1,则应考虑是第二种情况,这时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雄性甲鱼的比例,将雌雄甲鱼进行分池饲养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2) 发现这一问题后,应立即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雄激素,并且是否缺乏维生素(判断维生素是否缺乏,可以通过检测的方法,也可观察是否甲鱼同时出现营养缺乏症),如出现饲料问题, 则应考虑更换饲料,如果检测后发现饲料没有问题, 则应考虑养殖密度是否过高。

(3) 如果发现养殖密度过高, 亲鳖的池塘养殖密度超过3只/平方米, 或将成鳖养殖于温室中超过5只/平方米时, 则应采取分池的方法适当降低养殖密度。

(4) 饲养稚甲或幼甲时,在水体中放入水葫芦,甲鱼栖息在植物茎叶中, 同时适当肥水,增加池水肥度,使甲鱼彼此看不见,避免互咬现象。

创建于1992年的浙江中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生态甲鱼全产业链经营的科技型企业。集团下设七家子公司,分别从事甲鱼苗种、饲料、养殖、贸易、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经营涵盖甲鱼科技开发、甲鱼种苗选育改良、甲鱼饲料、甲鱼养殖、甲鱼精深加工,现已形成甲鱼全产业链的经营格局。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