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修武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先商时期,商的七世祖王亥曾在这里贩牛,并与有易部落的女人发生恋情,演绎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夏末,商人逐渐西进,并在此筑雍城,屯蓄力量,观察夏国,这里成为汤王灭夏的桥头堡。殷商时期始筑宁邑,成为守护商王朝西大门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商王的狩猎之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大军途经宁邑时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改宁邑为修武。
王亥贩牛有易——
牛郎织女传说的原型
牛郎织女的故事,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由此可见,牛郎织女故事在春秋以前就已广泛流传于民间。但近几年有专家考证,牛郎与织女并非虚构,在历史上都有其人物原型,其中的牛郎就是位于修武县城东商冢的墓主人王亥。
商冢原有面积100余亩,由于历年来群众起土作为建房之用,受到严重破坏,现在面积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10米,封土最高处约7米。在民间,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又称此冢为牛王冢。无论是商冢还是牛王冢,这两个名字都和牛郎的原型王亥有关。
王亥为商的始祖契的七世孙,被商人尊为高祖。研究者结合当地的考古发现,通过对先秦有关王亥文献的记载分析,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上古时期追逐自由爱情的动人故事:商部落的第七代首领王亥,很有商业意识。他有一大群牛羊,为了壮大部落的财富,他把部落的管理权交给弟弟王恒,自己赶着牛羊,边走边贩卖经营,就这样他的牛羊越来越多,他也有了别名,尊敬他的人称他为牛王,亲近他的人称他为牛郎。在当时的古修武一带,有个观国,又因国有《易经》,所以也被称为有易国。当王亥来到有易国时,他的牛羊群已经十分庞大,他一个人已经管理不过来了。于是,他就在这里暂时居住下来,委托有易人帮他放牧。就在这时,他认识了有易国部落首领绵臣的女儿。绵臣的女儿正值妙龄,美若天仙,又因她擅长纺织,人们又称她为织女。王亥为她痴迷癫狂,想尽办法去接近她。王亥不仅懂经营之术,而且还会跳一种名为“万舞”的舞蹈。王亥健壮伟岸、四肢灵活,加上音乐感和节奏感都很强,因此把这种原本操演战斗的“万舞”跳得很性感,以致“万舞”后来成了性感舞蹈的代名词。王亥的舞蹈让绵臣的女儿迷恋,他们开始相爱。他们相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首领绵臣那里,遭到了绵臣的强烈反对。于是,绵臣把女儿关了起来,不许她和王亥来往。王亥求见首领,提出愿以所有的牛羊作为聘礼来娶织女,但还是遭到了严词拒绝,并限令他即刻带着牛羊离开有易国。王亥最终买通了守卫,带着织女逃了出来。为了不被有易国人发现,他们穴地而居,虽然与世隔绝,但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他们还是被有易国人发现了踪迹,并被抓了回来。首领绵臣羞怒交加,暴跳如雷。他下令囚禁女儿,处死王亥,夺其牛羊。王亥的弟弟王恒听说哥哥被杀,牛羊被夺,就去向有易国讨个说法,结果也是有去无回。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号召部众同仇敌忾,为父辈报仇,并向河伯国借兵,合力攻打有易国。最后,有易国大败,首领绵臣被杀,余众也被赶离了家园,从此这里成为商部落的领土,最终被商人经营成为灭夏的前哨阵营。
在此说的专家眼里,商冢就是上甲微打败有易国后重新安葬父亲王亥的墓冢。现代考古证明,修武县境内分布有大量先商文化遗址,商冢就是其一,并在此冢发现有当时流通的大量货币——贝壳,这些可以作为商冢是贩牛经商的王亥的墓葬的佐证。除此之外,在原属修武县管辖的高新区灵泉陂有牛王塔和牛王为百姓医牛、造福人间的传说,在青龙峡风景区有牛郎河,在焦作影视城后还有一条老牛河,在修武县五里源乡南庄村,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都要举行庙会。所有这些,或许都是以王亥在有易国这段历史为原型的牛郎织女故事的文化遗存。
府城遗址——
展开全文
雍城是商汤灭夏的桥头堡
府城村,古属修武县,今属焦作市中站区。关于府城村名的来历,旧志记载东魏时曾在这里设太平郡,故而得名府城。旧志又载,这里还是西周初年雍国的所在地。然而,上世纪末的一场考古发掘,却将这座古城的历史远溯到3600多年前商王朝建立之前的先商时期。1997年至1998年,中日考古人员历时近两年的发掘,确定府城遗址是一座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先商时期军事重镇。城址平面为方形,城墙周长1200余米,面积不足9万平方米,西、北城墙保存较好,现存二米至三米高。从发掘情况看,城墙是用比较小的集束木棍夯砸而成,每捆有15个到20个小木棍组成。城址内还发现了四座大型宫殿基址,其中1号宫殿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整。它分为前后两个院落,中间是正殿,它与周围的配殿、回廊连为一体,这种建筑形制在商代考古中还是首次发现。考古工作者还在这里发现二里头时期、商代早期、晚期,以及西周、汉代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100余件。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考察后认为,这座城的发现为解决夏商关系,以及商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因此,2000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府城遗址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参与府城遗址考古发掘的焦作文物工作队原队长杨贵金认为,府城作为先商军事重镇的形成,得力于古焦作一带独特的地理形势。当时的焦作地区,分布着太行八关中的三关以及黄河上的一个渡口。三关分别是位于济源的轵关、位于沁阳的太行关以及位于修武县与辉县交界处的白陉关,这三关可以说是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通道。一个渡口,则是黄河上的孟津渡口。据杨先生推断,有可能在仰韶文化时期,孟津渡口就已经成为人们来往于黄河南北的一个重要渡口。杨先生在数十年的焦作考古发掘中,发现一个有趣而奇特的文化现象:以沁河为界,在沁河以西,分布的主要是夏文化;而沁河以东,分布的主要是商文化,确切地说,应该是先商文化,也就是商人未取得政权以前所创造出的文化类型。具体来说,在沁河以西的济源、沁阳、温县一带的文化遗存,是以二里头夏文化为主,以先商文化为辅,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夏人常用的橄榄形罐、平底盘等。而在沁河以东的焦作、修武到新乡的辉县一带的文化遗存,则是以先商文化为主,而以夏文化为辅,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先商人常用的三足鬲等炊器,而像小牛角一样的鬲足在这里的灰坑中比比皆是。
先商文化曾在古修武一带酝酿和延存数百年,到商汤时期,它在现在的府城村进行了一次集中喷发。它的文化井喷,使我们对遥远的夏商交替那段历史的了解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同时也改变了焦作的历史,把焦作的历史推进到了3600多年以前。2001年6月,府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筑宁邑——
守护殷商西大门的军事要塞
据历代《修武县志》记载,古修武在殷商时期为“畿内地”,并始名宁邑。近来有研究者发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确实把今天的古修武一带称为宁(或泞),而且其中大量有关商王在宁地田猎、驻次、祭祀、敛贡、用兵等活动的记录,证明殷商时期的古修武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古修武是商王的天然猎场。在甲骨文中,古修武被称为宁,有时也被称为泞,这说明古修武之地多水,吴泽陂在上古时代即早已存在。加之当时的气候较现在为暖,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由此可见,殷商时期的古修武草木丰茂、沼泽遍地,各种野兽、飞禽出没其间。殷商王朝从武丁、祖甲以后的诸王,多“生则逸,不知稼穑之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从之从”,特别是后期诸王,尤其热衷于田猎活动。而古修武地距商都朝歌不足100公里,自然成了喜欢田猎的商王的理想狩猎场。
古修武还是商王的祭祀和敛贡之处。研究者还发现,古修武不仅是商王的天然猎场,而且有时商王还专门到这里举行祭祀典礼。这在甲骨文辞中同样有所反映。不仅如此,商朝贵族进献商王的牺牲和物品也要从古修武路过并经有关人员收验后再送往商都。
古修武是殷商的军事要塞。古修武是殷商的西大门,甲骨文辞显示,商王不仅在这里打猎以训练军队,炫耀武功,而且在这里设置城塞,平时派兵在此驻守,商王打猎时不仅可以放心地在此临时驻次,而且征讨敌国时,殷商大军也是从此出发的。
总之,古修武一带不仅是殷商王朝的畿内地,而且是商王在此田猎以震慑晋南和陕西东南诸小国的缓冲区,是王国在此祭祀、收贡的中转站,更重要的是,殷商王朝在此筑有城塞并有专人戍守,或在此地驻次,或从此出兵攻打西北诸方,在军事战略上,具有不可取代的防御前哨地位。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古木养蜂视频直播 养蜂人古木参天视频
- 燕子在家里搭窝预示着什么意思 燕子在家里搭窝预示着什么意思是哪个app的广告
-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包括
- 马蜂蛰了怎么办 嘴被马蜂蛰了怎么办
- 黄粉虫粪可以喂猪吗 黄粉虫虫粪可以做饲料吗
- 农业致富创业网 农业致富创业网站有哪些
- 蛹虫草 蛹虫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养殖鱼需要投资多少钱 养殖鱼需要投资多少钱20亩利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