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日期: 人气:10
1、养殖方法:泥鳅适合在池塘中进行混养。选择养殖场地时,应确保靠近水源,以便于后续加水。水质要保持清洁,且泥鳅苗必须健康,这有助于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担忧。在选购泥鳅苗时,可以通过将苗放入含有适量食用盐的水中测试,若泥鳅能正常活动,则表明其健康,适合养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2. 养殖泥鳅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泥鳅苗种饲养管理技巧有哪些?
  3.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介绍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一、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1. 池塘选择与条件

人工养殖泥鳅常使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塘面积以2-3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0-60厘米,池底铺设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塘位置需考虑排水、交通、阳光和水质等因素。

2. 清塘与消毒

池塘四周可种植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或芦苇,以提供遮荫并有助于水质培育。在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每亩150公斤)进行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当池水呈现绿色时,可放入苗种。

3. 鳅苗投放

一般而言,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亩为宜,有微流水条件可适当增加。确保同一池塘中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促进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4. 饲料喂养

新下塘的泥鳅苗应投喂易消化的精饲料,如熟蛋黄、豆粉、豆饼。苗体长至1厘米后,可投喂熟麦粉、糠和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冬季水温低于10℃时,可停止投喂,并适当降低池水深度,或放干池水后在池底铺稻草,帮助泥鳅安全越冬。

5. 水质管理

鳅种入池时,水深保持在10-20厘米。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至适宜深度。根据天气和泥鳅行为调整水深,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如泥鳅出现水面呼吸现象,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6. 泥鳅的捕获方法

由于泥鳅个体小且善于钻泥,捕获有一定难度。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流水刺激,将泥鳅引至进水口附近捕获;二是使用香味诱饵,如煮熟的牛肉、羊肉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三是冬季水温降至15℃-12℃时,采用干塘法进行捕获。

二、养殖泥鳅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泥鳅苗种饲养管理技巧有哪些?

1. 泥鳅的饲料主要包括专用饲料,也可以根据需要投喂麦麸、米糠、酒糟以及动物性饲料。

2.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质过于贫瘦,可以适当添加尿素或人粪尿;如果水质过于富营养化,应增加投放密度。同时,确保增氧机的正常运作。

3. 投喂的饲料量应根据泥鳅的体重来计算,一般为3%至5%的比例。

4. 对于苗期可能出现的纤毛虫、车轮虫等疾病,可以使用含有苦参碱成分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5. 在养殖的中后期,如果出现“出血病”,建议使用含有苯扎溴铵成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并结合恩诺沙星拌入饲料内服3至5天。

6. 养殖密度应控制在每平米45尾苗左右,水体深度保持在60至80厘米。定期清理食物残渣和泥鳅粪便,以防止水体氨氮含量升高,并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三分之一。

7. 为了调节水质,应定期使用微生物和改底药物,并保持水体的清洁。

8. 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定期内服维生素、益生菌和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建议使用中草药),以及外泼消炎杀菌的药物。如有寄生虫问题,需先进行虫害处理。

9. 池塘底部应填充适当的泥沙,以适应泥鳅的生活习性,并注意调整泥沙厚度以适应季节变化,如夏季加厚泥土,冬季则可适当降低厚度。

10. 鳅苗在孵化出3天后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并研磨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每天多次,确保1小时内吃完。

11. 经过2至3天的适应,可改投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

12. 经过大约10天的培育,当鱼苗长到1厘米时,可以转移到鱼种池中。

13. 放苗时需考虑养殖密度,过高易引发病害,过低则浪费水资源和饲料。一般而言,3厘米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100尾,5厘米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60尾。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下,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反之则减少。

三、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介绍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1、池塘条件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或三合*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3亩为好,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

2、清塘消毒池四周离岸边1厘米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对于水质培育也有好处。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亩)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当池水呈绿色时,即可放入苗种。

3、鳅苗投放一般情况下,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4、饲料喂养刚下塘的泥鳅苗,只要适量投喂一些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待到苗体长到1cm时,已经能够捕食水体中的小虫,这时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及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另外,冬季当水温低于10℃可不投喂,这时要适当降低池水深度,也可先放干池水后在池底铺一层稻草,以便泥鳅安全越冬。

5、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厘米,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6、科学捕获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获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三种捕获方法:一是冲水捕获,将捕获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二是诱捕法,即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三是干塘法冬季,水温降至15℃-12℃时,泥鳅就会钻入池塘底泥中,只能干塘捕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